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芒尽》分卷阅读11

  三皇子住的地方!好不好看?”
  江遥寄矮身透过格窗看过去,院子还很生机勃勃,却没有人气。景色和他的那个院子一模一样,江遥寄几乎可以想象到少年的景衣笑眯眯从屋子里走出来,立在草木间的样子。
  一想,居然有些入神,巧枫喊了他好多声才反应过来,跟着去别处看。
  皇子府全是按照景衣的意愿建的,前面规规矩矩建了该有的,后面一道回廊隔出一个世外桃源,前后两个小院,中间是书房等陈设,环境清幽,洋溢着书卷墨香。
  江遥寄忍不住问道:“为什么建了两个院子?”
  巧枫在前面蹦跳着引路,闻言脚步似乎一顿,回头看了看他,小鼻子轻轻一哼。这副神情让江遥寄产生不好的预感,随即巧枫便回答了他的疑问:“那年建皇子府,三皇子听说边境的江家古镇出了个神童,亲自去看了一回,很是赞扬,心心念念要等那孩子长大后接过来一起住,说日后要一起当国师,辅佐大皇子。”
  巧枫一直没有回头,语气听上去就像在讲一个茶余饭后的笑谈。江遥寄想,她一定是在埋怨我。
  那个神童,那个景衣心心念念的人,那个空院子所等待的人,可不就是他江遥寄吗。
  他脚步无意间放缓,巧枫察觉到,便稍稍侧身喊他:“快点走吧,我带你去书房。哦对了,我跟你讲个小秘密哦,知道为皇上什么允许三皇子那么年轻就建皇子府吗?就是因为三皇子想藏的书太多了,皇宫放不下!所以建了个皇子府,让他自己折腾着玩儿。不过后来他跟南将军去边塞了,这些书有些又运到国子监去了,现在留的都是三皇子最喜欢的。”
  说话间已经来到书房。规规正正的屋子,每日都有人清扫捉虫,书籍有竹简也有纸张,分门别类码在架上。江遥寄走进去,原地慢慢转了一圈,将一切入眼中。
  暖阳从窗户透进来,照出空气里浮动的微不可见的灰尘。呼吸间都是书卷的味道,隐约还残留着景衣身上淡淡的香味。
  “走吧,带你去别处看看。”巧枫在门口催他。
  “不了,我看一会儿书。”江遥寄说着去拿架上的一本《资治通鉴》。巧枫张口要拦,犹犹豫豫又闭了嘴,哦一声,道:“那我等下过来叫你吃饭。”然后转身走了。
  得知(四)
  手中的书页有些泛黄,却仍是很新的模样,似乎从未翻过。打开几页,却能看到景衣的亲笔批注,清秀的字体,圆润又带着点棱角,字如其人。
  不像别人看书,非要把书翻烂,来彰显自己的认真。景衣看书就像与人交谈,给予书足够的尊重,挥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云。
  江遥寄留意了一下那段批注。注在唐太宗的夸赞魏征的一段话后面,写着:“愿得良相如此,非江遥寄不能如愿。”
  又翻几页,批注大多相似。
  求贤若渴。
  江遥寄放下书,又去拿了一本,是《三国志》,翻了翻,景衣竟然敢拿江遥寄与诸葛亮对比。
  满室书卷,不过如此。
  江遥寄忽然笑出声来。什么最喜欢的书,不许别人碰,不就是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的这点小心思吗,怕别人看到自己的批注里尽是对江遥寄的珍视。
  江遥寄,这个名字在景衣心里原来是这么重的分量。
  他忽然想起在宇国的茶楼,景衣从哥哥死亡的悲痛中缓过来,眼中绝望彻骨,脸色惨白,那样望着他,说:“你姓江。”
  现在回想,他只想否认,那不是我,皆非本愿。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骨节分明,纤细白皙,是双长年执卷握笔的手,他却用这双手举起镜片刺向景衣。
  这双手沾满了景衣的血。
  堪堪回神,已是白日沦西河。巧枫悄悄来到书房外,江遥寄抬眼看到她。
  “吃饭了。”巧枫说。
  没有让江遥寄去前堂,饭菜直接送到了他的庭院。一碗甜粥,两碟小菜。
  “三皇子说你晚饭喜欢吃些清淡的,也不喜吃太多,就给你做了这些。不够的话我再去做。”巧枫抱着托盘说道。
  “足够了。”江遥寄拿起筷子夹了片菜叶,慢慢咀嚼,咽下去后抬头说道:“你坐下吧,陪我聊聊。”
  “聊什么?”巧枫没敢坐,眨巴着眼睛看他。
  “聊聊三皇子。”江遥寄端起粥浅浅抿着,装作毫不在意。
  巧枫犹豫了很久,最后挪了挪凳子坐下来,道:“本来三皇子不让我说的,可是看你也不是什么坏人,三皇子对你又挺上心,我就跟你说说吧!你想知道什么?”
  江遥寄仔细地考虑一下后,道:“景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巧枫手指敲了敲怀里的托盘,翻着眼睛想了会儿,说道:“我觉得他很好呀……很温柔。我小的时候不懂事,他经常帮忙,见我在后宫被欺负,还把我调来皇子府。”
  江遥寄眼眸微动,咽下口中的粥,继续听下去。
  “另两个皇子都对他很上心,有空就会来陪他,给他带各种各样的稀奇玩意儿,他自己不要,有的起来,也有的拿去送人了。”巧枫忽然想起来什么,笑道,“那次他去见一个郡守,托人给江遥寄送东西,急急忙忙去了才发现自己忘了拿,最后把自己最喜欢的玉佩送出去了。”
  “你知道江遥寄?”江遥寄放下碗,眼里闪动着不知名的光亮。
  “就是江家的那个神童嘛。”巧枫撇了撇嘴,好像对江遥寄有满肚子怨气,“三皇子从来没那么看重一个人。那年他去江家古镇见了那个孩子,不过听说是在屏风后面问答的,没有见面。回来以后皇上问他那孩子怎么样,他说,得此人者得天下。大臣们都说要把江遥寄提到朝廷来严加看管,也有的说江遥寄也许是个祸根。说杀,说赏,众说纷纭。最后是三皇子以命担保,说那孩子还小,留他在父母身边待一年,稍大一些后由三皇子亲自管教。”
  巧枫顿住了,叹了口气,呆呆地盯着桌面,继续说道:“我没有见过江遥寄,三皇子一直跟我说江遥寄特别特别好,让我以后好好照顾他。三皇子和我,都很盼望他快点长大……”
  江遥寄说不出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朦胧间听到自己问她:“为什么后来江遥寄没有来?”
  得知(五)
  巧枫摇摇头,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五年前三皇子在镜关与鹄国起了冲突,伤到腿,回皇城休养。南瑜瑾那时候还不是大将,就陪着三皇子。
  那天我拾屋子,听他们说日子快到了,该动身了。南瑜瑾嫌三皇子腿伤严重不肯答应,三皇子磨了他好几天才说定。现在想想,他们就是在商量着去接江遥寄。
  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结果不仅没有接回江遥寄,三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