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女》17、17、嫁妆(六)

  苏世黎却闪开,退开一步说“张小姐怕是想差了。我苏世黎自生来行得端坐得正,这样的丑事不说做,听也不敢去听的。今日张小姐不来说这件事,我都不知道当日被气得落了胎好心送我去省城医院求治的,竟是杜家的少爷。”
  张小姐怔一下,这怕不是个傻子。又想莫不是自己话讲得太隐晦,她竟听不懂,想再把话说得清楚些。
  苏世黎正要说话,此时曹老太太却先在后面喊起来“对,是没有的。”连连点头,赞同苏世黎的话。看来她已经回过神。冲上来,抓着救命稻草一般,当先就拉住了苏世黎生怕她跟着张宝千跑了,或又被这张小姐说动了心。低声对苏世黎道“我们才是一家人,便是有什么,我们关起门来说,曹家是不会亏待你的。你与正书的情谊在那里,可不能害他呀。”
  原本苏世黎还想好了,自己这样做了,如果张小姐见一计不成,调头改了说法要与曹老夫人合谋陷害自己又如何应对。却不晓得曹老夫人心一慌,竟然这样傻,巴巴地自己上赶着替这个眼中盯儿媳妇洗白,全没有想到别的,顿时提起来的心先落回去一半。
  张小姐有些恼意:“没有的?那传得满天飞的又是怎么个说法?”
  曹老太太可真是着急了,立刻抢着说:“不过是家里走水,又正好世黎滑胎被送治,两件事凑在一起,好事者胡编乱造罢了。世黎病好回到县城,听到了谣言误以为是家里传播,今日回来才不肯进门,要在门口与我理论。我方才出来就是要澄清这件事,当众处置了恶仆的,还世黎清白,向她请罪的。”
  张小姐没料曹老太太嘴改得这么快,噎在那儿,被气得要笑了:“你且问问这些人信不信?”指指那一大堆看热闹的。
  下面这些人也拿不准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了,但有恶劣大胆的窜出来大声叫“哎呀,曹老太太,你们一会儿一个说法,我们这热闹都看不过来了。”
  起来一阵轰笑。难为曹老夫人能无动于衷。
  张小姐挑眉看了一眼下面,对曹老夫人说“也是,曹家公子为了前程与生意,荐自己妻子与他人枕塌。放谁家谁不遮掩?您这口血要往肚里咽我看着都心酸……”
  苏世黎不紧不慢应道:“张小姐怕真是误会了。本地认识曹家和苏家的人都晓得,我素来是不会一个人出门的,杜少爷又是第一次来县城。我与杜少爷,就医当天是初次见面,落了他的孩子的话,岂不是无稽之谈?杜少爷那天确实是好心,见我大出血,人怕不行了,立刻挺身而出,只是当日深夜里,我出去的匆忙,身上没有带现钱,医院的用确实是杜少爷结的,我还一直惦记着怎么还他呢。杜少爷是对我有恩的人。张小姐口口声声便替他认这种错,我听着十分不是滋味。”
  张宝千万分意外。她还有这样的口舌。她看看苏世黎,又看曹老夫人。
  曹老太太这会儿早在心里打定了主意,不论怎么的,先把眼前这个难关过了再说,苏世黎的事以后再说。
  这样想,便更镇定下来,对苏世黎再恳切不过:“我晓得,你在省城治病,家里竟没去看顾,叫你觉得心寒了,以为家里因为落了孩子的人记恨你,嫌弃你没了生育,对你不仁不义。可孩子啊,我虽不是你亲生的母亲,这多年,可从来都待你跟亲生的没有差别,我怎么能这样待你?你身上不好,我恨不得代你受苦,还不是因为你小产没了孩子,家里又走了水,我这个老东西受不了接连不断的打击,一病不起。今日人才稍微好了些,听说你回来,都感觉自己更好了,连忙撑强爬起来接你呢,出来才知道 ,原来家里有些贱婢搅出许多事端,坏了你的名声,也坏了曹家的名声,还叫你误以为曹家不仁不义。”
  说着,竟抹起泪来“世黎啊,我苦命的孩子,要不是许四那个贱妇,我们好好一个家,怎么会弄成今天这样!!我哪怕在病中人都不甚清楚时,想到许四也恨得咬牙切齿!若是正书没有被她骗,若正书能狠得下心,那多好呢?”表情实在情真意切。
  陪她出来的婆子再机灵不过,立刻扶着她安慰“老夫人不要太伤心。”又喝斥先前在外头应付的婆子“闹出这许多事,你还以为自己真能在府里一手遮天!你中饱私囊的事,老夫人早就知道 ,只是老夫人怜悯你,只当没有的事,想放你一马。后来老夫人不好了,我也是为了照应老夫人忍耐你罢了,却哪料你这样大胆毒辣!如今老夫人已经起得来了,二太太也知道是你犯的事,你那些阴谋已经不能成了,还不跪下!”
  那婆子完全是懵的,什么事?怎么会成这样?
  可她身家性命都在老太太那儿呢,不论对方说什么,都只有应的,连忙就伏到了地上,只大叫“老夫人饶命,太太饶命!奴婢该死!奴婢罪该万死!”老泪纵横。
  不知道是害怕自己会死而委屈,还是做戏。
  扶着曹老夫人的婆子铁面无私的样子,扭头又向曹老夫人告状“老夫人,看您病着我才没提,日前有下仆偷偷来说,之前夫人大血崩,明明请了大夫来的,也是她从中做梗,买通了个贱婢,假传二太太的话说病在羞处,不愿延医,竟想害死二太太。二太太那边有个叫桃若的,当时还被她陷害,现在不知道是关着,还是已经被害死了。”
  又转身对苏世黎说“二太太怕不知道 ,您去了省城之后,老夫人请大夫,她也作梗。不想叫老夫人好起来。这分明是做贼心虚,生怕自己终年中饱私囊被揭穿,以为自己是得力的人,老夫人和二太太若是没了,府里的事二公子也不懂,自然会都交到她手上。不止她以前贪下的东西没人会追究,以后想要多少,还不是左手转右手的事。”
  曹老夫人一听气得手抖,不理那婆子又哭又叫,喊冤枉,只叫下仆来把她押下去。
  张小姐脸色十分难看。大约来时志在必得,岂料到这小地方的妇人,竟然叫她空手回去。曹家、苏家,算什么东西?她亲自从省城来的。她们竟叫她这样败兵而归。想着马上杜家就要定下其少爷的婚事,更是恨得牙痒痒。好容易才按下胸中的恼怒。
  曹老夫人上前,要把银票还她,她却并不把钱接,只道:“不论你们话怎么说,其实是什么样我们心知肚明。杜家从来不欠人的。”转身就上车,叫车夫“走”。可看热闹的人群哄哄闹闹,一时分不开,车子到还不能立刻就出去。
  张小姐抱臂坐在车里等着随从开道,扭头看到苏世黎站得近,想了想,对她压低了声音说“你竟还想在曹家呆,真是疯魔了。我不知道说你傻还是蠢。看在同是女人,给你个机会,你若后悔,只管来省城找我。”这种大把柄不是一般的风流帐可比,要能成,便能一击即中,婚肯是不能结了。所以她不肯轻易放弃,从订婚到结婚,还有的是时候。
  苏世黎没甚表情,反问“我真跟着张小姐去了杜先生会放过我吗?”父子再不和,也是父子。
  张宝千愣了一下,这才正色扭头认真地打量苏世黎。
  苏世黎以为张宝千要恼羞成怒,可她竟没有,看了半天最后‘嗤’了一声,自嘲似地笑起来,对苏世黎道“我来时听说,苏家二小姐并不是个聪明人,被人坑了还替人数钱。现在看来苏二小姐深藏不露呀,想来曹家在你手里是讨不得好的。今日也算我大意,给家雀啄了眼罢。你也别说我心狠手辣,到底我还给你留了一线,也不算交恶罢――若我一早就跟曹老夫人联合,你以为她会怜惜你吗?这边的事,既然你看出来了,我也给打个包票,你要肯帮我这一次,我保你性命,保你富贵。你也想想清楚,你要是不借我的手,曹家这样对你结下的仇,下辈子恐怕也报不了。你厉害,也只是一个人。你不想想自己受的委屈,不想想自己差点丧命,也想想那不得出世的孩子。它何罪之有呀。若事成,你少的只是名声罢了。可只要换个地方,就谁也不认识你,又开始开始新的生活,又有什么呢?”
  苏世黎笑一笑“其少爷对我有恩我不会害他。”
  张宝千十分意外,长叹一口气“行吧。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气节。那你好自为知吧。”饶有兴趣地歪头对车窗外的苏世黎说:“以后苏小姐去省城,我一定要请苏小姐吃茶的。想想你以后也必得像我一样,是只能靠自己的人,我们是有话说的。”
  苏世黎没有应声。
  人群被张宝千的随从推开让出了一条路,车子从人群开出去了。
  人群里都在议论。一边深以为苏世黎私奔这谣言是确实是曹家下仆作乱而起,而张小姐其实是为了陷害自己那个‘继子’而来。
  一边深以为,其少爷跟曹二公子确有共妻之嫌,曹老太太只是嘴硬遮丑,张小姐是个好人,苏世黎是个破鞋还不识好歹。
  可到底谁也没有真凭实据,只是打个嘴炮。
  不过大概在张小姐看来,光是这样她那些钱也算没有白给。
  人嘛,总是信好不信坏的。事情传出去,亲家哪怕只是有些疑心呢,再加上她推波助澜,成不了大气,但总有些风浪,不枉她坐了这么久的车,了这么些唇舌。
  张宝千走了,可人群却不散。意犹未尽地站在原地说话。
  有许多人因为想法不同,而争执起来。
  曹老太太笑脸尤在,迎上来要扶苏世黎“你身子可好些?”仿佛自己对自己催眠成功,已经将假的当成真的了。要迎她回曹家去。人嘛,刚刚说的话,不能当成屁放了,不然岂有脸在。她便是再厌恶苏世黎,熬也要熬一段,再寻别的法子。
  苏世黎从没有这样复杂的心情。
  她看着这个老妇人,对方眼角的笑意,温和的表情,都真的不能再真。一个人――有多少张面具,多少张脸?她想,以前自己就好像生活在表面,现在才真正的沉到了里世界来。
  以前看到了一切,却也什么都不到。现在才真正的懂得去看,去听。
  以前她仿佛是个懵懂的梦游着的人。是个没有长大的人。现在才清醒过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成人。
  但是,她感到恶心。
  这种成长,令她用新的目光去审视一切,可这个世界,这些人都令她感到恶心。
  她回手。
  曹老夫人抓了个空,眉角微微挑了挑,大概是恼怒。随后又回复了宽仁的模样。以前这些细微的表情,苏世黎是看不见的,可现在她看见了。
  她问曹老夫人“桃若呢?”
  曹老夫人向身边的人看,她身边的婆子十分惋惜说:“方才问过,桃若姑娘已然被那贱婢给害死了。”
  曹老夫人也惋惜“桃若是个好丫头,一向对你忠心,办事又周道。年轻轻这样实在可惜了。”又自责,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是自己管家不当。“到底年事已高。她多年经营我也不知道 ,才叫她心渐渐大了,一把年纪却被人蒙蔽成这样子,实在有愧。”
  …………
  之后可能还说了点什么,苏世黎没有再听。总归是在开脱吧。想来,曹老夫人这一转了口风,虽然无稽,可以她的秉性,之前做事必然还留了一手的,自然也有办法在外面将自己前后反转的事圆回来。
  苏世黎半天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突然打断了曹老夫人的话“我们就不必再做戏了。曹家的大门除非夷为平地,我是再不会迈进一步的。”
  她看着那张震惊的老脸――原来曹老夫人也这么老了,人老了面目这么狰狞,以前她都没有细看。
  她对曹老夫人说话,语气又轻又温柔:“桃若死在这儿。我的孩子死在这。我也死在这儿。这一世,下一世,我与你们曹家,都不共戴天!”
  说出这句话可真痛快。仿佛这样都能出口恶气。
  曹老夫人怔怔,有一瞬间还以为自己看到了恶鬼“你!”
  说完,她也不看曹老夫人,后退了几步,扭头不知道在人群里找谁,最后看到值官“田大人。帮我做个见证。”
  值官不解,这事情不都完了吗,下仆犯错,主家便可随意处置 ,也与官府无关。还是点点头。
  苏世黎站在场中间,以所有人都能听得清的声音,扬声道:“我苏世黎虽然已因曹老夫人亲口证得清白,可痛失幼子又坏了身子,自以为不能再为曹家开枝散叶就不配再为曹家主妇,自请下堂。”
  值官向曹老夫人看。曹家要是不答应,就得打官司。
  曹老夫人惊魂未定,看着苏世黎怔怔的,婆子低声催促她,她恍然“什么?”根本没有听到苏世黎说的话。
  值官说“苏二小姐请离。”
  曹老夫人脱口而去“你能去哪儿?”
  对呀,她能去哪儿?她父亲已经不行了,苏家还是她的家吗?一个不能生育的人,再嫁也难。还有什么出路?
  可苏世黎丝毫也不动摇。
  曹老夫人定了定心。她也晓得,之前错在苏世黎,开个祠堂就能叫她死,苏家连嫁妆也不敢要,冤也不能喊。现在却不同。自己亲口说了,苏世黎是清白的。嫁妆必得如数奉还。
  固然可以强留,可苏世黎已经不是以前的苏世黎了,决不会再相信她的话,万一跟她死磕,再回头找张宝千,两个人一道岂不是要害惨了自己儿子。
  哪怕再不舍,最后还是闭上眼睛,点了点头。
  想起因为苏世黎惹来的种种事端,想想吃下去的东西得吐出来,心里恨得滴血。
  和离并不像苏世黎想的那么繁琐,女帝登基后新朝的规矩无非是和离书写下,两家各签了名字,按了手印,再送到官府归档,最后监官陪同清点嫁妆之类。
  几年夫妻,不过短短小半天,便成了陌路,甚至连自己丈夫都不必在场。长辈便能做主。
  快清点嫁妆时,曹老太太只说身子重,回去躺了,只有方才一直贴身的婆子在。
  苏世黎坐在官衙堂上慢慢喝茶,婆子一脸为难,跟监官说“家里一场大火烧得所剩无几,许多东西怕是已经不在。这些也不是我主家花用掉的,不好放在我主家头上吧。”
  苏世黎放下茶,样子还是和气,说:“总归是曹家的下人不经心,才会起火。”四乐有些不自在。
  那婆子闻言往监官看。
  监官心道,这女子怎么这样斤斤计较,不太成样子,还点头“虽无律法,可有前例。”
  婆子也没法。又说“那先头有些是二小姐自愿奉给我主家。并非主家索取花用。这总是不能算的。”
  苏世黎不紧不慢地说:“我奉出来的时候,老夫人热泪盈眶,说就当是曹家向我借的。若是老夫人不认,也就算了。”
  婆子胸闷。一个小姐,竟然在堂上这样,哪里有大家闺秀的样子。可她也不能说,老夫人不认了。这样厚着脸皮的话。曹家风度还是要的。
  最后没有法子,曹家打了欠条来。苏世黎把剩余的点点清楚,其本上凡能着火烧毁的,全没了,只剩下玉器,烧熔的金渣什么的,但这样她松了口气。不管多少,现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靠自己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她想,如今自己重生回到小时候一切重新来过,是能凭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一切的。
  她心里被这种期待塞得满满的。
  从官衙出去,跟着来看热闹的人早就散了,但街头巷尾还听得到零碎的议论,茶寮里高声谈论的也不外乎曹家、苏家、杜家的这件大事。因着张宝千给曹家留了银票的事,许多人都觉得杜家那位少爷也没那么干净的。说起苏世黎这个人,也多了几分猜疑。
  等苏世黎走到苏家,流言已经变成了她与奸夫其少爷的事曹二公子并不知情,曹老夫人认下,只是出于情谊留她一点脸面、留曹家一脸颜面,她知道自己在曹家呆不下去,才抢先请离的,得被休了丢脸。又把她在官衙里点嫁妆多么一丝不苟形容得绘声绘色,无比滑稽贪财。曹老夫人到是个高德的形象。毕竟,就算是这样,人家也没把她这个口妇拖去浸死,只是叫她走而已。
  四乐听得怒火冲天,麻姑差点要跟人打起来。
  苏世黎却没甚感觉。她走在路上,步子又大,又稳,有人看她,她也不怕。仿佛了打了一仗归来的女壮士。
  有成就感 ,有成为新的自己的豪气。可心里,有的更多的是酸涩与伤感。
  她把跟着自己去曹家的那些下仆都又带了回来,可里头没有桃若了。桃若是怎么死的,死前受过什么样的折磨,想过什么,说过什么……谁也不知道 。
  花一样的年纪,就这样便没有了。
  可自己为她做过什么呢?
  进苏家门的时候,她打起了神来。催促自己快办成那件最重要的事。等再来,自己一定珍贵所有的一切,对得起对她好的人。
  苏世黎却闪开,退开一步说“张小姐怕是想差了。我苏世黎自生来行得端坐得正,这样的丑事不说做,听也不敢去听的。今日张小姐不来说这件事,我都不知道当日被气得落了胎好心送我去省城医院求治的,竟是杜家的少爷。”
  张小姐怔一下,这怕不是个傻子。又想莫不是自己话讲得太隐晦,她竟听不懂,想再把话说得清楚些。
  苏世黎正要说话,此时曹老太太却先在后面喊起来“对,是没有的。”连连点头,赞同苏世黎的话。看来她已经回过神。冲上来,抓着救命稻草一般,当先就拉住了苏世黎生怕她跟着张宝千跑了,或又被这张小姐说动了心。低声对苏世黎道“我们才是一家人,便是有什么,我们关起门来说,曹家是不会亏待你的。你与正书的情谊在那里,可不能害他呀。”
  原本苏世黎还想好了,自己这样做了,如果张小姐见一计不成,调头改了说法要与曹老夫人合谋陷害自己又如何应对。却不晓得曹老夫人心一慌,竟然这样傻,巴巴地自己上赶着替这个眼中盯儿媳妇洗白,全没有想到别的,顿时提起来的心先落回去一半。
  张小姐有些恼意:“没有的?那传得满天飞的又是怎么个说法?”
  曹老太太可真是着急了,立刻抢着说:“不过是家里走水,又正好世黎滑胎被送治,两件事凑在一起,好事者胡编乱造罢了。世黎病好回到县城,听到了谣言误以为是家里传播,今日回来才不肯进门,要在门口与我理论。我方才出来就是要澄清这件事,当众处置了恶仆的,还世黎清白,向她请罪的。”
  张小姐没料曹老太太嘴改得这么快,噎在那儿,被气得要笑了:“你且问问这些人信不信?”指指那一大堆看热闹的。
  下面这些人也拿不准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了,但有恶劣大胆的窜出来大声叫“哎呀,曹老太太,你们一会儿一个说法,我们这热闹都看不过来了。”
  起来一阵轰笑。难为曹老夫人能无动于衷。
  张小姐挑眉看了一眼下面,对曹老夫人说“也是,曹家公子为了前程与生意,荐自己妻子与他人枕塌。放谁家谁不遮掩?您这口血要往肚里咽我看着都心酸……”
  苏世黎不紧不慢应道:“张小姐怕真是误会了。本地认识曹家和苏家的人都晓得,我素来是不会一个人出门的,杜少爷又是第一次来县城。我与杜少爷,就医当天是初次见面,落了他的孩子的话,岂不是无稽之谈?杜少爷那天确实是好心,见我大出血,人怕不行了,立刻挺身而出,只是当日深夜里,我出去的匆忙,身上没有带现钱,医院的用确实是杜少爷结的,我还一直惦记着怎么还他呢。杜少爷是对我有恩的人。张小姐口口声声便替他认这种错,我听着十分不是滋味。”
  张宝千万分意外。她还有这样的口舌。她看看苏世黎,又看曹老夫人。
  曹老太太这会儿早在心里打定了主意,不论怎么的,先把眼前这个难关过了再说,苏世黎的事以后再说。
  这样想,便更镇定下来,对苏世黎再恳切不过:“我晓得,你在省城治病,家里竟没去看顾,叫你觉得心寒了,以为家里因为落了孩子的人记恨你,嫌弃你没了生育,对你不仁不义。可孩子啊,我虽不是你亲生的母亲,这多年,可从来都待你跟亲生的没有差别,我怎么能这样待你?你身上不好,我恨不得代你受苦,还不是因为你小产没了孩子,家里又走了水,我这个老东西受不了接连不断的打击,一病不起。今日人才稍微好了些,听说你回来,都感觉自己更好了,连忙撑强爬起来接你呢,出来才知道 ,原来家里有些贱婢搅出许多事端,坏了你的名声,也坏了曹家的名声,还叫你误以为曹家不仁不义。”
  说着,竟抹起泪来“世黎啊,我苦命的孩子,要不是许四那个贱妇,我们好好一个家,怎么会弄成今天这样!!我哪怕在病中人都不甚清楚时,想到许四也恨得咬牙切齿!若是正书没有被她骗,若正书能狠得下心,那多好呢?”表情实在情真意切。
  陪她出来的婆子再机灵不过,立刻扶着她安慰“老夫人不要太伤心。”又喝斥先前在外头应付的婆子“闹出这许多事,你还以为自己真能在府里一手遮天!你中饱私囊的事,老夫人早就知道 ,只是老夫人怜悯你,只当没有的事,想放你一马。后来老夫人不好了,我也是为了照应老夫人忍耐你罢了,却哪料你这样大胆毒辣!如今老夫人已经起得来了,二太太也知道是你犯的事,你那些阴谋已经不能成了,还不跪下!”
  那婆子完全是懵的,什么事?怎么会成这样?
  可她身家性命都在老太太那儿呢,不论对方说什么,都只有应的,连忙就伏到了地上,只大叫“老夫人饶命,太太饶命!奴婢该死!奴婢罪该万死!”老泪纵横。
  不知道是害怕自己会死而委屈,还是做戏。
  扶着曹老夫人的婆子铁面无私的样子,扭头又向曹老夫人告状“老夫人,看您病着我才没提,日前有下仆偷偷来说,之前夫人大血崩,明明请了大夫来的,也是她从中做梗,买通了个贱婢,假传二太太的话说病在羞处,不愿延医,竟想害死二太太。二太太那边有个叫桃若的,当时还被她陷害,现在不知道是关着,还是已经被害死了。”
  又转身对苏世黎说“二太太怕不知道 ,您去了省城之后,老夫人请大夫,她也作梗。不想叫老夫人好起来。这分明是做贼心虚,生怕自己终年中饱私囊被揭穿,以为自己是得力的人,老夫人和二太太若是没了,府里的事二公子也不懂,自然会都交到她手上。不止她以前贪下的东西没人会追究,以后想要多少,还不是左手转右手的事。”
  曹老夫人一听气得手抖,不理那婆子又哭又叫,喊冤枉,只叫下仆来把她押下去。
  张小姐脸色十分难看。大约来时志在必得,岂料到这小地方的妇人,竟然叫她空手回去。曹家、苏家,算什么东西?她亲自从省城来的。她们竟叫她这样败兵而归。想着马上杜家就要定下其少爷的婚事,更是恨得牙痒痒。好容易才按下胸中的恼怒。
  曹老夫人上前,要把银票还她,她却并不把钱接,只道:“不论你们话怎么说,其实是什么样我们心知肚明。杜家从来不欠人的。”转身就上车,叫车夫“走”。可看热闹的人群哄哄闹闹,一时分不开,车子到还不能立刻就出去。
  张小姐抱臂坐在车里等着随从开道,扭头看到苏世黎站得近,想了想,对她压低了声音说“你竟还想在曹家呆,真是疯魔了。我不知道说你傻还是蠢。看在同是女人,给你个机会,你若后悔,只管来省城找我。”这种大把柄不是一般的风流帐可比,要能成,便能一击即中,婚肯是不能结了。所以她不肯轻易放弃,从订婚到结婚,还有的是时候。
  苏世黎没甚表情,反问“我真跟着张小姐去了杜先生会放过我吗?”父子再不和,也是父子。
  张宝千愣了一下,这才正色扭头认真地打量苏世黎。
  苏世黎以为张宝千要恼羞成怒,可她竟没有,看了半天最后‘嗤’了一声,自嘲似地笑起来,对苏世黎道“我来时听说,苏家二小姐并不是个聪明人,被人坑了还替人数钱。现在看来苏二小姐深藏不露呀,想来曹家在你手里是讨不得好的。今日也算我大意,给家雀啄了眼罢。你也别说我心狠手辣,到底我还给你留了一线,也不算交恶罢――若我一早就跟曹老夫人联合,你以为她会怜惜你吗?这边的事,既然你看出来了,我也给打个包票,你要肯帮我这一次,我保你性命,保你富贵。你也想想清楚,你要是不借我的手,曹家这样对你结下的仇,下辈子恐怕也报不了。你厉害,也只是一个人。你不想想自己受的委屈,不想想自己差点丧命,也想想那不得出世的孩子。它何罪之有呀。若事成,你少的只是名声罢了。可只要换个地方,就谁也不认识你,又开始开始新的生活,又有什么呢?”
  苏世黎笑一笑“其少爷对我有恩我不会害他。”
  张宝千十分意外,长叹一口气“行吧。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气节。那你好自为知吧。”饶有兴趣地歪头对车窗外的苏世黎说:“以后苏小姐去省城,我一定要请苏小姐吃茶的。想想你以后也必得像我一样,是只能靠自己的人,我们是有话说的。”
  苏世黎没有应声。
  人群被张宝千的随从推开让出了一条路,车子从人群开出去了。
  人群里都在议论。一边深以为苏世黎私奔这谣言是确实是曹家下仆作乱而起,而张小姐其实是为了陷害自己那个‘继子’而来。
  一边深以为,其少爷跟曹二公子确有共妻之嫌,曹老太太只是嘴硬遮丑,张小姐是个好人,苏世黎是个破鞋还不识好歹。
  可到底谁也没有真凭实据,只是打个嘴炮。
  不过大概在张小姐看来,光是这样她那些钱也算没有白给。
  人嘛,总是信好不信坏的。事情传出去,亲家哪怕只是有些疑心呢,再加上她推波助澜,成不了大气,但总有些风浪,不枉她坐了这么久的车,了这么些唇舌。
  张宝千走了,可人群却不散。意犹未尽地站在原地说话。
  有许多人因为想法不同,而争执起来。
  曹老太太笑脸尤在,迎上来要扶苏世黎“你身子可好些?”仿佛自己对自己催眠成功,已经将假的当成真的了。要迎她回曹家去。人嘛,刚刚说的话,不能当成屁放了,不然岂有脸在。她便是再厌恶苏世黎,熬也要熬一段,再寻别的法子。
  苏世黎从没有这样复杂的心情。
  她看着这个老妇人,对方眼角的笑意,温和的表情,都真的不能再真。一个人――有多少张面具,多少张脸?她想,以前自己就好像生活在表面,现在才真正的沉到了里世界来。
  以前看到了一切,却也什么都不到。现在才真正的懂得去看,去听。
  以前她仿佛是个懵懂的梦游着的人。是个没有长大的人。现在才清醒过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成人。
  但是,她感到恶心。
  这种成长,令她用新的目光去审视一切,可这个世界,这些人都令她感到恶心。
  她回手。
  曹老夫人抓了个空,眉角微微挑了挑,大概是恼怒。随后又回复了宽仁的模样。以前这些细微的表情,苏世黎是看不见的,可现在她看见了。
  她问曹老夫人“桃若呢?”
  曹老夫人向身边的人看,她身边的婆子十分惋惜说:“方才问过,桃若姑娘已然被那贱婢给害死了。”
  曹老夫人也惋惜“桃若是个好丫头,一向对你忠心,办事又周道。年轻轻这样实在可惜了。”又自责,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是自己管家不当。“到底年事已高。她多年经营我也不知道 ,才叫她心渐渐大了,一把年纪却被人蒙蔽成这样子,实在有愧。”
  …………
  之后可能还说了点什么,苏世黎没有再听。总归是在开脱吧。想来,曹老夫人这一转了口风,虽然无稽,可以她的秉性,之前做事必然还留了一手的,自然也有办法在外面将自己前后反转的事圆回来。
  苏世黎半天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突然打断了曹老夫人的话“我们就不必再做戏了。曹家的大门除非夷为平地,我是再不会迈进一步的。”
  她看着那张震惊的老脸――原来曹老夫人也这么老了,人老了面目这么狰狞,以前她都没有细看。
  她对曹老夫人说话,语气又轻又温柔:“桃若死在这儿。我的孩子死在这。我也死在这儿。这一世,下一世,我与你们曹家,都不共戴天!”
  说出这句话可真痛快。仿佛这样都能出口恶气。
  曹老夫人怔怔,有一瞬间还以为自己看到了恶鬼“你!”
  说完,她也不看曹老夫人,后退了几步,扭头不知道在人群里找谁,最后看到值官“田大人。帮我做个见证。”
  值官不解,这事情不都完了吗,下仆犯错,主家便可随意处置 ,也与官府无关。还是点点头。
  苏世黎站在场中间,以所有人都能听得清的声音,扬声道:“我苏世黎虽然已因曹老夫人亲口证得清白,可痛失幼子又坏了身子,自以为不能再为曹家开枝散叶就不配再为曹家主妇,自请下堂。”
  值官向曹老夫人看。曹家要是不答应,就得打官司。
  曹老夫人惊魂未定,看着苏世黎怔怔的,婆子低声催促她,她恍然“什么?”根本没有听到苏世黎说的话。
  值官说“苏二小姐请离。”
  曹老夫人脱口而去“你能去哪儿?”
  对呀,她能去哪儿?她父亲已经不行了,苏家还是她的家吗?一个不能生育的人,再嫁也难。还有什么出路?
  可苏世黎丝毫也不动摇。
  曹老夫人定了定心。她也晓得,之前错在苏世黎,开个祠堂就能叫她死,苏家连嫁妆也不敢要,冤也不能喊。现在却不同。自己亲口说了,苏世黎是清白的。嫁妆必得如数奉还。
  固然可以强留,可苏世黎已经不是以前的苏世黎了,决不会再相信她的话,万一跟她死磕,再回头找张宝千,两个人一道岂不是要害惨了自己儿子。
  哪怕再不舍,最后还是闭上眼睛,点了点头。
  想起因为苏世黎惹来的种种事端,想想吃下去的东西得吐出来,心里恨得滴血。
  和离并不像苏世黎想的那么繁琐,女帝登基后新朝的规矩无非是和离书写下,两家各签了名字,按了手印,再送到官府归档,最后监官陪同清点嫁妆之类。
  几年夫妻,不过短短小半天,便成了陌路,甚至连自己丈夫都不必在场。长辈便能做主。
  快清点嫁妆时,曹老太太只说身子重,回去躺了,只有方才一直贴身的婆子在。
  苏世黎坐在官衙堂上慢慢喝茶,婆子一脸为难,跟监官说“家里一场大火烧得所剩无几,许多东西怕是已经不在。这些也不是我主家花用掉的,不好放在我主家头上吧。”
  苏世黎放下茶,样子还是和气,说:“总归是曹家的下人不经心,才会起火。”四乐有些不自在。
  那婆子闻言往监官看。
  监官心道,这女子怎么这样斤斤计较,不太成样子,还点头“虽无律法,可有前例。”
  婆子也没法。又说“那先头有些是二小姐自愿奉给我主家。并非主家索取花用。这总是不能算的。”
  苏世黎不紧不慢地说:“我奉出来的时候,老夫人热泪盈眶,说就当是曹家向我借的。若是老夫人不认,也就算了。”
  婆子胸闷。一个小姐,竟然在堂上这样,哪里有大家闺秀的样子。可她也不能说,老夫人不认了。这样厚着脸皮的话。曹家风度还是要的。
  最后没有法子,曹家打了欠条来。苏世黎把剩余的点点清楚,其本上凡能着火烧毁的,全没了,只剩下玉器,烧熔的金渣什么的,但这样她松了口气。不管多少,现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靠自己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她想,如今自己重生回到小时候一切重新来过,是能凭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一切的。
  她心里被这种期待塞得满满的。
  从官衙出去,跟着来看热闹的人早就散了,但街头巷尾还听得到零碎的议论,茶寮里高声谈论的也不外乎曹家、苏家、杜家的这件大事。因着张宝千给曹家留了银票的事,许多人都觉得杜家那位少爷也没那么干净的。说起苏世黎这个人,也多了几分猜疑。
  等苏世黎走到苏家,流言已经变成了她与奸夫其少爷的事曹二公子并不知情,曹老夫人认下,只是出于情谊留她一点脸面、留曹家一脸颜面,她知道自己在曹家呆不下去,才抢先请离的,得被休了丢脸。又把她在官衙里点嫁妆多么一丝不苟形容得绘声绘色,无比滑稽贪财。曹老夫人到是个高德的形象。毕竟,就算是这样,人家也没把她这个口妇拖去浸死,只是叫她走而已。
  四乐听得怒火冲天,麻姑差点要跟人打起来。
  苏世黎却没甚感觉。她走在路上,步子又大,又稳,有人看她,她也不怕。仿佛了打了一仗归来的女壮士。
  有成就感 ,有成为新的自己的豪气。可心里,有的更多的是酸涩与伤感。
  她把跟着自己去曹家的那些下仆都又带了回来,可里头没有桃若了。桃若是怎么死的,死前受过什么样的折磨,想过什么,说过什么……谁也不知道 。
  花一样的年纪,就这样便没有了。
  可自己为她做过什么呢?
  进苏家门的时候,她打起了神来。催促自己快办成那件最重要的事。等再来,自己一定珍贵所有的一切,对得起对她好的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