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穿越种田文)》分节阅读23

  个三圈。
  消息传来,英儿急忙的换衣服,刘武急忙的从地里往这边赶,赶回来之后又连忙洗手洗脸,找鞭炮。
  “来了!来了!”
  外面有声音叫嚷,刘武连忙提着鞭炮从屋里出来,看到骡车,连忙随手递给其他人,正要开口,就听坐在外面的郑定辉道:“二郎,快来帮一把手。”
  “啊?”
  “大哥晕车了!”
  他说着,把帘子掀开,然后就扶着脸色苍白的刘文从里面出来,众人见刘文,那是嘴唇发紫,眼睛发青,看起来不像是晕车,倒像是重病,顿时发出一片叹息,那原本想帮着点炮竹的也下不了手了。
  刘文被扶着,哆哆嗦嗦的开口:“感谢各位乡亲来给我们兄弟接风,只是今日实在不行了,改日,我们兄弟再拜谢父老乡亲!”
  他那个样子,不管原本有什么想法的,此时也长不了口了,只有劝他好好休息,还有要帮他请郎中的,刘文一边应着,一边靠在郑定辉身上,然后由自己的两个弟弟帮他扶进屋,之后在自己的屋里,一连修养了十多天。
  作者有话要说:为毛又是这么晚捏?掀桌!俺这一天干了啥啊,为毛时间就过去了捏?[
  三千字,正常更新
  第50章
  第五十章
  刘文身体不适了,外面的事情自然就有郑定辉来接手了,他天天白天应付刘家村乃至王普县众人的慰问关怀庆贺以及扯家常,晚上还要做策论练大字,就这么日熬夜熬,要说是极消耗力的,就算他底子再好,也难顶不住,但自回来后,刘文就天天吩咐给他顿鸡汤鸭汤,汤里还要放枸杞红枣,这对外说是给刘文补身体的,但大多却落到了郑定辉的肚子里。
  郑定辉其实不想喝,他爱吃肉是不假,但这么天天喝肉汤也总有些难受,而且肉汤也就罢了,枸杞红枣又算什么?这不是女人坐月子才要吃的吗?对此,刘文是这么说的:“谁告诉你是女人坐月子吃的,难道我就没吃?二郎没吃?英儿没吃?我们谁坐月子了?”
  “但你们……”
  “我们怎么了?”
  “你们没我吃的多啊。”郑定辉苦着脸道,“大哥,我这一天要喝两次肉汤,早上还要喝小米稀饭,这补的……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怎么会过呢?若不是天热,我本还想让你喝人参呢。”刘文温和的看着他,“你现在可是家中的顶梁柱,万万不能倒了。否则这要生着病,还要应付人,多难受啊。”
  郑定辉嘴角一抽,刘文摸了摸他的下巴:“看看这都瘦了,想是做策论太辛苦,晚上也再喝一碗鸡汤补补吧。”
  郑定辉被他一摸,有些僵硬,再听他后面的话,连忙道:“不、不用了大哥,我不会生病的。”
  刘文看着他,他咬牙道:“就算病了,我也不会拉下功课和这家中的事的。”
  “这怎么能行?”
  刘文惊讶道,郑定辉连忙道:“能行呢能行呢,我身体壮着呢。”
  他一边说一边向后退,见刘文没有反对的意思连忙退出房间,一直回到自己的屋里才出了口气,心中则想这烦人的苦差事自己是要应付到底了,这还只是秀才,这要是中了举……
  这要中了举也许他们就不敢来了?他这样想着,这次回来,他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村人的改变,虽然这两年村中人都是对他越来越尊敬,但现在这份尊敬又有些不同,特别是那些县城中的掌柜,过去虽然也给他面子,却不如现在这样还带着几分讨好,还有里正刘汉山,过去都是把他当小辈看的,现在却透着几分亲昵,就连刘武英儿,现在看他的目光也有几分不同,当然,他们倒没什么巴结的意思,就是惊奇,要说唯一没变的,那就只有刘文了。
  “何止是没变啊,简直对我压迫的更过分了!”想到这里郑定辉不磨牙,“他的晕车不是早好了,还有什么不顺心的,难道是为路发愁,可是那松花蛋已经腌上了,不就等着出罐了,还是他担心那松花蛋卖不出价钱?不过就算松花蛋不行,这粮食也快了,路总是有的。”
  他想来想去,也没想出刘文为什么这么别扭,只有把这当成他越加龟毛,然后自我怜惜一番,接着干活。
  其实刘文倒还真有不少烦心事,虽说村中的大多数人都被郑定辉挡了,但少部分人,比如刘汉山花有才以及村中另外的几个秀才,他总是要见见的,前两人也就罢了,下面的那几个秀才却是酸的令人牙疼,若真要比喻的话,那就像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学识自然是有的,但那股子清高劲却要比孙鹏等人更甚。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以孙鹏等人的环境来看,也不会觉得秀才有多么了不起,但村中的这些秀才,那平日看的不是目不识丁的农夫,就是屡考不中的白身,自然很是矜持。这就像是在帝都魔都,不会有人觉得月薪上万有多么了不起,但若换成一个小县城,那上万的月薪简直是要令人惊叹的。
  不过虽然和这些人说话都要头疼,刘文却还不能不应付,这些酸秀才考举人也许困难,编排人却是一等一。不过这还不是最令刘文难受的,最难受的,还是那些说亲的。
  在纷纷扰扰的说亲大军中,要来给他说亲的倒不多,但郑定辉刘武乃至英儿的都不少,这说亲一事,本来都是由家中的女性来操持的,但英儿年龄还小,又是个还没出格的姑娘,他们的母亲又早已去世,他们家又没有什么相厚的亲戚,在他们家起来后,倒是有几个过去的亲戚想来攀关系,但都让刘文给刺走了,有那厚着脸继续来的,刘文直接让郑定辉用出了棒子。
  没了女人,这亲事的问题自然落在了长兄的头上,什么张家的柴火妞,刘家的大丫头,不管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也不管年龄多大,总之附近村子里的女孩子仿佛一时间都要嫁人了,最令刘文无语的,张家村有一个,才十一岁,竟然已经是年龄合适了!
  这其中,郑定辉要比刘武更受欢迎,就连一些家境不错的,都来给他说亲。当然,那些女孩是入不了刘文的眼的,倒不是说那些女孩不好,最关键的是,十四五的女孩子,在刘文眼中那还是小孩,不说要背着书包上学校吧,起码也不能来结婚生子啊,不过关于此事,他还是问了郑定辉的意见,确定他没有意思后,才想办法回绝了。
  除了这个之外,刘文还要为下面的家计发愁。
  郑定辉现在也是秀才了,再让他处理商贾之事就有些不合适了,但刘武又不是干这个的材料,英儿又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他们家以后的莲藕青玉乃至松花蛋都要怎么处理?
  当然这些东西让刘武去卖也是能卖的,可是平价卖和高价卖却是两个概念,要知道他们以后花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就算他们将来中举了做了官,也是要家中有底子支撑的。
  而且,他还有搬家的打算。
  他对刘家村是有感情,但只是这里的邻里关系很令他头疼,他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照顾像花有才这样的老邻居,但却没心思和他们天天应对,特别是在他们天天来念叨种地嫁女这样的事情的时候。
  “不过这搬家的事倒也不急,总归要先去一趟京城的。”
  他思忖着,若是他或者郑定辉,不论哪一个,只要有一个中了举,就有可能领个外职,所以倒也不用急着买房子,当然若是两人都没中,那这事就需要马上考虑了。
  “现在还是先筹集路吧。”虽然田里种的粮马上就要割了,但这些钱刘文是不准备动的,前两年是没办法,而以后,这卖粮的钱他却是不准备再动用了,他虽然自忖总是能弄到钱的,不过也不能不留个后手,这古代可不比现代,在现代一个地方受灾可以从其他地方调集,而这古代那就全靠储备,所以这次的粮食,他也不准备怎么卖。
  卖是要卖出一些的,却要留下大部分,若明年也风调雨顺,再把这陈粮卖了。他这么一想,就把这念头转到了松花蛋上,想着自己那松花蛋是不是已经在文人学子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了。
  他当初会一人送两个松花蛋,就是想让那些人帮着宣传,他是知道文人学子的这个毛病的,大多都是,有个什么东西都想显摆,他当时又说了那松花蛋也是不能放太长时间的,他们回到地方上,就算是当个新奇的东西,也要拿出来炫耀炫耀的吧。
  而只要有了那么点风声,哪怕那风声不大,他下一步也好做了。
  他在这边想着,却不知那松花蛋在州府已经很有名气了,这事还要落在孙鹏身上,在考前,冯远为了避嫌不和他见面,考后自然就没这个顾虑了,要论起关系的话,冯远和孙家倒也没有太深厚的渊源,只是孙鹏是冯远几年前就相中的天才,这几年后,孙鹏又不负所望,冯远自然很是得意,所以见了孙鹏,那就像见了得意弟子,说不出的喜爱。
  而他又是真有学问的,孙鹏对他自然也满是钦佩,两人都是真心的,相处的自然融洽,孙鹏虽不能说天天都和冯远见面,却也不时的登门拜访,也就是因着这个关系,孙家没有急着要他回去,孙家就算有清誉,毕竟也不是傻子,有这么一个学政看好自家的子弟,那当然是要多多攀关系的,孙鹏虽然也知道家人的用心,但他自问身子正,倒也不怕别人议论。
  后来刘家兄弟走后,冯远也要回京述职了,孙鹏自然也要先回老家才能再进京,而在两人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孙鹏就把这松花蛋拿了出来。他拿这个,第一是觉得此物很配冯远,第二,倒也真是有心思为刘文着想的。
  在孙鹏看来,那刘文就是君子的典范,但这次秀才却只得了个二等……当然他不能说这是考官不公,可是却也觉得对刘文来说太屈才了。他从来没有做过为人说情的事情,也不知道要怎么说,而且他虽然狷介了些,毕竟还不是真傻,也知道冯远看中自己,有几分是为了自己的才能,恐怕也有几分是为了孙家的风骨。虽然他没有存什么龌龊的心思,可要把刘文特意提出来,倒对彼此都不好了。
  而这松花蛋是君子之物,又是少有的,借此说出刘文,岂不是两厢便宜?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早了些,可是,野火还毛更,领导让俺写的东西还毛写……抓墙
  有很多童鞋提醒俺早点睡了,俺也不想的貌似这话俺说了很多遍了,,可是用一句狗血的话来说,生活不是小说,总是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俺只有尽力去调整,谢谢大家的关心,鞠躬!
  三千字,是萧二给俺的《关于ncaa的鸡零狗碎thetaleoftwotowers(下)》的三千,现在是二十万了……
  话说,俺今天早上改口口,为毛毛改掉了?哦,对了,明天星期一,不更新,大家去玩儿吧~
  第二卷春暖花开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文人最注重的是什么?
  财物?权势?这些当然都有,但若以这个群体的特性来看,那恐怕就是名声了,人活一张脸,在文人这个群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历史上多少御史大臣找皇帝的麻烦,不能说他们不是真心为民为国,但其中,也难说不是为了名誉,特别是在碰上一个不怎么厚道还有些残暴的皇帝时,那履行职责简直就是拿着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可不管在任何时候还都不缺少这么有勇气的先生们,有的甚至干脆就以死相谏,不仅是自己死,还拿着全家上下,乃至三族九族的性命抗争。
  这种惨烈到底是为了什么?为皇帝为天下苍生?
  当然,忠心的官员从来都是不缺少的,一心为民的官员也不能说没有,但若是在他们上谏前加上一个遗臭万年……那还有多少官员会拿着自己的前途为代价而以驳斥皇帝的诏书为荣,乃至一头撞死在大殿前……就值得思量了。
  当然看重名声也没有什么不好,如果没有为了身后名而前仆后继的文人们,下面老百姓们的日子恐怕会更难过。
  文人重名声,冯远也是一个文人,作为一个状元出身的文人,他的字写的不错,他的学识也不错,他在士林中也颇有名声,但是他自己清楚,若论字画文章上的才能,也就是如此了,他不可能像历史上的书画家一样名流千古,也就因此,他更注重自己的清誉官声,同时希望能在官位上有所进步,若机缘凑巧做下一番功绩,却是比那在诗画之道上更突显文人本色了。
  所以孙鹏弄的这个松花蛋,虽不是多么金贵的东西,却的确合了他的胃口,亲手剥了一个松花蛋,看了上面的松花,他连连点头:“这名字倒也形象,松花蛋、松花蛋,你说这是那个刘家兄弟弄出来的?”
  孙鹏应了,又把当初刘文忽悠他的那一通说了出来,这一通颇具传奇色,可你还真不好推敲其中的真假,冯远虽然见识更广,也不能说刘文这是忽悠人的,只是心中奇怪,那变蛋也就罢了,这松花蛋如此新奇的东西,若早有古书记载,怎么先前就没有人发觉?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他心中一转,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他也有大多数传统文人的毛病,那就是对这些有技术性的东西不是太看的上眼,也亏得这还属于农家产品,又有养家、祖上遗留这样的因素在,否则冯远不见得要怎么想孙文了,他此时想的就是,若是在宴会上摆出这么一盘松花蛋,不说别的,寓意总是好的。
  “不过这变蛋我也吃过,怎么这松花蛋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东西很少?”
  “学生也不知道,不过看样子,是不多的,学生也只得了两枚。”
  两枚都送到了这里,冯远更是高兴,只是遗憾这东西恐怕是带不到京城了。孙鹏见他的样子,就知道他也是喜欢这东西的,当下就道:“那刘家兄弟和学生一样,都是要赴今年的秋闱的,学生和他们约好了在京城相见,届时学生带他们一起去见老师?”
  冯远想了想,就点了下头,其实不用和孙鹏一起,刘家兄弟也能打着学生的名号去见他,不过那自然与同孙鹏联袂就有区别了,孙鹏自然是知道其中的区别的,一见他同意,立刻喜出望外的道谢,倒弄的冯远有些不解:“你与那刘家兄弟倒是交好。”
  “是,学生很钦慕刘家大郎的风骨。”他说着,就又把郑定辉当年给他说的那一套说了一变,郑定辉当初说的时候,多少还是昧着良心的,而他对刘文一百个崇拜,言谈表情中都带着佩服与赞赏,只把刘文夸成了一朵花,他唯恐冯远对刘文的印象不好,恨不得把所有赞美的词汇都堆到他身上,倒弄的冯远怀疑刘文是不是沽名钓誉,故作高深,但他又想到刘文在院试上的表现,想了想,又觉得不像。
  “将来再见一见,自有定论。”
  他这样想着,倒也不将心中的怀疑说出,孙鹏是他的得意门生,又是贡生,将来哪怕不能中举,也是可以做官的,而那刘文,说到底,也还只是个秀才,若不能中举,好与不好,也不过就是那个样子。
  孙鹏将松花蛋给了冯远,其他人得了,自然也是有给当地名人,有给自家师长的,前者是不说了,后者一般也是在士林中有几分名望的,他们得了这东西,也难会和冯远有同样的心思,只是冯远不能拿到京城,他们却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炫耀的,蛋皮上生松花,多么清雅呀,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东西太少,否则当着众人的面剥开,不是更惊奇,更有寓意吗?
  这见过的都说稀罕,没见过的当然更要说稀罕,在文人才子里面,从来都不缺少想象力这种东西,到最后,一个松花蛋,已经被他们联系到了各种事情上,还有一些有诗才的学子专门做了咏物诗,有了名气,自然就有人打听,知道是王普县刘家兄弟弄出来的,就有人给自己这边的亲朋好友来信让帮着打听,那几个当初得了松花蛋的也写信来询问,所以在刘文到信的同时,也有村中的秀才来问这件事的。
  “松花蛋,哦,倒真是祖上遗德,只是此物和变蛋不同,却是难做的。不瞒怀德兄说,这东西我们兄弟了好大的力气,也才得了不到二十个,却是都送了人的。再做……倒还真是又做了一些,只是是不是能成,还不知道。一定一定,若真能成了,一定给怀德兄消息。”
  送走了这个秀才,刘文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英儿见他的眉头微皱,不由得开口:“大哥这是怎么了,是怕那松花蛋做不成吗?”
  刘家当初盖房子,虽然考虑了很多,但也不过想想怎么结实、舒适,至于说什么规矩,那是没有的。像所谓的布局,也是很普通的三间房,一间正房,两间耳房,刘文本和英儿在左侧的耳房说话,那秀才来了,刘文就出来接待,两人就是在正房里说的话,此时又没什么隔音设备,英儿自然都听了个清楚。
  “倒也不是做不成。”
  刘文慢慢的说,英儿不解道:“那大哥是为什么发愁?”
  因为这松花蛋竟有人想让他白做!刚才那刘怀德虽然没说清楚,但那话音中却只是让他相送,半点也没有要拿钱的意思,虽然这是此人一人的说法,可难保其他的人也有同样的心思。
  钱财是阿堵物,凡是读书人都要表示一下不屑的,特别是要让他们掏钱的时候,但刘文半点也没有以此博取名声的想法,他要真想邀名,剽窃一首绝句,然后想办法弄的广为人知不比这更合适?那好歹还会被人说是某某诗词的作者,弄了这么一个松花蛋,算什么?后世传起来就是松花蛋的制作者?这还是好听的,在食物上,人们向来喜欢和人名结合,比如麻婆豆腐,阿香婆辣酱,东坡肘子,那到他这里会变成什么?刘文花蛋?文松花蛋?或者干脆,就是蛋公?
  想到最后一个,刘文的脸色立刻变得出了点颜色,英儿更是担心,忧虑的说:“大哥有什么发愁的事,我、我虽然不懂,但也愿为大哥分担……要不,说说也是好的……”
  她的声音低低的,带点怯意,刘文回过头,见她半低着头,一张小脸粉粉嫩嫩的,伸手就想往她的脸上捏,不过总算最后忍耐住了,现在英儿的年龄虽然还不大,但在这个什么十一岁就是适龄年龄的地方,也是个半大的小姑娘了,他们毕竟不是亲生的,他再做出这种动作就有些不合时宜了。看着她水灵灵的小脸,他有点遗憾这不是郑定辉,否则还不是他想捏就捏,想掐就掐的事?
  英儿不知道他是惦记上自己的脸了,见他盯着自己,还以为自己有什么不妥,因此有些怯怯的看着他:“大哥……”
  “哦,也没什么。”他本来不想说,但转念一想,无论英儿以后是要和刘武在一起,还是嫁给其他人,都是要管家的,这里又没有合适的长辈教导,只有他着手提点,因此道,“我只是在想,咱们家的生意要怎么处理。”
  “处理?是说要由谁管理吗?”
  刘文有些意外的看了她一眼:“你有什么想法?”
  “也不是什么想法,不过是,想了想……”她有些羞涩的说,这几年她读书认字,也知道了一些规矩,她的心思本来也就细,刘武见家中出了秀才只顾高兴,她却想的更多,她是苦日子过来的,虽然当时还小,但也知道管家很重要,更知道,只靠田租的话,实在是靠天吃饭,虽然家中还有藕有鱼,可多一项进项总是好的,因此她当初还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帮一把手。
  只是算账记事这样的事她还能做,和外面的人打交道却是不行的了,本来刘武是最好的人选,但她也知道自家的这个二哥,只会认死理,在变通上很是欠缺,种地是一把好手,做生意却难说了。
  她想来想去,倒也想到了一个人选,可她也不知道是否合适,因此也就没说,只想着自家英明神武的大哥一定能想到妥善的办法的,哪知道刘文却说还要为此发愁。
  “大哥觉得,刘大姐……怎么样?”
  第二卷春暖花开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刘茶花最近的日子也有点心烦,本来,她的生活是不错的,刘家虽然事多,但都有条理,家中人人都还是能干肯干的,而且需要力气活的时候,也还会请短工,所以她的事情虽然琐碎了些,却并不繁重。
  前一段刘文和郑定辉去赴考,家中人口少了,她更为清闲,每日不过养养鸡,做做饭,打扫一下卫生,然后真的忙不开了,刘武才会让她到田里帮把手,而且养鸡和做饭都还有英儿与青儿帮忙。
  虽然现在家中请了人,日子也好过了,英儿却没有大小姐的自觉,会自觉干活不说,对人也和气,刘武对女性本就有一片柔软心肠,再受了刘文的熏陶,自然更不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