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五福晋》分节阅读_2

  子加一起也才第一次结婚,再怎么着心里也还是有点紧张的,五贝勒在指婚圣旨下来的第三日依礼来拜见过阿玛额娘,可是她没见过,现在夜深人静之时,心里忍不住猜想,他会是什么样子的……
  ☆、大婚下
  康熙三十九年三月二十五,大清朝五贝勒大婚,普天同庆。
  真到了正日上,福蕙反而淡定了,虽然今日她是正主,可除了出个人以外,其他就没她什么事了,一切都由宫里派来的女官们全权安排,繁琐却又井然有序地展开。
  福蕙木偶般被牵来扯去,漱洗、梳头、上妆、换礼服、戴冠、戴首饰,别看装扮的步骤和平日差不多,可其中的工序可比平时细致繁琐多了,这一趟下来,还真是够呛。等到申正时分,里里外外一切全都妥当,福蕙一手握玉如意、一手拿红苹果静静地等待迎娶的舆轿。
  酉初二刻,由内务府总管率领属官二十人、护军参领率领护军四十人组成的迎亲仪仗队在全府跪迎之下,浩浩荡荡地来到府外,八名内监抬着红缎围的八抬彩轿进了中堂,福蕙在女官们的陪同下,坐进了彩轿,就一路摇摇晃晃地往紫禁城而去。
  到了紫禁城门外,所有官员护军俱下马,一路步行至乾东五所外,迎亲的仪仗队到此就全部撤走,只余女官们随轿进入五贝勒以前所居住的二所,彩轿刚一停下,便有女官塞给她一只插有箭簇的景泰蓝宝瓶,换下她手中的如意和苹果,之后轿外响起赞事命妇的赞礼吉言,在两声强劲的箭羽破空之声后,女官们恭迎着福蕙出了轿,轿外摆放一副马鞍,与如意、苹果、宝瓶一样,取平安如意之吉。
  福蕙微垂眼脸,跨过马鞍,视线所及之处,石青绣金蟒礼服的衣摆和一双同样绣蟒的皮靴就在不远处,福蕙知道那里站着五贝勒,可她还是没有抬眼,只是规规矩矩地跟着走进了西暖阁。
  暖阁内墙贴双喜、红烛高照、红缎帐、并蒂褥、百子被样样吉祥喜气。福蕙被径直扶着坐上了炕,炕上已经备下了合卺宴。
  五贝勒早福蕙一步坐上炕,等到福蕙坐下后,其中一位赞事命妇便将五贝勒的左衣摆压在福蕙的右衣摆上,此为坐帐礼,意为夫君为大妻为小,丈夫要压妻子一头。此时,另一位赞事命妇取了煮过的子孙勃勃,喂于福蕙口中,咬一口是半生不熟的。
  “生不生?”
  “生。”
  这一套福蕙其实早知道,以前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虽然是挺无聊,可这是规矩习俗,就是取早生贵子的好意头,无聊也得做。
  吃了子孙勃勃,就该轮到合卺酒了,两位赞事命妇各斟了酒分别奉给福蕙和五贝勒,礼俗上来说,喝了合卺酒就算是礼成,两人就是正式的夫妻了。福蕙紧了紧手中斟满酒的鎏金花纹杯,这一刻,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会喝酒吗?”低沉浑厚的声音响起,是五贝勒。
  福蕙这才想起来,还没有好好看过将成为自己丈夫的男人长什么样,这才抬了抬眼,迎上了一道同样在注视她的目光,眼前的男人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一身石青礼服衬得他有些严肃,不怒而自威,浓眉大眼,眼窝有点深,鼻梁又挺,有点像混血儿的感觉,然而,这些都不是最特别的,最吸引目光的是,他留着络腮胡,脸颊上有道略微泛白的疤痕,一直延伸进络腮胡里,这整个形象一点都不符合福蕙印象里皇子的样貌。
  “嗯?”
  五贝勒再次出声,福蕙才收回注视的目光,回道:“爷,能喝点。”说完,将酒杯向前举高,五贝勒也举杯俯身过来,两人手臂交错地把酒喝了下去,合卺礼也完成了,赞事命妇们此时高唱起吉祥赞歌。
  赞歌完了后,赞事命妇们鱼贯退了出去,五贝勒随即下了炕,准备随贴身太监去往东暖阁,褪下身上繁复的礼服,换上较为轻便的吉服,庭院里还摆着筵席,福蕙的阿玛、叔叔以及家族里有官职的长辈们都还在席上等着,另外还有其他官员及阿哥们一同宴请。
  五贝勒刚走了几步,突停下脚步,回头道:“等我回来。”
  福蕙感觉到了那么一点点贴心,嘴角便微微翘起,点了点头,五贝勒快步出了西暖阁。
  五贝勒走了之后,合卺宴也撤了下去,宫女太监们跟着伺候着将福蕙身上一层层繁重的礼服脱了下来,礼冠还有金约、朝珠、金青石链、绿松石链、珊瑚珍珠链等等全都拿下来,换上吉服,重新梳起小两把头,只插一支平安如意簪,这下,身上的重量减轻了不少,人也跟着轻松下来。
  福蕙装戴妥当后,重新坐回炕上,这才发现炕台上不知何时摆上了些吃食,这一天下来,她都没怎么吃过东西,这会差不多都过戌时了,肚子早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刚那些子孙勃勃又半生不熟的吃不了,这些吃食真是及时雨,正好填五脏庙。
  “这些是贝勒爷吩咐奴婢们给福晋准备的,想着您准是饿了的。”随着仪仗队一同入宫的乳娘刘氏刘嬷嬷不知什么时候进了暖阁,身后还跟着福蕙的贴身丫鬟巧玉和巧琴,这几个全都是打小伺候她的,往后也是要跟着进五贝勒府的。
  福蕙见底下的宫女们都嘴角弯弯似笑非笑的神情,到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忙撇过头去,等嬷嬷帮她夹好了菜,便低头认真吃了起来,还喝了几杯酒解解乏,等酒足饭饱后,福蕙也不知接下来该干啥,不过,有一点她到是清楚的,就是五贝勒没回来前,她再困也不能睡,于是,她就只能静静端坐着等那位爷了。
  这一天累下来,再加上吃饱了,血液都供给了胃部,这大脑自然供血少了,人也就容易犯困,这么坐着不动,又没事可干,那就更加了,福蕙只坐了一会,眼皮就往下掉,实在撑不住了,就让人端了盆冷水擦了把脸,再接着等。
  可左等右等,就快到亥正了,还没见五贝勒的人影,福蕙心里到有些不放心了,不知道是不是外面酒喝多了,便悄悄遣了巧玉去前边瞧瞧,她素来是最机灵的一个人了,虽然宫里头不熟,可这点事肯定难不倒她。
  巧玉去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便回来了,回来后犹豫了一会,才附耳过来,小声道:“贝勒爷那边早两刻钟前就撤席了,这会人在东暖阁,奴婢打听到,筵席刚开始那会,府里便有人进了宫,说府里的庶福晋人不舒服,延请了宫里的太医出去诊脉,大半个时辰前回了宫,贝勒爷就把太医召进了东暖阁……”巧玉说到这停了下来,似乎有些欲语还休。
  福蕙看了她一眼,压低声道:“有事尽管说。”
  “奴婢塞了十两银子才打听到,那位庶福晋被诊出了喜脉,听说贝勒爷可高兴了。”巧玉一五一十得把打听到的全都如实禀报了,说完,小心察看着主子的脸色。
  福蕙沉默了一会,才轻声回了句:“嗯,知道了,这事捂紧了,别让贝勒爷知道。”
  巧玉说了声:“是。”就退了开去。
  巧玉刚退下去,五贝勒便快步走了进来,福蕙起身行了点头礼,抬头看了眼五贝勒,面上并没什么,不过,这眼神却藏也藏不住,闪耀着亮晶晶的喜悦之光。
  五贝勒当然不知道福蕙在默默观察他,走到炕前,挥手遣退了宫女太监们,伸手牵起福蕙的手,往红帐锦被的婚床走去。
  这一夜,五贝勒到真有些激情缠绵,可见他心里确实很高兴,只是,福蕙不知道,他这般高兴是为了谁?
  ☆、觐见
  翌日一早醒来,福蕙全身酸疼,侧过头见胤祺已经睁开眼,见着她醒来便坐起了身,“该起了,一会要去皇阿玛那谢恩,还有皇太后、额娘那要去见礼,太子的毓庆宫也得走一遭。”
  要见首长领导,福蕙自然不敢含糊,连忙起身,先伺候胤祺穿上吉服,太监宫女们早已在一旁候着,漱洗、梳头这些他们自会服伺,她自己则由巧玉、巧琴伺候着换上吉服,今日这几处都是很正式的拜见,自然装束都不能随便,梳头、上妆、首饰、吉冠等等由头到脚都不比昨日轻省多少。
  胤祺很快妥当便在外间桌旁坐下,等福蕙打扮好了,再一同前往。拨来这边的宫女手脚都挺麻利,这么繁琐的妆饰到也很快妥当了,福蕙让巧玉周身都瞧了瞧,全都妥贴后才领着人往外走去。
  外间胤祺端坐着,一名太监躬着身正在听主子地吩咐,福蕙走过去时,只隐约听到句:“这几日我不在府里,打醒十二分精神,定要小心伺候着。”
  话刚落下,见福蕙走来,便挥退了太监,站起身来往外走去,福蕙不敢耽搁,忙跟了上去,一路往乾清宫而去,这一路胤祺除了叮嘱一些见皇上当注意的规矩之外,也就没其他话了。这样相处福蕙到觉得没什么,毕竟从见面到现在,两人也才认识几个时辰,说实话都还算是两个陌生人,要是他上来就很热情,福蕙反而无从适应,这样淡淡的,刚好。
  两人沉默着到了乾清门,胤祺突然停下脚步,走到福蕙身边,握住了她的手,“皇阿玛喜欢稳重知礼的,记住,守规矩,少说话。”
  福蕙楞了一下后,便神情自如地回道:“臣妾知道了,贝勒爷放心。”
  之后,过了乾清门,上了直通乾清宫的甬道,上丹陛、汉白玉月台,直到通报太监出来请了两人进乾清宫西暖阁,胤祺的手都一直没放开过。
  福蕙前世去过故宫两趟,所以这乾清宫她早里里外外逛了个够,所以这趟来也没那么紧张,反而是胤祺这么握她的手去觐见全国最高领导人,让她极度别扭,可他不放开,她也不好自己挣脱,只能忍着不适任由他牵着自己进了西暖阁。
  等到了康熙跟前,胤祺才不着痕迹地放开福蕙的手,两人各自行了三跪九叩、六肃三跪三拜之礼以谢隆恩,礼成后得了赐坐。
  福蕙今日总算是看清楚了康熙的容貌,四十开外的年岁,阔额容长脸,浓眉吊眼的,脸庞上有些淡淡的麻子,说真的,五官都没有长得特别出色之处,不过,那份自然流露的气势,让人倍感压迫,这应该就是身为天子的威仪了。
  胤祺还特意吩咐了让福蕙少说话,哪里知道,她根本没怎么开口,他们父子两也说不了几句话,康熙便开口道:“昨晚老九、老十他们也闹了你们半宿,去过太后和你额娘那,就早早回去歇着吧。”
  两人再次行礼退了出来,第一关算是过了,福蕙虽不是很紧张,但进了这殿自然会有种压迫感,现在退出来了,不自觉松了口气。
  出了乾清宫就要去慈宁宫了,那是皇太后之居所,胤祺是打小在太后身边长大的,情分自然深厚,一路往慈宁宫去时,福蕙明显感觉胤祺周身的气氛轻松了不少,还会和她及贴身太监永全说上几句闲话,不过,到再没做出握她手的突兀行为了。
  走过长长的夹道,过了长信门就是慈宁宫了,这时一名太监来报,“宜主子和九阿哥一同来给皇太后请安,就在前边。”
  胤祺听了,便加快脚步,想追上去请个安,不一会就见着宜妃拉着九阿哥慢悠悠地边走边说,那话便顺着风飘了过来:“这分位上的,有几个出身能比我好,皇上却指了个小鼻子小眼的,到给两个嫔位上的指两家家世那么好的,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哎,看来老五我是指望不上了,往后就看你的了……”
  胤祺一下子刹住了脚步,僵在原地没有再上前去,眼看着前边一群背影拐进长信门,福蕙默默地待在胤祺身后,看不到他的表情,可从他僵直的后背看来,心里一定不好过。
  其实福蕙早已经做好心里准备,会被人拿来和七福晋、八福晋进行对比,可是没想到这头一个就是未来的婆婆,胤祺的额娘。
  胤祺呆了一会,便再次往长信门走去,福蕙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继续保持沉默跟随在身后。
  进了慈宁宫,不光有宜妃,还有惠妃、德妃、成嫔、良嫔、定嫔、端嫔、安嫔、静嫔都在,福蕙一一见了礼。九阿哥也给她见了礼,他长得到和传说中一样,白玉面、桃花眼,自有一股风流态。
  皇太后长得慈眉善目的,也确实有仁善长者的做派,等福蕙见完礼后,就笑着拉她坐到身边,语气温和地问道:“叫什么啊?”
  “回太后,妾身闺名唤福蕙。”
  “好,好,这名字一听就有福气。”太后笑着抚了抚福蕙的手背。
  “能配给阿哥,自然是个好福气的。”一旁的定嫔忙上来凑趣,其他妃嫔也跟着说些吉利话,气氛到也热络起来,可福蕙却偷眼瞧了宜妃一眼,刚巧见她斜眼撇了定嫔一下。<br/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