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穿越种田文)》分节阅读25

  “但……”
  “钱也给了,方子也拿了,你这时候又来说这些做什么?”
  “我只是觉得老爷没必要给那对兄弟这么大的面子,那家兄弟也不是贡生,这次还不见得能不能中举,就算是中了举,也还是要从八品的官开始熬,离老爷差远了呢。”
  好听话人人爱听,虽然窦封有些太想当然了,李长健还是笑了笑:“莫欺少年穷,这刘家兄弟我以前不知道,这次听你说来,却是个有后劲的,他们以后的发展,不定会怎么样。再退回来说,只是这元州的生意,对我们来说,目前已经足够,至于说以后嘛……”
  说到这里,他又笑了笑,说的是他们只能在元州卖,也不能将方子泄露出去,但将来他若是能更近一层,或这生意实在太好,而刘家兄弟那边又不是太有出息,他又何必遵守这个条约?
  窦封明白了这点,当然又是一通马屁,而此时坐在骡车中的郑定辉也知道了这方子原来不是他所想象那样全卖了:“元州独家,这、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这个方子,还可以有一份京城独家、一份衡州独家,一份宽州独家,一份利州独家……”
  随着他一边背地里,郑定辉的嘴越张越大,过了半天才喃喃出声:“还、还可以这样?”
  “为什么不可以?他一个松花蛋就算用一百文的成本,也还可以赚一百文,现在又是只要做出来就卖得动的时候,一个一百文,十个就是一两,一百个就是十两,二百两银子,我若只卖给他们家,不是太亏了?”
  郑定辉说不出话了,刘文又道:“现在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我本来也没什么意见,我就是觉得,与其在华安买房,不如在村中再买些地。一百两也买不到咱们先前住的那种方子,其他的地方将来也不好出租……”原来他们出来后,刘文就说要先拐到华安一趟,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华安虽不是在直达京城的那条线上,但也没有偏离太多,他们的时间又充足,要说拐过去一趟也不算什么,但听到刘文说要去买房,郑定辉就觉得不太靠谱。
  他知道那个方子是卖了二百两的,虽然觉得从赚钱的角度上来说是亏了就算他们一个月只出一百个松花蛋,卖上一年,也能赚到这笔钱了。但若从交易的程度上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王普县虽也有几个大户,但若说愿意一下拿出二百两买一个方子的,绝对不多。
  这笔钱自然是刘文拿着的,按他想,他们来上京城,刘文最多拿一半,哪知道他不仅都带着,而且还要用其中的一半在华安买房子,对此他当然大力反对,华安离刘家村那么远,他们在附近又没有产业,在那里买一处产业算什么?若是买一处酒楼饭店也就罢了,可是华安物价那么高,一百两显然不够。一般的房子,他们还能搬过去住?
  刘文的确是有这个打算的,他过去不离开刘家村,第一是没有资本,第二也是担心外面的情况,刘家村就算有什么不是,他们总还都算是“自己人”,有什么事,多少也会有个照应,而到了外面,会不会被欺负,却是难说的。
  不过这次他到华安走了这么一圈,虽不觉得有多便利,但比起刘家村却是好太多了,而且治安良好,倒也没有太多欺生的迹象。当然,他现在也不是决定就要在华安安家,不过受现代观念的影响,他只觉得房产越多越好。
  听到他这方子是这么卖的,郑定辉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是还有些担心:“你说这方子,只准他们在元州自己做,他们就不给别人说了?就算说立的有合约,那边可是个京官!”
  “这个嘛,那就要看我们这一次的中举情况了。”刘文说着,手压到他肩上,“家里这两年都是你支撑的,这一次,你也要挑起大梁啊。”
  他的语气真挚,表情认真,看向郑定辉的目光,充满了期许,郑定辉的嘴角抽了一下,又抽了一下,在抽搐的同时他又想,这种激励,总比拿白眼翻他要好,不过与此同时,他又不由得想,这真的是激励吗?真的是吗?
  不管郑定辉怎么想的,他们还是先拐到了华安,过了科考,华安的房价也落了,他们在一家客栈停留了十多天,找了两个经济,又自己跑了几趟,最后终于在市中心靠南的一边买了处一进的院子,那院子有一口自己的井,两棵桂花树,三间上房,茅厕厨房也齐全,最关键的还是地点好,附近虽然不像先前那样都是高门朱户,但也大多是做了生意,或家中有人在衙门里当差的,虽不是多么上好的地方,但总是不乱,因有人在衙门中当差,安全上也多了些保证。
  此时毕竟不是现代,华安物价虽高,房价还没有到骇人的地步,这么一处院子,也不过只要了七十八两,办下了整个手续,也还不到九十两,对于这处房子,刘文是满意的,郑定辉却有点意见,隔一道街,有一处更便宜的房子,那家户主急着出手,两进的院子也才卖九十两,虽说是贵了十二两,可房子却要多出两间的,院子也更大一点,环境也并不见得就比这里差,他本以为刘文一定会挑那套的,哪知道最后却选了这边。
  “那边嘛,是不错,不过却少了一样东西。”
  “什么?”
  “桂花。”
  “啊?”
  郑定辉愣住了,刘文却很认真的道:“你见过桂花吗?”
  郑定辉绞尽了脑汁想,他本就不是个喜欢花花草草的,若是对稀罕的吃食,也许还有几分印象,但对这桂花,却实在想不起来了。
  “以后,我们就可以经常看到了。”
  刘文说着,帮他拿下了肩上的一个发丝,笑了笑,然后转过了身,郑定辉看着他的背影,面孔一点点红了起来,他也不知道自己脸红什么,就是突然的,感觉面孔发烧,他回过头看了看,现在还不到月份,那树上自然是没有什么花的,但是透过那绿色,他仿佛就看到了那缤纷的色,忽然的,就也盼望了起来。
  第二卷春暖花开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大珠朝的京城在上京,若是放在现代,那可以用世界一等城市来形容,而且没有之一,毕竟与此同时,其他国家要不还处在宗教的阴影之下,要不,就是在向大珠朝学习,而无论从人口、规模、建筑上来说,也没有城市能与之相比。
  按照大珠朝的户部登记来看,这座城市大概有上百万的人口,而在没有钢筋水泥支撑的高楼大厦的情况下,城市自然也就只有向横向发展。
  大,庞大,伟大。
  既然以刘文这个经过国际性大都市洗礼的眼光来看,上京,也是非常大的,而也就因为这份惊叹,他身体的不适总算缓解了一些,不过,也只是一些,所以在郑定辉问他要不要坐轿子的时候,他的表情瞬间变得铁青。
  “我是想着,这里的茶楼,你也许不喜欢。”
  郑定辉讷讷的说,他们此时正在码头上,经过几次的折腾,从刘家村到华安的刘文已经能适应了,但从华安到上京,还有些超出他的适应能力,于是在经过了适应到忍耐再到无可忍耐的过度之后,他们转走了水路,在刚上船的时候,刘文还有些后悔,这走水路多平稳啊,活动空间也大,速度也快,早走水路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吗?
  但是在第二天,他就知道自己庆幸的有些太早了,如果说骡车是一个杯具的话,那船只就是一个惨剧。刘文吐啊吐啊,吐到最后果然吐习惯了,可是上京也到了,而在他下船的时候,那是两腿打颤,身体发飘,亏的郑定辉扶着他,否则风大点,就有可能把他刮跑。这不是夸张,而是经过这一番折腾之后,他的体重直线下降,原本就消瘦的身材,现在很有翩翩欲仙的味道。
  连续二十天,他吃不好睡不好站不好,那真是见什么什么不痛快,想什么什么就难受,好容易适应了,目的地竟然到了,当然他这一路上都在盼望着上京赶快到了,但是这真到了……
  这就像你为一个人劳心劳力,为他受了百般折磨,就在你好容易适应,准备一鼓作气拿下他的时候,他突然自动的飘到了你面前……高兴是有,欣喜也是有,但失落恐怕也还是有的。
  一击重拳打在棉花上,那种郁闷感只能将人憋成内伤,刘文本就被折腾的看什么都不痛快了,再受到这么一击反作用力更是难受,但他还要端着架子,就像是他哪怕吐啊吐啊,也要吐的有姿态一样。
  呕吐怎么有姿态?如果你哇的一下随地吐了,那自然是什么姿态都没有了,但如果你一手抱着东西支撑身体,一手捂着腹部,弯腰不让人看到自己的脸,站起身前先用手绢擦了自己的嘴,那别人自然就只能看到你的虚弱与疲惫,如果你的皮相再上佳一些,那了不得,说不定更有一种虚弱美。
  当然,美不美刘文是不在乎的,但他在萧二面前端惯了架子,在郑定辉面前,自然而然的也就延续下了这一套,因此郑定辉虽然知道他不舒坦,可他不知道他不舒坦到什么地步,因此只想着这附近人来人往,刘大郎必定是不喜欢的。
  刘文当然是不喜欢的,可这时候他还哪顾得上这些,第一次到华安的时候,他还能自己走路,现在几乎每走一步就想往下倒,他咳嗽了一声:“先找个地方坐坐吧。”
  他这么说了,郑定辉自然不会反对,当下就扶着他到了旁边的一个酒楼,和大多数建立在繁忙港口的酒家一样,这里也是堆满了人,人声嘈杂也就罢了,而且气味不佳,好在还有个二楼,因为酒价更高,倒清静一些。
  郑定辉扶着刘文上了二楼,在一个临窗的桌子前坐了。
  这里是港口,那小二不知见过多少像刘文这样的,所以就算他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倒也没嫌弃,反而很殷勤的引着他们落了座,上了茶,他这么给面子,刘文自然不会和他过不去,让郑定辉点了自己想吃的,他就要了一份清汤,因二楼都是要点酒的,所以两人又点了两份酒。
  这里的生意好,此时天又暖和,因此很多饭食都是提前做好的,不一会儿,他们点的东西就都上来了,刘文点的那一份,是鸭汤,一碗清可见底的汤水,撒了两滴香油,此外就是几根香菜,而郑定辉那边,则是两张大饼,一盘羊肉以及一个烧青菜,此外就是那小二推荐的糯米酿和清酿,用那小二的话来说就是:“我看两位是刚下船的吧,喝这两种酒最好,口味清淡,又开胃又解乏,若两位是要上船的,我就推荐那种烈的了,喝醉了到了船上一睡,一觉醒来,就都适应了。”
  他说的这么有趣,刘文就都点了,此时东西端上来,就先喝了一杯糯米酿,若在现代,他是绝对不敢这么喝的,但是他喝过这里的酒,一般来说,好一点的,也就比啤酒强烈一些,而一般的,了不起,也就是啤酒那个度数的,现在那小二又特意说了比较淡,估计也就是一般的果酒了,果然那糯米酒到了口中,有些甜甜酸酸的感觉,不像是酒,反而像是一种叫做江米甜酒的甜品。
  喝了酒,又去喝那清汤,其实是没什么味道的,好在桌上放有醋、盐一类的调料,刘文倒了些醋,就着这股酸味就喝了下去,一碗鸭汤下肚,他总算是恢复了点元气,再看郑定辉,就见他正用大饼裹着羊肉吃的正香,发觉到他的目光,郑定辉抬起头:“要吃吗?还有一张饼呢。”
  刘文翻了个白眼:“吃你的吧。”
  说完,心中则道,能吃能睡,这是什么东西啊。
  他没有胃口,也不想看郑定辉刺激自己,就把目光转到了窗外,从这里看去,更是能见船如梭,人如流,一派繁忙繁盛的局面,就这么看着,他突然有一种恍惚感,就觉得,这幅景象仿佛是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的。
  “华安可没这个景象,王普县更别说了。”
  他一边想着,一边否定着,突然,就想到他为什么会觉得熟悉了清明上河图!虽然他并没有见过这幅图的真品,但赝品,乃至电视上的介绍并没有少见,当年去台湾的时候,还在那里的故宫博物院里看了一遍电子版的动画,此时的情景,虽然不是说和那画中的一样,可是这副古代卷面,却像极了那幅画,一瞬间,他出了一身汗。
  那幅画出现在什么时期?北宋末年!
  一般来说,每到末念的时候,国家都颓败不堪,到处都是疮痍,而只有北宋是个例外,当时的北宋也有诸多问题,但整个来说,国家还是处于繁盛时期的,从那副著名的图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民的生存状况,就算京城的向来要比其他地方受到更多的优待,但最起码,那时候人们是没有丝毫国家要灭亡的感觉的。
  而也可以说是在这最繁盛的时候,金兵打来了,用令人无法相信的速度搅乱了整个北宋,然后就是流亡,就是兵败,就是混乱,北宋,就那么结束了。
  想到这里他摇摇头,不会这么巧的,要说盛世,哪个朝代没有盛世,他就会这么倒霉的遇到个北宋的例子?不过人的念头就是这样,不想的时候不觉得,一想的时候就会想到无数的例子,比如,都不是太轻贱商业,比如,都不以言罪杀人,再比如,边关那里,都有虎视眈眈的外族。
  “边关是边关,但戎不是辽也不是金,所以,这是不会打过来的吧……”
  他这么想着,脸色一会儿一变,郑定辉虽然在吃着大饼,但也时刻关注着他,见他这个样子,不由道:“大哥,你怎么了?”
  刘文回过神,擦了擦汗,然后长长的吐了口气,他真是想多了,他现在是什么?刘大郎,虽然比那武大郎强上许多,但也只是一般的秀才,要中举做官,还要凭几分运气,要入住朝堂,那不知道需要多少运气。别说这大珠朝不是北宋,就算是,他又能如何?他既不是当朝宰相,又不是皇帝的儿子,所能做的,也就是改变一下自家的情况,难道他还能管这整个天下?
  别说他不是在那个位置,就算在,也是要早早退却的,那种麻烦事,还是让有野心的先生们去处理吧,他这样想着,又喝了一杯糯米酿,然后才开口:“没事。”
  “大哥,你没吃多少东西,这酒还是少喝点吧,要不,我给你再要一份粥?”
  刘文想了想,感觉此时好了很多,喝点粥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因此就点了点头:“多要一份,你也不能光吃饼。”
  郑定辉招来小二,要了两份绿豆粥,要完,才醒悟过来,刚才刘大郎……是在关心他吗?他这么一想,连忙向刘文看去,却见刘文的目光已经投向了窗外,他也跟着看了看,不过心中却不怎么在意。
  外面除了人还是人,有什么好看,虽然这里地方大,人多船多,看起来也很繁华,可是,值得一直就这么勾着看吗?他这么想着,突然听到刘文咦了一声,他连忙看过去,却也没看出什么稀罕,当下有些疑惑的道:“怎么了?”
  刘文没有出声,目光却盯着一个穿着月白衣服的男子。
  第二卷春暖花开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刘文会看上那个男子,倒不是他的穿着多么显眼,也不是他的容貌怎样特别,在这个位置,从他的角度,其实是看不清那人的容貌的,刘文会在意,只是因为此人周围的环境。
  此地人来人往,互相之间,就算不是接踵摩肩,也可以说是贴着身走的,但这人无论走到哪里,周围都有一定的空隙,刘文不仅怀疑,此人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高手。
  他发出惊讶之后,再仔细去看,就明白了过来,这人是不是高手还不一定,但会造成这个情况,却是另外一些人的功劳,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先有人将他和旁人隔开,那几人都穿着便服,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但刘文留了心,他又在高处,自然就能看出这些人行动巧妙,心思灵活,因此竟把那人护的十分周全。
  “这种防护,可要比那直接吆喝更难上几分。”
  看出了这点,他就不准备再看了,这样的人,不是世家,就是担任着某一级别的职位的,他这么盯着人家看,不定会有什么麻烦,但此时,那边已经有人发现了他,当下就给那男子耳语了几句,那男子抬头就向这边看来。
  刘文本准备转移时间,但见被发现了,也就不躲避了,端起一杯酒,笑了笑,一饮而尽,那边的人愣了下,然后竟向这边走来。
  “大哥,你认识这人吗?”
  郑定辉也一直看着这边,先前那男子在人群中他没发现,后来刘文又是敬酒,他又向这边来,自然也就看出来了,刘文摇摇头。
  “那……”
  “也许我们有缘分吧。”
  “啊?”
  郑定辉目瞪口呆,刘文其实也是心下懊恼,虽然看那人不像是有恶意的,但不定惹上什么麻烦,若是其他人遇到这种事,说不定会想就此攀附上一个靠山,但刘文是最不想事的,他这两年又是学习又是折腾,只是因为现在的条件太不好,若他本就穿到一个小康之家,那每日最多也就想想怎么守着家业,了不起了,也就稍稍有些进步,总不会像现在这么尽心尽力的。
  其实就算是现在,他心中也未尝没有让郑定辉顶上去,自己闲下来的心思,只是就连他要考举,都不能说十分有把握,更何况郑定辉了。当然,做举人,学识是要有的,运气也是要有的,说不定郑定辉这次的运气就要比他好,若真是如此,那他在华安买的房就派上用场了。
  他这边想着,那边那人已经过来了,一见那人,刘文就在心中又赞又叹,这赞的是此人生了一副好相貌,鼻梁挺直,嘴唇微抿,一双丹凤眼轻轻的上挑,眉毛不浓,却极为规整,额头宽阔,脸部消瘦,看起来就是一副温文方正的样子。叹的则是,这人虽然长的不错,但那气质……当然不是说不好,而是太过颓败了一些,他的肤色本就白的有些不正常,而眉间又尽是愁困,眼泡还有点浮肿,只看这点,又会给人一种纵欲过度的迹象,但就算如此,这人的气质中又还带着一点颐指气使的感觉,对此刘文也不奇怪,只看他这副做派,就可知道是长久养出来的富贵人,说不定连上个茅厕都有人帮着解裤腰带,若还养不出这点东西,那倒令人奇怪了。
  “在下刚才冒犯了,只是觉得兄台气度非凡,忍不住多看了两眼,不想却给兄台带来如此麻烦。”不等他开口,刘文就道,“若兄台无事,不如坐下共饮一杯?”
  “有什么冒犯的,不过是我看你举止从容,这才过来看看的。”那人倒也不客气,径直就坐了下来,那些原本跟着他的人,也散落在旁边,只有两人站立在他身后,他对此好像还有点不满,倒也没说什么。
  刘文招来小二,又要了一个杯子,给他倒了一杯糯米酿:“这酒的确清甜,若兄台不嫌口味淡的话,不妨试试。”
  那人端起杯喝了一点:“倒也有点意思。”
  他嘴上这么说,却不再动,刘文心知他也看不上这个,但他既然喝了,应该就是没恶意的,正想着,那人却又道:“你们觉得当今圣上如何?”
  一听他这话,刘文头上几乎没冒出黑线,那边郑定辉也是瞪大了眼,刘文向那人看去,就见他正盯着自己,一副寻求答案的样子,他克制着嘴角的抽动,瞟向他们的身后,见那两人也不知道是训练有素还是习以为常,竟然连眼皮都没有眨。
  “当今不以言论论罪,你但说无妨。”
  见他久久不回答,那人又道,刘文咳嗽了一声:“当今圣上,自然是圣明之君。”
  “圣明?”
  “自然是圣明的,古语说见微知著,兄台只看这码头,就应该知道当今圣上的圣明,若是个昏庸的,怎有这副繁荣景象?”
  那人顺着他的手指向外面看了看:“这么说,他这皇帝当的还可以了?”
  刘文又咳嗽了一声,却没办法接话了,这话这个人能说,他却是不敢随便说的,就算大珠朝的风气再好,这里毕竟是京城,谁知道谁长了什么耳朵?他赞一声皇帝圣明没问题,但要评价,说不定就会有麻烦。
  那人还有些不依不饶,他身后一人趴在他耳边说了一句,他皱了下眉,然后叹了口气:“好吧,那我就回去,回去!”
  他说着,也不再理会刘文,就这么站起来走了,郑定辉看着他的背影,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口:“这人什么毛病啊。”
  他话音刚落,刘文就道:“不要胡说!”
  “怎么是胡说,你看这人……”
  “此人气度非凡,岂是你我可以议论的,快吃你的东西,吃完我们进城。”
  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