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其他小说
历史军事
女生专区
武侠修真
游戏竞技
玄幻奇幻
科幻悬疑
都市言情
《大清相国.》十四
这日夜里明珠宿卫乾清门,皇上召他进宫说话。明珠跪见了,皇上默视良久,只递了个折子给他,也不吭声。
明珠捧接了折子,原来是山西巡抚吴道一的密奏,上头写道:“陈廷敬回乡之日,傅山专赴陈宅密访。陈廷敬赴京过太原拜会罪臣,旋即造访阳曲五峰观会晤傅山。因傅山行事甚密,且身边尽是党羽,无法探知详情。罪臣以为,傅山恃才自傲,故作清高,密结党社,反心昭然。陈廷敬同其往来,其心叵测,不得不防。如何处置傅山,恭请圣裁!罪臣山西巡抚吴道一密奏。”
明珠读罢折子,皇上才道:“陈廷敬回山西时同傅山有所来往,你同陈廷敬打过交道,朕想让你暗中留意着。傅山在天下读书人心目中很有声望,万不得已不可动他。为保国朝江山永固,朕最需要的就是读书人。此事甚密,不可说与任何人!”
明珠道:“臣知道如何行事。”
明珠刚才留意了折子具款日期,见这密奏已是半年前的事了。为何皇上这个时候才把折子给他看?明珠心里装着这个疑惑,便猜皇上对陈廷敬有投鼠之忌。
皇上又道:“前明宗室早已断绝余脉,可有些读书人却不识时务,逆天而行。朕忧的不是他们谋反,料他们也没有能力谋反;朕忧的是他们不顺,这可关乎人心向背之大局。”
明珠奏道:“臣以为,皇上仁德广施,泽被天下,只要假以时日,必会万民归心。至于少数读书人,皇上不必放在心上。”
皇上摇头道:“明珠呀,满人中间少有你这样的读书人,可你毕竟没有读通汉人的书哪!汉人中的读书人,标榜自己以天地之心为心,百姓也就把他们的心当做天地之心。读书人虽然不多,却一个也小视不得!”
明珠忙请罪道:“臣糊涂,谢皇上教训!”
皇上叹道:“朕虽然不怕他们谋反,但话又说回来,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仍需防微杜渐。傅山他们要串联,就让他们串联,不必惊动他们,暗中看着就是。一旦胆敢轻举妄动,严惩不贷!”
明珠退身出宫,却见卫向书大人早候在外头了。他心想皇上夜里很少召见臣工的,想必是为着庄亲王那桩事。又想鳌拜肯定是奏过皇上了,不然皇上不会这么急着就要召见卫向书。只是不知道皇上会如何处置这桩麻烦事。明珠朝卫向书恭敬地道了个好,自个儿回乾清门去。
卫向书躬身进宫,太监引他进了西暖阁。皇上正端坐炕上,望着卫向书微笑。卫向书上前跪拜了,皇上微微点头,说道:“起来坐吧。”
太监便搬了张椅子过来,放在卫向书身边,道:“卫大人,您请坐吧。”
卫向书甚觉奇怪,惶恐地望着皇上,仍是跪着。原来皇上所谓赐坐,臣工们并不是真的就能坐上椅子,而是仍然跪着,坐在自己脚后跟上。这会儿见太监真的搬来了椅子,卫向书哪敢站起来?
皇上笑道:“卫向书,你是老臣,不必拘礼,起来坐吧。”
卫向书叩头谢恩,从地上爬起来,半坐在椅子上。皇上暖语再三,慢慢说到庄亲王胡闹的事。说话时,皇上间或儿恼怒,间或儿叹息。卫向书渐渐就听出皇上的意思了,便从椅子上下来,仍跪在地上,道:“皇上,他们想安个罪名,要臣的脑袋,这很容易。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是臣以为,这清朝的天下要当得起一个清字!”
皇上长叹道:“卫向书,这话别人说出来,朕可以要了他的脑袋。可你说出来,朕体谅你的一片忠心。说句掏心窝的话,朕也痛恨那些嚣张跋扈的王爷,可他们要么就是朕的宗亲,要么就是随先皇百战沙场的功臣,朕真是为难呀!如今天下并不太平,朕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万万不可自己家里先闹出变故来。”
卫向书明白圣意已定,却并不愿就这么白白送死,可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与其哀求皇上饶命,不如把话说得慷慨些。他豁出去了,便道:“皇上,为了天下太平,臣愿受百年沉冤!”
卫向书说罢,伏身在地,听凭皇上怎么说去。却听皇上说道:“他们还想杀掉陈廷敬和明珠!”
卫向书低头问道:“关陈廷敬和明珠什么事?”
皇上说:“你不知道呀,正是明珠从陈廷敬嘴里问得蛛丝马迹,李振邺才东窗事发啊!”
卫向书恍然大悟,道:“难怪大比之前,陈廷敬东躲西藏,原来如此呀!臣同索尼、鳌拜审案时,只道是皇上明察秋毫,看出了李振邺不轨,而李振邺也供认不讳,臣也就不去细想他是如何案发的。皇上,臣不赞同点陈廷敬做状元,就是为了保他平安,没想到他还是未能逃过劫难。”
皇上道:“朕记得你当时说到天恩过重,对陈廷敬并不是好事。你今日且细细说给朕听。”
卫向书回道:“臣是想起了苏东坡兄弟的掌故。当年苏东坡兄弟双双中了进士,宋仁宗皇太后欢喜得不得了,说为子孙找到了两个当宰相的料子。苏氏兄弟的文名本早就传遍天下,可如今皇太后这么一说,就害了苏东坡兄弟。满朝百官很多人等着做宰相哪!东坡兄弟便成了众矢之的。他两兄弟谁也没做成宰相,东坡倒是被放逐了一辈子!”
皇上听罢,喟叹道:“唉,真是祸倚福伏,世事难料呀!”
卫向书又道:“皇上,这次大比别的进士只是考了文章,陈廷敬却又考了人品、胆识、谋略、城府,此人真是非同寻常!”
皇上却道:“听你这么说,朕愈发替陈廷敬惋惜了!真该点他做状元。”
卫向书拱手摇头,道:“臣以为,如能保住陈廷敬,他才二十出头,若真是块料子,皇上不急,可以慢慢地用他。”
皇上内心有些隐痛,他扶了卫向书起来,仍叫他坐到椅子上去,然后说道:“好你个慢慢用啊!都说光阴似箭,时不我待,朕倒真希望时光再快些。”
卫向书听懂了皇上弦外之音,皇上想叫岁月快点儿熬死那些昏老的王爷,好让朝廷安静些。这话却是君臣俩谁也不敢说出口的,大不孝啊!
皇上慢慢踱步,围着卫向书转了几圈,道:“你是朕最信任的老臣,朕不会让他们对你如何的。你且回家暂避几年,朕到时候自会召你回来。”
卫向书再次跪下,道:“谢皇上不杀之恩。臣早有田园之思,皇上准臣乞归,就不必再召臣回来了。”
皇上听出卫向书说的是气话,也并不怪罪,仍是好言相慰。
第二日,皇上召鳌拜入宫,明珠随侍在侧。见鳌拜觐见,明珠便要回避,皇上却叫他不用走开。鳌拜叩拜过了,皇上也不细说,只道:“你同索尼来参卫向书。”
鳌拜听得没头没脑,问道:“皇上,这是为何?”
皇上道:“让庄亲王他们来参卫向书,朕应允了,不真的就听凭他们摆布了?再说他们来参,非要他的命不可的!”
鳌拜这才明白皇上深意,便说:“皇上旨意臣已明白,只是索尼每到紧要处便做缩头乌龟啊!”
皇上说:“这回他想缩头朕也不让他缩!你去向他转达朕的旨意!鳌拜,你是个干臣,很得朕心。索尼是个和事佬,朕也得用他。朝廷里没有你不行,没有索尼和稀泥也不行。”
鳌拜拱手谢恩,称道:“皇上御人之道,圣明之极!”略作迟疑,“还有两个人怎么办?”
皇上知道鳌拜讲的是明珠和陈廷敬,便道:“那两个人够不上你去参!”
明珠暗地里全听明白了,却佯装不知。他知道鳌拜故意探测圣意,要的就是皇上那句话。心想卫向书到底成了俎上肉,真是没了天理。这时,忽见皇上面色悲戚,眼里似有泪光。
鳌拜也觉出皇上心里难过,他抢先掩面哭了起来,道:“开国维艰,皇上不得不曲意违心,隐忍用事,臣深感自己无能。若得皇上谕示,臣不怕碎尸万段,干脆去收拾他们算了!”
皇上叹道:“鳌拜休出此言,朕不忍再看到骨肉相残了。肃亲王豪格恃功悖妄,原来废为庶人,后念他稍有悔意仍复原爵,可他故态复萌,只好再次治罪。豪格最后死于囚所,朕想着就心有不忍。郑亲王济尔哈朗骄狂逾制,治罪之后仍是宽贷,他照样不知改悔。英王阿济格也是被治了罪的。摄政王于国朝功勋卓著,可他死后竟叫人告发罪逆诸宗,朕怎可置之不理?如今庄亲王又是这般,朕虽是痛恨,却不想再治他的罪了。可朕又岂能听任摆布,只好折衷裁断,堵住他们的嘴再说。”
鳌拜听了皇上这番话,更是痛心不已,泪流满面。皇上自己也很是难过,却劝鳌拜道:“你是身经百战的虎将,怎么也婆婆妈妈起来了?起来吧。”
鳌拜说:“臣宁愿厮杀战场,也不愿纠缠官场哪!战场上刀刀见血,痛快!臣是根直肠子,在官场里头绕不了那么多弯儿!”
明珠在旁听着,心里也颇感悲戚,却总觉着鳌拜那眼泪是拼着老命挤出来的。
索尼早早地起了床,今儿朝廷里头有大事。索额图也早起来了,他自己收拾好了便过去侍候阿玛。知道皇上今日要他阿玛跟鳌拜同参卫向书,心里觉着窝囊,道:“阿玛,咱们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索尼苦笑道:“你不懂,说了你也不懂!咱们这皇上,虽说年纪轻轻,胸藏雄兵百万哪!”
索额图又道:“分明是明珠抓到了陈廷敬,才牵出了科场案,怎么外头都说是我问出来的!”
索尼又是苦笑,道:“是呀,人家可是把查清科场案的头功记在你头上,又不是诽谤你,你就有口难辩!”
索额图道:“我可不想贪这个功,这不是引得庄亲王他们痛恨我吗?”
索尼边说边穿戴整齐了,说:“单凭这一条,我就得同鳌拜一道参卫向书,这样才显得你同他们不是一伙的!”
索额图这么听着就明白了,可又觉得自己父子似乎让人牵着鼻子走了,气愤道:“阿玛,我们可是被人耍了呀!”
索尼笑道:“被皇上耍了,就没有办法了。不必再说,我们进宫去吧。”
索额图骑马随在阿玛轿子后边,心想老听外头人说他阿玛最会和稀泥,该忍的时候屎打在鼻梁上都不会去擦擦。他心里真是憋屈,不知道该不该跟老爷子学着点儿。
父子俩去了乾清门候朝,见王公大臣们早站在那里了。卫向书也到了,索尼过去拱手问候。索额图见着更是别扭,心想阿玛等会儿就要参人家,还朝人家拱手不迭,好不亲热。再看时,却见他阿玛同鳌拜、卫向书三人凑作一堆叙话,就像至交好友。
上朝时候到了,臣工们站好班,鱼贯而入,进了乾清门内。内监早摆好龙椅御案,近侍把皇上的随身佩刀放在了御案上。不多时,皇上驾临了,臣工们齐声高呼万岁。
皇上说近日收到折子颇多,吩咐臣工们挨件儿奏来。平日原是按部循序奏事,今日鳌拜抢先独自上前跪了下来。臣工们正觉惊讶,只听鳌拜奏道:“臣鳌拜会同索尼参左都御史卫向书四宗罪:一、假称道学,实为小人;二、呼朋引类,党同伐异;三、清廉自诩,暗收贿赂;四、结交外官,居心叵测。有本在此,恭请御览!”
群臣大惊,却是鸦雀无声。太监接过折子,进呈皇上。皇上早就看过折子的,只是瞟了几眼,就放在御案上。半晌,有人跪下奏道:“卫向书清明刚正,忠诚皇上,有口皆碑!鳌拜同索尼深文周纳,构陷良臣,请皇上明鉴!”
皇上闭口不言,面色阴沉。索尼稍作犹豫,跪上前去,道:“这次臣同鳌拜、卫向书奉旨查办科场案,卫向书多次找到老臣,妄图借题发挥,罗织罪名,诬陷忠良。幸而皇上英明,目光如炬,不然必将构成冤狱!”
庄亲王上前跪奏:“卫向书貌似厚道老成,实则诡计多端。今年会试山西中式八人,天下读书人义愤难填!他同新科进士陈廷敬属山西同乡,两家早有交往,却装作素不相识。他出任会试总裁,处处暗助陈廷敬。陈廷敬乡试点了解元,会试中了会元,都是卫向书从中安排!”
皇上瞟了眼庄亲王,道:“如此说来,朕就是个文章不分好坏的瞎子啰!”
庄亲王正不知如何回答,索尼忙说:“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臣以为陈廷敬毕竟不是草莽之人,文章经济自是不错,但是否当得起第一,只有卫向书心里明白!殿试之后,皇上没有点他状元,实在是圣明!”
鳌拜跟索尼这番话都是场面上的文章,早合计好了的。庄亲王以为有人替他帮腔,又道:“老臣以为,应革去陈廷敬的功名,从严查办!这样的读书人不杀,就管不了天下读书人了!”
皇上望望卫向书,道:“卫向书,你自己有什么话说?”
卫向书知道此事已成定局,说与不说都已无益,便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臣无话可说!只是说到今年山西会试中式八人,既无使襻作弊之事,更无暗收贿赂之实。随意治臣的罪便是了,万万不可冤枉了那几个读书人!”
鼓动庄亲王放刁的那干人这会儿都哑巴了。他们有话是不敢在这里说的,说了便是明摆着自己不干净。有的大臣觉得这事来得蹊跷,必有隐情,应将卫向书交九卿会议,不可草草裁夺。皇上却道:“朕以为不必了。近来四边都不安宁,朝中又屡起事端。朕已心身俱疲,烦恼至极。卫向书早有林泉之思,田园之想,就让他回家去吧。”
庄亲王听得皇上这么说了,顾不得失体,叫了起来:“卫向书十恶不赦,不能轻易就放过他了!”
皇上只当没听见,也不斥责庄亲王,道:“卫向书供奉朝廷多年,总算勤勉,可惜节操不能始终。朕念你多年侍从清班,略有建言,稍有微功,不忍治罪。着你原品休致,回家去吧!”
卫向书跪伏在地,道:“罪臣谢皇上宽大之恩!”
庄亲王胡搅蛮缠,叫嚣起来:“皇上,卫向书该杀!陈廷敬、明珠都该杀!”
皇上忍无可忍,拍了御案骂道:“博果铎!卫向书纵然有罪,也到不了论死的份儿上!陈廷敬一介书生,他犯了什么天条?你敢当着诸位臣工的面说出来吗?明珠随朕多年,日则侍从,夜则宿卫,朕怎么不见他有可杀之罪?朕念你有功于国,一再容忍,不然单是你咆哮朝堂就是死罪!送庄亲王回家歇着!”
早有侍卫过来半扶半拖,把庄亲王架了出去。大臣们心里都像有面镜子似的,早已看出里头玄机,没谁再敢吭声半句。
陈廷敬听说卫向书被斥退回家,并不知晓个中详情。他只是翰林院庶常馆的新科进士,宫阙之内的大事只能得之风传。回家同老太爷说起这事儿,翁婿俩也只能猜个大概。陈廷敬去卫向书府上拜访,门房说卫大人不想见人。
这日陈廷敬打听到卫大人要回老家去,便特意置备了酒水,领着大顺,守在城外长亭等候。终于见着来了两辆马车,陈廷敬上前看看,果然是卫向书领着家口回山西。陈廷敬上前恭恭敬敬地施了礼,道:“卫大人,廷敬来送送您。”
卫向书下了车,道:“廷敬,我一个罪臣,别人避之不及,你还专门来送行。你呀,做人如此甚是可嘉,做官如此可就糊涂了!”
陈廷敬笑道:“晚生借前人的话说,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廷敬敬佩您,哪管别人怎么说!浊酒一杯,聊表心意!卫大人略略驻足如何?”
卫向书吩咐家人只在车里等着,同陈廷敬去了亭子。两人举杯碰了,一饮而尽。陈廷敬问道:“宫中机要密勿我辈是听不着的。卫大人,咱皇上可是英明的主,怎么会听信谗言呢?”
卫向书笑笑,道:“本来是要我的脑袋的!”
陈廷敬惊道:“啊?就因为杀了庄亲王的儿子和李振邺吗?他们可是罪有应得啊!”
卫向书摇摇头,说:“你还蒙在鼓里啊!你同明珠的脑袋,他们也想要!这就像一桩生意,只是王爷他们开价太高了,皇上打了个折扣!如果只杀你和明珠,庄亲王他们仍不解气。不如保住你俩,拿我开刀。可皇上到底不想随人摆布,就打发我回老家去。”
陈廷敬道:“太委屈您了,卫大人!”
卫向书叹道:“廷敬呀,皇上面前当差,没什么委屈可说的。做得好未必有功,做得不好未必有过,但你又必须做好。难哪!”
陈廷敬觉着半懂不懂,就像没有慧根的小和尚听了偈语。卫向书回敬了陈廷敬一杯酒,道:“有两桩事,我也不想瞒你了。你在太原闹府学,不肯具结悔罪,没法向皇上交差,我替你写了悔罪书哄过了皇上。殿试时考官们草拟甲第你是头名,待启了弥封,皇上也有点你状元之意,我又奏请皇上把你名次挪后。”卫向书便把东坡兄弟的掌故说了。
陈廷敬这才醍醐灌顶,恍然过来。原来卫大人不光是他的知遇恩人,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去年在太原他就不明白为什么糊里糊涂从牢里放了出来,今日才知道是卫大人暗中成全。卫大人替他写了悔罪文书,实则是冒着欺君大罪!点状元的事,他也早听人说起过,虽是将信将疑,心里想着也并不畅快。原来也都是卫大人为着他好,用心良苦!陈廷敬不禁跪了下来,朝卫大人长揖而拜。
卫向书连忙扶他起来,道:“廷敬,老朽只是为皇上惜才,你不必记挂在心。依你的才华器宇,今后必是辅弼良臣,少不得终老官场。世人只道宦海沉浮难料,可你少年得志,宦海无涯,你得慢慢儿熬啊!你且记住老朽说的一个字。”卫向书说到这里,停下来,望着陈廷敬。
陈廷敬忙问:“请卫大人赐教!”
卫向书嘴里慢悠悠吐出一个字,道:“等!”
卫向书说罢,拍拍陈廷敬的肩膀,上了马车。卫向书正要启程,陈廷敬回头却见张汧同几位山西新进翰林跑着赶来了。陈廷敬忙请卫大人留步。原来张汧他们也是上卫家去过的,卫向书既怕连累了年轻人,又怕显得自己同他们真像那么回事似的,通通不见。陈廷敬本来同张汧走得近些,想邀着他同来送行,转眼又想也许各是各的打算,怕勉强了倒还不好,就独自来了。
卫向书再次下车,见山西八位新进翰林都到了,禁不住老泪纵横。陈廷敬叫大顺去亭内取了酒来,却只有两个酒杯。陈廷敬酌了杯酒奉上卫大人,八位翰林轮流捧着酒坛,恭恭敬敬同卫大人碰了杯,再仰头满灌大口。
已是初冬天气,城外万木萧瑟,寒鸦乱飞。卫大人的马车渐行渐远,慢慢看不见影儿了,陈廷敬他们才怅然而归。
十三
十五
小说推荐
大汉国相董仲舒
儒家大师董仲舒,在江都国为相十年。他一介儒生是如何匡正‘素娇好勇’的大王刘非,还有十恶不赦的太子刘建?如何把江都国治理成大汉当时诸侯的先进行列。故事从董仲舒遇见附身‘淖姬’的现代人开始,以淖姬与太子王子们感情纠结为主线,以董仲舒宣传儒家思想为动力,发生的跌宕起伏故事。淖姬是个大iren。她不但跟过三
阿勇哥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章 谁去江都做国相
大国将相
大争之世,诸国为霸位与利益频起战争。秦“中原诸国,纵有霸魏、富齐,亦不堪一击,待我大秦兴起,天下诸国,皆要覆亡”少梁“咳”秦…除了少梁。少梁与我,同宗同源,兄弟之邦…请借道让我打魏国”少梁“不借”秦”那一年,魏赵相争,秦趁机吞河西,时河西有小国,于强秦兵锋下瑟瑟发抖。那一年,一名年轻人从魏国来到了此
贱宗首席弟子
最新章:
新书《铮铮大宋》已发,希望书友们收藏、推荐,多多支持
臣本红妆:相国大人,有喜了!
苏夙贵为龙岩国第一少年丞相,奉承的了阴晴不定的少年帝,献媚的了貌美年轻太后,明面上是才高八斗的文雅才子,实则是…小小女子一枚。某日醉酒相爷爬上宫墙,见一美人,诵诗一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未料,长剑架上了脖子,苏夙再诵诗一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老子是男人
蛋小花
最新章:
第1301章 大结局
大清国武林秘录
这是发生在明末清初顺庆府的一场武林纷争。故事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以顺庆府武林群雄抗击清军为主线。故事里的故事会让各位读者认识了解顺庆府美如画的清山秀水,冠天下的俊男靓女;或浪漫甜蜜或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定会让读者难以释怀;博大精深的国学,精妙绝伦的艺术,神奇高深的武功定会让读者耳目一新;悠久的历史,丰
杨鹂鸣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章 相逢蓬州城
一笑清国(番外) 清风飞
一笑清国 作者:清风飞 第001章 回到清朝 镇湖是苏州着名的刺绣之乡,它位于太湖之滨,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小镇,也是苏绣的故乡。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人会刺绣,沈澜在镇湖就有一个苏绣工作室,今天是她绣的耶稣像 quot;杀青quot;的日子,她正在聚精会神绣耶稣眼睛的最后几针 绣完了最后一针,沈澜满意的欣赏
未知
连载
最新章:
第 1 部分
衣脱相承
师生 1v1 詹绮珊在高中入学第一天时终於知道什麽叫「一见锺情。她为了能够亲近自己的班导师韩卿,每日刻苦学习数学,终於在高二时成为班上数学最优秀的学生,同时成为数学科的小老师。在她十八岁生日的那一天,她先是和同学喝酒庆生,然後跑到了韩卿的住处将自己献给了他.若是时间能重来,他还会喜欢上自己的学生吗?
清婉
连载
最新章:
那年,在数学科办公室【1】
相思清狂
恶霸逼婚,她只得投奔青梅竹马的夫婿看着大红灯笼高高挂,鞭炮声响彻云霄她就这样嫁作人妇可怪了,马车一个转变竟来到偏门迎接她的不是新郎倌,而是大总管恭喜她从今而后正式成为景府的―新丫环从枝头掉落地面,准凤凰傻了却仍认命的打扫庭院、整理书斋决心和另娶尚书千金的他离缘可他这有妇之夫晾着新婚妻子不顾老爱跟前跟
辛悌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章
相思无益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一段相思入骨的暗恋,一段情深难弃的缠绵楚逸我只想爱你,不求结果叶汐别再对我好,你想要的,我给不了我什么也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清狂居士
连载
最新章:
分卷阅读1
只为相思老
南姜灭亡,大雪中姜舞被迫手染鲜血成了他的奴。传闻五殿下性情诡秘,却对一囚奴宠爱有加,教她习字射箭,她犯错他包容,她受欺负他护着她“云容珏,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因为喜欢”多年后,姜舞被绑在木架上大火围绕着她时,她才恍然她承受不起他的那一句喜欢—两鬓可怜青,是只为相思老.更┆多┆书┇籍w oo 1 8.
宋清音
连载
最新章:
第1章 灭亡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