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嫡孙[科举]》分卷阅读22

  开阔,一片错落有致,青瓦白墙的建筑群渐渐映入眼帘,端的是一番古朴厚重之感。
  谢方才又被萧翌给开了通玩笑,不由得微微一笑开口道:“伴读时看表哥也不像十分爱读书的模样,这番到广陵来,莫不是为了躲开景明公主罢?”
  许是被说中了,萧翌顿时尴尬地咳了几声,正好瞧见了不远处的青瓦白墙,赶忙道:“阿你看,那是不是广陵书院。”
  “走近一观便知。”谢轻描淡写地回了他一句,便扔下他往前走去。
  徒留萧翌站在原地无奈地摸了摸鼻子,复又跟了上去。
  走到跟前,便眼见正门匾上书着“广陵书院”四个大字,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门口有两人,一人坐在一张小桌前,手中提笔在写着什么,谢猜测大概是过来求学的书生们的姓名籍贯等信息,另一人则手中拿着竹牌立在旁边,每登记完一个人,便发放一块。
  此时在谢和萧翌前面已经排了一列不长不短的队。
  谢转过头看了看萧翌,同他道:“表哥,排队罢。”
  萧翌便点了点头。
  就在他们将要提步走到队伍末端的时候,从侧门处走出一个面容清瘦的中年人来,看穿着,似乎与门口那登名放牌的二人差不多,只见这人自看到谢便眼睛一亮,几步走了过来,冲谢揖了一礼,才客气地开口道:
  “小的是林先生家的家仆,敢问小公子可是姓谢?”
  谢闻言便怔了怔,不过片刻后便反应过来,点了点头道:“正是,不知……”
  这中年人知道自己找对了人,又对谢道:“谢公子不必疑虑,是我家老爷吩咐小的候在这里,若是见到小公子过来,便不用排队,由小的领路直入书院考场即可。”
  原来如此,林先生虽说没有因为那件事,而大开后门直接他为徒,可到底也是为他提供了方便,谢想清楚之后便对这人道:“如此,还请替我谢过林先生。”
  这人闻言反倒笑言道“谢公子若是考入书院,自有亲自向我家老爷道谢的机会,到时候就不用托小的做这个中人了。”
  谢听着便忍俊不禁起来,这人倒是极会说话,正想答应随他过去,又想到萧翌还在旁边,不由得便犹豫了几分。
  那人自是察言观色的高手,见此情此状,忙道:“对了,我家老爷还交代我,小公子若是有一道来的亲友,也可一同直入书院。”
  谢这才点头答应下来。
  ====================================================
  书院之中景致极好,许是因建在岳陵山之中的缘故,古树参天,小桥流水,层层的翠竹娇嫩欲滴,黛瓦粉墙鳞次栉比,亦有亭台楼阁,廊腰缦回,三步一景,十步入画,让人不远离闹市的喧嚣,从身至心都真正的宁静下来。
  谢一路看着,心觉纵然不能入林先生门下,能在如此清婉雅致的书院中读几年书,也颇为一桩美事。
  这位林家下仆将二人送到考场之中,便躬身退走了。
  自进入考场,谢与萧翌便不再说话,只安安静静地往里面走去。
  广陵书院背后有范阳林氏支撑,条件自是极好,场内窗明几净,书桌排列整齐,因他们二人来得早,此时里面也只有他们俩。
  好处很明显,座位不是固定的,他们便可以挑个好些的。
  幸亏谢没什么选择困难症,四下扫了一圈,便提步往前方左侧的第三张书桌处走去。
  萧翌见状,负着手就走到第一排正中间的位子上坐下。
  不久后,其他考生也三三两两地走了进来,谢抬眸,好巧不巧地还看到了个熟人崔知著,对方也看到了他。
  也不知是不是林先生特意安排的。
  考场中无人说话,二人也只不过略微颔首,就当是打过招呼了。
  又过了半晌,进来一位面相有些严肃的书院先生,进来后便负手立在最前方,然后使人发下试题与空白的答题纸,便言简意赅地宣布初试开始。
  第22章曾相识
  二十二、曾相识
  考卷发到手中,谢并没有急着开始答题,先是翻开仔细检查了一番,是否有错漏之处和书写的不清楚的地方,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之后,才将考卷摊开,一边端详着考题,一边动作缓缓地开始研墨。
  今日考试,谢自是知晓要自己动手研墨的,为了方便一些,便没有穿这几日时常穿的广袖大衫,换了一套竹叶青的窄袖直缀。
  手底下动作有条不紊,他心中也在琢磨着映入眼帘的考题,首先是三十道帖经题,有长亦有短,同现代的填空题差不多,题量算不上大,倒也不算小,考的便是应考者们对四书五经的熟记程度,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靠背。
  幸而谢这辈子有个过目不忘的本事,帖经题对于他来说自是容易的很。
  将三十道帖经的题目都打量完之后,墨也研好了,谢便将空白的答题纸铺开,提笔蘸墨后,先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写好,便开始答了起来。
  谢写的是规规矩矩的台阁体,他虽年纪不大,可练字的年月却不少,即便还没能达到像他爹的台阁体那般秀润华美,正雅圆润,但也能称得上是整齐端庄。
  他一道道答着,心中愈发酐畅淋漓起来,手下并不如何停顿,过不了多久,便将三十道帖经题全部写完。
  这才放下手中的笔,转转手腕,又动了动有些微僵的脖颈,将已经写好的那几页答题纸放置到前面,顺道抬眸扫了一眼其他考生:大多数还在埋头写着帖经题,神情紧张,只有少数几个已经如他一般答完,开始打量起了下一道大题,却不知为何面色皆有些怪异。
  谢看罢之后,便轻描淡写地回了目光,心中回想着那几个考生的神情,暗暗思索着难道下一道题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按照林先生先前说过的,第二道大题应当是策问,怎么能让这些人露出怪异之色呢?
  想不明白索性不去再想,谢沉下心思便凝目去打量考卷。
  这不瞧不要紧,一瞧,他反倒是勾起唇角,眸中带出一抹兴味,有些想笑。
  这道题的题干很短,只有六个字:
  “又日新康诰曰”
  而他想笑的原因也很简单,万万没想到,林先生先前所说的策问,居然会变成这么一道截断语句,连上牵下的“截搭题”,怪不得那些个考生的脸色如此。
  想必在真正历史上从明代开始出现的这种截搭题,在如今这个朝代还是初露头角,就在这个清幽雅致的广陵书院之中,第一次向这些未来的科举考生们露出神秘♂微笑。
  既然知道了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