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养殖大户后》成为养殖大户后_分节阅读_2

  李旺闻言,也跟着露出了笑容来,附和道:“可不是!这雨下了三日估计也快停了,时间不长不短,既解了大旱,又不会酿成雨灾。有此吉兆,接下来的一年,必定风调雨顺。”
  周员外微皱的眉头也松了些,嘴唇动了动:“茶园那儿……”
  李旺知道他想了解什么,便应道:“小娘子刚才吩咐小的去打点茶园的事了,稍后便要到茶园去看那边的情况。有了这一场雨,茶园那儿,阿郎大可放心。”
  冬天的这一场大旱,受灾的不仅是百姓的庄稼,还有周家的茶园。周家虽然有办法为茶园弄来浇灌的水,可若是常年不下雨,那对茶园乃至周家造成的损失还是很大的。
  正说着,后宅便有两道身影款款行出,李旺的目光迅速地从二人的脸上扫过,刚确认走在前头的是周小娘子,便低头道:“小娘子,车已经备好了,也让人到茶园等着了。”
  即使他没有仔细打量周小娘子,可他的脑海中也仍旧会清晰地浮现周小娘子的身影来,毕竟他在周家办事多年,从他第一天进周家的门开始,领着他做事的便是这周小娘子。
  别看周小娘子只是一介女流,实际上这些年打理周家营生的正是这位女郎。而且周家从一介靠倒卖茶叶的小茶商,到拥有自家的茶园的大园户,除了周员外的经营外,也少不得她在关键时期多次果断出手化解危机,再抓住机会趁势发展。
  且不说她的家世条件,便是她这经营家业的手腕,便令周家上下不敢小觑,在她的手底下办事的李旺自然也不敢轻视怠慢她。
  李旺心思多,想着些乱七八糟的,直到面前之人轻轻地应了一声:“李管事辛苦了。”他方才回过神来。
  周小娘子的声音没有女儿家的娇媚,但是也并不生硬冷漠,而是柔和又清晰。都说声如其人,李旺心想,小娘子不动怒的时候,倒是温柔又体贴的。
  正如此刻,周小娘子在慰问了李旺后,便到了周员外的身边,声音又温柔体贴了许多:“爹,今个儿喝了药汤了吗?”
  周员外看见女儿,面上自然而然地浮上了笑意,不过在打量了女儿一番后,板着脸道:“喝过了,倒是你,还下着雨就急急忙忙地要到茶园去,也不怕着凉!这场雨后,怕是又得倒春寒,你瞧你穿得这般单薄……朱珠,快回去给小娘子拿一件鹤氅出来。”
  跟在周小娘子身后的丫头“哎”地应了一声,忙不迭地往内宅跑。
  “不等雨停了再过去?”周员外又看着自家的女儿。
  “到了茶园,雨也就停了。”
  周员外劝说无效,便没再让她改变主意,又与她聊了会儿家常。
  李旺趁着这会儿功夫,也悄悄地抬头打量了下周小娘子。
  周小娘子年方十九,虽然在世人眼中已是可以为人母的年纪,不过她仍旧待字闺中,这梳着的自然是让人一眼便能分辨出身份的三髻丫。然而她最夺目的并非发髻或声音,而是她出色的外貌:
  周小娘子幼时随周员外,相貌端方,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官也长开了,脸如鹅蛋,目似水杏,肌肤莹润,上窄下宽的袄子襦裙正好勾勒出她曼妙的身材来。
  她的身量虽然不比周员外,可在江南女子中已经属于高挑出众的了,在一众女子中,她亭亭玉立鹤立鸡群;在家中出没的仆役衬托下,她就像万绿丛中的一点红,让整座宅子都充满了亮色。
  ——
  似乎对这道打量的视线有所感应,周纾轻轻地扫了四周一眼。她的眼神漫不经心,可李旺却吓了一大跳,目光连忙缩了回去,垂眸作恭谦状。
  周纾的目光在他面上停了一息便回了。她不曾说些什么,在婢子拿了鹤氅给她穿上后,便打着油纸伞出了门。
  ——
  马车出了城,往北走了二十余里,随着道路越发泥泞,速度便也慢慢地降了下来。
  李旺看见前方烟雨朦胧中一点点清晰的翠绿,忙对马车内的周纾道:“小娘子,茶亭茶山到了。”
  马车停下,李旺顾不得被雨水打湿的衣裳下摆,急急忙忙地便跳下来,撑着油纸伞便绕到马车后。不过他来迟了一步,周纾早已经下了马车,她头戴斗笠,披着件蓑衣,撑着油纸伞,目的明确地往茶园走去。
  道路泥泞,水洼众多,周纾所过之处皆溅起了泥水,原本干净的鹤氅很快便出现了点点污渍。然而鹤氅的主人并未在意这些,她不疾不徐地走着,渐渐地便与春风细雨融为一体。
  李旺看见追上去的丫头朱珠,脸上露出了一丝献媚不成的尴尬。不过到底是熟悉了周纾的性子的人,他很擅长化解自己的尴尬,便将油纸伞给了车夫,关怀道:“你在此等候,只有蓑衣是不够的,多撑一把伞。”
  车夫受宠若惊:“多谢李管事!”
  李旺感觉到没有了伞后,偶尔有雨水顺着蓑衣的缝隙浸透了衣衫,只是考虑到自己要塑造的形象,他还是忍住了湿漉漉的衣衫接触肌肤后的不适,忙不迭地向周纾追去。
  周纾的速度有些快,李旺跟的辛苦,却也明白她此时的心情:
  周家原本只有两座小茶园,一年所产出的茶叶连大茶园户年产的一成都不到,在信州茶园户中只能排末位。这些年周家又陆陆续续地买下了不少茶园、茶山,大的三十亩,小的也有五亩。
  最大的茶园是三年前周纾做主,摒弃以往购别处茶园的方针策略,改为自家栽种培植茶园后置办的,便是眼前的这座原本是山坡地的茶园——茶亭茶山。
  一株茶树从种植到初次采,怎么也得三年。周纾经营这座茶园三年,眼瞧着三月便可以采摘茶叶了,便遇到了去年冬天的那一场大旱。即使这会儿下了雨,可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事关周家接下来一年的营,周纾自是十分重视。
  ——
  茶亭茶山选的地方是山坡地,坡不陡,周围都是山林,人烟稀少,故而只用篱笆将其围起来,防止有人闯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