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秘密》分卷阅读96

  稳靠在李逸耳边道:“怎么出了宫到这儿来?回去,去泮宫外你的小院,到那儿等我。”
  李逸忍着泪摸索着赵渊的肩臂去解铁链,赵渊才腾出一只胳膊,就将人捞到了怀里。
  “欢安,听话。水里冷,快走。”
  其渊有多久没对他说过听话,李逸心下颤动,手上一刻不停去解了赵渊最后的镣铐。
  他想拉着人一同出水,赵渊却使劲抱了抱他,松手道:“发作还没过去,我上不去。你且回去。”
  李逸回头看他,赵渊抬了抬下巴,做了个催促的表情。
  李逸心知要把人弄出去,最终还是要看皇帝。他从池水中出来,半点无心探究自个为什么不受那骇人池水的影响,只关心皇帝会不会履行他的许诺。
  赵珩示意李逸跟着他走。
  韦在前引路,将皇帝和李逸重又带回到了隔壁的石室,屋子里生了火,内侍又给李逸递来狐裘御寒。
  “朕让他们领人出水牢。”
  李逸正要谢恩,赵珩止了他的动作,直接道:“你是废太孙,应该熟知前朝太祖的事。赵氏族人有祖训,若未经族长同意,觉醒血脉而擅自使用者,逐出宗族。皇叔所犯重罪,正是用血脉力量救了你。”
  李逸闻言呆愣当地,目色凝滞看向皇帝。
  赵珩微微一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朕也好奇得很,皇叔到底是怎么救的你?不如博士待在这儿不要出声,朕去问问皇叔。”
  不等李逸应声,皇帝已转身出了石室。
  韦在室内示意李逸不要窥探,只悄悄挪到石墙边上听声。
  赵珩重回水牢时,狱卒正帮着赵渊从水里出来。
  “皇叔当年明明该杀了李逸,怎得又救了他?”
  赵渊回答得平静,可墙的这侧,李逸却刹那重回了兀梁山脚下的那晚。
  韦见他听着听着,身子都抖了起来,一时不知是落了水就此冻的,还是因了别的什么。
  不久,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皇叔,朕应承过你的,可都做到了。李逸已经叫韦送走了。”
  “臣谢陛下圣恩。”赵渊的气息显然比方才稳了许多。
  赵珩又道:“皇叔这一石二鸟,果都料的不错。有皇叔如今的下场摆在前头,朝堂上是人人俯首,朕的威信都不必立了。至于李逸,听说皇叔入了狱,是半点离开的心思也没了。”
  “臣不过是知道李逸心软,臣好好的,他自是心安理得避开臣,臣受陛下逼迫,凄惨至此,李逸即便有心结,也不会离开臣了。”
  李逸浑身僵直,听见赵渊忽又转了声,冷冷道:“陛下不该拖李逸下水。臣不过是让陛下告知他臣已入罪,陛下何必把人弄来。”
  皇帝心道,朕何止是要拖李逸下水,朕还想让他亲耳听听你设的局,叫你抱了美人归,也多少留点膈应。
  不把韦吃的亏找回来,朕枉为人君。
  听赵渊亲口承认设了局套住自己,李逸果然心灰,缓缓直起身子,就要离了墙边。
  赵珩本该就此止了话离去,可有件事,他自个也好奇许久,再不问便没了机会,忍不住道:“皇叔明明是为了李逸受的血毒之苦,为何始终不肯让他知道。李逸既然心软,相认了,皇叔正好携恩求报?”
  听了这话,李逸生生止了脚步,屏息而听。
  “如果有一人,你一见他就想起父母亲人皆亡,自个孤零于世。想起你被奸人所害自云端跌落,失去天下。如果这个人救你不过是为了弥补他要杀你。
  你视之为生命的东西,譬如丹青,他却硬要毁去你双手,叫你就算活着,也生不如死。
  倘若还有另一人,容貌秉性都与那人相似,叫你见之就生出和当年一样的欢喜,而你却不用面对所有不愿忆起的往事。
  陛下,如果是你,你会选哪个?又会希望他是哪个?”
  赵珩一时沉默。
  赵渊接着道:“所以臣从未想过与李逸相认,若不是他后来认出了臣,臣恐他要离臣而去,也不会设这个局。与臣加诸李逸身上所有的痛苦相比,臣受这点血毒之苦,实算不得什么。”
  韦见石墙这侧的李逸,早已是泪流满面,他有些担心那倚着墙的单薄身子随时会倒下。
  水牢里,赵珩亦从未想过赵渊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不禁有些忡愣。
  话都吐露到这个份上,皇帝也再无捉弄的心思。
  后头的话,两人交谈的声音越来越轻,似是皇帝和赵渊出了水牢,越行越远了。
  李逸浑浑噩噩不知自个是怎么渐渐回过魂来的。
  其渊为他做了那么多,多年来他却一无所知。
  韦将李逸送回了小院,平安先一步候在院中,见了李逸喜极而泣,李逸笑了笑随他进门。
  韦此时才掏出几册抄录的笔记递给李逸。
  “你看过,就全都明白了。”
  韦走后,李逸翻开那些薄薄的册子,发现这都是赵氏先人的笔记,他不用多久就读完了全部,情再不能自已。
  瑶霞明光聚在宫苑西侧的碧空,仿佛胭脂碎地,点染片片。
  风吹檐铃清脆入耳,少年天子立在大承殿的玉阶上。
  分离前,赵渊最后在宫中拜别皇帝。
  说完了该说的话,赵渊正要离去。
  赵珩一副方才想起的模样,道:“朕忘了告诉皇叔,出了水牢后,李逸因为湿了衣衫,并没有即刻离开,在水牢后头的那间石室里,换了衣服才走。”
  “陛下的意思是,臣后头说的那些话,他都听见了?”赵渊在皇帝面前直接黑了脸,
  赵珩面露无辜点了点头。
  出乎皇帝预料,赵渊没有当场发作,而是沉默半晌才道:“陛下果然记恨臣伤了韦。”。
  皇帝摇头,“何止,更狠你拿韦的将来威胁朕,怨你逼死了舅舅。”接着语气更是十分可惜道:“本来差点就抹黑了你,谁知道,皇叔会剖开肺腑说出那样一番话来,朕听了都动恻隐之心,何况李逸。”
  赵渊勾了勾嘴角,步下阶梯。
  斜阳里,韦瞧着赵渊离去的背影,问皇帝:“陛下何必重又复了肃王的爵位。”
  言下之意,赵渊若是庶人,岂非对皇帝更好。
  “子通,我让你给李逸送笔记的时候,你都看了吧?”
  皇帝没封,也没说不让看,韦哪怕因为他銮仪卫的身份,也是要翻过才会安心。
  也因他看了这笔记,明白过来皇帝的怪病,可能是因为赵氏血脉的觉醒。只韦并不知赵渊与赵珩之间曾有过密谈,和当初的皇帝一样,他尚不知血脉觉醒的契机是什么。
  赵珩一直目送赵渊消失在宫门处,长叹了口气,道:“朕如今才知道,那笔记中的两位先人为何都闭口不谈血脉觉醒的契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