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20.尸陀林 4

  谢逢殊被三个字震得几乎魂飞魄散,连话都说不出了,半晌脑子里只想起来一个——成何体统!
  谢逢殊震惊之余,一股酸了吧唧许的怒气从心里冒出来,不算多,也不知道是从何而来。大概是因为自己一直以为对方是松间孤雪不染尘,没想到人家早就在这红尘染了一身风月,还犯了业。
  简直……简直……反正不成体统!
  好不容易六神归位,谢逢殊才勉强找回自己的声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干巴巴地来了一句:“绛尘法师这七百年真是……丰富多。”
  绛尘:“……”
  旁边的嘲溪很不给面子地发出一声嗤笑。
  实际上前面绛尘说了些什么谢逢殊都快忘了,满脑子只剩下了一个色欲业。绛尘的眼神还在谢逢殊身上,谢逢殊却下意识低头,不知道该把目光落在哪里,最后转转换换,还是落到了绛尘的左手上。
  对方的手骨节分明,轻搭在白色的僧袍上,腕间一串黑檀佛珠松松悬着,看起来干净疏朗。
  谢逢殊不自觉想到那天绛尘伸手蹭自己耳际时,对方手上传来的微凉触觉。
  谢逢殊那点酸气又忍不住往外冒了,他有些坏心眼地想:这人是个和尚,又一副不染半点春水的纯情相,又在深山老林待了几百年,也不可能见到人。
  莫不是被什么妖怪给骗了吧?
  谢逢殊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于是迂回着开口:“对方是妖?”
  “是。”
  啧。
  谢逢殊手撑在浮屠塔边,歪着脑袋刨根问底:“你们怎么认识的?”
  “他和别人打赌,能否进我的庙不被吃掉。”
  绛尘看谢逢殊一头雾水的样子,居然有些无奈地蹙了蹙眉,道:“有山中其他妖物和他说,和尚专吃妖怪。”
  啧啧,这得多傻的妖怪才能信啊。
  可绛尘虽然皱着眉,却目光平和,眉眼温和如水。谢逢殊撇撇嘴:“那这人——这妖现在在何处?”
  绛尘没有回答。
  谢逢殊等了片刻,终于察觉出来了些什么,不再问了。他直起身子看向绛尘,道:“你们佛法里说欢爱之事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无须介怀。”
  荒野之上天似苍穹,孤月垂光落于绛尘眼睫,照得他不似凡间客。
  人间无地着相思。
  谢逢殊那股酸消失得一干二净,心里居然有些难受起来,他望着眼前人,半晌之后开口道:“对不住——我不知前尘,不该妄言。”
  谢逢殊自嘲一笑:“怪我,这一生好像没有喜欢过哪个人。”
  一片寂静之中,绛尘垂目,最终低声道了句:“嗯,我知道。”
  *
  第二日一早,三人接着于尸陀林寻人。昨天三人已经见过了六位行尸走肉般的僧人,如今还剩下三位,干脆一人一头分别去寻。
  尸陀林夜里苦寒,日间酷晒却又有狂风,谢逢殊还要留神踩到脚下偶尔被黄沙半掩的枯骨,加上今天他兴致不高,总是走神,等再抬眼,已经不知道自己走到了何处。
  大概是尸陀林的一处边缘。
  见鬼了。
  谢逢殊叹了口气,准备寻一条路折返。却又听见不远处的浮屠塔背后,传来敲击木鱼的声音。
  此处有个修行的僧人。
  木鱼声不紧不慢,谢逢殊在原地听了会儿,往声音来源处走去。
  等他走到那座塔前,敲击声忽然停了,谢逢殊脚步一停,下一秒便看见塔后探出一个人来。
  那是一个灰袍布鞋的和尚,手里拿着一个颜色已经快掉光了的木鱼,简陋无比。他看起来比谢逢殊大上一点儿,约莫二十五六,衣服和其他在此苦修的僧人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看到谢逢殊先是一怔,随后露出一个笑容。
  “尸陀林居然来了外人,难得。”
  他声音微哑,或许是久被大漠风沙侵蚀,却不难听。谢逢殊见了这么多尸陀林中苦修的僧侣,难得遇到一个愿意和自己说话的,连忙道:“在下无明山谢逢殊。”
  “原来是位仙君。”
  对方双掌合十行了佛礼:“贫僧迦云,曾是无色天定光如来坐下弟子。”
  居然是个已经入了三天的佛修。
  谢逢殊有些惊异,一掀衣袍,与对方一起席地而坐。
  “既然已经入了三天——”
  “犯下色欲业,定光如来责我于此修行。”
  ……劳驾,我已经不想听到这三个字了。
  可是眼前的僧侣坦坦荡荡,面上还带着笑。谢逢殊又勾起了一点兴趣,问:“冒昧一问,是如何犯的业?”
  迦云答:“两百年前我入世修行,路过江南一镇,恰逢大旱,化缘七十七家,到第七十八家时,她开门递了一碗水给我。”
  说到这迦云停了下来,谢逢殊原以为他只是稍作停顿,和对方大眼瞪小眼了许久,才不可置信道:“没了?!”
  “没了。”
  “就这样?”
  “就这样。”
  谢逢殊满脸凌乱,问:“这算哪门子的犯业?”
  迦云笑了笑:“我当时入世修行了一百年,走遍了天下各地。等再回无色天,定光如来问我一路见闻,我唯一记得的便是她递给我的一碗水。
  “还有那碗的瓷色,花纹。那天她穿的是青色衣裙,像门前的江南烟柳。”
  谢逢殊沉默片刻,道:“然后呢,你有再见过她吗?”
  迦云摇摇头:“后来我就来这了,如今两百年已过,她应该早已经嫁夫生子,轮回转世啦。”
  他这话说得坦然自若,没有一丝一毫妒忌遗恨,自有佛家“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意味。可两百年过去了,他却连对方的钗裙都记得分毫不差。
  谢逢殊张了张口,最终还是没把那句“值不值”问出来。
  他想起昨夜绛尘说起往事时眉眼低垂,满目温和。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那到底是个什么妖怪?
  谢逢殊回神,对迦云笑了笑,道:“我逾矩了。”
  迦云也报以宽和一笑:“不妨事,几百年了,还是第一次有外人来。”
  谢逢殊道:“也是第一次有人和我说话,你们这其他僧侣都比较——”
  谢逢殊顿了顿,含蓄地形容:“四大皆空。”
  “他们啊,要么是要死了,要么是要飞升了吧。”
  “……听起来这俩好像是一回事似的。”
  “是啊。”迦云答,“以前燃灯古佛还在大梵天时还好,他入世之后,不知为何,三天戒律忽然森严无比,特别是色欲业,和尸陀林也没什么两样。”
  谢逢殊闻言,心内一动:“燃灯古佛,这是谁?”
  风沙之中,迦云神色忽地严肃起来,甚是有些恭敬的意味。
  “燃灯古佛乃万佛之祖,于上古之时创立三天,曾与天地同源。后来入世修行之后再也没回去过,整整一千多年。听说是下凡诛邪,不过不知真假。”
  一千多年,那不是。
  谢逢殊心下一松,道了句“多谢”,终于扯回了正事上。
  “敢问尊者,最近尸陀林可有异常?”
  “异常?”
  迦云皱眉想了想,有些迟疑地答:“如果说异常大概是最近殒身的修者好像太多了,连秃鹫都跟着多了起来,其他的我便不知了。
  “不过尸陀林冬日苦寒,熬不过去也正常。”
  谢逢殊暗暗记在了心里,起身对着对方行礼道谢,想了想又道:“或许等我有机会去江南,可以帮你寻一寻,至少寻一寻她的后人。”
  迦云却摇了摇头,洒脱一笑:“不必。
  “若是有机会,烦请仙君哪日路过佛寺,代我替她点一盏长明灯。”
  不管轮回于何处何年何岁,佑她平安喜乐,所愿皆成。
  谢逢殊直视着迦云,郑重其事点点头。
  “一定。”
  他转身走了几步,忽然又想起了什么,折回于迦云面前,解下腰间的封渊。
  “还有一事叨扰尊者。我的这把刀上面写了一串梵文,我既不知它从何而来,也不解其中之意,能否劳烦尊者帮我看看。”
  迦云答:“当然可以。”
  见对方准允,谢逢殊慢慢抽刀而出。毕竟是在佛门弟子面前摆弄刀刃,谢逢殊先道了一句“得罪”,再把刀递给了对方。
  迦云倒是好像没什么忌讳,先赞了一声“好刀”,才低头去看刀身。
  封渊刀身之上,那串梵文细密,笔锋俊朗。迦云看了一会儿,有些诧异地开口。
  “这是别人送你的刀?”
  “我不知道。”谢逢殊目光落在刀上,问,“可有不妥?”
  “倒也没有,不过这原本应该是一句佛门偈语,但好像被化成了赠言。”
  “是什么意思?”
  迦云把刀还给谢逢殊,抬眼看着对方。
  “顺境不忘形,苦海不失心,万难不畏险,至死不退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