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公》第七十二章:兵阵医侠商农儒

  第七十二章:兵阵医侠商农儒
  傍晚的彩霞渐行渐远,皎洁的月亮从天边升起。
  明亮烛光在书房跳动。
  方远坐在桌边,将最后一份锦帛放下,用双手揉揉眼睛,伸了伸懒腰。
  “我去,终于看完了。”
  整整一个下午,为了给学生定位,他就这么一直坐着,手边的纸上写满了笔记。
  自从高中毕业,可是好久没这么累了。
  根据每一个学生的选择,方远大体上把他们归位八类:兵,阵,医,侠,食,商,农,儒。
  这八类名次不分先后。
  八类当中,学生人数最多的占到了六位,最少的占到了一位。
  能在第一批学生当中划分出八种职业方向,方远还是比较满足的。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谁啊?”方远抬头看着门口的位置。
  “老爷,新的烤肉做好了。”徐洋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方远急忙用一些杂乱的书籍将笔记与锦帛盖住,朗声道:“送进来吧。”
  “是。”
  “吱……”徐洋用侧身将房门顶开,手中端着一大盘烤好的肉串,在肉串的旁边还有一壶浆果汁。
  “当!”
  “当!当!”
  肉串与装有浆果汁的茶壶被他放在方远的面前。
  “老徐,辛苦了,一会儿不用再送过来了。”
  “是,老爷。”徐洋弯腰回话。
  方远撸起袖子,拿起一根,直接牙齿抵住,再用力一拽,金黄色的烤肉便被撸了下来。
  牙齿用力咬合,烤肉当中残留的油汁从里面飞溅出来,在嘴巴中欢快的跳跃。
  淡淡的焦味夹在这肉香中,一起被吞进腹中。
  方远一边吃,一边说道:“哦,对了,让厨房再烤一批,给府里的下人分一分。”
  “嗯,老爷我马上就去。”徐洋弯腰点点头,“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没有了。你先下去吧。”
  “是。”
  徐洋将托盘拿起来,夹在胳膊下,慢慢的后退,走出房门。
  待房门完全关紧,方远将压在数据上面的杂物移开,开始整体观看。
  “轩哲风,想要做一名军队统帅,驰骋疆场。我记得他的画不错,没想到竟然心怀疆场。”
  “巳颖,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嗯,这个和她当初考核时候的吟诗作唱偏离并不是很严重。”
  “刘适,希望学习阵法。应该也算是军旅之人了。”
  方远的手指按在做了笔记的纸上,从上往下,重新看一遍。
  “张宇,想要统领军队,镇守一方。也是军旅。”
  方远的目光继续向下移动,
  “夢欢……没想到她竟然想要学习儒道。”
  还记得,当初夢欢进入稷下,凭借的是自己数理一道的知识。
  这个跨越有点严重,理科向文科跨越。
  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付出比其他人更加刻苦的努力,毕竟她的年龄摆在那里。
  儒道学习真正的黄金时间是八岁左右,一旦过了,那么记忆力就已经定型了,会受到其他知识的影响。
  “姜少鸿……竟然是游荡天下,除恶扬善。”方远用右手抚摸一下自己的下巴,“侠客……这个应该怎么教……荆轲什么的不太合适,那一种发光发热一次就死掉的还是算了。至于郭靖,降龙十八掌自己实在是不会啊。”
  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学生。
  跳过他,继续向下看,
  “刘宇轩,想要成为一名能够活死人,肉白骨的大夫。”
  这个好,方远不由自主的点点头,很是欣赏。
  医术传承肯定是要接受的,不过这要等到周围相对的和平,战事结束之后。
  “好小子,等我有空,不仅仅让你成为活死人,肉白骨的大夫,我还要让你达到可以自成书籍地步!”
  真正的医者,是可以用自己独特的经验编制成一本书的。
  就像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
  当然,还有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即便是这其中很多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这一个世界,但是成书的方法却值得借鉴。
  就比如《本草纲目》。
  虽然不能直接拿来用,但是如果在暗示之后,让刘宇轩这个小子去收集大陆各地的草药,记明药性和药理以及生长位置。
  书成那一刻,这小子也就成功了。
  并且这也是大功一件,能够惠及天下的大功德。
  在刘宇轩这里停留片刻之后,方远继续向下看。
  下一个是商。
  商,钱之源。
  他现在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
  如果稷下当中有人能够在商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这无疑是一件好消息。
  在自己身份的支持下,方远相信,只要学生争气,不出一年,就可以将商号开遍晋武。
  五年之内,绝对可以辐射到周围的国家。
  商业帝国可以说是顷刻间形成。
  “管翰林……”方远每一次看到这个名字,就有一点想要笑出来的冲动。
  看来他父亲本来想要自己的儿子在文学上有一番造诣,能够达到大学士甚至之上的层次,没想到这个儿子喜欢经商。
  虽然日后可能会面对他管翰林跳如雷的父亲,但是方远还是决定尊重学生的选择。
  毕竟是自己的兴趣,在这一件事情上充满了动力。
  ……
  大约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方远将“商”这一部分的学生看完。
  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农”的上面。
  农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排在首位的关键问题。
  只有农业安定,才可以给其他行业提供经济,人力等必要的物资。
  每一次的大规模起义,还不都是因为农民吃不饱?
  方远平静了一下情绪,将二十九名学生中,唯一一位提到了农的学生名字以及他的志向念了出来:“绝天澄,为万民免受饥饿而入稷下。”
  “这小子够可以的。”
  如果说刚才刘宇轩的志向让方远欣赏,那么绝天澄则是让他产生了尊敬的心。
  “看来应该是一名寒门子弟,不然很难有这一番志向。”方远拿起边上的红笔,把“绝天澄”这个名字重点圈了起来。
  即便是掌握了空间的方远,在这一段时间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如今第一个被一名学生提了出来,这让他很震惊。
  “既然你想让万民不再饥饿,那我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