荣锦瞧了眼,恢复的还好。
他脸上的黑皮都掉落了,除了头顶还黑乎乎的,脸和脖子肩膀等处都露出了新皮,就是身上看着还有些不忍直视。
荣锦勾着嘴角笑了笑,这是相当于直接劈焦了一层皮,掉落后重新长出新皮来了。
李麻子该庆幸他年龄不大,说是早就到了娶媳妇的年纪,其实还小着,毕竟乡下地方都结婚早。
由于他还在长,身体内的生机旺盛,所以才有这种新肤换旧皮的状况出现。
想到当初带人闯上门的反封办严科长,荣锦意味深长地呵呵一乐。
人到年嘛,早就油腻得没啥活力了,估计那家伙只能后半辈子都是黑的。
李麻子跪拜后重新披上被单,被他娘带了回去。
李婆子将陶碗和没燃完的供香收起来,其他让两个儿媳妇收拾。
然后三人把大门一关,抱着荣锦去隔壁村赶集去了。
荣锦本以为她们是临时起意要去的,然而刚出村就遇到了同行的媳妇婆子们,路上还见到了不少其他村赶过来的人,看来是早有预谋。
这个年代买卖农产品被说成是搞资本主义,投机倒把,一旦被逮住是要坐牢的。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人们总有互相交易的需要,于是乡间的某些黑集市就悄然诞生了。
这些集市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规模小、位置隐秘,且只有周边的村民们知道,对外是从来不会说的。
李家村周围就有两三个集市点,每个开市的时间在每月的某几日固定错开。
现在她们去的是距离最近的那个,就在隔壁村的小树林里。
荣锦躺在筐里被钱春娥背着,她亲娘王月琴倒是跃跃欲试想背闺女来着,可惜根本没那个力气背起来。
一路摇摇晃晃地走着,李婆子时不时从路边采下几朵野花递进筐里。
湿润的春风吹来,草木的气息浓郁,让人心旷神怡。
走了大约半小时,一行人来到目的地,集市已经开了。热闹的人声传入耳,和刚才田野的清新宁静截然不同。
荣锦爬起来伸头往外看,李婆子见了笑着将她夹出来抱在怀里。
集市确实不大,但来的人可不少,在一片树林子的心位置占了不小的地方。
摆着摊卖东西的人不光是家里有多余农产品的农民,更多的还是各种贩子们,贩盐贩醋贩酱油贩各种常用的生活必需品,还有卖酒卖菜卖粮食的。
大多东西要用钱买或者拿硬通货粮食来换也行,个别精贵的就需要花粮票布票各种票了。
农民们卖的东西一般都是以物易物,或者花钱,贩子们更想要的是粮食和票证。
乡下人手里的票是很少的,大都带了粮食过来。李婆子看一笼小鸡仔时,钱春娥就从背筐里掏出了一小袋晒干的玉米粒。
之后一番讨价还价,李婆子用颗粒饱满的干玉米粒换来一个鸡笼和五只小鸡仔。
荣锦趴在李婆子怀里好地四处张望,发现人们虽然穿着破旧身形消瘦,但精神面貌还算好,眼里都充满着光茫,而不是贫穷困顿下的麻木。
李婆子随后又去称了一兜土鸡蛋,以前攒的鸡蛋吃完了。
她一边拿粮食付账,一边嫌弃地说家里五个小的都是馋猫子托生的,每次炖鸡蛋羹都要喝鸡蛋水,怪不得鸡蛋消耗的那么,再不买点宝贝孙女都没得吃了。
钱春娥在一旁扯扯嘴角笑而不语,王月琴讪讪地捂了捂脸。
荣锦吱了一声,其实更想说那基本都是她吃掉的。
为了不显得太厚此薄彼,李婆子象征性地掏钱买了半根甜甘蔗,青皮的,他们这里也能种,只是大家都种能饱肚的粮食,很少有种这个的。
“拿回去给几个孩子吃吧。“李婆子将甘蔗递给了二儿媳妇。
钱春娥接过后,脸上好看起来,偷偷掰了小半截和王月琴分吃了,李婆子走在前头假装没看到。
看到土棉布,钱春娥想到之前婆婆承诺的新衣裳,顿时用胳膊肘捣了捣旁边的王月琴。
王月琴领会了她的意思后,犹豫了下扯住了李婆子的衣角。
“娘,要不咱换点土布,前些日,前些日不是说要给全家做新衣裳吗?咱先把布买了……“
王月琴小声说完,和钱春娥一起希冀地望着李婆子。
然而李婆子有自己的打算,根本没准备这个时候买,而且那些土棉布硬邦邦的,买了宝贝孙女也不能用,买它干啥?
但是说出口的话肯定要算数的,李婆子言出必行,信誉有保证。
“新衣裳过年再做,到时候咱去县城里的供销社买正宗的好布。“李婆子挥手道。
钱春娥和王月琴面面相觑,感觉新衣裳飞走了。
娘哎,供销社买东西都是要票的,你就可劲儿画大饼哐我们吧。
王月琴失望地放开了手里拽的衣角,妯娌两个垂头丧气地跟了一会儿,等到被其他新鲜东西吸引走了注意力才好了点。
婆媳三个把集市逛了一圈,东西没买多少,就看个新鲜眼馋,带的粮食还有多。
钱春娥怂恿着王月琴想把剩下的粮食换多点油盐酱醋等调味品,但是还没成行,那点玉米就被李婆子借给熟人买鹅苗去了。
等到日头升到头顶正,集市还没结束,还有下半场,但李婆子等人准备回去了。
当时一起来的人都在小树林前的路口集合,一个个手上都新添了东西,既然来了,那就不打算空手而归的。
荣锦好大家都买了什么,探出头去看,对上一群媳妇婆子的善意目光。
她们见她睁着琉璃般的大眼睛瞅着瞧,纷纷显摆了下自己买来的盐巴陈醋土布棉线等等,还有鸡苗鸭苗鹅苗家兔仔……
荣锦看得默了默,这是要搞个全村性养殖么。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荣锦看完感觉无趣后就趴在筐沿上吹着微风赏景。
跟在后面的村民们却个个都很高兴,也不知兴奋个什么,每当荣锦目光移过去时,她们就朝她笑的见牙不见眼。
回村到了后晌时,荣锦确定李家村要搞全村养殖了。
因为李老头下半晌出去了一趟,领着村里的小伙子们弄来了两头小猪崽,用队里公共的储备粮换的,准备安置好后队上集体养。
过年养好了,给公社上交一头充生产任务,村里还能宰一头来吃。
反正他们村打谷场上能喂猪的红薯秧子玉米秸秆多的是,猪草野菜漫山遍野都有,足够喂到年底把两头猪喂起来。
其实要不是公家不让个人私自养大型畜牲,他们村每家每户都能养上一头,到年底吃肉能吃个够岂不是爽歪歪。
不过如今有了队上养的两头猪,各自家里还有鸡鸭鹅,村民们的盼头也不小了,平时干活更有劲,走路都带风了。
第29章
买来回来的小鸡仔暂时放在鸡笼子里养, 李婆子让五个堂兄妹一人认领一只,每天负责它的吃喝拉撒。
这样一来,五小只放学后也不疯玩疯跑了, 做完作业就去给自己的小鸡仔找虫子挖蚯蚓吃。
大人们为此少费了些功夫。
李婆子就给五小的前头吊了个胡萝卜,说是等他们的小鸡仔养大了, 谁的鸡下蛋就给谁冲鸡蛋水喝。
五个小家伙顿时来了劲头儿,将小鸡仔照顾的更精心了。
傍晚时, 李治国和赵凤仙夫妻俩回到家,带回了一斤陈谷子。
赵家村那里有水田, 能种稻子,赵凤仙娘家多少有点窖藏的陈年谷子。
她这次回去带了粮食, 娘家礼尚往来回了谷子, 可以给小孩子煮大米粥喝。
李婆子接到手里后很小心地扒拉着看了一遍,几乎把谷子一颗一颗地数了,最后留了一小捧, 其他都收进粮柜里。
这天晚上, 家里五个小的加上荣锦,全部喝到了大米粥,说是粥或许称之为米汤更为合适。
因为它太稀了,能照见人影儿,里面的米粒数量数的过来。
然而孩子们争着抢着喝, 喝到最后还舔干净了碗底, 都说好喝。
荣锦的小碗里相对来说稠了些, 不过她不是多爱吃, 味道十分寡淡,还不如高粱米汤甜。
“啊“荣锦哼唧了一下,扑腾着手脚将小碗推到了李婆子那边。
“哎哟,福娃这是给奶奶喝吗?“李婆子很是惊喜,有点受宠若惊了。
她一边朝家里其他人显摆这事,一边端起荣锦的专用小碗装模做样地喝一口,其实连碗边都没沾。
“奶奶喝了,福娃也喝。“又将碗重新放到荣锦的嘴边。
荣锦皱着小眉头抿了几下就不愿再喝了,李婆子看她实在不想吃,应该是不饿,这才将那点米粥倒进了自己碗里,几口喝完。
“福娃就是孝顺,家里也就只有你知道心疼奶了。“李婆子说着朝西里呼噜吃饭的三个儿子鄙视地一瞥。
李治国放下碗擦把嘴,笑着给李婆子拿个窝窝头递过去。
而李治富嘿嘿一乐,给他娘夹了一筷子炒野菜,拐回去又给李老头添了碗红薯粥。
轮到李治民了,这家伙头埋在碗里猛吃,根本没察觉到不对劲,没啥反应。
王月琴脸上替他红了红,赶紧给李婆子上贡了一颗蒸红薯,总算弥补上一二,没让李婆子发火。
荣锦歪着头看他们一家子大人跟小孩儿似的在那闹小别扭,感觉还挺和乐。
饭后,钱春娥和王月琴去厨房刷锅洗碗,赵凤仙进了堂屋,有事和李婆子汇报。
“娘,你让我打听的事有眉目了。“赵凤仙没卖关子,进门就说道。
李婆子惊喜,“找着合适的人选了?“没想到这么就有结果了,果然大儿媳妇办事比二儿媳妇靠谱。
赵凤仙点了点头,说道女方是赵家村一户外来户人家的闺女,在家排行第三,长的高高大大,有把子力气,相貌也算端正。
“他们是逃难到我娘家那边的,落户了没几年,家里孩子多,五个女儿一个小儿子,都揭不开锅了,天天吃野菜煮糠……“赵凤仙说着叹了气。
孩子多劳力少,挣的不够吃,之前又收成不好,还差点闹灾荒,如今即使环境改变了,但是粮食还在地里长着,至少得等这茬收获了才能缓一缓。
那家六个孩子连带父母都饿的皮包骨,家里一个老人得了浮肿病,躺在床上喂着野菜汤熬日子。
为了活命,他们接连把大闺女二闺女嫁出去换粮,现在轮到三闺女了。
正好赵凤仙回娘家打听相亲对象,那家看她面色正常,不像是饿肚子的样子,于是找上了门。
一个是想把闺女嫁了给家里换点救命粮,二是好歹给孩子找个能吃口饭的地方去。
赵凤仙把事情和那家的家庭情况都讲了讲,心难免庆幸他们村受到了神仙庇佑,能够有一次粮食大丰收。
小说推荐
- 孤女在六零
- 重生?穿越?阿米不知道该怎么算,说是重生?明明是七零后,却突然变成了五零后,这二十年怎么算?说是穿越?她还是她,样貌没变,胎记也在,只是变小到了十岁稚龄,依然无父无母。不管是哪一种吧,日子总是要过的,即使是孤女,也一样有春天。外头的世界热火朝天,饥饿横行,阿米却不紧不慢,怕啥,我有金手指呢,用一阳指
- 风雨琉璃连载
- 最新章:第1章 孤女
- 重生六零:翻身做主小媳妇
- 贾二妹今天来大姨妈,不想洗衣做饭不想翻进猪圈铲猪屎,她偷了个懒,掏出一支英雄牌钢笔给丈夫写诉苦信:自打嫁入你们向家,我就没睡过一个好觉,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是糊糊,干的是牛活;你爸妈、嫂子欺负我,姐姐妹妹挤兑我,还有一对儿女吃牢了我。如果我不是穿越过来的,早就上吊跳井喝农药了。你家媳妇真
- 馨小玥连载
- 最新章:第1章上坟
- 魔姬的六零懵逼日常
- 魔族公主作死,把自己弄的换了个种族,来到了吃不饱,穿不暖的1961年种族三观不同,闹出了一大堆逗逼欢脱的故事日常如下奶奶初夏,去帮你姐挖野菜穆初夏野菜是绿色的草,那所有绿色的草都是野菜姐姐 猪都不吃,你吃上山打猎穆初夏好多魔蛙,晚上有肉吃了,我抓,我抓哥哥妹妹,你抓癞蛤蟆干啥穆初夏做错了事爸爸没大没
- 永岁飘零连载
- 最新章:第1节
- 六零年代空间女
- 张灵灵穿成了村长家闺女张灵灵连昏了三次‘不不不,穿到六零年代我是拒绝的再次睁眼的时候,她成了一个军人家属张灵灵为了提高宿主存活率,系统白送一个空间,张灵灵特别小心翼翼的使用,凭借着天生灵敏的第六感,在她格外的谨慎中她避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坏人阴谋特务今天计划又失败了,好气军人我妻子又坑了特务一次,我应该
- 啃苹果的猫连载
- 最新章:1.六零年代空间女
- 六零小甜媳
- 天生自带锦鲤富家女宋恩礼在一次爆炸事故中带着整个仓储基地意外穿到物资匮乏的六十年代北方农村,嫁铁血汉子当小媳妇,修理恶邻收拾小人,带着空间发家致富,从此她挑水来她浇园,她织布来她种田(既然开了金手指,那就开大点吧
- 顾言希全本
- 最新章:第一章 我叫宋红旗
- 九零后与小白鼠
- 夏花是天才漫画家,因为一场意外选择回老家重读初中顾幽南也是个天才,他生活中唯一的意外是遇见夏叶17年后,夏叶翻开墨绿色的同学录,末行的字没变“最后一句话,等到你结婚的时候我再告诉你
- 玉六连载
- 最新章:第1章 军训
- 六零年代好生活
- 【新书《重生中考后》求收藏app读者可以点入作者专栏收藏【六零年代乡下一家人的故事食用指南①这是六零土著玛丽苏文,乡下一家人的温馨日常,群像戏②宋老太是个偏心眼,无脑偏心女主,不喜误入③推荐完结旧文《芸芸的舒心生活《猎户的娇妻《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王熙凤重生》等④作者无逻辑星人,本文背景架空,谢绝扒
- 寒小期连载
- 最新章:172|第172章
- 六零小甜妻
- 重活一世,刘玫决定走一条和上一世完全不同的路,活出自我 可当她遇到那个外表憨厚的兵哥哥,一切似乎都脱离了正轨 面对某人层出不穷的损招,刘玫泪流满面 说好的老实憨厚呢 王青山撇了撇嘴,谁给你说我老实憨厚了
- 修身齐家.QD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 意外
- 不小心生在六零年
- 蓁蓁被一滴远古大神金色的血液砸到了六十年代的林区小镇还附带了大神的一个又一个神奇异能!家长里短的励志温馨故事。粗壮金手指文,苏爽爆笑,不喜点叉!架空架空架空!内容标签:种田文异能爽文年代文强推奖章
- 信用卡连载
- 最新章:分卷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