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宋朝]苍穹之耀》分卷阅读27

  无论是汴京还是何处,都不曾见过这样宏伟的东西。
  “这这可是圣坛与圣塔?”
  柳恣噗的笑了一声,知道老头儿把这红白色油漆当做什么宗教式标记了。
  钱凡不急着解释,任由那老头在那惊呼各种话,只凑到柳恣耳边道:“咱要是建个邪教,搞不好能疯狂的搞事情。”
  确实……现代科技在古代人面前,简直如同奇迹了。
  在近代时期,一百年的时间差都会有科技发展的分水岭。
  更何况他们两城人相隔千年,恐怕更难互相理解。
  柳恣心里还在思量着怎样让江银与扬州人互相往来,有点走神的嗯了一声。
  “想什么呢。”吴恭拎着钥匙走了进来,笑眯眯的跟郭棣打了个招呼:“郭老先生好啊。”
  他非常自来熟的一手揽上那老头的肩,像带乡下来的老爷爷一样进去参观:“这烟囱啊,不是用来礼佛的,这是咱们这儿的人建的啦,大概花了半年多”
  “半年?!!”
  其他几人跟在他们身后慢慢的走,心里装着不同的事情。
  在所有人之中,钱凡算是了无牵挂,最轻松的那个人。
  他在部队呆了太久,退役以后去了公安局,又开始着力整顿整个镇子的治安环境,布置天网式的监控设施,这辈子都如同烛火般发光发热,以至于现在都没有成家。
  父母倒也随他去,不催不问,只叮嘱他照顾好身体,别受伤。
  2030年的时国已经有成熟的养老体系,加上普遍的婚姻和生育自由,人也活的还算轻松。
  而其他人,则没有那么幸运了。
  柳恣的父亲是企业家,母亲在华京担任高官,现在天人永隔,再想念也无济于事。
  更何况,他要面临的问题太多了。
  在还在做镇长的时候,柳恣就几乎没有怎么好好休息过,哪怕是镇子里的大小计划告一段落,还要去国内和国外考察学习,不断地调整新的方案。
  现在异常顺利的拿下了扬州城,他要负责的东西是直接翻了数倍。
  扬州城的城市改造和经济建设,扬州城外的电网布控和对外敌的防御,还有江银镇和扬州城的关系如何处理……
  以至于在最近半个月里,他连睡着的时候都在下意识的思考这些事情,梦都没法占据他的时间。
  吴恭和厉栾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中,但前者是为了忘掉那些不开心的事情,短暂的逃离残缺的生活。
  厉栾相对稳定一些,只是有些头疼自己没办法分身,要管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今天是热电厂开炉的日子,按理说应该非常热闹才对。
  往常遇到同级别的事情,总归会剪个说几句场面话,大家一起欢呼几声,回头还会聚在一起摆几桌酒。
  但是由于军部和工程部的人们都在各忙各的,热电厂的职工也被削减了近六成的名额,整个厂区都空空荡荡的,只有少数工作人员在匆匆忙忙的往来。
  老厂长本来以为自己要退休了,谁知道异变之后还会被返聘回来,正热情高涨的指示安全检查员通报各环节的检查情况。
  在随他们走进厂房指示区的时候,郭棣几乎说不出话来。
  这里的室内明亮宽敞,却找不到蜡烛和油灯。
  四周都是白墙,人们穿着怪异的服装,每一样东西他都不认识。
  “郭先生,”柳恣轻轻拍了拍他的肩,示意他不用紧张:“你们城市的服装和生活方式,我们不会干涉太多。”
  “除了对身体有害的东西,必须要调整之外,其他都自便就好。”
  郭棣略有些僵硬的转过身来,第六遍确认道:“你们真,真不是神仙?”
  “是普通人。”吴恭站在他的身边,声音温和:“以后扬州城的人,也可以拥有这样的车,这样高的房子,他们也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什么意思?”郭棣本能地后退了一步,皱眉道:“这么好的东西,你们就心甘情愿的给出去?”
  “再好的东西,也是双手建造,而不是神灵赋予的。”
  吴恭看着那老头茫然又有些向往的神情,笑的很温柔。
  他突然很想念自己已经故去的爷爷。
  那个得了老年痴呆的老头儿,在生命的后期已经什么都不认识了,连电视机的遥控都不会用。
  即便如此,每次自己进门的时候,他也会端出一盆洗干净的杨梅,颤颤巍巍的摆一摆手。
  伴随着锅炉和传送带的轰鸣声,烟囱里终于冒出数年未见的灰烟。
  而政府大楼的电脑和灯光,也终于亮了起来。
  下一步,就是全面改造扬州城了。
  第21章规划
  人们的居住环境,可以说是相当的两极化。
  从航拍和俯瞰的角度来看,富户和大家族拥有相当可观的房产,家里别说养几个小妾和一窝孩子了,就是养一群马都没有什么问题。
  与之对应的,是数万人的苟活度日。
  在巡视街道的时候,他们一度诧异商业的繁华,与街道上人们衣饰的讲究和致。
  但毕竟是来管理城市,而非观光旅游的。
  风景独好的那几隅看几眼就够了,更多要考虑的,是这里的普遍问题。
  首先是住房问题。
  由于房价高昂,绝大部分住户都没有自己的房契,能够住砖房瓦房的,大多是十几人租赁一间小屋子,如同现代都市里的贫民窟一般蜷缩着睡在一起。
  而连房租都交不起的人,只能在茅屋、草屋甚至是房檐下生活。
  郭棣这几天跟着柳恣到处巡查,也颇有些惊讶。
  他惊讶的倒不是房舍的破烂、底层人民生活的如何不堪,而是这个白面郎怎么管的这么细。
  这扬州城抛开那三四条繁华的街道,其他地方的房舍大多是长方形的平面,屋顶多为草葺又或者瓦葺。
  虽然普通人家都生活在简陋的茅草房里,却也都懂得生活情趣,不仅大多在院内莳花植树,附近也打扫的干净整洁,没有凌乱感。
  在占城之后,柳恣既不宣布这地方归临国所有,让郭棣唤他柳先生而不是陛下,老头虽然纳闷,但也心里暗自庆幸。
  “柳先生。”在又巡视完一处民居之后,他忍不住开口道:“您别看这院子不如您那边的高墙铁壁坚固,都城哪怕是从前的汴京,里头的房子也大多如此啊。”
  粉墙鸳瓦、朱户兽环也是人住的地方,阴雨则漏、蚊虫丛生也是人住的地方。
  柳恣没有回答他,只吩咐胡飞开车回去。
  衙门的几间屋子被各部门一人分了一间,独建设部分的最大。
  柳恣回来的时候,除了厉栾之外,好几个部长都在这里围着,他们把四五张桌子拼在一起盖了桌布,上面放了偌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