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的小厨娘》第26节

  天子被问得一噎, 没再搭理谢怀璟。
  殿内沉寂半晌。太后说:“徐自茂的事,还是交给都察院处置吧。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想了想, 又妥协道, “皇上若顾念着贵妃,略微从轻判处也是可以的。”
  其实天子心里也知道, 徐自茂不应当轻易宽恕。倘若换作其他任何一个臣子贪了军饷, 他绝不会轻饶。但谁让徐自茂是徐贵妃的亲哥哥呢?爱屋及乌,原是人之常情。
  他自然知道这么做不合国法律例,且会遭受天下人的非议,但他是天子——天子不就应当凌驾于律法吗?若他连自己心爱之人的家人都护不住, 这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姑且让天下人议论好了, 他们说一段时日就消停了, 又不可能冲到燕京造反。
  再说了,适才他一时脑热, 已答应徐贵妃定不重罚,此刻再反悔, 身为帝王的威严何在?
  天子缓缓道:“母后,淑儿救过朕的命,她的家人应当格外厚待才是。”
  谢怀璟忽然笑了, “父皇当真觉得贵妃就是当初救您的人?”
  天子还没说话, 徐贵妃便先恼了起来,喝道:“太子这是什么意思?”
  谢怀璟没有理会她,只是淡笑着同天子说:“前段时日, 儿臣派人去了一趟江宁,听了一桩故事,道是一个富家小姐救了一个落魄公子,那落魄公子显贵之后上门报恩,却认错了人,把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当成了救命恩人。”
  天子静静地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沉默不语。太后听出了几分意思,立时拧紧了眉,“徐氏,当初不是你救了皇上?你为何要冒认?”
  徐贵妃张口欲言,谢怀璟说:“贵妃别不承认,是与不是,父皇派人去江宁一查便知。”
  徐贵妃一言不发。
  她忽然想起许多年前寄居万家的情景——自己的亲姑母对她爱答不理,伺候的丫头们也常背着她笑话她穷酸,她是在漠视、怠慢、耻笑中长大的。但两个表姐穿的戴的都是最好的,走到哪儿都有人奉承,还有不少文人墨客为她们俩吟诗作赋,拿她们同“二乔”相比。
  徐氏觉得,她长得也不比大小万氏差,凭什么她们可以美名远传,她却要籍籍无名地看人脸色?
  很小的时候,徐氏就盼着有朝一日做人上人,让万家两姐妹在她面前得意不起来。
  大小万氏都高嫁之后,这个念头便愈发强烈了。
  因她寄养在万家,徐夫人也替她挑了几门亲事,但她嫌那些人家寒微,便不愿意出嫁。一直蹉跎到二十多岁,万府忽然来了一个气度不凡的贵公子,说要带她去燕京,她原先也不肯——大万氏就嫁去了燕京,当的还是侯夫人,她肯定比不过大万氏。
  那个贵公子却悄声告诉她:“朕是天子,你随朕回去,朕封你为妃。就当是偿谢你那日救命的恩情。”
  徐氏没听明白,问道:“哪一日……救命?”
  天子笑道:“你忘了?三月初十那天,你回家路上救了朕一命。”
  三月初十,是小万氏归宁的日子。
  徐氏登时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小万氏长相肖母,同她是有些相像的。天子一定是把她错当成小万氏了。
  徐氏想说出实情,但她的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一般,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她太想在万家姐妹面前扬眉吐气了。
  一步登天的机会,就这么唾手可得地摆在眼前,她要紧紧地攥死了,绝不能往外推。
  她要让那些欺侮她、轻视她的人,规规矩矩地跪在她面前,卑微地仰视她。
  ***
  太后见徐贵妃久久不说话,心下也明白了大半,冷笑道:“徐氏,你不应声,我可就当你默认了。”又想起徐贵妃先前倚仗救驾有功、皇帝偏宠,竟谋害了那么多皇嗣……太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径自走到徐贵妃面前,狠狠扇了她两巴掌。
  但太后年纪大了,手上也没多少劲儿,这两巴掌便打得软绵绵的。太后心中不解气,吩咐道:“来人哪,把徐氏拖到午门廷杖,打死为止。”
  殿内的宫娥内监大气也不敢出。午门廷杖是宫中处置太监的做法,行刑时要将下身的衣裤褪下,由几个孔武有力的校尉轮流杖打——太后不仅想让徐贵妃死,还想让她丢人现眼地死。
  众人都悄悄将目光瞟向天子,见他眸色沉沉,却没有反对的意思。便有两个宦官大着胆子,上前拉扯徐贵妃,徐贵妃拼了命地挣开,膝行到天子面前,抱着天子的长靴求饶:“陛下饶命……当年臣妾并不是因为贪名慕利才跟陛下走的,臣妾是真心仰慕陛下……”
  天子有一瞬间的心软,默了好一会儿,才问:“当年……真的不是你?”
  徐贵妃霎时收住了声音。周身的力气像是被抽走了,整个人跟风中落叶一般摇摇欲坠。
  天子脑中轰隆隆地乱响了一阵。他这些年这般固执地偏宠徐贵妃,此刻看来就像一场笑话。赫
  太后担心天子仍旧心存怜悯,便把徐贵妃先前的旧账一件件翻出来说:“徐氏害了那么多皇嗣的性命,你还要容她不成?先前她纵火慈寿宫,意图谋害储君,横行后宫,滥杀无辜,这些错处还不够她死吗?”
  天子望着珠翠满头的徐贵妃,疲惫不堪地揉了揉眉心,问道:“当年救朕的人是谁?”
  徐贵妃忽地笑出来了,“是我的表姐——陛下别惦记了,她早就死了。”想到小万氏死了这么久还能被记挂着,又恨声道,“她活该死。”
  天子的心遽然凉了下去。他至今仍记得当日马车上的小娘子温软而坚决地请他下车的姿态,像一只高高在上、怜悯苍生的凰鸟,只是偶然经过人世顺手搭救了他而已。
  那样遗世独立的人,足够他牵念一辈子。徐贵妃顶了她的身份不算,还说她“活该死”……天子当真生了怒意。
  以往徐贵妃那样嚣张跋扈,他只觉得她娇气任性,惹人怜爱,如今再看,这一般无二的面目却显得万分可憎了。
  天子的理智逐渐崩塌,不愿再看见徐贵妃,几近本能地挥了挥手,“拖下去吧。”顿了顿又道,“不必拖去午门行刑,就拿白绫勒死吧。”
  两个宦官走上前,毫不留情地把徐贵妃拖出殿门。就在此时,谢怀璟忽然说:“慢着。”
  众人不明所以地望着太子——他还想替徐贵妃求情不成?
  谢怀璟走到徐贵妃面前,幽幽道:“我还查到了一桩案子——前江宁织造沈大人一家,也是你使人诬陷的。”
  他料想沈家被判贪污的事,和徐自茂脱不开干系,想来徐贵妃也不是全然的无辜。不过他还没有查出确凿的证据,这么说只是为了诈一诈徐贵妃,赚她说出真相。
  徐贵妃眸光微转,否认道:“他家同我有什么关系?”她凉薄地笑了笑,“我知道太子殿下恨我当初把你赶出凤阳宫,可殿下也不能把这莫须有的罪名推给我啊。”
  ——她并没有说实话。当年徐氏冒认天子的救命恩人,入宫为妃占尽圣宠,但心里总觉得不安稳,便和父兄商议怎么弄死小万氏,以绝后患。正好徐父眼馋江宁织造的位子,三人便合议,买通吏部尚书周华,给沈大人安一个贪污的罪名,阖府抄斩,一了百了。事成之后,徐家父子趁周华出城赏春,悄悄把周华打晕装进麻袋,扔进了护城河,诬陷沈家的事便死无对证。
  后来徐贵妃向天子说了几句好话,天子便把吏部尚书的位子给了徐自茂,把江宁织造的位子给了徐康,父子俩把所有利于沈家翻案的证据抹了个干干净净。
  但这些东西徐贵妃都不会说出来——她在宫中逞凶作恶,天子不护着她,她便必死无疑。徐自茂涉贪军饷,恐怕也不能免罪。但徐康一向谨小慎微,什么错处都没有,便是受她的牵连,至多也只是罚了官职,若多了个诬陷朝廷命官的罪名,怕是不能活命了。
  再说了,沈家一日不能沉冤昭雪,小万氏就是一日的罪臣之妻。徐贵妃才不会帮小万氏洗脱这个污名。
  谢怀璟心底觉得沈家是蒙冤的,而且很有可能是徐家人陷害的,但他一直没找到证据。此刻徐贵妃抵死不认,他也不能无凭无据地指认,只好眼看着徐贵妃由两个内监架着走远了。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总会有蛛丝马迹透出来的。他再细细追查便是了。
  片刻之后,宫人进殿回禀:“陛下,太后娘娘,徐娘娘已薨了。”
  太后厌恶地皱了皱眉,“拖去乱葬岗吧。”又问天子,“徐自茂的事,皇上打算怎么处置?”
  天子神思不属地叹了口气,道:“就依母后的意思办吧。”
  翌日,三司判处徐自茂阖家抄没、流放西北,天子也允了。朝臣还没听说后宫的变故,只当天子为免天下人非议才大义灭亲——但也比轻易宽恕徐自茂来得好。于是朝野上下都开始赞颂天子赏罚分明,严正公允。
  ***
  嘉懿皇后忌日过后,谢怀璟着人将凤阳宫收拾了一番。徐贵妃的东西都被清了出去,整座宫殿就变得空荡荡的了。
  一个老嬷嬷走上前,递给谢怀璟一个楠木盒子,“殿下,这是皇后娘娘留下来的。”
  谢怀璟打开一看,盒子里是一对水头极好的翡翠短簪,剔透得很,日光照进簪子,就像水流在簪子里头汩汩游动。
  谢怀璟把簪子稳妥收好。
  用晚膳的时候,谢怀璟瞧见阿鱼发上光秃秃的没有钗环,便拿出那对翡翠短簪,走到阿鱼身后,将短簪插进她的双鬟髻,一边一支簪子,刚好没进了头发,堪堪露出雕着牡丹的翡翠簪头。
  阿鱼正在专心致志地吃香菇酿肉。这道菜做得精细,先是把香菇去根掏空,填进剁得碎碎的里脊,每朵香菇上面还放了一枚剔了虾线的虾仁,蒸熟之后淋上芡汁,那虾仁的鲜味和肉香便互相融合了。肉泥入味,虾肉弹嫩,香菇吸了肉汁,软嫩嫩香喷喷的,裹挟着恰到好处的咸酱汁,可下饭了。
  谢怀璟扶着阿鱼的下巴,把她的头微微转过来,她嘴里还包着一口饭,腮帮子鼓鼓的。谢怀璟戳了戳她的脸颊——怪痒的,阿鱼把嘴里的饭咽下去,撑不住笑了。
  谢怀璟把她头上的翡翠短簪扶正,往后退了几步,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笑道:“好看。”
  作者有话要说: 徐家三人组已经解决两个了!
  第34章 贵妃红 ...
  阿鱼也不知道谢怀璟往自己头上缀了什么, 心想应是头花一类的, 听谢怀璟夸她好看,就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摸, 却摸到了一对冰冰凉凉如玉一般的东西。
  阿鱼便问:“殿下给我戴了什么?”
  谢怀璟说:“母后留下来的短簪。”
  阿鱼懵了一下, 忙道:“我当不起……”
  说着便伸手去摘那对簪子。谢怀璟捉住她的手,给她递了一盘红酥饼, “来, 吃点心。”
  阿鱼的心神立马被引了过去。以前在司膳房,只见杨红珍做过一回红酥饼,隐约记得是拿红曲揉成油酥团,和水油皮一起卷起来, 擀平之后, 再往里填玫瑰花酱的馅儿, 搁炉子里慢慢烤。出炉的时候,一股子玫瑰香。因着红曲, 酥皮便也是轻红色,粉嫣嫣的, 因而这种红酥饼还有个生动别致的名儿,唤作“贵妃红”。
  阿鱼伸手拿了一枚,轻轻咬了一口, 里头流动着的花酱便溢了出来, 馅里掺着白糖和蜂蜜,率先尝到的便是浓墨重彩的甜,随之而来的是很淡的花香——倒不是玫瑰香, 而是桃花清甜的香味儿。如今正是桃花盛放的时节,所谓“因时而食”,弃玫瑰而取桃花也很合宜。
  阿鱼吃完一枚贵妃红,才想起簪子的事。她望着谢怀璟,一脸真诚地说:“我虽然不是特别聪颖灵敏,但也知道什么东西能拿,什么东西不能拿——先皇后的遗物太贵重了,我实在当不起。”
  谢怀璟问她:“那你觉得什么东西能拿?”
  阿鱼不假思索:“殿下给的点心。”
  谢怀璟:“……”
  阿鱼又说:“殿下的好意我心领了,这对簪子……殿下还是收回去吧,还能留个念想。”
  将心比心,阿鱼也希望自己身边能有一两件母亲的旧物,想娘亲的时候,就能拿出来看几眼。
  谢怀璟忽然问道:“阿鱼,你会离开我吗?”
  阿鱼愣了愣,竟认认真真地思忖起来了。
  谢怀璟心口一窒,连忙说:“反正你又不会离开我,那这对短簪放在你身边,不就相当于放在我身边?”
  阿鱼有点绕不过这个弯来。谢怀璟的话听着很有道理,但阿鱼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劲——为什么兜了一圈,簪子还是归她了啊?
  谢怀璟生怕阿鱼说出以后要离开他的话,便又替她盛了碗猪骨汤,打断她的思绪,“趁热吃。”
  阿鱼乖乖地低头喝汤。汤里加了冬瓜和薏仁,颜色干净。猪骨肉炖得软烂,摇摇欲坠地挂在骨头上。阿鱼把骨头搛起,猪骨髓便滑溜溜地跑了出来。
  谢怀璟又诱哄般地说道:“过几天,我要去江浙主持漕运,到时候你跟我一起走,我带你回江宁——你生辰那天,我们说好了的。”
  阿鱼眼眸一亮,立马点了点头。她生辰已是三个月前的事了,没想到太子还记得。
  阿鱼搁下筷子,真心实意地说:“多谢殿下,都这么久了还挂念着。”
  谢怀璟意味深长道:“你别离开我,我就挂念你一辈子。”
  阿鱼显然没能领会言下之意,眸光还一直在饭桌上打转。谢怀璟有些无奈,“你接着吃吧。”
  阿鱼便填了块冬瓜入口——冬瓜也好吃,浸满了猪骨汤的味道,热乎乎地一口吃下去,清清爽爽,一点也不油腻。
  谢怀璟望着阿鱼默然而笑。其实也挺好哄的,只要瞧见好吃的东西,就能欢喜起来了。
  ***
  徐贵妃没了之后,后宫的气氛陡然祥和了许多。淑妃快快活活地举办着各种名目的宴会,再也不担心徐贵妃来砸场子。贤妃安心养育着十皇子,再没有夜深难寐,忧心徐贵妃要她的命、抢她的孩子。后宫和乐,太后看着也高兴,心想没了徐贵妃这个搅事精,她一定可以炼成仙丹,得道大成。
  现在太后唯一操心的就是柔则公主的婚事,也曾问她:“那日你去建明公家,虽然只待了一小会儿,但也见识了不少燕京儿郎,嫁娶之事暂且不谈,你同我说说,其中有没有格外出挑的?”
  柔则公主不知怎的想起了那个掀帘而入的清贵公子……她静默半晌,终于道:“确有一个尤其难忘的,只是不知道是谁家的郎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