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格格”有礼》分卷阅读24

  盛呵斥了他们几句,捧着茶水递到四贝勒面前去。胤喝了两口后像是想起了些什么,“苏培盛,去,去把温凉给爷请来。”
  苏培盛早有所感,当下便亲自前去,把温凉从小院里请来。
  温凉早从苏培盛的话语中得知试种成功,眼里含着几不可察的暖意,“贝勒爷,此事既成,若能成功,便是大事一件。只是您是打算亲自告诉万岁爷,还是借由他人之口告知皇上?”他的问话昭然若揭,带着淡淡的追问。
  胤神色微变,为温凉如此犀利的话语。
  这些作物虽然已从西洋传来,却至今不曾广泛推广,实则百姓排斥心理甚重。若是他亲去,不管好坏都由他一人承担,是成是否还未可知。若是借由他人口去告诉皇阿玛,便是分担了风险,也等同于把成果拱手相让。
  这个最佳的人选自然便是胤了。
  可胤愿意吗?
  他不愿意,或者说,他原本曾经是愿意的。
  从胤得温凉献策后,他曾在太子身边旁敲侧击过,然而胤丝毫不为所动,甚至认为前些时候下拨的赈灾粮款过多,农田自有修复的渠道,该把注意力放在水利疏通上。
  这两者都是重中之重……如果不是胤想起这次押送粮车的人是大哥的人脉,而目前的户部尚书是站在太子这方。
  胤回想起那刻太子说话的冷漠神情,依旧略感心寒。
  温凉不紧不慢地开口,带着如流水滑过的凉意,“某闻国之兴者,视民如伤;其亡也,以民为土芥。贝勒爷以为否?”
  胤锐利地看着温凉,一扫方才的惬意,气氛变得有些冷凝,厚重威压令人难以直视,他慢慢地念出原句,“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温凉,你好大的胆子!”
  “贝勒爷!”此时两人都是站立姿态,温凉不过矮胤半个头,他挺直站立的模样却夹带着莫名气势,毫不退缩,“在您面前,温凉不曾有过虚言,也不需什么胆子。若温凉有何话要说,便是为您着想。您可以不听,某不可不言!”
  “好一个不可不言!”胤气势急剧攀升,更加可怖,然他脸色愈发冷峻,淡漠声线令人发颤,“若是爷不听,倒成了忠言逆耳之辈?!”他一挥袖子,苏培盛的脚肚子便一哆嗦。早知方才他便该一同出去,若是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岂不是要命!
  温凉往后退一步,深深鞠躬,宽大的衣袖触及地毯,裙摆随着他的动作轻微晃动,轻起波澜,“贝勒爷,某并非强迫行事,只是提出建议。听不听在您,您并非没有其他选择。爷如此动怒,怕是因温凉所言有感,此乃常事。若您不愿如此,当可更换他法,温凉定当从命。”
  长久的停顿后,只听胤淡漠的声响,“直言不改,你便不怕爷真的要了你的命?”
  “士为知己者死,温凉无憾矣。”
  虽是初春,外头还是零散地落着小雪,月光下薄薄的一层雪白泛着微光。树叶的飒飒作响与落雪无声飘飘地融合在一处,化作这春夜的景色。
  夜越发深沉了,早已掩盖所有痕迹的雪地上突兀地出现一行脚印,在致的画廊上突兀消失,片刻后又巧妙地出现在尽头,蔓延到了小院门口。
  朱宝抱手守着门,脑袋一点一点地沉浸在睡梦中,忽冷忽热的感觉令他着实不怎么舒服。虽白日里他是守门的,可这毕竟是贝勒府内,守夜便大可不必了,若不是为了等温凉回来,此时朱宝也是回屋休息去了。
  绿意小跑着穿过院中的鹅卵石小径,在看到半睡半醒的朱宝时狠狠拍了一记,恨铁不成钢地说道,“睡睡睡,就知道睡!格格到现在都还没回来,再晚点得出去找找,这天怎的就突然下起雪来,早知便该给格格准备件大衣,如今却不知冻着了没。”
  朱宝扶正了帽檐,挠挠嘴角正想说话,便听到敲门的动静。他忙不迭地打开门栓,把一身寒意的温凉放进来,甫一进门,绿意便塞了个手炉,“格格,您先暖暖手,奴婢去给你打盆水泡泡脚。”
  温凉半心半意地点点头,头发黑银交加,他抬手拍了拍,湿冷的感觉侵入骨髓,几片拍下的雪花随着他的动作旋转着,最后融入脚下白色痕迹中。
  泡了脚后,温凉抱着手炉缩到被窝里去,屋内的地龙让温凉整个人从冷意中拔出来,又塞到了暖意中去。而如此暖和的温度也让他的思绪变得昏昏沉沉起来。屋外绿意和朱宝来回走动,很快又安静下来。
  两人在冬日未散时都是在里屋给温凉守夜,虽然软塌和打地铺并非好的选择,然而只有此屋通了地龙,温暖的感觉便足以让他们欣喜不已。
  温凉脑中大半思考的空间开始停顿,许是手炉从掌中滑落的动静又惊醒了他,温凉挪了身子,更深地塞到了被褥里面去,打了个哈欠开始想睡觉了。
  他是故意的。
  从温凉得知铜雀献上计策时他便知道这事无力回天,已成定局。既如此,他便不可能白吃这闷亏,起因不赖胤,然结果却是于他有利。
  从这段时间的观察中,温凉察觉到胤或许心中有感,然剑指皇位的想法不曾表露过。这不仅意味着太子还不到让他失望的程度,也意味着他还没开窍。
  这可不行。
  温凉一直是打着让胤越早取得康熙注意越好,如今竟是连真正的想法还不确定?如此一来,温凉便主动加点柴火。连砍柴刀都亲自送到了胤手中,温凉不信胤不动心!
  半月后,听闻胤亲自带着康熙出游时,温凉便让朱宝烧了热水,泡在浴桶里长舒了口气。他抬起手擦着胳膊,撩起的水珠从湿滑皮肤滚落到水面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一个看到太子想法的机会不过是温凉送给胤的第一份大礼。
  此后被隐约排斥的未来才是第二份,太子能眼见着他的四弟白白占去这份无人发现轻而易举的功劳?
  若真能忍住这般妒忌心理,此后数年太子便不会越发骄横跋扈了。
  同一时间,几十里外,袅袅白烟中。
  一行人踩着小径看着山坡后面那热火朝天的模样,为首的中年男人满意地点点头,“老四,这却是不错。然这既不冒头,又只余绿叶,种植的是何物?”
  ☆、第二十章
  康熙甚爱出游,这个喜好在早年间便冒了出来,更别说三番两次南巡,即便有着巡视水运修筑的由头,仍不可避这重要原因。
  他是从八岁登基的幼年皇帝,威压是一步步靠着斗鳌拜,平三藩,驱塞北等诸多事迹打下来的,即便百官对南巡有再多想法,落到康熙身上,只一个不准,他便自在地出京去了。
  他起兴想来胤的庄子,也不是偶然。却是由于上次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