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爷说不:玉台碧》第 3部分阅读

  事情不落到自家头上,谁也不知道最真实的反应。
  岑三娘夜里望着高高的横梁,想象着一条白布巾子挂着晃晃悠悠吐舌头的自个儿,当晚就噩梦了。
  她白天做着针线,瞟着那把刃口雪亮的剪子,一不留神被绣花针戳着了手指头,痛得一哆嗦。想起剪子那么大,戳进胸口该有多痛?顿时打消了念头。
  再瞧着院子里的白墙,没等她试,隔壁四老爷院里的秋云就撞廓柱自尽了。
  亲眼看到一领苇席抬着扔去乱葬岗,岑三娘脑中跳出了黑漆漆的夜,野狗啃尸等等场面。从此打消了所有的轻生念头,沉下心来好好过活。
  回想那时的心情,岑三娘情不自禁的发出了一声叹息。如今不照样活的好好的。伤春悲秋果然是要不得的,无济于事不说,还平添烦恼。
  这声叹息却让百草误会了。她咬着唇有些难过:“三娘子是不是担心看龙舟没有新衣穿?那件百蝶衣被奴婢洗破了,妈妈补了只蝴蝶,一点也看不出来”
  百草突然停住了。她沮丧的想起了一件事。去年端午家宴,岑三娘便穿的是那件百碟衣。事后还引得三房老太太震怒,将大夫人叫去狠狠骂了一顿。
  百蝶衣的妙用
  岑三娘和三房的姑娘们一样,一年四季,公中每季给做三套衣裳。
  岑三娘不是三房的正经姑娘。她搬来的时候,岑家上下都看得清清楚楚,一个衣箱,两个包袱便是全部家当。别的,自然都归了过继到四房的九少爷了。
  失去了全部家产的孤女,寄居在三房,将来还得靠三房找门亲事讨一份嫁妆。虽有老太太镇着明里不敢蹬鼻子上脸,家仆们多少起了轻视之心。每季三套衣裳,衣料款式和针线不讲究就算了,送来的衣裳经常不合身。
  织造房的妈妈嘴巧:“堂小姐来了府里身体养得好,两月不见,便能窜上一头”
  许氏和百草一个举门栓一个挽袖子要去拉织造房的妈妈到三老太太面前告状。
  论个头岑三娘不如许氏,论灵活不如百草。见这两人像打了鸡血似的,她只得搬了张圆鼓凳坐在了院门口,拦着不准去。
  许氏和百草再激动,也不敢将岑三娘扯开,委屈的直抹泪。
  岑三娘心里感动,却忍不住失笑。她抬脚往屋子走,没好气的说着:“多大的事啊,也值得哭?瞧你家三娘子如何兵不血刃”
  事情解决起来很简单,没多久就是端午家宴。
  三年孝期,岑三娘不能穿的艳丽。在别人家也不能全身缟素。她本来托辞守孝不想出席,但三老太太坚持,她便穿着头一年进府时老太太赏的百蝶衣去了。
  蓝青色的短襦,交领处用银线绣了百只蝴蝶,一条杏黄色的腰带系着高腰白色绸裙。岑三娘梳着小姑娘的双丫髻,只插着几枚拇指大小银质的花钿,戴着两粒珍珠耳塞,清丽如雪后晴空。
  这是岑三娘到三房生活的第二年。十一岁的岑三娘猛长了半头,衣裳自然短了一截。让奶娘找出一件旧衣,裁了巴掌阔的明蓝色缎子镶了圈澜边。上面精绣着朵朵指头大小,或含苞或怒放的白玉兰,与衣襟上的银色蝴蝶相得益彰,倒似一件新衣裳。
  岑家三房的姑娘们先是惊羡,接着便认出不过是去年的旧衫,耻笑起来。
  岑三娘也不争辩,涨红着脸,一味低着头,心里乐开了花。
  新衣会有的
  隆州岑氏是绵延一百多年的大族。族中子弟出仕为官的不少。
  想要过继儿子给四房继承香火的岑氏族人有的是。如今让三房占了先,不就因为岑氏三房的大老爷做着族长么?他若不善待岑三娘,出了门就会被人啐唾沫骂三房仗势侵占四房的家产,还不善待孤女。这名声传出去,岑氏在朝中做官的都免不了会受到御史弹劾。
  如今三房的二老爷是从五品的吏部郎中,三老爷正外放洪州当着曹参军。
  宴上三老太太没有发作。家宴之后,把主持中馈的大夫人叫去骂了一顿。随后织造房便换了管事妈妈,攆了几个做针钱的奴婢。
  从此织造房每季送来的衣裳,再没出现不合身的情况。
  百草眼尖,总会发现岑三娘的衣料虽然也好,但颜色花样子总比不过岑家三房其它姑娘。但是再没有克扣短缺,岑三娘已经很满足了。
  再不知足,同情就会变成厌恶。
  大夫人看岑三娘的眼神已经冷了几分。
  过继的是四老爷的儿子,大老爷却要担名声,大夫人心里不痛快很正常。
  岑三娘每次出现在大夫人面前,越发小意殷勤,感激二字几乎便如刻在脸上一般。漫长的三年时间,她总算让大夫人眼里的寒意渐渐融化,也替自己在岑家挣得了一个不惹人讨厌的乖巧形象。
  岑家三房上下对她这件百蝶衣已经印象深刻。今年端午再穿着出门应酬,便是在打三老太太的脸,打岑家三房的脸。
  “放心吧,公中会送新衣头面来。”岑三娘胸有成竹。
  大老爷包了龙舟,搭了彩棚。老太太领着阖府女眷都去看热闹。正是宣扬岑家三房善待四房孤女的好时机。
  古代有点好,诚信二字是招牌,人的脸面大过天。岑三娘安慰百草是有足够理由的。
  茜红夏衣
  果不其然,端午前两日,老太太房里的管事妈妈田氏亲自将一袭新衣送到了岑三娘院子里。
  “老太太说了,难得出府游玩,晚饭在聚仙楼包席,饭后看过火龙游街再回府。”田妈妈团脸,肤白,笑起来极具亲和力。
  盘子里是件茜红色大袖衫,月白色的长裙,白色的腰带。
  田妈妈抖开了大袖衫,灯光一照,轻薄如红雾。晚风从门口吹进来,宽大的衣袖便轻轻飘了起来。
  端午时节,大户人家都爱用新织的绢、纱、罗、绡做夏衣。料子色彩雅致轻薄透气,做成的衣裳能衬得女郎如仙子一般飘逸,这样的衣裳还得了个轻衣的贴切名字。
  曹植《洛神赋》中形容说:“披罗衣之璀桀兮,珥瑶碧之华裾” 只有轻衣的飘逸才能尽现那翩若惊鸿,宛如游龙的身姿。
  三年来,岑三娘主仆几乎都快忘记了世间还有这种朝霞般明艳的色泽。
  瞧着看呆了的百草,田妈妈的语气就带出了几分矜持:“这是今夏江南最流行的夏衣料子。老太太说三娘子今年出了孝,头一回出府应酬,穿鲜亮点好。便作主将这身茜红衣料给了三娘子。这可是送来的料子里最出挑的。”
  “堂祖母待三娘真好!烦请田妈妈回禀堂祖母,今天晚了,明日三娘再去请安磕头。”岑三娘面露感激,示意许氏小心的将衣裳收了起来。
  田妈妈看到岑三娘眼里的神色,满意的笑了:“老婆子这就回去了。老太太还让三娘子明日去选首饰呢。”
  岑三娘神情更为感动,亲自送她出去:“田妈妈何必亲自来,遣个丫头来说声就是了。”
  她扶着田妈妈的手,顺势递过一个荷包。
  田妈妈哎哟一声:“使不得”
  岑三娘握住田妈妈的手,羞涩的低下头:“三娘少有出门,还请妈妈费心指点,免得闹了笑话失了府里的颜面。”
  感觉到荷包里的份量,田妈妈满心欢喜,觉得岑三娘知情识趣,拍拍她的手道:“三娘子放宽心,跟在老太太身边,哪里会闹出笑话来。”
  这也是提点了。
  端午那日岑三娘公开露面宣告孝期解除,能正式交际了。她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三房的形象。她是三老太太行善事相助四房的活招牌,站在老太太身边保持良好的教养微笑着当布景板就行了,不胡乱走动不乱搭话,自然出不了什么岔子。
  送走田妈妈,关了院门。百草兴奋的说:“三娘子,那件夏衣真好看!”
  “是挺漂亮的。”岑三娘没什么兴趣。
  百草纳闷的看她一眼:“三娘子不喜欢?”
  岑三娘嘟囔:“喜欢啊!田妈妈不是说是最出挑的料子么?怎么会不喜欢?我是担心六娘七娘不高兴。明天堂祖母还让我去选首饰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么。”
  百草只听明白六娘七娘不高兴的话,捋着衣袖一副要打架的态势:“三娘子莫怕,我一直跟着你就是。”
  岑三娘忍俊不禁。
  三娘的担心
  岑家分家之后,各房单独排序。岑三娘是独女,在她之前夭折了两个哥哥。所以论排行,家里人也叫她三娘。
  岑家三房的男女分别论齿排序。
  大老爷膝下两子一女。二老爷有一子三女。三老爷三子一女。四老爷有三子两女。四老爷的小儿子,九少爷岑知林就是过继到四房的嗣子,岑三娘如今的弟弟。
  二老爷,三老爷举家都在任上。
  大老爷的大娘子已经出嫁,岑三娘嘴里的六娘七娘是四老爷的两个女儿。六娘和岑三娘同岁,今年十三,只比岑三娘小两个月。七娘十二岁。
  留在府里的女孩儿不多。年纪又相近。相互之间难免会攀比。
  六娘七娘都是庶出。瞅着岑三娘虽是嫡出,却是个靠三房庇护的孤女。更加要强过三娘一头。
  四老爷没个正经差事,赌鸟狎妾是他最大的爱好。四夫人管他不住。管家的大夫人拿捏着银子。四老爷便只能在府里下手。
  六娘七娘的娘都是卖了死契的丫头,生了女儿抬了妾便自觉当上了主子。四老爷的女人一多,院子里争风吃醋撒泼骂架是常事。
  四老爷素来只关心鸟儿的家事,自家事是从来不管的,提着鸟笼甩手便走了。
  四夫人也是个妙人。府里虽说轮不到她当家,但她生了三个儿子,妾室通房们再闹腾也威胁不了她的地位。两个生了女儿的妾斗法,四夫人也从来不管,等闹腾得厉害了,这才出面各打五十大板了事,极享受主母的权威。
  大户人家把女儿看得金贵。四夫人对六娘七娘倒也疼爱,当掌珠般娇养着。六娘七娘因着各自的娘也在暗中较着劲,只不过,一旦面对岑三娘,两人便会心照不宣的联手对外。
  老太太将最出挑的料子给岑三娘做了夏衣。她是想让大家知道,岑家三房并没有虐待四房孤女。她却没顾及六娘七娘的心思。
  在老太太看来。岑三娘无论如何都比不过自己孙女尊贵,将来找个过得去的人家,一副嫁妆便打发了。岑六娘岑七娘的眼界却没那么宽,只知道今年端午节,寄住在她们家的岑三娘会穿的明艳,会抢了自己的风头。
  算计来了
  岑家三房的院子是串珠型结构。一重天井一重院。主院和偏院之间隔着窄巷,关上巷子间的门,便独立成院。打开门,便又连接成片。
  岑三娘曾经参观过这类型的古建筑,听导游介绍这种结构是为讨个讲究的彩头:串珠型结构是珠玉满堂的意思。多子型结构叫多子多福。官帽式一肩两担型结构求个官运享通。
  二是为了防火。院落之间的粉墙高耸,墙头高出房屋,呈现出优美的圆弧型。这是能隔绝火源的风火墙。旁边院子走水起火,火势通常会被这道风火墙挡住,保全别的房屋不受殃及。
  三是出于战略需要。高门大户的院墙一般都以青石或青砖砌成,高达两至三丈,也就是六到十米。能防贼攀爬。江南水源丰富,院子里大都挖有深井。战乱时关上院门,召集家仆护院上墙头,便是座坚实的堡垒,能抵御普通的流寇入侵。
  当家的权力交给了大夫人后,老太太就搬离了主院,住进了后院。后院虽然比主院少了两重院子,却离后花园近。经过后院的天井,开了后门,就进了花园。
  主院右侧有两重院子是二老爷和三老爷的住处。如今都封着。时不时开了锁让家仆去打扫,免得荒废了。
  主院左侧靠北的院子是四老爷住着。岑三娘住在更偏北面的一重小院子,与四老爷的院子仅一墙之隔。
  第二天一早,岑三娘带着百草去给三老太太请安。
  三老太太注重养生,卯时起床,四刻用膳,十几年如一日。
  三房两位夫人都是卯时三刻带着女儿前来请安。老太太心情好,便留膳。不留的话,大夫人和四夫人便辞了去,六娘七娘就留下来陪老太太用膳。
  因要守孝。岑三娘得了老太太恩准,只在初一十五,逢年节时去请安。今年出了孝,又得了老太太召唤,她心里便生出了些许遗憾,以后每日都要早起了
  出了自己的小院,岑三娘和百草顺着窄巷往前,拐进一道黑漆大门,穿过一重天井,再经过穿堂,过了月洞门,就能进后花园。
  仲夏时节,后花园生机盎然。假山下的绣球花开得热闹,花球重重的坠着,几乎触着了那池碧水。
  水面上睡莲轻悠悠的浮着,或深紫或粉红的花静静的怒放。清晨鸟儿在树梢脆鸣。园子里散发着静谧又活泼的美。
  百草最爱这座后花园,去大厨房领饭时常常绕个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