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第25节

  现在的杨清,笑死来眼睛如月牙弯弯,感染着周围的人,亲和力不错。甜甜软软的笑容,瞬间感染了周围路过张望的所有人。
  大家都报以善意的微笑,都笑了笑。
  这一刻,是美好的。
  杨清喜欢这样的氛围,也喜欢这个时代,哪怕有诸多的**,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无限奋斗的年代。
  穷也无法浇灭人们奋斗的决心,不畏艰辛不畏困难,努力奋斗。
  这个时代的人们,即便遭遇了什么**,他们的心中依然心怀家国,依然想着为中华崛起而坚持而努力着。
  在这样的年代,她心中也有一团火,能力有限,做不了别的,但能在能力范围内,可以做个自己认识的好人。
  小姐妹俩上到二楼,直奔手表专柜,杨清今天还要买辆自行车。
  在如今一个公社也没有两三辆自行车的年月。她要买自行车,绝对会成为卧牛生产队的头号热门话题。
  她能在卧牛生产大队的热搜上挂上半年的热搜。
  自家周围村落,十里八村,除了公社几个单位每个单位有一辆自行车,其余的都没有自行车。
  公社供销社也没有自行车卖,不可能有这个配置。
  市里的百货大楼自行车也不多,不是随时来买都有。
  买手表买自行车很快,挑选好,付钱走人。下楼在一楼买了盐,买了点糖果,饼干,还买了几袋奶粉。
  放入背篓 ,挎着文琴的胳膊亲亲热额的说,“走,咱两回家。”
  文琴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中的腕表,笑着说,“走,试试你的自行车,咱俩回家。”
  两家就隔了一户人家,还真是一起回家。在自行车后座安装绑好背篓。
  杨清骑上自行车,文琴轻轻跃起,坐在后座上。
  “杨清,你背篓中装的什么呀,我之前瞧着挺重的?”文琴又瞄了一眼背篓,上面有盖子也看不清楚里面有什么。
  “一些蔬菜还有蘑菇,给你家的。难得进城一趟,就给你家带点。”
  杨清自己悄悄在炕上铺了木板,还用木框做了长条框,在里面装满了土,种满了韭菜,还有小葱之类的。堂屋的炕上,大半炕的青菜。
  “是白菜萝卜吧?”这年月北方,冬天能吃到什么青菜,无非是萝卜白菜。
  “不是,回家我再告诉你。嘻嘻。”两个年轻的女孩子,一路留下银铃般的笑声,让不少从她们身边路过的行人侧目。
  今儿是周日,即便很冷,外面也有不少行人来来往往。
  到胡同里,直接去了文琴家里。文爸爸在院子里动手做事,文妈妈在院子里正在晾衣服。
  “叔叔好,阿姨好。”小姐俩在进院门时,微微抬着自行车进门。高高的门槛,拦住了自行车。
  “呀,杨清来了,快进屋上炕,外面冷。”文妈妈见到杨清热情的招呼着。
  文爸爸也笑着打招呼,“杨清进屋坐。”
  “好。”
  “杨清,咱俩把自行车推到正房的屋檐下停着,天色阴沉看着不好,看着会下雨。”文琴替马大哈杨清爱惜着“宝马”。
  “好嘞。”
  停好车 ,打开背篓的盖子。先拿出来买的那些,其余的全拿了出来,“文琴,快去厨房拿菜篮子。”
  看直眼的文琴愣了愣,还是晾完衣服的文妈妈看见,放下手里的东西转身去了厨房拿菜篮子。
  只是,她此时的脑子有些不够用,这些水灵灵的青菜,从哪儿来的。
  别告诉她从南方运来的,即便是文爸爸也眼神闪闪,脑瓜子转动几下,似乎明了了,知道是怎么回事。
  帮忙一起拿进堂屋。
  嚯 ,还不少,够文家一家三口(文家大哥在省城工作)吃一个星期的了。
  “杨清,你这是在炕上种的吧?”文爸爸看着这些水灵灵的蔬菜,怎么看怎么喜欢。
  “嗯,叔叔懂行。”杨清眨巴眨巴大眼表示明白。
  “哈哈哈,那是,不过你要注意些,别让人看见的好。”
  “不会,我家里进出的都是我家自家人。没有别人进,病人们也只是到隔壁的卫生室,轻易不会去隔壁我家里。”杨清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打算把种的小青菜移到别的房间去 ,还打算增加一间房的大炕种菜。
  让家里都能改善改善。
  她家现在柴火堆满了两间棚子,都是秋收后加盖的棚子,里面现在又堆的满满当当。
  她用东西换了两棚子的柴火。
  家里的柴火明年冬天都烧不完。
  “那就好,不过还是得注意些。”文爸爸又嘱咐道。
  “会的,文叔叔。”
  文妈妈把青菜收好,擦擦湿漉漉的手,走过来,说道,“杨清,正好,我问你,你家的房子愿意出租吗?”
  “是个人租还是怎么滴?”杨清不愿意租给一般不爱惜屋子的人。原本她想着买了宅子,出租填补一份收入,可真正买了以后,见到那维护的极好的宅子,她就不大愿意出租。
  真要出租,也得知道出租给什么人。那人也得是她或者介绍人知根知底的人家,知道家里的人都不是那种邋遢人才行,要不然她不出租。
  没事的时候进城住一晚,等以后八零以后还能自己住。
  那时候房子一样紧张 ,不好买。房地产开发都是九零末以后的事情,到两千年还不算房地产的高光时代。
  “个人租,有人问到了我,我没答应 ,但还是得问问你。”
  文妈妈不看好要租房的那人,他要结婚家里住不下,单位又没有分房,只能先租房。那人可不是什么讲究人,万一到时候他的新婚妻子也不是讲究人。小丫头那么好的房子,让他住,肯定会被糟践的不行。
  “阿姨,还是算了吧。过一年,我大侄子就能进城读初中,到时候让他住,总比他住在学校好。我们家里人还能时常进城给他做顿好吃的。”
  “那倒是,孩子读书要住也挺好。那我就这么回人家。”文妈妈也不劝 。
  “嗯,麻烦阿姨了。”
  “不麻烦,不麻烦。”文妈妈说道。
  在文家坐了一会儿,杨清就回了自己城里的家。
  来了,还是得回去看看。
  中午,在文家吃了一顿午饭,杨清才骑着车回公社取药。
  除了药,还在篓子里放了一块五花肉,还有一条大鱼,一条大鲢鱼,杨清喜欢吃鲢鱼,空间里就有养的鲢鱼,在一个高深的大的胶圆桶中。
  一共十多条鱼 ,山里有小溪,秋天的时候,捉了一些进空间。
  一直还没有吃过空间里面养的活鱼,平时都是在厨房放一些叉死的鱼,吃的也都是那些叉死的鱼。今儿心情好,就吃更新鲜的好鱼。
  一路上回到家里,已经是下午三点多,快四点。
  进村就遇到不少人,不少人见到她骑着“宝马”,楞楞的张大着嘴。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楞楞的指着杨清的自行车,傻傻的喊道,“自,自,自行车。”
  边上的一位中年男人,沉默了会儿说道,“杨强家真是出了个能干的闺女。”
  “爹,你说我去把杨清娶回来咋样?”年轻的小伙子异想天开的说道。
  中年男人没好气的一巴掌拍过去,“就凭你娶杨家丫头,你是做白日梦吧,瞅瞅,天色黑了没有,别大白天的说梦话。
  小心让王兰那凶婆子知道扒了你的皮,你还真敢想。”中年男子(其实看外表已经是五六十岁)气的不行,又拍了几下赖□□一样的儿子。
  拍打的老重老重,“以后别异想天开,别整日做那黄粱美梦。”
  “哦,我就是想想,想想咋的了?”年轻小伙子嘀咕道。
  “想可以,在心里想别说出来让人笑话。”
  父子俩的对话,随风飘散在凛冽的北风中。
  刺骨的寒风,吹的人脸上都是裂开的小裂缝。
  洗个脸,还有手摸重点,脸都生疼。
  在部队,一群人对着图纸研究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到地方。
  几个月前,抓获的那两人,供出来一点点信息,但不全,他们找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到那藏东西的地方。
  正头疼的很,太阳山那么大,怎么找。那两人硬说什么也不知道,死活不说。他们知道的信息主动让他们交代一点点,还是因为卧牛生产大队的杨大夫,是她听见了那么车轱辘的几句话,说给他们听的。
  也就是有这么几句车轱辘的话,才炸出来一些,可还是没有具体的信息。
  具体的方位地图没有,里面藏的什么,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确实在山里某处藏了重要的东西,具体是什么,至今还无人知晓。
  参与的顾朝阳也是一点头绪也没有,抓着脑袋,不停的薅头发。
  再找不到,今年就甭找了,大雪封山以后,还找个什么。
  “朝阳,你们抓紧时间再找找,真找不到也不要紧,但是,最好能找到。实在不行,咱们明年开春以后再找。”
  马上要调走的营长拍拍顾朝阳的肩膀说道。
  这事还真不是自个急就能成的事。
  “营长,我知道的。只是觉得很奇怪。靠近卧牛生产大队的那块也找了,可怎么也找不到。其余有嫌疑的地方也找了,也找不到。
  这就奇了怪了,到底在哪儿,怎么哪儿都找不到。”顾朝阳难得一次说这么多,他真是快薅的头脑袋上的头发全掉光了。
  心里就一个字,急。
  “慢慢来,别急,要是那么好找。怎么会派人看着,当年卧牛村的那位,可是从四零年就一直潜伏在卧牛村。想想都知道藏的东西肯定不简单。”
  顾朝阳是最近两年调过来的,没有参与抓捕张猎户的行动,只是因为这次的事件才知道一些。
  “好,不过,营长,我明天想带几个去一趟卧牛生产大队。”顾朝阳说道这里,脑海中浮现了上次那位“女侠”的模样。
  娇俏的,活泼的,还有凶狠的。全在脑海中转了一圈。
  糙脸上一红,但很快又抛掉了让他脸红的丫头。脸上的红润,慢慢的变的浅淡。
  只是耳根子一直红着。
  心中突然泛起丝丝涟漪。似乎察觉到了自己已经心动。
  回到家里的杨清,被全家人围观着,老宅里,家里的男人孩子全围了过来,“小妹,教我学自行车行不?”三哥杨大河拉着杨清兴奋的在自行车上摸来摸去。
  他是儿子中的老幺,年龄也轻一点,性子一直都比较活泼,还喜欢显摆。最喜欢轻描淡写的,不经意的那种显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