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分卷阅读11

  下来。
  陶然早已料到会有这么多人,看着一群瘦骨嶙峋的小孩,倒没引发他对熊孩子的心理阴影,板着脸努力回想以前校长升国旗讲话时的模样,对小萝卜头们道:“从今日起,你们便是行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希望你们能遵守校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陶然知道村民们或多或少都对这学堂有些疑虑,今天第一天开学,说再多场面话也不如实际行动,只有让学生们学到真本事,才能让家长和学生们打消心底的疑虑,才能获得更多的声望值!
  于是陶然只象征性地说了这么两句话,就开始给小萝卜头们按身高排队,一个一个进客厅,得因为客厅太小弄得场面太混乱。
  客厅内已经放好排列整齐的蒲团,等所有学生就位后,系统突然跳了出来。
  【宿主宿主~本系统可以检测行知学校的学生的知识值和特长哦~】
  【那么厉害,要怎么看?】
  陶然话音刚落,眼前就出现了个半透明的表格界面。表格里有二十七个学生的名字,还把文科、理科、人品、野心点数和特长都列了出来。陶然扫了一眼,所有人的文科数值都是0,理科数值大部分是5点以下,只有田达理科是25,后面跟着的特长也写着“理科”二字,其他人的特长那一栏全都是空白的。
  其中人品值的话,最差也有50,野心值却最多只有10而已。果然是淳朴的村里人,也没甚大志向。不过也是因为村里眼界有限的原因,野心不大。拥有丰富游戏经验的陶然立即意识到,以后学生们的培养方向应该是将这几个数值全面提高,尽量发掘他们的特长了。
  【不仅数值可以变化,以后接触的知识越高深,特长也会随之变化,变成更加具体的内容哟~】
  陶然点点头,这不靠谱的系统总算出了个靠谱的功能,有这种金手指,还怕错过人才吗!
  【对了,为什么看不到小妹和禧然的数值?】
  【愚蠢的宿主~!他们又不是行知小学的学生,怎么可能看到~哼~】
  发现自己犯了个蠢,陶然尴尬地干笑两声,不理会傲娇的系统。想着反正以后小弟小妹也是要进学校的,迟早都能看,所以并不着急,开始给学生们讲学校的规矩,其中重点解释了周一到周日的概念,并且把今天定为星期一。
  陶然在开学之前,用张纸抄了份课程表,糊在写着行知小学那张木板下面,木板就放在黑板旁边,让大家随时都能看到。因为这年头时间计算不是那么准确,所以行知小学也不像前世那样一早上还分三节课,而是早上语文,下午数学,每周一早上特殊些,是思想品德掺杂体育小常识。
  课程表虽然简陋,但听陶然念完之后,学生们也激动了很久。大概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明确、有规划的计划表,这让所有学生和在外面围观的家长心中的那块石头稍稍落地,对行知小学的期待值也缓缓上升。
  早上因为刚开学,所以上课也没讲什么实际的内容,陶然只是强调了一下课堂纪律什么的,但下午则实实在在地上了一堂数学课,把阿拉伯数字零到十,和瑞朝汉字的零到十都教了一遍。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也没显示出太大差距。
  开学一周后,田达的理科天赋就已经显露无疑。每次陶然讲数学的新的知识点,他都能迅速掌握。别的同学还在纠结十之后是十一还是二十,他已经在练习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了,而且理科点数涨得飞快,这才半个月已经涨到30点了!
  陶然问过系统,瑞朝国民的理科平均值只有30,连及格线都没有到。而田达才学了一周就能赶上平均水平线,对于这样的人才,陶然决定要重点培养,俗称办补习班!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端午假期快乐啊~
  第9章009
  当然,这个补习班也是的,可以说是十分良心了。只是经过陶然的观察,田达家里经济状况比他想象中还要差,平时下课之后匆匆忙地赶回家,第二天来上课的时候偶尔也会神不济,估计回家之后劳动很繁重。如果周末也拉来上补习班的话,陶然怕他家里可能不会同意。
  严肃地思考了几天后,陶然决定放大招:家访!
  现代成绩不好的小孩,最怕的就是老师家访,而瑞朝可没有家访这一说,陶然只跟田达说周末要去他们家串个门,竟同样把优秀学生一家给吓到了。等陶然到田家的时候,一大家子十一口人,包括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婴儿,都被抱在自己母亲怀中,在门口列队相迎,诚惶诚恐地看着陶然。
  陶然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总感觉自己是过来强抢民男的恶霸,脸上的表情也僵硬了几分,尴尬道:“咳咳,我们进去说话吧?“
  “唉唉,进去说,进去说。”田大叔连忙点头,恭恭敬敬地将陶然请了进去。
  陶然从小就是个普通人,可从没遭遇过这种情况,自己也被影响得紧张兮兮地正襟危坐,一时间忘记自己来的的目的。
  一群人在狭窄的屋子里尴尬地对视了半响,还是陶然先反应过来,又觉得有些好笑,放缓了语气劝道:“大家不必那么拘谨,我真的只是过来闲聊的,如果有事的话可以先去干活,我跟田大叔聊聊就好了。”
  陶然长得眉清目秀的,这段时间营养跟上来,恢复了十六岁少年郎的白嫩皮肤,长得好看却没有侵略性,加上练了很久的老师的招牌式微笑,很容易让人放松下来。果然他一开口,屋内气氛总算没有那么严肃了,只是田大叔一家还是很拘谨,这是性格问题也没办法强求,不过倒也没人离开。
  陶然也不介意,招呼田达坐到他身边,然后对着田大叔一顿猛夸:“大叔,你们田家出了个好苗子啊!我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能像他这样学的那么快的,肯定是个有天赋孩子,将来一定有大出息!”他上辈子还没交完一百个数字就穿了,确实没见过学那么快的学生,所以夸起来特别不心虚。
  田达听到夸奖,陶然没心虚,反倒是他已经不好意思到把头埋进胸膛,两只耳朵黑里透红,看起来有点搞笑。屋里其他人反应虽然没有田达那么夸张,但都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笑得十分腼腆。
  陶然见状,稍稍松了口气,看来他们家人跟田达关系都还不错,那让田达来上补习班的阻力应该没那么大。这次来田达家,陶然才直观地认识到他们的贫困。
  一间看起来摇摇欲坠的茅草屋,面积只有陶家的一半,却住了十一口人。狭小的客厅摆上一张四条腿长度不一的桌子,就只够八个人勉强坐下,其他人都站着。招待客人自然也没红糖水,桌面上倒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