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 29 章

  陆军上将乔治?c?马歇尔接受这一职务。在参议
  院批准任命的听证会上,这位著名的军人(陆军参谋长,1939-1945年),前国务卿(1947-1949年)获得通过
  ,但他却不得不受到台湾院外活动成员和一些共和党极端分子的野蛮攻击。他们计划在11月即将到来的非
  大选年的选举中,利用政府“失去中国”和“对共产主义软弱”问题大做文章,拉开选举的序幕。
  第26章 北朝鲜的最后努力
  尽管让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事件给弄得焦头烂额,参谋长联席会议也不能容忍在仁川的决策上再久
  拖不决。几乎有7万人的进攻部队和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以及大量的战斗机群正在集结。而距离进攻的日
  子只有两周多一点的时间。由于总统继续支持在仁川登陆,他们作为一个机构仍然持有强烈的保留意见,
  于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在8月28日给麦克阿瑟发去一封电报,这则电报可以说得上是模棱两可的华盛顿式措
  辞的杰作。尽管参谋长们大体上同意作战方案,但是行文谨慎,没有明确确定任何地点,其意图不言自明
  ,他们希望对登陆地点在最后时刻给予重新考虑。这则电文如下:
  在审核了柯林斯上将和谢尔曼上将带回的资料之后,我们同意着手准备,在确保敌人在仁川附近没有
  有效防御的情况下,同意由两栖部队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或者在仁川以南有利的海岸(如果能够找到这样
  一个地方的话),发起一次转折xing作战行动。此外,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如有此意,我们同意为两栖部
  队在群山附近进行包抄作好准备。我们理解为了充分利用战局的发展而正在制订的预备方案。我们期望获
  得与可能的目标区域有关的情况以及与您的进攻意图和计划有关的及时情报。
  即使参谋长联席会议要放弃仁川的念头已经让麦克阿瑟起了疑心,但他仍然不动声色。事实上,麦克
  阿瑟一直在继续为仁川方案做准备,对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来电理都没理。
  8月30日,他发布了攻击仁川的行动命令,庞大而又极其复杂的人员、船只和飞机的调动便开始进行
  ,分别向各自的攻击位置运动。但是,他却没有立即把命令的副本给参谋长联席会议送去。
  恰在此时,北朝鲜指挥部看到突破到釜山的机会日渐消失,便在釜山防御圈周围发起了孤注一掷的总
  攻。
  北朝鲜为发起9月攻势,集结了大约9.8万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新兵,而新兵中大部分是在南朝鲜境内
  征召的。这些士兵几乎没有经过训练,常常连武器也没有,便匆匆上了前线。而对付这些军队,联合国军
  司令部却有大约12万人的战斗部队,另外还有6万人的支援队伍。
  联合国军对北朝鲜漫长的jiāo通线的空袭并没有能够挡住铁路运输,不过也极大地削弱了它的运输能力
  。补给品中重中之重的弹yào和油料仍持续不断地运送到前线,但是数量已经减少。他们还补充了相当数量
  的坦克、大pào和迫击pào,但是都不足以和联合国军占压倒优势的武器相抗衡。到了8月中旬,轻武器开始
  短缺,并且一星期比一星期严重。事实上,他们已经无法获得新卡车,衣物也已经断绝了供应。然而,北
  朝鲜军最缺乏的还是食品;由于弹yào和燃料优先,运来的食品定量分配只够一天吃一两顿饭。到9月1日,
  食品供应情况极为糟糕,大部分北朝鲜人已经显得体力不支,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
  虽然处于食不果腹、敌众我寡的境地,北朝鲜士兵仍然发动了攻击。他们在几个地方打开了缺口,并
  在9月初通过这些缺口涌入美国和南朝鲜军队的后方。北朝鲜军在5个地方发起了猛攻:两个师朝着南面的
  马山向美国第25师攻击;两个师沿着洛东江中段朝着密阳、釜山-大邱的铁路和公路方向攻击美军第2师;
  三个师试图在大邱突破美第1骑兵师和南朝鲜第1师的防守;两个师朝着永川和大邱东边的侧向走廊突破了
  南朝鲜第6和第8师的防线;还有两个师试图突破驻防在东海岸的南朝鲜首都师和第3师的防线以便从此打
  通直达釜山的庆州走廊。(见图1)
  在随后的激烈战斗中,北朝鲜人取得了重大战果。到9月3日,沃克将军已在5个地方面临险境:北朝
  鲜军在浦项洞的突破;在大邱和浦项洞之间的永川,侧面走廊被分割;在大邱以北的山区北朝鲜军占据要
  地;在洛东江下游突破洛东江江湾以及在马山附近最南端向第25师主力的后部发起猛攻。
  北朝鲜人的努力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正是北朝鲜指挥部意识到成败在此一举才这样破釜沉舟,但这已
  经无关紧要。在战术上北朝鲜指挥部也作了改进,从某种程度上使美国空军和pào兵的破坏xing轰击效果打了
  折扣。在白天,只要联合国军的战斗机或轰zhà机一飞来,或者前方pào兵观察员能够看得见,北朝鲜人在前
  线就根本别想动弹。在8月的战俘审问中,发现了北朝鲜第6师师长潘何森对战术变化所作的解释:“从现
  在起,白天进行战斗准备,日落不久即发起进攻。把大部分战斗行动集中在夜间进行,夺取敌人的基本阵
  地。从午夜起接近敌人,从距敌100米到150米的地方,发起近战。即使在拂晓,敌机也分不清敌我,这样
  便可避免重大伤亡。”
  在崇山峻岭的中线战场和浦项洞的东海岸一线,南朝鲜军和北朝鲜军之间残酷的战斗持续了两周,双
  方损失都极为惨重。由于美第24师的协助和几个pào兵营与联合国空军及海军的狂轰滥zhà,南朝鲜军最后才
  把北朝鲜人赶回到了大山里。在这一战区,北朝鲜司令部最大的失败在于,它无法为推进的部队提供足够
  的补给。其进攻实际上就夭折在后勤大动脉的末梢,从这里,后勤动脉在无路可行的大山里渐渐萎缩成了
  毛细血管。就连这些毛细血管也常常被空军的截击所割断,根本无法为前线提供充足的给养。
  在大邱的北面西北方向,第8集团军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9月2日,3个北朝鲜师向第1骑兵师发起了
  进攻。尽管美军多次反击,北朝鲜军仍然朝着大邱推进,使美军防线从西部的倭馆到靠近北部大阜洞的那
  条老的“保龄球道”形成弧圈。9月3日,第1骑兵师防守的大阜洞和佳山失守。佳山是一座古城,四周有
  城墙环绕,数百年前修建的堡垒的废墟和石砌的城墙俯视着902高地。从这座山峰往西几英里就是大阜洞
  ,往南仅10英里就是大邱。
  在南江和洛东江jiāo汇处以北的洛东江江湾一带,形势更加危急。9月1日,北朝鲜军队在江湾处以及江
  湾南北江面的无数个地点渡过洛东江,向刚到这一线的第2师发动攻击。在江湾的南端,北朝鲜第9师用照
  明弹和哨声发出信号,以非同寻常的兵力打击了第9团的c连。该连仅仅在阵地上守了不多久便溃不成军,
  其中大多数人一直逃到洛东江下游第25师的阵地。在江湾西部边沿,北朝鲜第9师的余部以惨重的代价把
  第9团的b连击溃。c连的不战而逃和b连的一败涂地,使防线上留下了很宽的缺口,数以千计的北朝鲜军队
  蜂拥穿过缺口,经过曾在8月激烈争夺过的苜蓿叶式高地和五峰里岭,直驱龙山。同时,北朝鲜的第2师在
  江湾以北,占领了第23团c连的阵地,该连大部被歼,仅有20人得以生还。部署在稍稍靠北一些的第23团b
  连也损失惨重,往东面退去。到9月1日上午,北朝鲜人已经渗透到南北走向的长连-龙山公路,把第2师分
  割成了两段第23团和第38团在北边,第9团以及师部在南边。敌人在第2师的防线中部冲出了一个6英
  里宽、8英里纵深的缺口,第9和第23团的前线各营都被打得晕头转向。
  8月31日夜,在马山以西的南方战线上,北朝鲜第6和第7师向驻扎在南江一线的第25师的第35团和驻
  扎咸安以西、战斗山和笔洞以北的第24团的第2营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支大约300人的南朝鲜警察部队在
  南江渡口以南驻防,距南边的一个村庄约两英里。9月1日午夜过后半小时,北朝鲜军向这支警察特遣队发
  起了攻击,并迅速将其击溃。这样,北朝鲜军源源不断地从缺口穿过,运动到仍然驻防在南江一线的第35
  团的背后。同时,北朝鲜第6师攻击了部署在咸安以西小北山的第24团第2营。该营大部分士兵四散奔逃。
  北朝鲜人猛冲过来,包围了咸安。第24团团长亚瑟?s?钱普尼上校命令部署在咸安以南3英里用作预备队
  的第1营发起反攻,堵上缺口。9月1日早上,大约7点30分,第1营开始发动反击。但是,和北朝鲜人刚一
  jiāo手,该营便溃不成军,往后方逃去。这样拂晓刚过,第24团的两个营作为作战部队事实上已不复存在。
  北朝鲜人向东迅速大举推进。(见图6)
  釜山环形防御圈的形势危在旦夕。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认为,最大的危险在洛东江江湾一带,北朝
  鲜军在那里的突破最严重,渗透得也最深。他要求空军攻击北朝鲜人的补给队伍和洛东江以西江湾地区的
  援军,以便最大限度地把敌人从战场上孤立起来。远东司令部指示海军加入战斗。第7舰队迅速掉头,从
  攻击仁川和汉城的预定位置撤出,全速向南航行以便使舰载飞机进入作战区域,协助防御洛东江江湾一带
  。沃克将军还命令已经准备开往釜山发起仁川登陆(当然,尽管军队并不知道这一点)的海军陆战队(第5陆
  战团)处于待命状态。他命令陆战队返回防线,支援部署在洛东江江湾上的第2师。
  第9团溃散后,第2师师长劳lun斯?b?凯泽少将实际上已经没有部队去防守龙山。情急之下,他让第2
  工兵战斗营、第2师侦察连、第72坦克营外加防空武器顶了上去。虽然北朝鲜人占领了龙山,但是,这支
  无足轻重的部队却阻止了他们朝密阳开进,并把那里的主要铁路和公路线切断了。工兵在城南和城东坚守
  阵地,控制了进出龙山的主要道路。9月2日大约凌晨3点,北朝鲜军队向工兵营发起了进攻,工兵营既没
  有大pào,也没有迫击pào。于是,他们便用9支新式3.5英寸和9支老式2.36英寸火箭筒代替大pào。火箭筒加
  上机qiāng、步qiāng和手榴弹的火力,使北朝鲜人受到重创。部署在龙山东边和南边出口处的第72营的中型坦克
  用密集的pào火阻止了北朝鲜人的前进。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个上午,北朝鲜人在城南山坡上横七竖八丢下
  了数百具尸体,但是,美军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其中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工兵营d连的所有军官
  非死即伤,只有一人幸免。士兵中12人阵亡,18人负伤。
  在这次混战中,第9团团长约翰?g?希尔上校从洛东江阵地溃退到龙山附近的残部中,重新组织起一
  支大约800人的队伍。下午,这支混编队伍通过工兵营的阵地发起进攻,重新占领了这座城池。空中打击
  和火箭筒摧毁了数辆北朝鲜的t34坦克,到了晚上,北朝鲜军已被赶到了龙山以西的山地里。
  第5陆战团到达龙山后,随即进入阵地,并于9月3日上午向西发动进攻。第9团和工兵营及陆战团协同
  作战陆战团在通往洛东江的道路的一侧向西开进,第9步兵团的大部和坦克以及防空武器向北进发,
  而工兵营、第9团余部与部分坦克则向南攻击。
  9月3日是反攻的第一天。陆军和陆战队的先遣队到达距西边的龙山两英里的阵地,当时龙山正遭受着
  北朝鲜军密集防御火力的攻击。陆战队的装甲车击毁了4辆t34坦克,第5辆上的士兵也弃车而逃。在空军
  的不断轰击下,北朝鲜军纷纷逃散,陆战队便乘机占领了城西的一个高地。还有一次,北朝鲜的增援部队
  正在推进时被困在了稻田里,飞机猛烈轰zhà,大pào集中shè击,轻重武器一齐狂扫,顷刻之间,北朝鲜部队
  便被摧毁。虽然取得了这样的战果,但对美国人来说这一天也是代价惨重的:仅陆战队就有34人阵亡,
  157人受伤。
  9月4日再次发起反攻,敌人此次一触即溃。陆战队迅速占领了北朝鲜军第9师的师部,那里的帐篷还
  原封未动,两辆被遗弃的t34坦克完好无损。美国人发现,在往西的道路上,随处可见北朝鲜人的尸体和
  击毁的或者被遗弃的装备。黄昏时刻,反攻的队伍又推进了3英里。
  9月5日,大雨倾盆。一大早,北朝鲜人便朝着第9团发动了猛烈的突围。敌人突入到了步兵阵地,于
  是,美国士兵便用刺刀与其展开rou搏战,终于遏制住了敌人的攻势。
  天一放亮,美军第3天的反攻便开始了。这一天还是yin雨不断,对美国兵来说也是“故地重游”:上
  午过半时,陆战队bī近五峰里岭,第9团则到达苜蓿叶式高地,这里曾是他们8月攻势的老战场。这一次,
  陆战队从山岭之间的山口突破,占领了山岭那边的阵地;美国先头部队行动十分迅速,北朝鲜人根本没有
  来得及重新占领和巩固这两处易守难攻的要地。
  下午,一支北朝鲜军从隐蔽的阵地冒出,向部署在隘口公路南边一座小山上的陆战队b连发起进攻。
  两辆t34坦克出其不意地摧毁了打头的两辆潘兴m26坦克。配备着火箭筒的美军突击队冲上前去,摧毁了这
  两辆t34坦克和紧随其后的装甲运兵车,那阵势就跟8月在这儿进行的坦克大战一模一样。北朝鲜人的进攻
  异常猛烈,致使b连25人阵亡。进攻一直持续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