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台》分节阅读_11

  心忙碌,都会黑脸,更何况是对朝政根本就不感兴趣的嘉政帝。这四个月他可谓是度日如年,每天都盼着天上能出现一支神兵,瞬间把叛乱的恶徒们全杀了。
  嘉政帝不高兴,底下的人自然得跟着倒霉。近身服侍他的太监宫女就别说了,稍一不注意,轻则被责骂,重则丧命。
  越想越气的嘉政帝又翻起了张忠和孙季禹的旧帐。就算是越王自己存了谋反之心,那也是因为张忠和孙季禹先对越王动手,给了越王这个借口。
  朝中现在分成两派,一派自然是张忠、孙季禹之流;另一派便是试图把两人拉下马的大臣们。
  因为嘉政帝开始亲政,张忠和孙季禹不能像过去那样明目张胆地捉拿大臣。再加上这次的事情嘉政帝总是对他们多了些恼怒,两人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嚣张。这也就导致,几乎每天都有参他们的折子送到皇上面前。
  任何人,听别人的坏话听多了也会对那个人心有恶感。天天听大臣们说张忠和孙季禹犯下了哪些恶事,再有得宠的妃子在耳旁吹枕边风,嘉政帝对张忠和孙季禹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信任了。
  嘉政帝不笨,四个多月的亲政,也察觉到一些两人欺上瞒下的苗头。出于警告,也为了杀鸡儆猴,更出于泄愤,嘉政帝直接下旨办了沪安卫和御亲卫一些手握大权的人。要不是有茹贵妃保着伊重人,伊重人也难逃一死。
  局势对张忠和孙季禹来说越来越严峻,而这一晚,对张忠而言更是背水一战。
  嘉政帝在御书房里把几位大臣骂了个狗血淋头。小小一个天神教也能把南楚国搞得乌烟瘴气,他不骂大臣们骂谁嘉政帝绝对不会把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
  骂完了大臣,嘉政帝带着一肚子火回寝宫。在爱妃的安抚下,他的心情好了一些,命御膳房送晚饭过来。
  后宫最华丽的一处宫殿内,茹贵妃独自坐在佛龛前,一副清心礼佛的模样。若有熟知她的人在场,定会发现在她平静的面容下是难掩的几分紧张。茹贵妃转动佛珠的指尖微微颤抖,精致的妆容比平日多了两分苍白。
  时间慢慢过去,茹贵妃睁开双眼,放下佛珠,缓缓站了起来。
  容威,什么时辰了
  回娘娘,亥时二刻了。
  茹贵妃的手明显地一颤。她不动声色地深吸了一口气,走出佛堂,对守在外面的太监说本宫要去看看太子。他现在越来越顽劣了,别让他又像昨日那样天快亮了才去睡。
  是。
  茹贵妃带着侍卫侍从前往太子宫。
  皇帝的寝宫,嘉政帝怀抱爱妃闭目养神,眉目间仍带着几分恼怒。
  琴妃轻揉嘉政帝的眉心,娇滴滴地说皇上,您好几日都没好好歇息了,今晚早些歇下吧。
  朕哪有心思睡觉。嘉政帝睁开眼睛,恨恨道。
  这时,外头传来守值太监的声音禀报皇上,张大人和孙大人求见皇上,说有要事禀奏。
  瞧,又有事来了。这些烦人的家伙就不能让朕安生安生,都是些废物嘉政帝放开美人,走出卧房。
  张忠和孙季禹躬身低头进来了,身后还跟着伊重人。三人一进来,守值太监就退了出去,还关上了门。
  三人跪在地上,嘉政帝多看了伊重人一眼,冷声问有何要事禀报是越王打过来了,还是天神教又攻下几座城池了
  孙季禹瞟了张忠一眼,他完全是被张忠喊来的。张忠只说他得到了一条秘密的消息,却没有告知是什么秘密消息,说到了皇上面前再讲。孙季禹有点不高兴,有什么事还怕他得了先机不成
  张忠低着头说皇上,奴才查到越王世子在哪里了。
  什么
  嘉政帝放开了怀里的女人,孙季禹也大惊。
  在哪里嘉政帝激动极了。抓到越王世子,他手里要挟越王的筹码就又多了一个而且是相当重要的筹码
  张忠抬头,面带犹豫地说越王世子藏身之处可能是皇上都没法派人去抓的地方,奴才不敢直接说,奴才只能悄悄告诉皇上。
  朕都没法派人去抓的地方难道是天上不成你过来。嘉政帝朝张忠勾勾手指,他倒要听听什么地方有这么大的能耐。
  张忠马上站起来走过去,孙季禹的眼里闪过杀意。张忠这厮是打算独吞吗
  琴妃闪到了一旁,张忠来到皇上跟前凑过去,在皇上耳边低声说奴才查到,世子在
  就在这时,张忠突然从袖子里摸出一把匕首,照着嘉政帝的腰侧就捅了过去,另一手用力捂住了嘉政帝的口鼻。
  嘉政帝双眼大睁,不敢置信地瞪着张忠,你竟敢
  啊琴妃惊叫。
  孙季禹愣了一下,跳起来就要喊人。下一刻,他只觉脖子一凉,自己的视线以诡异的角度变化,他最后看到的是一片血雾。
  寝宫的门突然被人撞开,杀了孙季禹的伊重人迅速把软剑缠回了腰上,惊慌地大喊皇上
  一群宫内侍卫毫无预兆地出现在寝宫里,还捂着嘉政帝口鼻、没拔出匕首的张忠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重人
  啊领着太子的茹贵妃发出一声尖叫,涂着蔻丹的手指指着呆愣在那里的张忠大喊皇上有人行刺皇上接着,她看到了脑袋分家的另一人的尸体,险些晕厥,爹
  伊重人飞身至张忠面前一脚踹开他,张忠惨叫一声瘫倒在地上。伊重人扶住皇上,暗中把那把匕首又向嘉政帝的腰侧用力捅了进去,还一边大喊皇上叫御医快叫御医
  嘉政帝瞪着伊重人,身体抽搐了几下,不甘地咽了气。
  张忠你竟敢行刺皇上
  茹贵妃的尖叫刺穿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张忠竟然在皇帝寝宫刺杀皇上,侍卫们吓死了,不作他想地立刻冲上去把被伊重人重伤的张忠斩成了碎块。
  嘉政帝的眼睛还在瞪着,死不瞑目,汩汩的血水从他的腰侧涌出。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死为何张忠敢杀他而这个问题,他要到地府里慢慢去想了。
  一夜之间,嘉政帝横死,孙季禹横死,张忠横死。
  若不是带着太子来看望皇上的茹贵妃来得及时,恐怕这天下就要变成张忠的了。嘉政帝寝宫的护卫在张忠到来之前全部换成了张忠的人,因此他才能带着匕首进入帝王寝宫,但孙季禹是怎么死的却异常的古怪。
  张忠行刺皇上,不仅茹贵妃看到了,就连小太子都亲眼看到了,铁证。而孙季禹被人削掉了脑袋,除了在场的伊重人,谁还能有这个能耐
  伊重人给出了解释。张忠诬告孙季禹暗中勾结越王,还拿出了孙季禹写给越王的信。皇上大怒,命令他当场斩杀了孙季禹,而张忠以此事为由得以靠近皇上,后面的事就是茹贵妃看到的了。
  这样的解释不是没有疑点,可张忠刺杀皇上的事属实,又有被吓坏的琴妃作证,确实是皇上让伊重人杀了孙季禹。
  琴妃是在场唯一的证人,她的话是最有力的证据。而且谁都知道琴妃和伊重人不对盘,伊重人是茹贵妃的人,琴妃又是皇上的宠妃,琴妃没有理由替伊重人说话,那她所言应该就是实情。没想到张忠竟然如此歹毒。
  伊重人拿了张忠的督公令牌,迅速赶往沪安卫的本营。
  茹贵妃则很快冷静下来,下令封锁消息,并以太子的名义召朝中几位重臣进宫。
  太子今年不过九岁,以太子的名义被召见的几位大臣立刻嗅到了异样,马上进宫。
  这一晚,宫中人心惶惶,一场大清洗在嘉政帝被刺杀身亡的消息传出之前席卷宫廷和京城。
  十日后,皇帝殡天的消息才传出。张忠刺杀皇上,孙季禹被张忠诬告害死,沪安卫千户伊重人在关键时候拿下张忠、保太子平安,为首功。
  虽然伊重人杀了孙季禹,但他是奉命行事,谁也不能怪他,要怪只能怪张忠太歹毒。
  皇上突然驾崩,年幼的太子临危登基,荣升为太后的茹贵妃垂帘听政,伊重人一跃成为沪安卫的督公。而在新的司使选出来之前,伊重人代管御亲卫。
  伊重人是新皇的救命恩人,又是太后的心腹,如今更是大权在握,权势堪比当初的张忠、孙季禹。
  朝廷内之前还在想办法对抗张忠和孙季禹的大臣们顿时收了声,伊重人的狠厉不同于张忠和孙季禹,却比他们更令人胆寒。
  许多人都以为腥风血雨又要到来了,不知第一个被伊重人开刀的大臣会是谁,一时间人人自危。
  重人,你真的要亲自去吗不过是个神棍,派谁去不都一样
  太后寝宫,茹太后恋恋不舍地拉着伊重人的手。
  儿子顺利登基,她荣登太后之位,若不是伊重人,这一切她还不知何时才能得到。茹太后一点都没有父亲刚刚过世的悲伤,现在她最信任的非伊重人莫属。
  伊重人任茹太后握着他的手,蹙眉道司马宪能做到一呼百应的神棍,本身的实力肯定不俗。奴才派去刺杀他的人全部有去无回,要么他身边有高人,要么他的功夫极高。
  娘娘,如今咱们北有越王、南有司马宪,皇上又刚刚登基,若能杀他们其中一人,可极大鼓舞朝廷御敌士气。越王现在被昆国的三十万大军和朝廷的二十万大军拖着,暂时还无甚大碍,但这个天神教,却是越早除掉越好,否则后患无穷。
  杀了司马宪,天神教必乱,朝廷便可趁机铲除,也可缓解朝廷的压力。另外,昆国肯出兵,为的是咱们的四座城池,如今先皇殡天,难保不会有什么差池,就算没有差池,娘娘就甘愿割让四座城池
  茹太后的脸上表情阴狠昆国趁人之危,等解决了越王和那个神棍,哀家必定拿他们开刀哀家绝不允许有人威胁到皇上的地位。
  所以,奴才必须出面。
  茹太后马上担心地说你一个人去,哀家不放心,你多带些人去。已是同意。
  伊重人道奴才自会做万全的安排。
  你走了,沪安卫和御亲卫怎么办那些人,哀家一个都不相信。
  奴才自是有了合适的人选才敢离开娘娘。沪安卫这边,娘娘可放心交给新提拔上来的掌笔太监郭安,此人行事谨慎,以前是沪安卫的掌班。
  至于御亲卫,娘娘不如从您的本家里挑选一位。奴才记得娘娘有一位堂弟,叫庄也,此人算是旁支,父母早亡,也没什么兄弟,在兵部营做小总。娘娘若把他提升为御亲卫司使,他必定会对娘娘感恩戴德,言听计从。最重要的是,他是旁支,与本家没什么过多瓜葛,也避免日后不好控制。
  茹太后依偎进伊重人的怀里,感动地说还是你想得周到,本宫身边的人若都能如你这般,时时为本宫着想就好了。重人,若你不是太监,本宫马上让皇上封你为丞相。
  伊重人的眼里闪过一抹冷光,口吻温柔了几分奴才为娘娘做这些事,不是为了从娘娘这里得到什么好处,娘娘应该知道奴才的心才是。
  茹太后的心里一动,抱住了伊重人。
  娘娘,奴才走后您要万事小心。
  你放心,本宫可不是那些只会跟男人邀宠的小贱人,没那么好欺负的。茹太后的口吻一转,阴狠无比地问琴妃那个小贱人呢你可答应哀家替哀家出气的。
  娘娘还信不过奴才吗落到奴才手里,奴才只会叫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茹贵妃笑了本宫就知道把她交给你最合适。
  伊重人勾了勾嘴角。
  第十一章
  伊重人将亲自率领御亲卫和沪安卫共五万精兵,前往剿灭天神教。
  此消息一出,朝堂哗然。伊重人不是应该先血洗朝堂吗怎么会带兵出征虽然这出征的对象是他们还不放在眼里的天神教,但这一举动也太令人不解且震惊了吧
  但不管他们相不相信,十一月二十七这一天,伊重人带领着五万人马,浩浩荡荡地从京城出发。为首之人一副妖异的妆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