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其他小说
历史军事
女生专区
武侠修真
游戏竞技
玄幻奇幻
科幻悬疑
都市言情
《大清相国.》十五
陈廷敬等送别了卫大人,一同回城去。新进翰林们成日只在庶常馆读书,并无要紧差事。陈廷敬便请各位去家里小叙,他们却只道改日再去,太唐突了怕叨唠了李老先生。只有张汧是去过李家的,仍想去拜望老伯,就同陈廷敬去了。
开门的是翠屏,见面就道:“大少爷,家里来信了,折差才走的。”
陈廷敬很是欢喜,忙叫翠屏把信拿来。他一直惦记淑贤是否生了,算着日子产期该是到了,他前几日才写了信回去的。陈廷敬领着张汧进屋见过老太爷,彼此客气了。又叫月媛出来,见了张汧。月媛向张汧道了安,仍回房去了。陈廷敬待田妈上过茶来,这才拆开信来看。
翠屏见陈廷敬脸有喜气,便说:“准是少奶奶生了?”
果然陈廷敬把信交给老太爷,说:“爹,淑贤给我家添了个千金,母女平安!”
老太爷看看信,点头笑道:“大喜大喜!”
张汧也道了喜。陈廷敬说:“爹,家父嘱我给女儿起个名字,我是喜糊涂了,您老替我想想,起个什么名儿好?”
老太爷笑道:“两个翰林摆在这里,还是你二位想想吧。”
张汧不等陈廷敬开口,忙说:“起名可是个大事,您自己来吧。”
陈廷敬想讨个吉祥,请老太爷起名字。老太爷却是谦让,叫陈廷敬自己起好些。陈廷敬想了又想,道:“淑贤在家敬奉公婆,很是辛苦。我为了宽慰她,曾写过一首诗,有这么几句,人生谁百年?一愁一回老。寄语金闺人,山中长瑶草。小女就叫家瑶如何?”
老太爷听了,忙道:“家瑶,好啊!瑶乃仙草,生于瑶池,长生不老。好,好啊!”
张汧也道:“家瑶,家瑶,将来肯定是个有福之人!”
陈廷敬直道托兄台吉言,心中喜不自禁。翠屏跑到屋里去告诉月媛,月媛也为廷敬哥哥高兴。
闲话半日,张汧忽道:“廷敬,李老伯也在这里,我有个请求,万望您应允!”
陈廷敬忙说:“你我情同兄弟,不必客气,但说无妨。”
张汧道:“家有犬子,名唤祖彦,虚齿五岁,今年已延师开蒙,人虽愚笨些,读书还算发愤。”
田妈笑道:“我听出来了,翰林爷是想替儿子求亲吧?”
张汧笑道:“我就是这个意思,正愁不好开口,田妈替我说出来了。”
陈廷敬哈哈大笑,道:“令公子聪明上进,必有大出息,陈家怎敢高攀!”
张汧却正经道:“廷敬要是嫌弃,我就再不说这话了。”
陈廷敬忙说:“张汧兄怎能如此说?如蒙不弃,这事就这么定了!爹您说呢?”
老太爷哪有什么说的,笑道:“好啊,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廷敬喜得千金,又招得金龟婿,双喜临门!田妈快准备些酒菜,好好庆贺庆贺!”
陈廷敬同张汧陪着老太爷喝酒畅谈,如今都算一家人了,客气自归客气,话却说得掏心掏肺。因又说到卫向书大人,彼此感慨不尽。终于知道了点状元的事,老太爷只道卫大人老成周到,便把自己那日想说未说的话说了,道:“少年得志自是可喜,但隐忧亦在,须得时时警醒。盯着你的人多,少不得招来嫉妒,反是祸害。官场上没有一番历练,难成大器。所谓历练,即是经事见世,乍看起来就是熬日子。世人常说任劳任怨,想你二位都不是疏懒之人,任劳是不怕的,要紧的是能够任怨。那就得有忍功啊!”
陈廷敬道:“卫大人教我一个等字,说的也正是爹的意思,叫我慢慢儿熬。如今爹又教我一个忍字。我会记住这两个字,等,捺着性子等;忍,硬着头皮忍。”
张汧也只道听了老伯金玉良言,受益匪浅,却到底觉得陈廷敬没有点着状元甚是遗憾,卫大人怕是多虑了。老太爷摇头而笑,道:“老朽真的不这么看,廷敬太年轻了。倘若是张贤侄中了状元,兴许可喜。你毕竟长他十多岁,散馆之后就会很快擢升,飞黄腾达。”
张汧却是红了脸,道:“老伯如此说来,愚侄就惭愧了。我是三试不第,最后中了个同进士。”
老太爷没想到自己这话倒点着了张汧隐痛处,内心颇为尴尬,便道八股文章台阁体,消磨百代英雄气,要紧的是日后好好建功立业。
庶常馆三年的新翰林很是清苦,也有不愿待在京城自己回老家读书去的,只需等着散馆之期进京过考就是了。散馆亦是皇上亲试,陈廷敬又考得第一,授了个内秘书院检讨。皇上只看翰林们考试名次,择最优者留翰林院侍从,次者分派部院听差,余下的外放任知县去。张汧被放山东德州做知县,心中甚是失意。陈廷敬百般劝他,只道官从实处做起或许还好些,小京官任意听人差遣,终日临深履薄,战战兢兢。张汧知道这都是宽解他的话,命已如此,又怎能奈何!只好选了吉日,辞过师友,望阙而拜,赴山东去了。
月媛如今长到十五岁,已是个大姑娘了。京城离山西毕竟遥远,双方大人只得在家书中择定了黄道吉日,两人拜堂成亲了。月媛是个读书明理之人,心想自己没能侍奉公婆实为不孝,便奉寄家书回山西老宅请罪。陈老太爷接信欢喜,老两口都说廷敬生就是个有福气的人。
陈廷敬每日都上翰林院去,日子过得自在消闲。眼看又到年底,钦天监选的封印之期是十二月二十一吉日。那日陈廷敬清早见天色发黄,料想只怕要下雪了。他添了衣服,照例骑马去翰林院。大清早的行人稀少,便在街上策马跑了起来。忽然胡同口窜出一人,他赶紧勒马止步。那人仍是受了惊,颠仆在地。陈廷敬连忙下马,那人却慌忙爬起来,跪倒在地,道:“老儿惊了大人的马,罪该万死!”
陈廷敬忙扶起那人,道:“快快请起,伤着了没有?我吓着了您啊!”
那人很是害怕,说:“老儿有罪,该死该死。”
陈廷敬见那人脸上似有血迹,便说:“您伤着了呀!”
那人摇头道:“我这伤不关大人您的事,是人家打的。”
陈廷敬道:“天子脚下,光天化日,谁敢无故打人?”
那人道:“老儿名叫朱启,合家五口,住在石磨儿胡同,祖上留下个小四合院,让一个叫俞子易的泼皮强占了,卖给一个姓高的官人。我天天上高家去讲理,人家却说房子是从俞子易手里买的,不关我的事。我今儿大早又去了,叫他家里人打了。”
陈廷敬问道:“好好儿自家房子,怎么让人家强占了呢?”
朱启望望陈廷敬,问道:“大人是哪个衙门的老爷?您要是做得了主,我就说给您听,不然说了无益,还会招来麻烦。”
陈廷敬支吾起来,嘴里半日吐不出一句话。朱启又是摇头,又是叹息,道:“看来您是做不得主的,我还是不说了吧。”朱启说罢急急地走了。陈廷敬窘得脸没处放,自己不过是个清寒翰林,也真帮不了人家。
上马走了没多远,忽见带刀满兵押着很多百姓出城去。陈廷敬正觉奇怪,听得有人喊他。原来是高士奇骑马迎面而来,说:“廷敬,快回去吧,不要去翰林院了。”
陈廷敬没来得及细问其故,高士奇只道您随我过来说话,说罢打马而行。陈廷敬不知道出什么事了,只得跟了他去。到了个胡同里,高士奇招呼陈廷敬下马说话。四顾无人,高士奇才悄声儿说道:“宫里正闹天花,皇上跟三阿哥都出天花了!”
陈廷敬吓得半死,忙问:“您怎么知道的?”
高士奇说:“我也是才听说的,街上那些人,都是出了天花要赶出城去的。”
陈廷敬道:“难怪冬至节朝贺都改了规矩,二品以上只在太和门外,其余官员只许在午门外头。”
高士奇道:“宫里诸门紧闭都好多日了,听说这些出天花的人,只要风从他们身上吹过来,你就会染上的。詹事府也没见几个人了,都躲在家里哩。您也别去翰林院了。”
陈廷敬却道:“今儿可是封印之日,还要拜礼呢。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出天花呢?自古未闻啊!”
高士奇道:“您听说过皇宫里头出天花吗?这也是自古未闻啊!算了吧,赶快回家去,性命要紧,哪里还管得了封印!”
陈廷敬心里怔怔的,道:“只愿老天保佑皇上和三阿哥早早渡过难关!事关朝廷安危呀!”
高士奇道:“廷敬,这里不便说话,我家就在附近,不妨进去坐坐。我在石磨儿胡同买了个小房子,虽然有些寒碜,也还勉强住得。”
陈廷敬惊疑道:“石磨儿胡同?”
高士奇问:“廷敬去过石磨儿胡同?”
陈廷敬刚才听那位朱启说的房子正是在石磨儿胡同,买下那房子的也是个姓高的官人。他想不会这么巧吧?却说:“只是听着石磨儿胡同这名字有些意思,没有去过。士奇,改日再去拜访,这会儿人心惶惶的,我哪有心思去您家做客啊!”
高士奇道:“那就下次吧。下次我先预备了好茶,专门请您!天花是恶疾,朝廷也没有办法哪!廷敬你也不要待在外头了,回家去吧。”
两人打了拱,各自上马别过。陈廷敬想天花如此凶险,今年翰林院里封印之礼只怕也就敷衍了,便打马回家去。又想这几日很是清闲,难道就因皇上病了?
陈廷敬才出门不久又回来了,家人甚觉奇怪。月媛以为他是身子不好,正要问时,他却叫了老太爷,道:“爹,我有话同您老讲。”
月媛见陈廷敬神色慌张,不知出了什么大事。老太爷见这般光景,也有些慌了,跟着陈廷敬去了书房。陈廷敬把街上听的见的一五一十讲了,老太爷怔了半日,道:“我还没同你说哩,前几日我有位旧友来家叙话,说傅山到京城来了,暗自联络前明旧臣。难道这跟皇上出天花有关?”
陈廷敬又吃了一大惊:“傅山进京了?”
老太爷道:“消息不会有虚。傅山我也甚是敬佩,但时世已变,他是空有抱负啊!廷敬,你在翰林院只做自己该做的事,读书养望,万不可轻言时事啊!”
陈廷敬道:“廷敬知道。这几日外头不干净,家里人都不要出去。我去同月媛说,只告诉她外头闹天花,宫里的事不要让家里大小知道,胡乱说出去会出事的。”
夜里,陈廷敬正把卷读书,大桂进来说:“老爷,外头有个道士说要见您。”
陈廷敬心想,白日里说到傅山,难道就是他到了?便问道:“那道士报了道号没有?”
大桂说:“他只道你只要告诉你家老爷有个道士找他,他自然知道的。”
陈廷敬心想肯定就是傅山,便又问:“穿的是红衣服吗?”
大桂说:“正是哩,我心想奇怪哩,从来没有见过穿红衣服的道士。”
陈廷敬忙去找了老太爷,说:“傅山找我找到家里来了。”
老太爷做梦也不会想到傅山会到他家里来,这可真是大麻烦了。陈廷敬便把他中式那年傅山去山西老宅,后来又去五峰观拜访傅山未遇的事说了。老太爷思忖半日,道:“既然是故人,你不见人家怎好?只是说话万万小心。”
陈廷敬便同大桂到门口,迎了傅山进来。往客堂坐下,傅山道:“廷敬,四年前您去五峰观,贫道正好云游去了,今日才来还礼,恕罪!”
陈廷敬暗想这傅山哪是还礼来的,嘴上却道:“傅青主客气了。”
傅山冷笑一声,说:“清廷多行不义,天怒人怨,终于招致瘟疫。廷敬,您都看到了吧?”
陈廷敬听傅山这么说话,也就顾不得客气,说:“傅山先生,恕晚生不敬!不管您是读书人还是出家人,都不该为瘟疫流行幸灾乐祸。毕竟吃苦头更多的是百姓呀!”
傅山却道:“招来瘟疫的是清廷皇帝,出天花的是清廷皇帝,害得百姓哭号出城的也是清廷皇帝。这笔账,您得算在清廷头上!”
陈廷敬说:“先生这番话可不像道家说的呀。我只愿老天保佑早早祛除瘟疫,救天下苍生于苦海,人世间的账是算不清的。”
傅山说:“您不算账,有人却把算盘打得啪啪儿响!官府同地痞泼皮相互勾结,借口查看天花,强占民宅,夺人家产!这都是清廷干的好事!廷敬,京城很多百姓都被诬赖患上天花,流离失所哪!”
陈廷敬大清早在街上看见过百姓被赶出城去,一时语塞,只好道:“傅山先生,您医术高明,拜托您救救身染瘟疫的百姓!”
傅山却道:“不劳您吩咐,贫道刚从病人家出来。可恨的是那家小孩不过就是脸上长了几粒水痘,却被蜂拥而来的满兵说成天花,举家被赶出城去了。那些满人是看上了人家的房子!”
傅山说到这些已是长吁短叹,陈廷敬无言相对。傅山又道:“清廷鹰犬遍布天下,傅山却冒死在京城往来如梭,你猜这是为何?”
陈廷敬道:“傅山先生胸怀大义,自然不是个怕死的人。”
傅山说:“贫道不但要游说你,还要拜会京城诸多义士。你不要以为满人坐上金銮殿,天下就真是他们的了。”
陈廷敬道:“廷敬还是那句话,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顾炎武先生说亡国事小,亡天下事大。但在百姓看来,朝廷跟天下是一回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就是好朝廷,百姓拥护。天下混乱,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就是坏朝廷,就该灭亡。什么天命,什么正统,什么人心,不是朝廷自己说了就可算数的!”
傅山大摇其头,道:“廷敬糊涂,枉读了圣贤书!满人自古都在王化之外,不识圣贤,不讲仁德,逆天而行,残害苍生。”
傅山说得脸红脖子粗,陈廷敬却是气定神闲,谈吐从容:“傅山先生所言,廷敬不敢苟同。当今皇上宽厚仁慈,上法先贤,下抚黎民,眼看着天下就要好起来了。”
傅山很是愤怒,道:“廷敬,你竟然说出这番话来,贫道替你感到耻辱!天下义士齐聚南方,反清复明如火如荼,你居然为清廷歌功颂德!”
陈廷敬请傅山先生喝茶,然后才说:“据我所知,反清义士顾炎武目睹前明余脉难以为继,早已离开南方,遁迹江湖了。”
傅山才端起了茶杯,气得掷杯而起,道:“顾先生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你休得玷污他的清名!”
陈廷敬忙说:“前辈息怒!”待傅山坐下了,又道,“顾先生也是我敬重的人,但这名清与不清,要看怎么说。南宋忠臣陆秀夫,世所景仰。元军破国,陆秀夫背负幼帝蹈海而死,实在是忠勇可嘉。可是,我却替那年幼无知的皇帝感到痛惜!那还是一个孩子哪!他陆秀夫愿意去死,那不懂事的孩子未必愿意去死!陆秀夫成全了自己的万古英名,却害死了一个孩子!”
傅山痛心疾首道:“陈廷敬,你糊涂啊!你真是无可救药了!”
陈廷敬也提高了嗓门,道:“傅山先生,我向来敬重您的人品才学,但陆秀夫这种作为,自古看做大忠大义,在我看来未必如此!”
傅山撩衣而起,道:“告辞!”
这时,老太爷突然从里面出来,陈廷敬忙道:“这位是廷敬的岳丈。”
傅山笑道:“李老先生是崇祯十五年的举人,在山西读书人心中很有清望,傅山久闻了。”
老太爷道:“老朽惭愧。天色已晚,傅山先生可否在寒舍暂住一夜,明日再走?”
傅山摇头道:“救病如救火,贫道告辞了!只可惜,贫道救得了病,救不了世啊!”
陈廷敬却道:“傅山先生所谓救世,只能是再起干戈,生灵涂炭。反清复明,不如顺天安民!”
傅山不再答话,起身走人。陈廷敬追出客堂,把傅山送出大门方回。回到屋里,翁婿俩相对枯坐,过了好久,陈廷敬突然长长地叹了口气,道:“说到头他们都只是帮着帝王家争龙椅,何苦呀!所谓打天下坐江山,这天下江山是什么?就是百姓。打天下就是打百姓,坐江山也就是坐百姓。朝代换来换去,不过就是百姓头上的棍子和屁股换来换去。如此想来,甚是无趣!”
老太爷也是叹息,道:“廷敬,你这番话倒是千古奇论,只是在外头半个字都不可提及啊!”
陈廷敬说他知道的,便嘱咐老太爷早些歇息,自己去书房了。月媛过来劝他早些睡了,可他心里有事,只道你先歇着吧。
独自待在书房,想着今日听闻之事,又想傅山这般再无益处的忠义,陈廷敬竟然泪湿沾襟。夜渐深了,屋子里越来越冷,外头怕是下雪了。陈廷敬提起笔来,不觉写道:
河之水汤汤,我欲济兮川无梁。岂繄无梁,我褰我裳。河之水幽幽,我欲济兮波无舟,岂繄无舟,我曳我裾。我裳我裾,不可以濡兮,吾将焉求?
十四
十六
小说推荐
大汉国相董仲舒
儒家大师董仲舒,在江都国为相十年。他一介儒生是如何匡正‘素娇好勇’的大王刘非,还有十恶不赦的太子刘建?如何把江都国治理成大汉当时诸侯的先进行列。故事从董仲舒遇见附身‘淖姬’的现代人开始,以淖姬与太子王子们感情纠结为主线,以董仲舒宣传儒家思想为动力,发生的跌宕起伏故事。淖姬是个大iren。她不但跟过三
阿勇哥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章 谁去江都做国相
大国将相
大争之世,诸国为霸位与利益频起战争。秦“中原诸国,纵有霸魏、富齐,亦不堪一击,待我大秦兴起,天下诸国,皆要覆亡”少梁“咳”秦…除了少梁。少梁与我,同宗同源,兄弟之邦…请借道让我打魏国”少梁“不借”秦”那一年,魏赵相争,秦趁机吞河西,时河西有小国,于强秦兵锋下瑟瑟发抖。那一年,一名年轻人从魏国来到了此
贱宗首席弟子
最新章:
新书《铮铮大宋》已发,希望书友们收藏、推荐,多多支持
臣本红妆:相国大人,有喜了!
苏夙贵为龙岩国第一少年丞相,奉承的了阴晴不定的少年帝,献媚的了貌美年轻太后,明面上是才高八斗的文雅才子,实则是…小小女子一枚。某日醉酒相爷爬上宫墙,见一美人,诵诗一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未料,长剑架上了脖子,苏夙再诵诗一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老子是男人
蛋小花
最新章:
第1301章 大结局
大清国武林秘录
这是发生在明末清初顺庆府的一场武林纷争。故事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以顺庆府武林群雄抗击清军为主线。故事里的故事会让各位读者认识了解顺庆府美如画的清山秀水,冠天下的俊男靓女;或浪漫甜蜜或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定会让读者难以释怀;博大精深的国学,精妙绝伦的艺术,神奇高深的武功定会让读者耳目一新;悠久的历史,丰
杨鹂鸣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章 相逢蓬州城
一笑清国(番外) 清风飞
一笑清国 作者:清风飞 第001章 回到清朝 镇湖是苏州着名的刺绣之乡,它位于太湖之滨,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小镇,也是苏绣的故乡。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人会刺绣,沈澜在镇湖就有一个苏绣工作室,今天是她绣的耶稣像 quot;杀青quot;的日子,她正在聚精会神绣耶稣眼睛的最后几针 绣完了最后一针,沈澜满意的欣赏
未知
连载
最新章:
第 1 部分
衣脱相承
师生 1v1 詹绮珊在高中入学第一天时终於知道什麽叫「一见锺情。她为了能够亲近自己的班导师韩卿,每日刻苦学习数学,终於在高二时成为班上数学最优秀的学生,同时成为数学科的小老师。在她十八岁生日的那一天,她先是和同学喝酒庆生,然後跑到了韩卿的住处将自己献给了他.若是时间能重来,他还会喜欢上自己的学生吗?
清婉
连载
最新章:
那年,在数学科办公室【1】
相思清狂
恶霸逼婚,她只得投奔青梅竹马的夫婿看着大红灯笼高高挂,鞭炮声响彻云霄她就这样嫁作人妇可怪了,马车一个转变竟来到偏门迎接她的不是新郎倌,而是大总管恭喜她从今而后正式成为景府的―新丫环从枝头掉落地面,准凤凰傻了却仍认命的打扫庭院、整理书斋决心和另娶尚书千金的他离缘可他这有妇之夫晾着新婚妻子不顾老爱跟前跟
辛悌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章
相思无益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一段相思入骨的暗恋,一段情深难弃的缠绵楚逸我只想爱你,不求结果叶汐别再对我好,你想要的,我给不了我什么也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清狂居士
连载
最新章:
分卷阅读1
只为相思老
南姜灭亡,大雪中姜舞被迫手染鲜血成了他的奴。传闻五殿下性情诡秘,却对一囚奴宠爱有加,教她习字射箭,她犯错他包容,她受欺负他护着她“云容珏,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因为喜欢”多年后,姜舞被绑在木架上大火围绕着她时,她才恍然她承受不起他的那一句喜欢—两鬓可怜青,是只为相思老.更┆多┆书┇籍w oo 1 8.
宋清音
连载
最新章:
第1章 灭亡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