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是重生的》分卷阅读14

  道。”
  周暄点头,沉吟不语。
  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长公主又明显兴致不再。于是,不少人纷纷告辞。周暄也随着母亲打道回府。只是杨氏被人围着,难以抽身。
  众人感叹杨氏英勇果敢,杨氏面上挂着得体的笑,口中说着:“哪里哪里……”
  虽说今天很多人夸赞杨氏,但很明显杨氏对此事并无谈兴。她跟钟氏毫无交集,当初这么做,是因为情势逼人,跟落水的人是谁无关。换了旁人,她照旧如此。
  但别人分明不这么想,三三两两,或真心赞叹,或借故打探的,让她心生不快。
  终于脱身出来,杨氏携女儿快速离开。路上,她才说道:“真是累人!”
  应付那些人比救人累多了。
  周暄只笑了笑。
  “再不去了,人多还乱!”杨氏胡乱扇着扇子,又对女儿道,“你不要跟林家姑娘走得太近,她们家□□。”
  周暄唔了一声,不置可否。她知道母亲说的对,但是与人交往之类的,以后再说吧!
  她没有明确表态,杨氏就明白了她的意思。点了点女儿的额头,杨氏咬了咬牙,终是笑道:“你啊,等你吃一次亏,就知道了!”
  周暄一笑,并不回答。
  杨氏也没说错,林家人确实不和睦。半个时辰后,林樾蓉还未醒来,钟氏已经打了好几个喷嚏。
  钟氏以自己可能风寒为由,也不等林樾蓉清醒,就带着女儿回府了。她临走前,倒是给林樾蓉留了丫鬟。
  钟氏母女走后没多久,林樾蓉就睁开了眼睛。她盯着头顶公主府客房的床幔,神色复杂。
  她清楚得知道,自己不是在梦里,自己是清醒着的。像她这样的人,能有重来的机会,不大容易。
  她感谢上天,让她重新开始。她承认,上辈子她也有错,所以,这一生,有些错事,她不会再做。但是,有些仇,却一定要报。
  钟氏猜错了,她林樾蓉并没有在船上动手脚,她只是沿着上辈子的轨迹,仍选了那条船,并与钟氏换了位置而已。
  于是,落水的就成了钟氏。
  不得不承认,钟氏比她幸运。钟氏被杨氏救起,在男人们赶到前。
  林樾蓉捏了捏眉心,实在是想不起来,前世这个时候杨氏是否在场了。
  不过,没关系。钟氏的一次幸运,并不能代表什么。林樾蓉勾唇一笑,反正,她从地狱而来,知道钟氏的所有秘密。
  找个机会,一一揭开就是了。
  周暄路上还在琢磨公主府发生的事情,然而回家后,听说秦管事回来了,她就把那些放到了脑后。
  秦管事这次不但带回了大哥的亲爱书信,还带了大嫂手绘的瑛哥儿的画像。
  大嫂路随玉少时无兄弟姊妹,被父母假充男儿教养,琴棋书画均有涉猎,绘画更是擅长。
  看着画中惟妙惟肖的小儿,周恕、杨氏并周暄都欣喜异常,对那没见过面的小儿,越发思念了。
  杨氏更是让周暄临摹一张,给她放在床头,好闲时看到。
  周暄想了一想,索性多临摹一张,使人给路征送去。毕竟他是周瑛的舅舅。
  第11章好好生活
  到周家使人送来的小孩儿画像,路征不觉失笑。他一眼便看出,这是人新近描摹的。虽然他的字不好,但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他走出书房,向正在玩耍的书童和平招了招手。
  和平十二三岁,爱玩闹的年纪,正玩得高兴,此刻兴冲冲跑过来,大口大口地喘气,一面擦汗,一面问:“公子什么吩咐?”
  “今儿得了些果子,你去跟陈伯说,就说我吩咐的,要你们拾出一些出来,给周府送过去,余下的,你们几个分了吧!”路征瞧瞧西边的落日,都这点儿了,怎么还这样热?
  一听有果子吃,和平眉开眼笑,“诶”了一声,一溜烟儿跑了。
  路征又站了一会儿,才转身回了书房。
  书案上仍摆着小孩儿画像,虎头虎脑,与他并无半分相似之处。他出了会神,小心翼翼起画卷。
  晚间和平送果子到周家时,周暄恰巧就在父母处。
  这果子本身倒也罢了,难得的是用冰浸着,在炎炎夏日,食之格外舒爽。
  周暄贪凉,想多吃些,被杨氏拦住了。
  杨氏嗔道:“少吃些,别半夜嚷着肚疼。”
  周暄讪讪一笑,乖乖放下了果子,拉着母亲的手,好一通撒娇,又说道:“也不知道路哥哥哪来这么多冰,去年这个时候,他还没回京城呢!”
  周恕在侧,瞧了她一眼,答道:“他现下得皇上重用,有这些,不奇怪。”
  “哦”。周暄对父亲尊敬之余,又有些微惧意,闻言忙规规矩矩坐好,动也不动。
  周恕觉得好笑,只作不见。
  想那路征,本是舅舅舟山先生之徒。圣上多次派人请舟山先生出山,先生不为所动。年前,皇上第四次邀请,他才派了弟子路征入朝。
  或许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求贤若渴,路征甫一进京,便得重用。不过,路征自己也是有奇才的。
  是的,奇才。周恕阅人无数,但路征这样的,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周恕曾经感叹,难怪舅舅名动天下,连一未及弱冠之年的弟子都不能小觑,更何况其本尊!
  周暄又坐了一会儿,才向父母告辞离去。
  杨氏待女儿走远,才对丈夫道:“方才好端端的,你吓唬她做什么?”
  “我何曾吓她了?”周恕也委屈,他捋了一把胡须,“瞧她一眼,就是吓她了?”顿了一顿,他又说道:“是了,今日有位同僚,跟我提起暄儿的婚事来着,说想给他儿子求娶咱们女儿。”
  “谁?他家儿子怎样?品行可好?”杨氏来了神,连声发问。
  周恕慢条斯理:“你急什么?我给拒了。他们家儿子我见过,呆呆木木的,年纪又大,不堪为配。”
  杨氏松了口气,又有点失望:“诶,我只当是好的呢!我跟你说,暄儿的亲事,你可不能随便做主!你当初可是答应过我的,什么事都有商有量……”
  “是是是,答应过你。儿女亲事是大事,马虎不得。”周恕道,“不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