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鸾归》第19章 第一桶金

  芳草虽有些失望,但仍旧善良地安慰道:
  “小姐还小呢,身子骨又弱,记不得那许多事也正常。别着急,慢慢养两天,说不定就想起来了。”
  多么善解人意的丫头啊!
  苏锦鸾感动地重重点头:
  “嗯!”
  芳草抿嘴笑笑,淘米下锅添水煮粥,又架上篦子捡了一盘窝头放上,然后切了几条腊肉和上萝卜条拿大海碗装上一起炖,又洗了大半碗麦粒也放进去,盖上锅盖蒸。
  苏锦鸾正踮脚东翻翻西找找的,见状稀奇地问:
  “你洗麦子做什么?”
  “蒸麦饭。”芳草憨憨答,也好奇问她,“小姐在找什么?”
  苏锦鸾睁大眼,脱口问:“麦饭?”
  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小杨锦鸾的记忆里并没有这一块。
  芳草胖乎乎的脸蛋被灶膛里的火烤得发红,往灶膛里添一把细柴,转头平视着比灶台高一指头的小姐,耐心解释:
  “麦饭就是麦子蒸的饭,不如白米饭好吃,小姐没吃过,不知道。”
  苏锦鸾没发出类似“何不食肉糜”的疑问。
  芳草身为下人,每月的工钱有限,还要贴补家里,加上印象里她胃口很好,饭量不小,每顿分到的糙米饭不够吃,再添补些更低廉的麦饭也正常。
  只是把麦子直接蒸成饭,肯定不好吃啊!难道没有小麦面粉?
  “小姐要麦子面?是要做炊饼,还是汤饼?”
  苏锦鸾听见芳草的问话,这才发觉自己刚才震惊之下把话问出了口。
  “这里有面食的吗?那你为什么要吃麦饭?”
  苏锦鸾下意识反问一句,一脸你在逗我的荒谬。
  大炎连锦衣卫都有了,却没有面食?狗作者你认真的吗!
  芳草被她灼灼的目光盯得赧然,讪讪道:
  “咱家麦子面吃完了,我就蒸了点麦饭。”
  这个借口不足以说服苏锦鸾,她的智商在抗议,仿佛受到羞辱。
  芳草不自在地搓搓手,声音含在嘴里小声解释:
  “那什么,我这个月的口粮吃完了,就拿月钱跟香叶另换了点粮。麦子比米贱,能多换一些;磨成面还要去麸皮,掉不少秤。”
  芳草脑袋低垂,微黑的脸颊也透出红。
  “蒸麦饭虽然不太好吃,可顶饿。”
  苏锦鸾头痛地揉揉太阳穴,没想到会是这样简单的理由。
  “行吧。”
  说到底,还不是一个穷字闹的,能享福谁乐意自讨苦吃?
  苏锦鸾制止芳草继续交代,不想她太难堪。
  芳草贪吃,不是什么大毛病。
  她不该想当然地把写小说的那一套生搬硬套过来,自己闹笑话不说,还连累芳草跟着丢脸。
  “是我误会了。”
  她低声道歉,脸上热度迟迟不退。
  “没有没有,小姐太客气了,小姐哪里知道这些灶上的事。”
  芳草立马笑开,自然而然地为她找到借口,一下一下拉着风匣。锅盖四周有水蒸气冒出来,食物的香气弥散开来。
  苏锦鸾吃了教训,谨慎问道:
  “芳草,家里有面起子吗?别吃麦饭了,我给你做好吃的。”
  架空小说一切皆有可能,好多女主连蒸汽机都能造,没道理轮到她这了,连个小苏打都没的。
  她就做**蛋糕,还有豆沙包奶黄包灌汤包蟹黄包狗不理,吸溜。
  “什么好吃的?瞧把小姐美的,跟偷着鸡吃的黄皮子似的,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不过咱家里头没这个面起子,没听说过。”
  没有吗?苏锦鸾不死心地问:
  “那有没有碱面?小苏打?”
  芳草想了又想,还是摇头。
  “没有。不过我听说镇上万家绸缎庄染布的时候要使一种碱料,加了之后染出的绸子又软又好看,神仙教小姐染布?”
  苏锦鸾瘪下嘴,感觉有点委屈。
  连食用碱都不给她,她果然不是女主。
  “不是,我就想做点吃食。你刚才说有炊饼汤饼,那有没有馒头包子啊?发面的暄乎的那种。”
  芳草毫不设防地答:
  “小姐说的是发面饼?那个不能多吃,会反酸水,听老辈人说能害病,可吓人了。”
  苏锦鸾心放下一半,看来发面面食有,只是尚未普及,大概还处于用酸浆酒酵发面的阶段,发病发疮的弊病还没克服。
  芳草见她感兴趣,想了想接着说道:
  “听说镇上四喜酒楼有卖一种吉祥肉饼,发面夹肉馅的,是从京城那边传来的新鲜做法,卖一百大钱一个呢!”
  “这样的好东西,也就镇上的有钱老爷们吃得起,普通老百姓哪花得起这个冤枉钱。”
  芳草咂咂嘴,咽口口水。
  “小姐会做这吉祥肉饼?那我可跟着沾光了。是要用那个碱面对吗?我给小姐扫听扫听去,可能镇上有卖的。”
  说着又摇摇头。
  “要是这个碱面就是做那吉祥肉饼的秘方,只怕外头买不着。要不,咱们还是算了吧。芳草谢谢小姐,有好事还想着我。”
  她笑得满足,没问小姐怎么突然间懂了做饭的事。那肯定是神仙教的呗。
  傻子小姐一夜之间突然好了,不是遇到神仙又是什么?傻子才不信呢。
  苏锦鸾看着边说边笑的芳草,想起脑中属于小杨锦鸾的那部分记忆里,大部分有人陪伴的画面,全都是这个胖胖憨笑的身影。
  说是丫头,其实更像是乳娘。
  至少比赵玉枝那个亲娘,更尽心照顾小杨锦鸾。
  苏锦鸾心头一热,软着声音保证:
  “没有碱面也没关系,你家小姐我会仙术,也能把美食变出来,比那个吉祥肉饼还好吃。”
  她并非心血来潮。
  民以食为天,华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做吃食几乎是每个穿越人士赚第一桶金的通用模式,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她也不想免俗。
  没有小苏打没关系,换草木灰上!
  感谢她如今媲美电脑硬盘的详细记忆,简单的草木灰制天然碱的步骤全有。
  想到就做!
  苏锦鸾兴冲冲地检索着详细步骤,肚子突兀地发出咕噜一声鸣叫,然后脑子也似乎电量不足似的,运行速度肉眼可见地缓慢下来。
  苏锦鸾尴尬地捂住瘪下去的小肚子,脸上发烧。
  素春卷虽然美味,但饿得也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