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日常》分卷阅读20

  在你来的及时。”
  妇人们将老夫人和丫鬟婆子们搀进庄子,自然没忘记苏苏,老夫人更是让众人将苏苏安置在自己正房的碧纱橱里,请了村里的老大夫给苏苏看看,又让人将射杀了野猪的小英雄请进庄子里。而村里的男人们早就将野猪抬举庄子,老夫人发话,就用这头野猪置办席面,叫全村的人到庄子里来吃饭。
  苏苏并没有受伤,之所以晕倒纯粹是吓得外加脱力,所以晚饭前就醒了过来,头脸被拾干净了,身上的衣服已经换了干净的。
  碧思正在榻边上坐着发呆,听见响动见苏苏醒来,扑过来抱住苏苏喜极而泣:“你终于醒了。”一向矜持的碧思能这样可见真真是吓坏了,回想当时的情景,苏苏也是一阵后怕。拍着碧思的背,“没事了,没事了!”碧思“扑哧”一声乐了:“你这个臭丫头,倒让你安慰起我来了。”苏苏傻笑:“那野猪呢?可得禀告老夫人,我非要狠狠的吃它两碗肉出气。”
  这时正进碧纱橱要探望苏苏的老夫人和珍珠等丫鬟都忍不住笑了,这一笑倒冲淡了内心的恐惧。
  苏苏见老夫人进来忙要起身见礼,让老夫人拦住,坐在苏苏身边:“好孩子,别说两碗肉,只要你好好的,吃一头猪老夫人也是肯的。”之后抚了抚苏苏的发顶,“苏苏,当时你怎么就那么大胆子?要是你有个好歹,叫我如何心安?”
  苏苏小心翼翼的贴在老夫人身边,巴掌大的小脸仰着,眼睛清亮,“当时奴婢也害怕,但奴婢知道自己不如姐姐们脚步快,护不住老夫人,不如就干脆挡一挡野猪,奴婢手里有棍子呢。”这话说的让老夫人和珍珠几个丫鬟差点掉下泪来,老夫人也不知说什么好了,只念叨着:“傻孩子!”
  苏苏笑道:“俗话说得好,傻人有傻福!老夫人,救了苏苏的小哥哥呢?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至少苏苏要当面说声谢谢。”
  老夫人笑道:“那不仅仅是你的救命恩人,还是我的。不过那小少年倒很是有风骨,东西银子都不要。听说那孩子是个孤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苏苏一听就知道老夫人一方面是真心实意要报答这救命之恩的,另一方面也是怕传出忘恩负义的名声。苏苏想了想,道:“那小哥哥既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对村中邻里肯定感情深厚,他既然不肯接受金银之物,不如惠及邻里,想必因为这份情谊,村里对他应该也会多加照顾的。”
  老夫人一听拍手叫好,珍珠也笑道:“怪不得老夫人一眼就看中了苏苏,这小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
  老夫人想了想道:“给庄头传话,去洪山村今年的地租子。珍珠点头出去传话。”苏苏想着自己虽然身无长物,但救命之恩也不能一句话就揭过,“奴婢没什么大本事,以后每年便给小哥哥做八套衣服,全当是我的一份心意。”
  老夫人称赞:“这主意不错,那孩子孤身一人,虽有邻里帮衬,但家家都不富裕,这些事定是想的不周全的。”
  第十七章回府
  晚上家家户户在庄子上吃了一顿比年夜饭还要丰盛的晚饭,庄头又宣布了老夫人去今年地租子的好消息,众人沉浸在喜悦中。
  里正虽可惜洪笙没有为自己要个好前程但也知道这孩子是个主意正的,宋家老夫人又是个仁善的,定不会亏待他。私底下老夫人也问苏苏要什么奖励?苏苏还真仔细想了想道:“奴婢是老夫人的丫鬟,就算豁出去性命也是应该的,苏苏就想像姐姐们一样陪着老夫人,到了年纪出去买几亩地,以后也可以常回来看看老夫人。”
  老夫人笑道:“好,那你就陪着我,到时候老夫人一定擦亮双眼给你说一门好亲事。”苏苏也不害羞,只是看着老夫人笑。
  老夫人到底见过大世面,并没有因噎废食,休息了一两日又该玩的玩,只不过这回提前叫人将周边清理了一下,有设置上陷阱围网。
  苏苏也抓紧时间,让每日从城里往庄子里送点心瓜果的采买捎来一匹青色的细葛布,宁翠、碧思、杨柳都帮忙赶制出了两身衣裳,叫庄头给救命恩人送去,听说那少年还认识一些字,苏苏还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在庄子上住了快一个月,到了四月中旬,大老爷亲自来接老夫人,月姨娘和琉璃有孕,府上闹得乌烟瘴气,大老爷请老夫人回去坐镇,众人这才乐不思蜀的开始拾行李。
  苏苏在临别前又叫人给那个叫洪笙的救命小恩人送去了一双鞋,这才坐上马车回城,而马车渐行渐远,一个身影才悄悄出现,摸着怀中的鞋子神情复杂。
  宋府一行人回到阔别近一个月的随安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洗去这一路上的风尘。
  玩野的丫鬟们也在第一时间了心,在乡下大喊大叫的样子似乎是做梦一样,只在和周边小伙伴的诉说中才体现出当时的惊心动魄,让留守的琥珀姐姐和秦麽麽后怕连连,非要请府医在给老夫人仔细瞧瞧,让老夫人苦笑不得。
  随安堂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内里就有点不一样了。有人不见了,有的人得了厚赏,苏苏虽然依旧是小丫鬟,但月钱和份例悄无声息的被提到一等,便是有知道的,也嫉妒不起来,因为这是苏苏用命换来的。
  老夫人还是时常招苏苏几个小丫鬟逗趣,但明显更偏爱苏苏,时常流苏苏念经书,这个旁人也羡慕不来,谁让苏苏识字多!
  过了五月,天气渐渐热了,宋府也开始发放新一季的衣衫份例。花园的花开的正好,老夫人也会带几个孙女到园子里逛逛,而珍珠姐姐也十八岁了。
  老夫人房里的丫鬟都是十八岁左右就放出去婚配,所以随安堂如今也是门庭若市,各处的管事,庄头,甚至外面富户人家请来的媒婆那是络绎不绝。大小丫鬟逮住机会总是要逗上几句,羞的珍珠姐姐躲在正房轻易不出来了。
  珍珠姐姐家虽是家生子,却不是什么上的牌面的人家,爹娘原不过是粗使下人,有一个小三岁的弟弟。还是珍珠姐姐在老夫人院子里当上大丫鬟才跟着沾了光,有了几分体面。
  珍珠姐姐顾念爹娘是不准备嫁到外面人家的,过了两个月,经过一番筛选才定下一户人家。也是宋家的家生子,男人管着主子们外出的车马,女人则是浆洗房中的管事,有两个儿子,老大脱籍出去了,在宋家米行当二管事,这人也是未来的珍珠姐夫。
  老夫人在这方面非常开明,特意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