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女》23、23、开始了(改错漏)

  苏世黎下来,大伯娘叫她坐,指着年轻的那个女子对她说“这是你二堂妹,是二伯娘的女儿。叫各玲。”指着年长些的“这是我女儿,叫边蔓。”
  苏世黎道“两位妹妹好。”
  但两个堂妹并不理会,只是低头吃自己的,相互笑着说话。大伯娘并不以为然,又扭头叫她正式见二伯娘和三伯娘。
  苏世黎一一叫了人,又问伯伯。说是伯伯和堂兄们在外头做生意,多在铺子里住,一个月回来不得几次。叫她坐下吃饭。
  苏世黎坐下来,便问称呼的事“我母亲她即是女儿,我怎么却要叫舅舅做伯伯呢?”
  大伯娘好笑,说“以前算命,说这家是没女儿的命,要有女儿,便要催生大祸。好巧不巧的,你母亲却出世了。你外祖父不忍溺死她,便请了算命先生来,算命先生说,便把你母亲当儿子养好了。以前你母亲小时候,都叫她五哥儿的。”说着又想起来“哎呀,你不要叫外祖母,要叫祖母。”一种事,信不信也别触霉头。
  苏世黎点头“是。”
  几个伯娘说着闲话,她时不时笑着应几声,坐她对面的边蔓看着沉稳些,长得不算好看,皮肤略黑黄。各玲坐在边蔓旁边,虽然长得不好,但皮肤好些,若是光线好时会显得有些唇红齿白的,还多少占些年轻女子的优势,青春洋溢。发现苏世黎在看自己,哼了一声,翻白眼。小声不知道在对边蔓说什么。边蔓笑着拍拍她的手,安慰她,叫她不用理会。
  各玲不知道怎么鬼使神差,对苏世黎说“明日我们要去赵太太的园子玩,你去吗?”大概想着,这种名声坏了的人,过街老鼠般,跑到省城就是想躲起来的,怎么敢到处见人。存心要叫她难堪。
  大伯娘听了便不太高兴,沉下了脸。县城的事家里谁不知道?人家都说她偷了人,烧了曹家,气死了自己父亲,被赶出的门。赵太太家里也有乡下的亲戚,风言风语也是有听闻的,还不知道苏家跟米家带着亲呢,这一去岂不是丢人吗。坏了自己女儿的婚事怎么好。
  二伯娘打圆场说:“世黎说要在省城来长住,怕还还没有安顿好。哪有这个时候。”
  边蔓也觉得不好,要她去干嘛?别人怎么看自己家?在桌子底下偷偷拉各玲的袖子。
  各玲却以为两个伯娘是在为苏世黎给台阶下,连大姐也不在自己这边。更不忿,只撒娇不肯放手“怎么不去?去嘛。先在家里住着,迟一天再安顿,也不防事的。”瞧着苏世黎笑。
  却不料苏世黎嫣然道:“那也好。”
  各玲简直被恶心坏了,这个人,果真是半点脸也不要的。怕不是以为省城跟县城离得远,别人不知道她那些丑事。
  怕到时候可真要笑死人了。
  ‘嗤’地笑了一声,吃着东西对边蔓示意,叫她看苏世黎这厚脸皮的样子。
  边蔓大概还是有些脑子,只摆着脸不说话,也不理她。
  各玲丝毫不觉得是生自己的气,反而一副同仇敌慨的样子,气鼓鼓对边蔓小声说“不说大姐你生气了,我也要被她气死,真是不要脸的。”
  大伯娘十分不满意各玲这样,只往三伯娘看。
  三伯娘却全不在意这边在说什么,见大嫂看自己,一脸莫明,只以为是怕苏世黎要住在米家,问苏世黎“你是要租房子还是要买的?”
  大伯娘便知道看她也没用。心里真是要气死了。这二母女,真个是一家人。心想,罢了,明天再找个由头,不叫她去。便也不再说什么。
  苏世黎恍然不知的模样,笑答“还是买下来妥当些。人居无定所,心里不安。”
  她三伯娘喜欢“哎呀,各玲的舅舅家,正有个院子要卖的。”又怕她买不起要自己给她便宜些“你打算买什么样的?省城里头好些的地方可贵着呢。便是想便宜与人,也半点没法子少。”目光把苏世黎从头打量到脚,因为有孝,她身上并没有甚么首饰。不知道是没有好东西,没得戴,还是虽然已经被赶走了,还有些孝心,自己父亲的孝期里不肯戴。
  苏世黎说“贵到也无妨,得要清静些的。周围没有乱七八糟的人。”她那些嫁妆还值些钱的,买个院子不算什么。心先定下来,再想别的,再怎么样还有个归处,也就不慌张了。
  二伯娘插话“那没有大几百两是下不来了。”并不信她买得起。
  苏世黎只笑笑,说“伯娘们认识人多,还请多帮忙留意打听,价钱到好说。若真的成了,我也不好叫伯娘们白劳累,按牙侩的价与伯娘们。”
  三伯娘这个眼睛便亮了“那可不刚好吗,各玲的舅舅们那一处,正是你要寻的。”
  二伯娘却突然笑说“唉呀,各玲舅舅那里有甚好的?不是我说,世黎定然是看不上。”对苏世黎说“那院子隔壁不是好人家。”对她和气起来。
  三伯娘不忿,心里存不下,立刻便摆在脸上。
  二伯娘不理会她,对苏世黎十分关切“不如你先住在家里,买屋子这种事,要看得面面俱道,是不能着急的。”与之前冷漠的态度来了个九十度的转变。
  三伯娘放下筷子,语气便不好了“二嫂这话可说得轻省呢,家里哪里还有地方!她且也不是一个人。”
  大伯娘却也来帮腔“挪一挪便是了。又不是在省城没有亲人了,她伯伯们且还在世呢,难道还叫世黎住到外头去吗?上辈恩怨,是上辈事,与下辈是没有关系的。家里挤是挤一点,比叫她一个女子,到外头住客栈要好些。”
  对边蔓说“你便与各玲去挤一挤。把屋子与你大姐姐先住着。”又笑,说“这下家里多了个女孩儿,称呼都要改。”让叫苏世黎大姐姐,叫边蔓二姐姐。
  各玲愕然“那怎么能行?”竟还让自己叫她大姐姐?
  大伯娘笑:“你不是不喜欢与你二姐姐一道吧?”
  各玲连忙说“怎么会呢。”不忿地往边蔓看,想叫她帮忙说话,叫这破鞋滚出去。
  边蔓却只安抚她,对自己母亲乖乖巧巧点头“是。一会儿吃完了饭,我便给大姐姐把屋子腾出来。”
  各玲气得眼睛都红了,往她亲妈看。
  苏世黎这位三伯娘自己且还在生气呢,不知道两个大嫂为什么要存心阻着自己哥哥卖屋的事。
  但既然大嫂都这么说,她也不好再顶。一场饭吃得气鼓鼓的。吃完便甩了筷子,跟谁也不打招呼,扭头就上楼去了。
  边蔓住二楼,和各玲住对门。搬东西到也方便的。各玲气呼呼地帮忙,见边蔓把些不常用的东西也搬出来,气恼道“大姐!她还常住不成。”
  苏世黎就站在旁边呢,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敌意。
  边蔓嗔道“你别孩子气。”对苏世黎歉意地笑了笑。把各玲推到她屋里去了。公道话到是不会多说一句的。
  边蔓的东西一搬走,这边屋子便有些空荡荡。苏世黎的东西不多,只有个包。里头有一件衣裳也没有一件,全是那一箱嫁妆剩下来的金、玉器、宝石之类。还有一件珍珠串的褂子。因为三个人看着打扮得朴素,又只是个简单的包袱,一路没遇到甚事。也亏得麻姑背得轻松。
  她把东西放下,桌上都摆不下。便摆在地板上头。一样一样地点。不紧不慢。门大开着。
  大伯娘上来,一进屋子便被晃了一眼。脸上只做毫无波澜的样子,笑说:“屋子里差什么,只管与我说。”又奇怪“那两个下人呢?也不来帮着你拾。”好像不知道米家的人正指使她们干活呢。
  转头下去,不一会儿就把四乐和麻姑带上来。十分不高兴“哪有留主家在上头自己拾屋子的?你们别是看着她孤女一个,不把她当一回事。我告诉你们,她便不是在苏家,也不是没有亲人了。米家且还在。你们若以为她好说话,就轻视她,我这个做伯娘的可不能不管。”大有要换人的意思。
  苏世黎笑说“是我叫她们多帮着家里做些杂事的。伯娘不要怪她们。”
  大伯娘这才和气,拉着她的手:“她们要是不好使,你只管告诉我,不能纵容。在省城,要买当用的下仆再容易不过。我这里尽有相熟的牙人。 ”
  苏世黎点头称是。
  大伯娘去了,不一会儿三伯娘上楼,原是想进对面的,扭头看到这边,一脸惊讶就进门来了“你们把这些背来的?”拿起来左看右看。连连咂舌。她只道苏世黎有钱,却不知道这么有钱!一问竟然换洗的衣裳也没有,可殷勤得很。
  “哎呀。这不怕。”
  回头去了各玲屋子,不一会儿拿来好一些,布料看着是崭新的,没上过身。衣料也好。“各玲这些衣裳做了一直都摆着,来不及穿,你可不要嫌弃的。”
  苏世黎感动的样子,直谢她。她高兴得很,觉得笼络住了人“以后有你多照应着你三伯便是。如今生意可不好做。”苏世黎点头“生意确实难得很呢。”她只以为苏世黎好哄,喜滋滋走了。
  苏世黎才关门,反正目地已经达到了。
  四乐压低了声音惊叹“伯娘们可真好。”觉得主家这可算是有亲人了。总比一个人孤苦如浮萍来得好。
  麻姑可愁得很,眉头锁着。想跟苏世黎交待什么,说不了话,也不会写。直朝苏世黎比划。
  苏世黎拍拍她的手“我知道的。”站在窗前回望桌上那堆珠光宝气之物轻轻地笑“人嘛。”
  到底也算安顿下来。
  快睡时,下头二伯娘来,让四乐和麻姑和钱妈去挤,苏世黎说“自来都是她们给我值夜。我一个人睡不着的。”便就算了。
  不过三个主仆要住一个屋子,有些拥挤。四乐和麻姑只能打地铺。苏世黎叫两个人跟自己挤床上,如今的境地,还管什么主仆呢。
  可两个人怎么也不肯“您是主家。待奴婢们好奴婢感激不尽,愿意为主家肝脑涂地。可尊卑有别,断不敢逾越。”她也只好算了。
  不过关了灯,还听到对面在吵闹。
  各玲不高兴,大骂了几句什么,无非是烂货、破鞋什么的。
  三伯娘骂她,她说“二伯娘是这么说的!又不是我说的!”
  话音才落,便听到清脆的一声。不知道是东西砸了还是怎么的。
  安静了一瞬间,便听到各玲嚎哭起来。喊着自己不活了。
  三伯娘又骂了她一气,大伯娘下楼来不知道说了什么,三伯娘才跟她一道走,走时摔了门,气恨恨的,不过各玲一直哭没有停。
  苏世黎躺在床上,看着窗户里落进来的那一线光。静静地听着,突地无声露出一个笑容来。
  四乐已经睡了。
  麻姑还醒着。
  苏世黎翻了个身,麻姑正担心地看着她。
  她心里暖暖的,压低了声音,对麻姑说:“我没事。只是突然想起,以前小的时候,奶妈嘴碎。给我讲了个故事,说有个妇人带女儿改嫁,对方是个孤户,没有亲人,只有一个顶顽劣的儿子。妇人嫁过去没两年那男人就死了,只剩下儿子了,她对那儿子很不好,极尽打骂,不给饭吃。每天孩子嚎得人尽皆知,她也不知羞耻,不怕邻里闲言,照办不误。后来那儿子生病,她也不肯请大夫,只说没钱。后来孩子竟病死了。好好一个男儿呢,就快成年娶亲了。奶妈对这个妇人十分唾弃。骂她毒妇。说她会有报应的。可她呢,她吃得好,睡得好,有气就出,经营着男人留下的活计,做起屠户的营生,等女儿长大,还给女儿招了个外地的男人做上门女婿,不几年竟儿孙满堂,她可真畅快呀。别人背后骂她,她可听不见”
  她说着笑“麻姑,你别看在背后人总是个个正义,但单单见了面,哪个都是笑吟吟叫她,让多送点搭头碎肉什么的,她也大方,给街坊十足的面子。或偶尔有人不识相,在她面前乱讲呢,她必然要拿刀追出几条街去,再也不送肉给这家了。后来,谁都不去惹她。只是在背后吃着妇人送的那一丁点肉,又常会骂几句这妇人一定会得报应之类。”
  她说着便笑起来“人呀,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我这些天,越想得明白,越觉得人之恶、蠢、贪如入髓顽疾,刮骨难去。”
  她叹气扭头,柔声对一脸担忧的麻姑说“我今日想明白了,以后我不会再受一星半点气。谁叫我难过,我就叫谁哭。谁叫我哭,我就要他死。你不要再担心我了。”
  一个死字出口,叫她自己的心肝都颤了一颤。
  可害怕下头,是叫她全身发抖的愉悦。光是想想那些对不起自己的人,如果有一天跪下认错,哭着求她放自己一条生路,就血液沸腾。
  麻姑眼神更难过,比划着问她“主家明天去赵太太那里做甚么呢?”
  苏世黎像孩子似的,与她说悄悄话“我要一样东西。”就算各玲不开口,她也会有法子去。
  麻姑担心,摆手。
  比划着劝她,即有钱能够立足,再想法子找点营生,或嫁个好人,日子只有好的,何必再去搅和这些事情呢。
  苏世黎说“不行呀麻姑。不行呀。”她扭头看着窗户上那一点光。
  她不甘心呀。
  苏世黎下来,大伯娘叫她坐,指着年轻的那个女子对她说“这是你二堂妹,是二伯娘的女儿。叫各玲。”指着年长些的“这是我女儿,叫边蔓。”
  苏世黎道“两位妹妹好。”
  但两个堂妹并不理会,只是低头吃自己的,相互笑着说话。大伯娘并不以为然,又扭头叫她正式见二伯娘和三伯娘。
  苏世黎一一叫了人,又问伯伯。说是伯伯和堂兄们在外头做生意,多在铺子里住,一个月回来不得几次。叫她坐下吃饭。
  苏世黎坐下来,便问称呼的事“我母亲她即是女儿,我怎么却要叫舅舅做伯伯呢?”
  大伯娘好笑,说“以前算命,说这家是没女儿的命,要有女儿,便要催生大祸。好巧不巧的,你母亲却出世了。你外祖父不忍溺死她,便请了算命先生来,算命先生说,便把你母亲当儿子养好了。以前你母亲小时候,都叫她五哥儿的。”说着又想起来“哎呀,你不要叫外祖母,要叫祖母。”一种事,信不信也别触霉头。
  苏世黎点头“是。”
  几个伯娘说着闲话,她时不时笑着应几声,坐她对面的边蔓看着沉稳些,长得不算好看,皮肤略黑黄。各玲坐在边蔓旁边,虽然长得不好,但皮肤好些,若是光线好时会显得有些唇红齿白的,还多少占些年轻女子的优势,青春洋溢。发现苏世黎在看自己,哼了一声,翻白眼。小声不知道在对边蔓说什么。边蔓笑着拍拍她的手,安慰她,叫她不用理会。
  各玲不知道怎么鬼使神差,对苏世黎说“明日我们要去赵太太的园子玩,你去吗?”大概想着,这种名声坏了的人,过街老鼠般,跑到省城就是想躲起来的,怎么敢到处见人。存心要叫她难堪。
  大伯娘听了便不太高兴,沉下了脸。县城的事家里谁不知道?人家都说她偷了人,烧了曹家,气死了自己父亲,被赶出的门。赵太太家里也有乡下的亲戚,风言风语也是有听闻的,还不知道苏家跟米家带着亲呢,这一去岂不是丢人吗。坏了自己女儿的婚事怎么好。
  二伯娘打圆场说:“世黎说要在省城来长住,怕还还没有安顿好。哪有这个时候。”
  边蔓也觉得不好,要她去干嘛?别人怎么看自己家?在桌子底下偷偷拉各玲的袖子。
  各玲却以为两个伯娘是在为苏世黎给台阶下,连大姐也不在自己这边。更不忿,只撒娇不肯放手“怎么不去?去嘛。先在家里住着,迟一天再安顿,也不防事的。”瞧着苏世黎笑。
  却不料苏世黎嫣然道:“那也好。”
  各玲简直被恶心坏了,这个人,果真是半点脸也不要的。怕不是以为省城跟县城离得远,别人不知道她那些丑事。
  怕到时候可真要笑死人了。
  ‘嗤’地笑了一声,吃着东西对边蔓示意,叫她看苏世黎这厚脸皮的样子。
  边蔓大概还是有些脑子,只摆着脸不说话,也不理她。
  各玲丝毫不觉得是生自己的气,反而一副同仇敌慨的样子,气鼓鼓对边蔓小声说“不说大姐你生气了,我也要被她气死,真是不要脸的。”
  大伯娘十分不满意各玲这样,只往三伯娘看。
  三伯娘却全不在意这边在说什么,见大嫂看自己,一脸莫明,只以为是怕苏世黎要住在米家,问苏世黎“你是要租房子还是要买的?”
  大伯娘便知道看她也没用。心里真是要气死了。这二母女,真个是一家人。心想,罢了,明天再找个由头,不叫她去。便也不再说什么。
  苏世黎恍然不知的模样,笑答“还是买下来妥当些。人居无定所,心里不安。”
  她三伯娘喜欢“哎呀,各玲的舅舅家,正有个院子要卖的。”又怕她买不起要自己给她便宜些“你打算买什么样的?省城里头好些的地方可贵着呢。便是想便宜与人,也半点没法子少。”目光把苏世黎从头打量到脚,因为有孝,她身上并没有甚么首饰。不知道是没有好东西,没得戴,还是虽然已经被赶走了,还有些孝心,自己父亲的孝期里不肯戴。
  苏世黎说“贵到也无妨,得要清静些的。周围没有乱七八糟的人。”她那些嫁妆还值些钱的,买个院子不算什么。心先定下来,再想别的,再怎么样还有个归处,也就不慌张了。
  二伯娘插话“那没有大几百两是下不来了。”并不信她买得起。
  苏世黎只笑笑,说“伯娘们认识人多,还请多帮忙留意打听,价钱到好说。若真的成了,我也不好叫伯娘们白劳累,按牙侩的价与伯娘们。”
  三伯娘这个眼睛便亮了“那可不刚好吗,各玲的舅舅们那一处,正是你要寻的。”
  二伯娘却突然笑说“唉呀,各玲舅舅那里有甚好的?不是我说,世黎定然是看不上。”对苏世黎说“那院子隔壁不是好人家。”对她和气起来。
  三伯娘不忿,心里存不下,立刻便摆在脸上。
  二伯娘不理会她,对苏世黎十分关切“不如你先住在家里,买屋子这种事,要看得面面俱道,是不能着急的。”与之前冷漠的态度来了个九十度的转变。
  三伯娘放下筷子,语气便不好了“二嫂这话可说得轻省呢,家里哪里还有地方!她且也不是一个人。”
  大伯娘却也来帮腔“挪一挪便是了。又不是在省城没有亲人了,她伯伯们且还在世呢,难道还叫世黎住到外头去吗?上辈恩怨,是上辈事,与下辈是没有关系的。家里挤是挤一点,比叫她一个女子,到外头住客栈要好些。”
  对边蔓说“你便与各玲去挤一挤。把屋子与你大姐姐先住着。”又笑,说“这下家里多了个女孩儿,称呼都要改。”让叫苏世黎大姐姐,叫边蔓二姐姐。
  各玲愕然“那怎么能行?”竟还让自己叫她大姐姐?
  大伯娘笑:“你不是不喜欢与你二姐姐一道吧?”
  各玲连忙说“怎么会呢。”不忿地往边蔓看,想叫她帮忙说话,叫这破鞋滚出去。
  边蔓却只安抚她,对自己母亲乖乖巧巧点头“是。一会儿吃完了饭,我便给大姐姐把屋子腾出来。”
  各玲气得眼睛都红了,往她亲妈看。
  苏世黎这位三伯娘自己且还在生气呢,不知道两个大嫂为什么要存心阻着自己哥哥卖屋的事。
  但既然大嫂都这么说,她也不好再顶。一场饭吃得气鼓鼓的。吃完便甩了筷子,跟谁也不打招呼,扭头就上楼去了。
  边蔓住二楼,和各玲住对门。搬东西到也方便的。各玲气呼呼地帮忙,见边蔓把些不常用的东西也搬出来,气恼道“大姐!她还常住不成。”
  苏世黎就站在旁边呢,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敌意。
  边蔓嗔道“你别孩子气。”对苏世黎歉意地笑了笑。把各玲推到她屋里去了。公道话到是不会多说一句的。
  边蔓的东西一搬走,这边屋子便有些空荡荡。苏世黎的东西不多,只有个包。里头有一件衣裳也没有一件,全是那一箱嫁妆剩下来的金、玉器、宝石之类。还有一件珍珠串的褂子。因为三个人看着打扮得朴素,又只是个简单的包袱,一路没遇到甚事。也亏得麻姑背得轻松。
  她把东西放下,桌上都摆不下。便摆在地板上头。一样一样地点。不紧不慢。门大开着。
  大伯娘上来,一进屋子便被晃了一眼。脸上只做毫无波澜的样子,笑说:“屋子里差什么,只管与我说。”又奇怪“那两个下人呢?也不来帮着你拾。”好像不知道米家的人正指使她们干活呢。
  转头下去,不一会儿就把四乐和麻姑带上来。十分不高兴“哪有留主家在上头自己拾屋子的?你们别是看着她孤女一个,不把她当一回事。我告诉你们,她便不是在苏家,也不是没有亲人了。米家且还在。你们若以为她好说话,就轻视她,我这个做伯娘的可不能不管。”大有要换人的意思。
  苏世黎笑说“是我叫她们多帮着家里做些杂事的。伯娘不要怪她们。”
  大伯娘这才和气,拉着她的手:“她们要是不好使,你只管告诉我,不能纵容。在省城,要买当用的下仆再容易不过。我这里尽有相熟的牙人。 ”
  苏世黎点头称是。
  大伯娘去了,不一会儿三伯娘上楼,原是想进对面的,扭头看到这边,一脸惊讶就进门来了“你们把这些背来的?”拿起来左看右看。连连咂舌。她只道苏世黎有钱,却不知道这么有钱!一问竟然换洗的衣裳也没有,可殷勤得很。
  “哎呀。这不怕。”
  回头去了各玲屋子,不一会儿拿来好一些,布料看着是崭新的,没上过身。衣料也好。“各玲这些衣裳做了一直都摆着,来不及穿,你可不要嫌弃的。”
  苏世黎感动的样子,直谢她。她高兴得很,觉得笼络住了人“以后有你多照应着你三伯便是。如今生意可不好做。”苏世黎点头“生意确实难得很呢。”她只以为苏世黎好哄,喜滋滋走了。
  苏世黎才关门,反正目地已经达到了。
  四乐压低了声音惊叹“伯娘们可真好。”觉得主家这可算是有亲人了。总比一个人孤苦如浮萍来得好。
  麻姑可愁得很,眉头锁着。想跟苏世黎交待什么,说不了话,也不会写。直朝苏世黎比划。
  苏世黎拍拍她的手“我知道的。”站在窗前回望桌上那堆珠光宝气之物轻轻地笑“人嘛。”
  到底也算安顿下来。
  快睡时,下头二伯娘来,让四乐和麻姑和钱妈去挤,苏世黎说“自来都是她们给我值夜。我一个人睡不着的。”便就算了。
  不过三个主仆要住一个屋子,有些拥挤。四乐和麻姑只能打地铺。苏世黎叫两个人跟自己挤床上,如今的境地,还管什么主仆呢。
  可两个人怎么也不肯“您是主家。待奴婢们好奴婢感激不尽,愿意为主家肝脑涂地。可尊卑有别,断不敢逾越。”她也只好算了。
  不过关了灯,还听到对面在吵闹。
  各玲不高兴,大骂了几句什么,无非是烂货、破鞋什么的。
  三伯娘骂她,她说“二伯娘是这么说的!又不是我说的!”
  话音才落,便听到清脆的一声。不知道是东西砸了还是怎么的。
  安静了一瞬间,便听到各玲嚎哭起来。喊着自己不活了。
  三伯娘又骂了她一气,大伯娘下楼来不知道说了什么,三伯娘才跟她一道走,走时摔了门,气恨恨的,不过各玲一直哭没有停。
  苏世黎躺在床上,看着窗户里落进来的那一线光。静静地听着,突地无声露出一个笑容来。
  四乐已经睡了。
  麻姑还醒着。
  苏世黎翻了个身,麻姑正担心地看着她。
  她心里暖暖的,压低了声音,对麻姑说:“我没事。只是突然想起,以前小的时候,奶妈嘴碎。给我讲了个故事,说有个妇人带女儿改嫁,对方是个孤户,没有亲人,只有一个顶顽劣的儿子。妇人嫁过去没两年那男人就死了,只剩下儿子了,她对那儿子很不好,极尽打骂,不给饭吃。每天孩子嚎得人尽皆知,她也不知羞耻,不怕邻里闲言,照办不误。后来那儿子生病,她也不肯请大夫,只说没钱。后来孩子竟病死了。好好一个男儿呢,就快成年娶亲了。奶妈对这个妇人十分唾弃。骂她毒妇。说她会有报应的。可她呢,她吃得好,睡得好,有气就出,经营着男人留下的活计,做起屠户的营生,等女儿长大,还给女儿招了个外地的男人做上门女婿,不几年竟儿孙满堂,她可真畅快呀。别人背后骂她,她可听不见”
  她说着笑“麻姑,你别看在背后人总是个个正义,但单单见了面,哪个都是笑吟吟叫她,让多送点搭头碎肉什么的,她也大方,给街坊十足的面子。或偶尔有人不识相,在她面前乱讲呢,她必然要拿刀追出几条街去,再也不送肉给这家了。后来,谁都不去惹她。只是在背后吃着妇人送的那一丁点肉,又常会骂几句这妇人一定会得报应之类。”
  她说着便笑起来“人呀,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我这些天,越想得明白,越觉得人之恶、蠢、贪如入髓顽疾,刮骨难去。”
  她叹气扭头,柔声对一脸担忧的麻姑说“我今日想明白了,以后我不会再受一星半点气。谁叫我难过,我就叫谁哭。谁叫我哭,我就要他死。你不要再担心我了。”
  一个死字出口,叫她自己的心肝都颤了一颤。
  可害怕下头,是叫她全身发抖的愉悦。光是想想那些对不起自己的人,如果有一天跪下认错,哭着求她放自己一条生路,就血液沸腾。
  麻姑眼神更难过,比划着问她“主家明天去赵太太那里做甚么呢?”
  苏世黎像孩子似的,与她说悄悄话“我要一样东西。”就算各玲不开口,她也会有法子去。
  麻姑担心,摆手。
  比划着劝她,即有钱能够立足,再想法子找点营生,或嫁个好人,日子只有好的,何必再去搅和这些事情呢。
  苏世黎说“不行呀麻姑。不行呀。”她扭头看着窗户上那一点光。
  她不甘心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