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种田养虾日常》13.第 13 章

  翌日,简单收拾一番之后,金月宝便打算出门了,临走的时候,特意问了一下李艳红这县城里有什么法子可以换到票据。
  这年头形势虽说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但是李艳红听她这么说,还是心惊肉跳了一会儿,然后把自己知道的地方告诉她,还不忘叮嘱道:“大妹子,你可要小心,换了东西赶紧走,千万别多留,就是被发现了,也不要慌,就说是走错了,别硬杠!”
  “好的,大姐,我知道了。”
  金月宝道了谢,特意换了件不起眼的衣裳,拿着包袱往外走去,里面放着做好的鱼丸,怀里还揣着一些零钱,虽说自家不差钱,但也不能平白给贼人惦记了去。
  一路上兜兜转转,专门往那小胡同里钻,终于瞧见不远处有个门,门上系着大红花,跟李艳红描述的一模一样。
  “叩叩叩!”
  叩门声响起,不一会儿,门里便响起一个妇人的声音。
  “你找哪个?”
  妇人警惕地朝四周瞧了瞧,把眼前这个姑娘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
  “我找自由!”金月宝一本正经的对暗号。
  虽然,她也疑惑“自由”是何许人,但,入乡随俗,应该差不了的。
  “进来吧。”
  那人让开一条道,叫金月宝进门。
  “我看看货。”
  黄桂英仔细的关上门,两个人一齐走进里屋。
  金月宝也不藏私,直接打开包袱,从里面捻了一个俏生生的鱼丸子出来,“你瞧好了,这可是肉做的,里面还加了鸡蛋。”
  黄桂英鼻子里轻轻嗅着,抵在牙齿尖尝了尝,顿时一股鲜香便冲进了鼻子里,口腔里不由分泌出了口水,但本着商人利益至上的原则,还是保持镇定道:“这是鱼肉做的吧。”
  “对,就是鱼肉做的”,金月宝笑着将包袱重新裹好,“直接下锅煮了吃或者烩菜炒都可以,最关键的是一点鱼腥味都没有,里面加了虾皮,小孩子吃了还长个。”
  居然没有鱼腥气!“那敢情好,你打算怎么个卖法”,经她一提醒,黄桂英也发现了这鱼丸的妙处,“咱先说好了,你这若是要的太贵,那我可是不收的。”
  “不贵不贵!”金月宝憨憨笑道,“一斤丸子换一斤肉票咋样?”
  “你说啥?”黄桂英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
  金月宝心里有些打鼓,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要的太贵,狐疑道:“咋啊?不能收?”
  “这,倒也不是。”黄桂英醒了醒神,“你真要肉票?”重新将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这是乡下妞没错吧,找到她这来不是要钱居然要肉票,那肉票虽说稀罕,可放到朴实的庄稼人手里未必能有五毛钱重要。
  “对”,瞧着对方那眼神,金月宝也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忙编出个借口道:“我家二哥哥最近要娶媳妇,家里攒的肉票不够办事儿,我爹娘又好体面,所以我这才找了过来。”
  “好吧,那我给你换!”
  黄桂英抿了抿嘴,又瞧着这丫头干瘦的样子,很快便脑补出了一副爹娘重男轻女好面子,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指使一大家子想办法,最后这姑娘孝顺,不愿意让父母为难,所以特意做了吃食来换肉票的心酸故事。
  最后把所有的丸子都称了一下,不多不少正好五斤,换了五斤的肉票。
  “大姐,我还有点事儿想跟您打听一下。”接过肉票,金月宝继续问道:“这个肉票如果用钱买的话,多少钱一斤啊?还有一些布票,油票之类,都是怎么卖的?”
  黄桂英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道:“咋,妹子,这有肉还不够你家办事儿?”这爹娘得是有多缺德啊!
  “不是,不是,大姐您误会了”,金月宝连忙解释道,“是这样,我来的时候,村里的小姐妹们说是攒了不少的票据想要拿来卖,但是又不熟悉行情,怕被人给宰了。”
  “这好说,我都告诉你”,闻言,黄桂英对于眼前这小姑娘的感官更好了,“布票是五毛钱一张,二尺布,油票是三毛钱一张,一斤油,工业票种类不同,价格也不相等……”
  黄桂英一一阐述,金月宝只听过一遍便在心里记了个七七八八。
  “谢谢大姐,那我这就走了昂。”
  “好,下回有需要还来找我。”黄桂英趁机拉回头客。
  金月宝“哎”了一声,便悄悄走出了院子,拐过弯,找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把东西全部放进空间里,然后又叫了喵大佬帮忙守着,看看黄桂英是把这些东西卖到哪里去,方便日后进行交易。
  至于她自己,则是悄悄换了一身的确良布料的衣服,拐出胡同朝着一家照相馆走去。
  记忆中小两口办事比较仓促,连张照片都没有留下,这怎么能行?天各一方的,那感情也不好培养不是?
  “姑娘,照相啊,自己吗?”
  照相馆里走出个样貌斯文的小哥儿。
  “对!”
  金月宝一边回答,一边细细打量这个照相馆,里面的光线并不是很亮,进门就能看到两边橱窗,里面摆满了各种照片,对面的墙上也挂着玻璃装框的照片,大多都是穿蓝色和绿色军装的男男女女,还有很多是戏剧里面的服装。
  “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啊?只要你能说得出来,咱们这边保管都给您拍的漂漂亮亮的。”
  干这行都会察言观色,那小哥儿瞧见金月宝站在橱窗前面,盯着文工团女兵出演的《黄河大合唱》剧照发呆,以为她是喜欢这个,遂问道:“这是咱们这边新进的戏服,军装也有,要不您试试?管保拍出来英姿飒爽,利落的很。”
  这个年代无论是小姑娘还是小小子,都特别崇拜解放军人,只要家里条件好一些的,都愿意花钱去拍一张留个纪念。
  “不要这个,要旗袍!”
  金月宝勾了勾唇,“有吗?”军队里的文工团,有的是穿军装的小姑娘,要看早看腻歪了,要来就得来点带劲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