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孤没重生真是对不起》分卷阅读45

  事。他的这一出,也足以表明他不会插手做其他的事情。
  子黎将他从怀疑地名单上划去。
  这虽然不是九皇子的目的,却暗含了某种默契。
  次日,是大皇子到了东宫。
  在东宫的西南角,背靠着城墙处,有巧若天工般的一个土坡,在上面遍植了各种树木,春有桃花,秋有野菊,冬有梅花绽放,夏日唯独竹林幽幽,野树繁花,茂盛草木,备有野趣。附近是一个亭子,曰阙夏亭。大皇子喜欢拿着埙,来此吹奏。
  子黎笑着说他,完全没必要特来东宫练习吧,大皇子却说,他才不是因为子黎而来,他是为了这个充满野趣的地方。
  子黎哈哈一笑。旁人都说秦春水天生贵族典范,是京都潮流的引导者,从者无数。他独独知道秦蕃本身的傲娇自恋的属性。
  子黎仍旧和秦蕃说着哪些他们之间才会说的话,气氛一如从前。
  此前子黎不再出宫,和祭足书信来往,自从知道了祭足本身的力量之后,他便委托祭足调查大皇子最近出入的情况,然而昨晚子黎接到祭足传来的书信,子黎不由得地开始对大皇子产生了怀疑。
  长时间出入门阀之家,参与贵族之间的宴会,和从前的秦春水有着截然不同。
  从前的秦春水憎恶公孙家,而从祭足的书信中得知,不久前,秦春水居然专程去了公孙家,而且是隐蔽着去的,这反而比公明正大的去更令他侧目。
  从前的秦春水乐意去做清流名士,而现在的秦春水却日日出入贵族之家,乐意享受着追捧,和日夜笙歌的日子。
  子黎不由得地再次问道:“听说黎郡的白鄂花开了,漫山遍野,艳丽无双。我记得几年前你曾经绘过一幅画,墙角树枝白鄂花,还说过有生之间要去黎郡看看真正地漫山的白鄂花。待这次父皇的寿辰之后,大哥你要去黎郡吗?”
  秦蕃微微迟疑的一下,最后还是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去了。”
  他注视着子黎,看着他的目光渐渐地染上了怀疑,强忍住想要去解释的欲望,什么也没说。
  “天色晚了,等下要去赴崔府的宴会,我回去了。”大皇子说道。
  子黎点头,目送他离去。
  大皇子知道子黎就注视着他的背影,但是他无法选择回头,既然下了决心,就不能生出后悔之意。
  今日子黎的那番话,让他知道子黎已经怀疑了他,还给了他离开京都的理由,可是他已经不愿回头。
  以后,再也不能随自己的心意东宫了。
  第32章【诞辰】终其一生,再无人得见这番奇景。
  到了皇帝诞辰的这天,整个京都都是一片繁华而向荣的模样。
  京都里的每条街道都铺设的簇新,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放着一盆红檀花,耀眼的灿烂。从皇宫的望京台上看下去,每家每户的红檀花连绵到一起,如同一片红色云锦在京都流泻着,和渐渐升起的太阳朦胧出一片华。
  天色已明。
  勤政殿前早就在前一日完成了铺设,朝臣们换上了簇新的官服,俨然列席,殿外依仗罗列。皇帝乘坐轿御辇而来,视瞻不凡,令人不敢直视,只把目光落在皇帝身上庄重的龙袍上。
  韶乐《盛平辞章》奏响,銮驾到了勤政殿,皇帝升上宝座。
  在礼部官员的唱喏下,百官恭念贺词。
  然后就到了典礼的重头戏,百官和皇子们进献贺礼。
  百官们进献的中规中矩而又不功不过,毫无新意,也不敢特别出挑。要知道去年有一个地方官员进献了祥瑞,就被皇帝查了个底朝天,原来是官员自己找巧匠做的,并在事后将巧匠灭口,被皇帝直接发配了。
  而前年京都一个官员则是送了一幅名画,众人艳羡,皇帝却查出来那名画是京官翘巧取豪夺的,惹得皇帝大为光火,将官员贬斥了。
  导致现在百官进献不出新,只求普普通通,那是把进献里检阅一边又一边,将进献品的来源和经手过程调查的一清二楚,生怕会被牵扯出什么什么事端的。
  待礼部唱完百官贺礼之后,皇帝说了几句话之后,百官们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可算是没出什么幺蛾子了。
  六部也分别献上了贺礼,尤以工部的最为瞩目,避暑别苑的烫样,以恰当的比例,十分写实的描绘了避暑别苑的模样,令人心驰神往。
  皇帝也赞美了几句。
  接下来他们就整暇以待诸位皇子们的进献了,皇子们年纪都大了,也差不多得入官场了,这贺礼可就不能像他们似的这般“敷衍”了。
  这边厢,皇帝目光里也透着好奇,期待地看着子黎。
  子黎微微一笑,“儿臣献的乃《山河说》,请呈上来。”
  子黎说罢,有两个太监将礼盒抬了进来,放在殿里。子黎走了过来,吩咐道:“将盒子打开。”
  这次不仅是百官们都伸长了脖子去看,就连皇子们都不自觉地垫了垫脚,或者斜斜身子,亦或者撇撇头,虽然整个身子仍然是挺拔着,极具皇子仪态。然而整个人都透露出忍不住好奇的姿态。
  盒子起开,子黎俯身去取。
  大家愈发的好奇了,是什么东西呢?太子居然要自己去拿?
  咦,太子手里拿着一个敞口玉瓶。
  这是何意?众人纷纷猜测。
  子黎将玉瓶拿在手里,面对众人不解,只是含笑,并未解释。
  子黎接着吩咐,让两个太监将图轴取出。
  一个硕大无比的图轴,看似挺重,需要两个太监才能捧着。
  “拉开。”子黎吩咐道。
  两个太监点头,一左一右,将图轴打开。
  居然是三丈见长的……白纸?
  众人惊诧,一卷白纸?再仔细去看,的确是一卷白纸。就连一直漠不关心的六皇子也探了探身子。
  他才一点都不关心其他人进献什么贺礼呢,反正都一定是比不上他献的贺礼的。他的贺礼可是从公孙家挑来的。
  门阀之首公孙家里,挑细选的贺礼,又是谁能比得上的呢!
  然而没想到,论惊艳这方面没看到了得的,倒是在吃惊这方面看到了。
  六皇子在心里暗自揶揄,五皇子已经将担心写在脸上了,而三皇子却是气定神闲。
  他状若无意的撇了眼子黎手上的玉瓶,嘴角微微扯动,露出一个轻快的笑意。
  恰好被五皇子瞥到三皇子脸上那一闪而过的笑意,心里顿时生出怒火,冲老三狠狠地瞪了一眼,兀自在心里加深对老三的恨意。
  大皇子如同老僧入定一般,对这些都是无动于衷。
  九皇子虽然和子黎相见时短,却有着莫名的信任,他一点都不担心太子会只是献上一卷白纸。一定是大有玄机。
  几个瞬息,大家已经流转了许多思路。
  皇帝脸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