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开书铺(穿书)》第38节

  吴叔提到嗓子眼的心蓦然归了位。
  琳娘快要成婚了,筹备婚事忙得脚不沾地,又想起上回答应嬷嬷要书信说定退亲,还没办。
  她忙里偷闲地写了一封。
  因写得匆忙,基本属于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完就赶紧发出去了。
  偏她的丫鬟躲懒,天气热了,不肯出门,只随手寻了个人。
  吴叔不由吐槽:退亲不在第一句说清楚,这开头搞得像要成婚了一样。
  他缓了缓神色,与傅陵说了信上之事。
  傅陵接过信,扫了两眼,面色却未改善。
  吴叔:……?
  公子,是退亲!退亲!
  不要紧的!苏老板还是你的白菜!
  吴叔只觉得整个院子的气压都低了,然后就见傅陵招手。
  暗卫乙出现:“主子。”
  傅陵淡淡开口:“你去把正房和厨房的房顶/弄塌。”
  暗卫乙:……啊?
  傅陵冷冷道:“听不懂吗?”
  “是。”暗卫乙忙应了一声。
  应完又颇有些犹豫:我是耳朵有毛病了,还是脑子有毛病了?!
  吴叔听得一愣一愣的:“……公子,咱们以后怎么住啊?”
  傅陵平心静气:“不住这儿了,拾东西走。”
  不是说我走动少出现次数少离得太远么?
  今儿下午宋矜真的刺激到傅相了。
  这昔年婚约更是让傅相明白,他不动手,全天下都在觊觎他的白菜。
  指不定在他还不知道的时候,白菜就被旁人挖跑了。
  傅相一直在苏遥一事上有耐心,此时他方发觉,耐心没用。
  徐徐图之?
  不。
  先下手为强才是傅相一向的风格。
  延庆坊的居民只在暮春时节听见轰然两声巨响,半个时辰后,苏遥正要关铺子,便瞧见傅陵来了。
  还大包小包拖着行李。
  苏遥:“傅先生这是……?”
  傅陵在春日斜阳中勾起一抹笑意:“我家房子突然塌了,求苏老板留。”
  第29章 同居(二)
  苏遥瞧了眼八风不动的傅陵, 还是不能理解:好好的房子怎么突然就塌了?
  傅陵坐在对面,抱住圆滚滚的橘猫顺毛,一脸气定神闲。
  这么淡定。
  都不像自家房子刚塌的模样。
  苏遥一脑门疑惑无从问起, 刚默默啜口茶,便见成安灰头土脸地跑来:“公子, 真的塌了, 好大一个洞!不是!好大两个洞!”
  他喊一嗓子, 瞧见傅陵静静扫来的目光, 又后退一步, 出门把身上的灰扑掉。
  绝。
  果然绝还得看我家大公子。
  手段高超, 当机立断, 不计成本。
  成安一边拍着灰,一边在心内为英勇无比的大公子吹万字虹赋。
  苏遥瞧他一身土也拍不干净,便拦住:“去换身衣裳再来吧。那既然塌了……你去帮忙找东西, 可还找到什么能用的?”
  要紧物件大公子肯定都好了。
  成安也就跑个过场, 便佯作愁眉苦脸:“没找到什么值钱东西。桌椅摆件都碎了, 剩几个木箱子没毁,我搬来了。”
  苏遥念起傅鸽子一屋子致摆设,着实可惜。
  傅陵摸着软乎乎的橘猫头,也一脸惋惜:“苏老板,我这房子塌得突然,幸好地契等要紧物件不放在正房。”
  又抬眸:“房屋修缮还要些时日, 我如今实在无处可去。只能求苏老板暂且帮扶一把。”
  虽然……
  虽然傅鸽子说的是实话。
  语气也很真诚。
  表情也很真诚。
  但苏遥就是觉得,哪里怪怪的。
  ……还莫名有一种被碰瓷的感觉。
  苏遥不解, 但眼下这副情状,也没有赶人走的道理。
  傅先生的身份,外室子着实尴尬, 恐怕当初便是本家容不下,才搬出来的;
  他这脾性,也不像会有其他要好朋友之人。
  苏遥自行脑补出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便也顺水推舟:“傅先生既然不嫌弃,就在我家住下。我麻烦齐伯安排一二。”
  “好。”傅陵一口应下,又低眉笑笑,“多谢苏老板留。”
  苏遥对上他浅浅的笑意,心头就微微顿了一下。
  若是许泽要来住,苏遥肯定不会有这种心情。
  但傅先生来住,苏遥就,有些局促。
  怪怪的。
  苏遥压下这分不明心绪,缓了缓,又念起晚饭:“今早得了几斤活虾,原说要明日吃。正巧傅先生来了,便与傅先生压惊吧。”
  傅陵扬眉笑笑,却道:“那我吃苏老板的,也住苏老板的,得给房。”
  苏遥忙推辞。
  朋友家正遭难,哪有要钱的道理?
  但傅鸽子一定要给,还不许苏遥讲价,只说“苏老板不肯钱,便是要赶我走了”。
  苏遥与他拉扯半晌,最后看着天价房租愣了神。
  傅陵笑笑:“也不多。苏老板拿着用,平日多做点好吃的养身体。”
  这钱,再买个我专给你做饭都够了。
  落难的凤凰还是比鸡有钱。
  苏遥感叹一句高门大户对钱的认识和自己真是有壁,又陪傅陵安排一遭,便去做晚饭了。
  中午为阿言庆祝小试通过,苏遥做了一桌子菜。
  水煮肉片毛血旺酸菜鱼宫保鸡丁京酱肉丝,都是阿言喜欢吃的川菜。小孩正在长身体,又合口,倒全吃完了。
  午饭吃得油水大,苏遥晚上便煮上白粥,腌好肉丝,再切皮蛋,做道皮蛋瘦肉粥;
  既要清淡,虾自然是白灼。
  晨起王伯来送菜,这样肥的大虾确实少见,个头既大又匀称,竟还是活的。
  苏遥一个人就买了大半盆,养在厨房。
  王伯最喜欢苏遥这种吃家子:“苏老板真有眼光。”
  给抹了个菜钱的零头,省了苏遥好几块铜钱。
  苏遥将葱姜下冷水,待水煮沸后,便下入鲜虾。
  滚水咕嘟咕嘟,虾体微微蜷曲,透出红色,苏遥数着时辰,干净利落地捞出。
  又烹出红椒圈蒜蓉香葱的香味,倒上蒸鱼豉油,做成蘸料。
  苏遥想了一下,找出数只白瓷小碟子。
  如今算上吴叔,有六个人。
  傅先生算客人,还是分开吃吧。
  苏遥盛了六小碟子蘸料,将大虾码成三盘,一盘荷叶边碟子,两盘圆边碟子。
  又琢磨着加个素菜。
  将蛋清与蛋黄分开,煎一黄一白两个蛋饼,切细丝,与焯水的豌豆苗一起,做成凉拌菜。
  坊间开了家食铺,灌汤的小笼包子做得极好。早晨剩了半笼,还有蒸糕与花卷,苏遥热过,一并端上去。
  家中虽然只多出两个人,一顿饭却好像丰盛了不少。
  从前人少,坐在花厅不显什么,如今六个人,花厅倒像是坐满了。
  按道理,一家人应当在正房吃饭。
  但苏遥住在正房,从前身体不好,房中经常煮药。后来虽大好了,但这个习惯也未改,还是在待客的花厅吃。
  傅陵自然是可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