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宋朝]苍穹之耀》分卷阅读28

  的扬州城地图,以及许多凌乱的文稿。
  “说吧。”厉栾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头也不抬的调整着不同颜色的小旗子的分布:“打算怎么改。”
  “明确功能区,南部城墙暂时全部拆除,准备扩建城区。”
  “嗯?”厉栾指尖的动作一顿,抬眸笑道:“我也是这样考虑的。”
  她这一笑眉眸生辉,把旁边的负责端茶倒水的几个小年轻都看懵了几秒钟。
  厉栾之前带着人去管理修复城墙的事情,一去就看出问题来了。
  别说南城墙,旁边的城墙也不方便大型车辆进出,虽然对于古代人而言很方便防御,但是他们的挖掘机和吊车迟早要开进来啊。
  多亏当初钱凡说炸就炸,留了好几个豁口方便大型卡车进出,不然现在连卸货都麻烦。
  由于扬州城这边人手紧缺,江银那边的闲置工人终于派上了用场,三三两两的开着车过来帮忙清理废墟。
  “他们这边是土地私有制,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柳恣忍着烟瘾,横了一眼旁边开始点火的吴恭,开口道:“骆忒来了没有?”
  “来了,老骆”厉栾下意识地唤了一声,见没有反应,这才看见远处藤椅上又睡着的财经局局长:“骆!忒!”
  “哎!哎醒了!”那个束着长发的男人略有些迷糊的直起身子来,捂着脸打哈欠道:“柳恣来了?”
  柳恣沉默了几秒钟,用指节敲了敲桌子。
  骆忒忙扯了个笑,坐到了他的对面:“醒了,真醒了!”
  这男人虽然已经年过三十,但无论从容貌还是穿搭来看,都像极了一个街头艺术家。
  他喜欢挑染长发,穿衣风格也是三两天一换,有时候是古板正经的官方制服,连装饰用的金穗肩饰都打理的一丝不苟,有时候又会穿着中古世纪的长袍过来上班。
  得亏这是在略松散的江银镇,在别的地方这么干恐怕早就被开了。
  “财政情况?”
  根据《时国中央预算法》的第八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具备条件的乡、民族乡、镇也应当设立国库。
  江银镇十年前还是个自产自足的小地方,后来伴随着一批新鲜血液的注入,和众人的合力扶持,现在的经济产值已经远超于同类层次的乡镇。
  国库大概是在两年前开始准备设立的,同样也采用了虹膜、指纹和声波的三重检测,里面储备了一定数量的金条。
  本来这个镇子从理论估值来说,政府持有近亿的资本,实际掌握的资本也应该有几千万才对。
  但是现在时空异变之后,华元无论纸币和硬币都无法再次印发,同时存在银行里的实际纸笔才一两千万元,可以实际利用的资本更是少之又少。
  金条的估值大概有五六百万华元,但到底在宋国能折算成多少,就又是一回事了。
  骆忒把大概的情况交代完,瞥了眼柳恣,慢悠悠道:“你想干嘛?”
  “农业改革,城市功能分区,建立大居民区。”柳恣低头写着计划方案,不紧不慢道:“顺便通个电。”
  厉栾差点被冰红茶呛着。
  “通电?”她擦了下嘴角,哭笑不得道:“这煤炭的供应说不定哪天就断了,江银镇都不一定够用,你想干嘛?”
  “这里的农业产值可以翻几倍,情况我带着老萧去考察过了。”
  等江银那边的大棚技术成熟了,就移植过来。
  药厂估计还得扔在那吃灰,但等一切资源储备稳定下来之后,工厂改造的计划也该开始了。
  他们需要军工厂和实用物品的建造工厂,甚至可以说,江银镇的工业区也要扩大才可以。
  在2030年的时候,江银镇附近有两三个城市,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从那些城市里得到,没有建立日用品工厂的必要建了也卖不出去,是真的浪钱。
  现在不一样,虽然他们好不容易搭建出来的太阳能和风能场全都被变没了,可相对应的,这些物品的需求量扩大,真的建小工业区还可以往其他城市兜售他清楚扬州城和其他城市的购买力。
  “当务之急,是你带着人,算清楚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建立一个兑换的关系。”
  印钞技术还需要想办法解决,未来的江银不太可能使用宋国的铜币
  随便来个小工厂都可以批量生产,真用铜币会经济崩盘的好吧。
  由于银行被保护的很好,国库里也存了一定量的纸币,暂时还够用。
  “我知道了,”骆忒缓缓起身道:“那金条随便你批,我这边就不用走程序了。”
  现在没有上级监管,很多事都方便了许多。
  “好。”柳恣深吸一口气,唤来了蔡余萧:“你们两个坐近些,我们来把核心问题解决掉。”
  厉栾还在继续画城市分区构造图,旁边几个部下也趴在桌子上拿着纸笔忙个不停。
  她今天依旧妆容致,只淡淡道:“防御工事都做好了?”
  “那个我插不上嘴。”柳恣老实道:“钱凡说的好多我都没听懂。”
  在场的几人都噗的笑了出来。
  “我这边去考察过了。”蔡余萧撑着下巴看着他道:“这边算耕细作,流程基本都全了。”
  选种、播种、除草、灭虫、施肥等等。
  农具虽然简朴,但也基本上功能齐全,只是效率和产量低了些。
  “因为现在是一千年前,科学的选种育种、品种提升技术都比较弱,”蔡余萧把部下做的分析表推了过来,认真道:“正因如此,一亩地的年产量大概是五百斤左右。”
  “单季?”
  “嗯,他们没有双季稻。”
  一个人的粮食消耗,按照现代的饭量来说,大概是九十公斤左右。
  那么现在的一亩地,至少可以养活两个人。
  “如果集中购,培训农民呢?”
  “重点不是技术的培训,而是品种的改良,”蔡余萧笑道:“我们的水稻不仅产量大,还耐旱涝、抗虫害,单是种我们的稻谷,用他们的技术粗放种植,年产量也可以升到至少八百斤。”
  “你觉得……有没有必要,把江银和扬州的农民一起拉去培训?”柳恣不确定道。
  “不一定是农民,”蔡余萧示意孙赐递来人口分析表,给他看上面的数字。
  扬州城现在的固定人口数,大概在五万居民左右。
  听说种种新政之后,顽固和试图反抗的已经跑了大半,剩下的都是感觉到了种种好处,想留在这里混口饭吃的。
  “柳镇,你看这军队里头,本来是八万人,现在跑了三万,还剩下五万左右。”
  能够通过体质、年龄等种种限制的,恐怕只有一两万人。
  “而剩下的人,都可以拉去集中管理,培养成新的农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