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田园:农女很逍遥》第 2 章

  厢房各三间,前院后院都是大片的菜园子,菜园子里的菜刚刚发芽,绿油油的,充满生机。
  看着应该不穷,可实际情况是每天都吃不饱。
  她来这里整整三天,就没填饱肚子过。
  这是肚子又适时地叫了。
  李瑶深呼吸几下,还是那句话,不是生活改变你,就是你改变生活。
  好歹是新时代的新女性,总不能被目前的困境难住。
  已经选择了留下,那些人她就躲不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还会是她生活里的重要角sè。
  只是想想张氏那眼神,李瑶只觉得脑袋瓜子疼。
  看看上房,李瑶犹豫了下这才走了过去。
  第3章 懒丫头都克夫
  院子是周正的农家院子,正房更是方方正正。
  正房东西各两个房间,中间那屋是堂屋,穿过堂屋便是厨房,左右各一个大灶,靠墙放着两个碗柜,菜墩等杂物。
  厨房里几个媳妇儿里正忙着晚上的饭食。
  张氏正低着头切着一方咸rou,却跟头顶上长了眼睛似的。
  “瑶丫头,还不赶紧烧火去。”
  “nǎi,我来烧火,瑶儿头还晕着。”
  李杏立马挽了袖子坐到烧火的板凳上去,换来的却是张氏轻蔑的眼神。
  李瑶撇撇嘴,跟李杏一起蹲在灶膛前。
  李杏是李瑶的亲姐,她手脚利索,一看就是做惯了农家活儿的姑娘。
  唉,她其实才是十多岁的姑娘,在现代还是不谙世事的孩子。
  李瑶在心里感叹着,也不由心疼着。
  古代女人活得不容易,生在农家就更悲剧了。
  遇上一个自私又严厉到变态的nǎinǎi,那就不能再悲剧了。
  “瞧你生的丫头有什么用,烧火还用两个人,吃饭怎么没见两个人吃一碗?”张氏yīn阳怪气地说了一句。
  文氏的脸瞬间充血,讷讷地说道:“娘,瑶儿的头…”
  “我瞧她能吃能睡,怎么偏就不能干活儿了?难怪嫁不出去,懒丫头都克夫。”
  张氏说着说着就来气,除了吃饭就啥也不会了!
  刚刚切rou的菜刀被啪一声摔在桌上,瞧那气势,似乎恨不能把菜刀砸在别人头上。
  丫头都是赔钱货,特别是像李瑶这样没人要的,偏偏这几天还白面jī蛋地吃着,她心里能痛快就有鬼了。
  所以张氏的语气很不好。
  当然,她说的赔钱货里面可不包括她自己生的丫头。
  刚好门帘被掀开,李英子走了进来。
  “娘,我饿了。”李英子不耐烦地抱怨着,“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饭啊?”
  她是张氏唯一的女儿,还是老来女,她的地位无人可比。
  在这个家里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紧着她,其他人哪怕是长孙都得靠后站着。
  “还愣着做什么?没听到英子饿了,难不成还要我伺候你们不成?”张氏又冲着文氏吼了一声,又温和地对李英子说,“你先出去吃点东西,别呆在厨房被熏坏了。”
  张氏的前后变化比翻书还快,李瑶叹为观止。
  自己生的闺女在厨房站着就怕被熏了,别人生的闺女还在烧火呢。
  而且这个别人还是她的亲孙女。
  唉,这老太太的心真偏得没边儿了。
  还有那句克夫,之前李瑶就是因为这个罪名自杀的。
  没想到她的亲生nǎinǎi都这么嘲讽她,也难怪她想不开了。
  等老太太和李英子出去,文氏才敢小心地安慰道:“瑶儿,你nǎi说的话你别放心上。”
  李瑶看着灶膛里的木头,烧着的木头噼里啪啦作响。
  她突然明白了原身的无奈。
  别人嘲笑她,讽刺她,连家里人都挖苦她,她父母虽然心疼她,却无法保护她,所以原身成了一个悲剧。
  而她嘛,要想活下去,还得靠自己。
  她是qiáng大的李瑶,再也不是那个瘦弱的小丫头。
  第4章 以后我养你们
  李杏也赶紧安慰说道:“没事儿,大不了我陪着你,咱们都不嫁。”
  “那以后小七养你们,等我盖了新房子,谁都不能欺负你们!”
  小七拍了拍稚嫩的xiōng脯,说得还十分认真。
  他的愿望很简单,那就是不让别人欺负他的爹娘和哥哥姐姐,就算是他nǎinǎi也不行。
  李瑶揉了揉小七的脑袋:“那我记住了,就等小七给我盖大房子了。”
  “没问题,到时候就没人欺负我们了!”
  小七毫不犹豫地应下。
  李瑶默默给小七点赞,总算还有一个追求公平勇于反抗的小pì孩儿,至少以后她有个伴儿了。
  文氏看着相亲相爱的三个孩子,只能默默地擦了眼泪。
  她不介意多干活儿,反正多做点也不会死人。
  只是她的孩子…她这个做娘的真是没用,她根本保护不了他们。
  晚饭很快做好,李家的晚饭虽不丰盛,但胜在数量,两盆野菜窝头,一锅红薯饭,还有两盘咸菜,咸菜上还顶着些咸rou。
  不管怎么说应该能填饱肚子,而且还能尝到rou味儿。
  但等人到齐,李瑶就知道自己异想天开了。
  因为这是一大家子,再看桌上的吃食,李瑶顿时就明白为什么吃不饱了。
  男人坐在左边,女人带着孩子坐在右边桌上,但还是挤得慌。
  那一个个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孔让李瑶只觉得头疼。
  从原主的记忆里搜寻了一阵,李瑶总算把这个家的情况弄明白了。
  一句话概括一下,就是真的挺复杂。
  原身的爷爷李丰收,nǎinǎi张氏,共生四儿一女,李守业、李守礼、李守旺、李守才、李英子。
  一般来说,家里老大是最受重视的。
  生老大时夫妻俩还新婚燕尔,还是初为人父母,以后老了大都指着大儿子过,所以老大的地位自然不可撼动。
  幺儿是最被疼爱的,因为他在众兄弟姐妹里是最弱小的。
  在李家也一样,最被重视的是李守业,最被宠爱的是李英子。
  除了李守业是兄弟中唯一的读书人,但人到中年,也只考了秀才,带着媳妇儿孩子住在镇上。
  其余一家老小都得伺候着李英子。
  再往下,李守业和赵氏生了大郎,另有李梅李菊两女娃,李守礼和秦氏生了二郎、三郎、五郎、六郎,李守旺和文氏生了四郎七郎,还有李杏李瑶俩女娃,排行老四的李守才和王氏只有一女李桃。
  在不久的将来,人还会变多。
  李瑶无奈地撇撇嘴,古代人真能生!
  要不是她有原身的记忆,她只认人就要好几天了。
  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李瑶自我安慰着,可还是忍不住脑袋瓜子疼,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偏偏李家还有几个不省油的灯,她可以预测,以后没好日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