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踏雪寻梅_分节阅读_23

  翎霖微抬了抬指尖,轻握住萧琅的掌心,心间暗道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决不再让你受到一丝委屈了。
  “令堂呢。”翎霖眼中有些疑惑,难道萧琅的娘亲不在家中吗,亦或是如他爹亲一般早早便病逝了。
  萧琅微微摇头,神色异常黯淡,他只是依稀记得娘亲模糊的身影,“娘亲不是这个村中的人,很早就离开了。”或许娘亲觉得嫁给一个村夫并不值得吧。
  “我一直都陪在你身边。”翎霖起身拥住萧琅的双肩,轻抚了抚。
  萧琅感受到身侧的暖意,不觉抬手揽住了翎霖的腰身,心好似从未这般踏实过,他甚至想一直这样紧紧靠着,但他心知温暖不过只是片刻罢了。
  房门轻敲了两声,萧琅略有些不舍的放开手,走向了房门边。
  “蔡大叔,蔡大娘。”萧琅伸手推开房门看着面前的两个中年人。
  “我们昨天就听说你回来了,只是天色太晚了,便没有过来打扰你。”蔡大叔向房内扫了一眼,他隐约看见了翎霖俊美的侧脸,没想到村中的传闻是真的,萧琅果然攀上了权贵的朋友。
  “你们进来坐吧。”萧琅伸手示意二人进来。
  “不用了,你们还没有吃早饭吧,这是我新蒸的红糖发糕。”蔡大娘面上堆满了笑容,她将手中的纸袋递给了萧琅。
  “谢谢大娘。”萧琅微微笑了笑。
  “萧琅在京中可是遇到过小逊。”蔡大叔面上有一丝担忧,儿子一年多未曾归家,他愈发的思念小逊,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将小逊送出家门。但若小逊一直留在乡间种地永远也不会有出息。
  “我前些时日看见蔡逊了,他还在客栈中做账房,生活得也很好,大娘大叔放心罢,待回京后我再去看看他。”萧琅点点头,做账房虽是有些心思,但算是比较体面的差事了。
  “谢谢萧琅。”蔡大娘似还想说些什么,被蔡大叔伸手拉住了,她瞪了身侧人一眼,蔡逊孤身一人留在京中多有困难,能多一个人帮衬又怎么了,况且萧琅还是同乡人。
  “若萧琅见到小逊,让他有时间就回乡看看吧。”蔡大叔用力拽着蔡大娘的衣袖转身离开了。
  萧琅轻叹了口气,或许蔡逊不回乡亦有他的难处吧,但他希望蔡逊在二老健在的时候能多回来看看,若二老都离开了恐怕亦再无尽孝的机会了。
  萧琅转身走到桌边,翎霖的看着萧琅颇有些伤感的双眼,温声问道,“萧琅,怎么了。”
  “没什么,”萧琅微微摇头,将手中的纸袋打开,“您尝尝蔡大娘做的红糖发糕吧,她做的可是全村中最好吃的了。”
  翎霖拿起一片放入唇边,淡淡的甜味颇有些温热松软。他看向萧琅沉默的面容,若有一丝淡淡忧伤的眉眼,缓缓放下了手,他虽不知萧琅忧伤的缘故,但他不愿在看着萧琅伤痛的双眸了,可他又能为身侧之人做些什么。
  “王爷,我下午待您去集市上逛逛,乡间的集市有很多新奇的玩意。”萧琅话刚出口便有些后悔,王爷平日间忙于朝事,难得陪他来乡下祭拜父亲,现在又哪有那么多空闲时间闲逛。
  “好。”翎霖点点头,去集市上逛逛,或许萧琅的心情还能好一些。
  萧琅面上多了一丝浅浅的笑容。
  ☆、第章
  第22章
  天色略有些暗沉,殷红色的晚霞残留在天际,似墨绿的枝叶也被染上了一丝绯色。远处鸟儿鸣叫几声煽动翅膀飞离了树枝,山林间一片沉寂。
  萧琅看着翎霖面前的茶杯只残余少许茶底,起身拿起茶壶添了一杯。翎霖抬头看向萧琅俊秀的面容,眉眼间稍稍多了一分柔和,微抿的红唇似勾起了一丝淡淡的弧度。
  萧琅放下茶杯看见翎霖澄澈温和的双眸,心间不觉燃起一丝悸动,他忙侧身避开了翎霖的视线,“天色不早了,您休息吧,我先回房了。”
  萧琅匆忙转身走向房门,翎霖伸手拉住了萧琅的衣袖,指尖不经意触碰到了萧琅的掌心。“现在天刚有些黑,若休息实过早了,不如我们去集市上逛逛吧。”
  “可是现在已经很晚了,我们下午不是刚从集市上回来吗?”萧琅看向窗外,心间有一丝隐隐的欣喜,然面上却有些犹豫。
  “你下午不是说过晚上有花灯节吗,我们正好可以去看看。”翎霖仍记得萧琅提及时眼底的一丝兴奋。
  他身兼朝堂要职,不能长久陪萧琅留在乡间,几日后他们便回去了,或许到京城中他亦不能这般长时间的只陪着萧琅一人,如今他希望萧琅能多开心一些。
  萧琅微愣了一下才缓缓忆起,小时候爹爹曾带他去过,自娘亲离开后他再未曾看过花灯了。
  “我们走吧。”翎霖拉着萧琅走出了房门外。
  晚风略有些寒风,萧琅感觉到翎霖掌心间的暖意不觉靠近了一些。
  “萧琅喜欢这样吗?”翎霖轻拥着萧琅的肩边,看着他近在咫尺的面容,心底隐隐涌出一丝情愫。
  萧琅眼中一片茫然,有些不知所云。
  “我很喜欢。”翎霖轻声道,他甚至希望能与萧琅一直走下去,直到永远。
  各色的花灯挂在街边好似点缀着黑暗的夜色一般,十分闪亮,集市上的人群异常拥挤亦比平日间多了不少。
  萧琅担心翎霖被人群挤散了,不觉紧紧拉着他的衣袖,在拥挤的百姓间艰难前行。
  翎霖抬头看着造型各异的花灯,不觉有些新奇,微抬袖碰了碰,他虽见过夜间集市上的花灯,但接任王府后不曾有太过空闲,亦是多年未看过了。如今陪在喜欢的人身侧,心间更有一丝别样的欣喜。
  “萧琅喜欢哪盏?”翎霖看着四周的灯笼,颇觉得有些琳琅满目难以挑选。
  萧琅抬手指了指角落中一个最普通光芒有些微暗的灯笼,与当年爹爹买下的花灯很相似,可如今灯笼犹在,人却不复了。爹爹临终前虽未说什么,但终是期望能再见到娘亲一面。
  不知娘亲离开后又去了何处,或许已经找到了好的归宿了吧,萧琅轻叹了口气,多年来他不是未曾想去找过娘亲,可他不愿再去打扰娘亲的生活了。
  翎霖掏出袖中的银两稍犹豫了一下,萧琅走上前递了几个铜板,伸手拿了花灯准备离开。
  “等等,我还没有写字呢。”翎霖侧身拦住了萧琅,拿起一旁的墨笔落下一行飘逸的小字。
  翎霖见萧琅未曾低头看一眼手中的花灯,不禁抬手拉了拉他的衣袖,“你难道不想知道我到底写了什么吗?”
  “王爷写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刚才就已经看过了。”萧琅在翎霖俯身落笔的时候就偷看了几眼。
  “你可是看到我在反面写下小字了吗?”翎霖拿起花灯稍稍转了半圈凑近萧琅面前,他想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心意,可不想被萧琅直接忽略过。
  萧琅低头看着上面的一行小字,不禁愣了一下,口中喃喃道,“王爷已经有喜欢的人了。”萧琅似乎仍有些不相信,他平日见王爷一直留在书房中处理事务,似乎也未与那个女子接触过。
  翎霖点点头,微微勾起了一丝笑意。
  萧琅心间不觉有一丝失落,王爷早已年过弱冠,娶妻亦是迟早的事情,难道不应该有喜欢的人吗。
  翎霖看着萧琅暗淡的神色,隐隐意识到萧琅似乎误会了,他并未急着解释什么,拉着萧琅走向了河边。
  河面上倒映着弯弯的月牙,幽幽的月光环绕着无数盏致的花灯愈加迷人,翎霖俯身将花灯放到了河边。萧琅看着远处一片热闹的众人,面上若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萧琅。”翎霖看着沉默站在一旁的萧琅,轻唤了一声。
  “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萧琅转身走向了街边,似特意避开了翎霖的面容。
  “萧琅可知我刚才写下的那句诗句是对谁而言?”翎霖按住萧琅的肩边,迫使他看着自己。
  萧琅微摇摇头,他不过是府中的账房,怎么会知道翎霖喜欢那个女子呢。
  “我不曾有过任何心仪的女子。”翎霖似看出了萧琅的心思缓缓道。朝中众大臣之女皆才貌双全,然他却未曾有过一分心动。而看着身侧的萧琅,心底便有一丝淡淡的欣喜,甚至希望萧琅能一直陪伴在他身侧。
  萧琅似稍稍松了一口气,然他心知王爷身在高位以后终会迎娶大臣之女,而与喜欢并无任何关联。
  翎霖见萧琅仍未明白,微摇了摇头,他抬手握住萧琅袖下的指尖,“萧琅,我喜欢你。”
  萧琅眼中溢满了震惊,他下意识的松开手向后退了几步,“王爷,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乡野村夫。”萧琅抬头看着翎霖面上认真的神情,王爷身份尊贵,又凭何喜欢上他一个平凡人。
  “乡野村夫又如何,若萧琅有意科举也不曾比那些官宦公子差几分。”翎霖不禁提高了几分声音,他最不喜萧琅这般贬低自己,或因萧琅幼时的缘故,但今后在王府中他绝不允任何人在私下议论萧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