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华章》引子:“回不去”的故乡

  祖国南方,大江南岸,广南省的一个地级市迎来了一名重量级人物。
  四十多年前,这个地级市还只是一个公社,该公社的一个小山村,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同时诞生了三名大学生,其中一名还是女的。这在当时传为佳话。
  这三个大学生分别叫做琴音、石文渊、辛力情。琴音便是当时的女大学生,在中国著名高等院校毕业后,远渡重洋,到外国创业,经过多年打拼,成为某高科技企业的董事长,也是世界著名企业家,一直未曾回乡。而石文渊、辛力情则都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致力于国家的各项建设,获得国家授予的许多荣誉称号,分别成为全国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
  四十年过去了,琴音、石文渊、辛力情突然要回家乡了。据说他们三人早在大学毕业各奔东西时,便已经约定,退休后要一起回家乡。
  而最先回乡的,却是远在国外的琴音。
  此时此刻,琴音已经回到省城,正在省城一家大酒店里收拾回乡的行李。家乡愈近,乡情愈切。琴音的思绪又回到了四十年前……
  上世纪六十年代,她出生于岭南一隅、万山连绵的一个小山村。农家的孩子早当家,在炎热的夏天,她天还没亮起床,挑着粪箕打着赤脚赶几里路去割草、检柴,中午割满一百多斤柴草挑回来;下午顶着烈日再出发,被蚊虫叮咬到天黑才能回到家。寒冷的冬季,冷雨天跳进家门口的池塘里摸鱼,快要结冰的水像一万根针刺在身上。
  努力读书大概是山区孩子唯一的出头机会,艰苦的农村生活,以及出人头地的渴望,演绎出顽强的生命力。当时小山村的女孩子都没有名字,通常冠以“琴女”“琴妹”之类的代称,琴音之所以叫琴音,是她自己在读书过程中起的名字,意为“琴在人间、音满天下”。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她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全国著名的学府。
  那时的中国,改革开放还没有正式起步,长期生活在山区的父亲,观念十分落后,只懂得耕耘一亩三分地,家里一贫如洗,负债上万。她考上大学后,因为学费和花销的事,从来不曾争吵的父母,开始偶尔会吵嘴。母亲拿不出一元钱来,不得不让她去邻居和亲戚家借钱。她常常在别人家呆坐几个小时,始终无法开口,直到邻居和亲戚要睡了,问她是不是有事,她才说出借钱的事。
  尽管如此,家人和亲戚卖掉了仅有的猪、牛,合伙将她送进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她凭借出色的外语,意气风发准备出国发展。
  但是,当她将这个想法告诉家人的时候,出乎意料地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家人怕她远嫁,担心她受委屈。她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只身一人背包出发,出门时也没有人送她,母亲和奶奶都躲在屋里哭泣。
  在外国,她一路打拼,以一己之力改变着中国女人的形象,美丽、儒雅、坚强、智慧,就像中国电影里的某些年轻女子,尊崇礼仪,又擅长谋划、战斗。
  ……
  直到石文渊和辛力情用微信呼叫她,琴音才回过神来。
  石文渊、辛力情既是琴音的同乡,又是同学,更加是那个地级市当年走出的三个重量级人物。石文渊、辛力情告诉琴音,因为临时有其他事情,需要延迟几日,你先回去,我们随后几日便到。
  琴音只身搭乘高铁往西,先行回家,成为当地迎来的第一个重量级人物。
  列车上的屏幕提示,从省城到家乡只需要一个半小时。琴音简直不敢相信,四十年前,万山连绵的家乡,与外面的世界遥不可及。她读书的时候,从家乡只能坐很旧的汽车到省城,中途是山间公路和江河摆渡,从天蒙蒙亮开始,颠簸一整天,到天黑才抵达省城。而如今,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这是真的。高铁以每小时三百公里的速度前进,经过许多隧道和桥梁,一路穿山过水,一个半小时后,琴音便回到了故乡的高铁站。出站的琴音,却认不出家乡的样子,一时不知所措。
  离开家乡四十年,许许多多的事情已经改变,原先荒芜的家乡也已经发展成为高楼林立、花海人潮的地级市,很多地方她已经不再熟悉,山区已经不是她记忆中那个贫穷落后的传统山区,而是变得十分现代和美丽的山城。这里有她的亲人和朋友,还有许多小时候的同学、玩伴,昔日美好的记忆凝固在大脑里,永远也无法抹去。但是,她离开得太久太久,现在突然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故乡变成了一个既忘不掉又回不去的地方。
  地级市的外事部门已经帮她安排了行程。一辆小汽车停在了她身旁,两鬓斑白的父母亲随着车门的推开,喜出望外地迎出来,喜极而泣。琴音望着父母亲那既熟悉又明显沧桑的脸,一时哽咽,既而再也抑制不住感情,上前拥抱着父母亲,像孩子一样哇哇大哭。父母亲将她紧紧抱住,古稀之年的父母和年迈的孩子,哭成了一团。
  虽然她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祖国,忙于快节奏的工作和发展,整整四十年不曾回来,但是,没有父母不想念自己的孩子,没有家乡不惦记自己的亲人。祖国,以宽广的热情将她接回。
  琴音像晃如隔世的女子突然寻找到家人一样,热泪盈眶:“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随后的许多日子,琴音感受到故乡与四十年前完全不同的生活。
  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祖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在祖国和家乡,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比四十年前有了根本的变化。衣,已经不是当初的灰黑土布,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新颖、独特、时尚的衣着打扮;食,已经不是当初的稀粥野菜,取而代之的是色香味俱全的各色中餐、西餐、海鲜大餐;住,已经不是当初的茅草屋、砖瓦屋,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高尚典雅的生活小区,山水相连、绿化和鲜花相伴的宜居小城;行,已经不是当初的崎岖山路和艰辛爬行,取而代之的是几乎普及的数以万计的私家车,速度、效率都今非昔比。人们的脸上,已经不是当初那种愁眉苦脸的样子,取而代之的是喜悦和幸福的笑容,彬彬有礼的日常和崇尚科学的氛围。闲暇时光,人们或三五好友,或一家大小,或结伴驴友,远游近览,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无论是繁华喧闹的都市,还是清新自然的乡村,每一天都见证着人们的品质生活。人们精神伶俐,穿戴整洁,面带桃花,高贵典雅。
  从自己的经历阅历中,从新闻媒体和人们的日常谈资里,琴音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祖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祖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祖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祖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并且还在继续向前迈进。
  尤其是社会治安,大街小巷的平安天网工程,使大城小街、市井阱陌,成为二十四小时的平安路途。琴音在某些异国他乡感受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在祖国的大街小巷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回忆过去,琴音不曾料到,现在的祖国会变成这般盛世景象。本以为痴人说梦的想法,时至今日都已经实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短短的七十年的时间,就达到了世界刮目相看的高度,对于历史是突破,对于国家是奇迹。
  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泱泱中华的复兴梦,已经成为亿万华夏子孙的共同追求。
  经历了人生的巅峰,站在故乡的土地上,琴音感慨万端。四十年了,时间飞快溜走,一切都变了,父母变老了,故乡从传统落后山区变成现代时尚都市,从封闭落后变得开放高端,从贫穷单薄变得富足小康,唯有父母祖国对自己的爱没变。
  她记忆里的故乡,确实已经回不去了,也没有必要回去了。
  数十年时间,作为世界著名企业家,她确实积攒了巨额财富、遍地黄金,但是,作为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女人,她感受到一种比财富和黄金还要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亿万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泱泱大国梦。
  恰好是她离开的这三四十年,祖国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历程。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历程?该是一种怎样的人间史诗?琴音十分忏悔,没有留在自己的祖国体悟这浓缩了的几百年。她为自己太要强、在外国漂泊数十年不曾回来看看感到羞愧。
  在祖国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了一张她离开时还不曾听到和见到的身份证。琴音用这种普通而真切的方式,完成了对祖国和家乡“我归来”的宣誓。
  完成这些后,琴音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但时光流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如果当初不出国门,踏踏实实在自己的祖国发展,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回顾自己的大半辈子,琴音最痛心疾首的,不是她不能经历祖国的改革开放和小康历程,而是她本可以经历,而又错过经历。
  琴音不甘心错过祖国的改革开放和小康历程。虽然在外国日月长,但不能代表忘记和错过祖国家乡的发展岁月。
  似乎是一种历史情怀的呼唤,又似乎是一种深刻的好奇,更似乎是一种归来时对岁月蹉跎的弥补,琴音想极了,想极了,与祖国的改革开放一起成长,一起见证,亲眼看看、亲身感受泱泱大国的复兴梦。
  想极了的时候,她趁着空闲,饥渴地通读了许多小时候读过的传统经典著作,从中细细领悟。其中《论语》中的话: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她掩卷沉思……
  追梦,可以迟到,但不能缺席。她所能想到的是:用一场横跨四十年的忏悔和救赎,重新开始,重回人生少年时,去见证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小康历程,这场世界上最辉煌荣耀的民族复兴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