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日常》分卷阅读5

  便是苏苏这个没有多少眼力的也知道都是珍品,值个万八千两。最珍贵的一套玻璃种满绿十八件翡翠首饰和一对极品羊脂玉镯子是渣爹私下里给的,单搁在一个首饰盒里,少说值一两万两银子。
  还有五箱子锦缎,两柜子衣服和两箱子大毛小毛的斗篷披风。
  怪不得历任皇帝都喜欢抄家,光一个国公府的姨娘私房就有四五万两银子,更别说各房爷们夫人的私库和公中的大库房了。
  而且阮苏苏还没有算姨娘房中的摆设,据说都是渣爹从自己的私库里拿出来的好东西,光一副吴道子《南岳图》就是价值千金。
  至于阮十三娘自己,月钱都是和苏姨娘放在一起领的,只有一匣子过年过节时长辈们给的吉祥钱和各样的金银锞子。
  而且年龄小,首饰头面用不到多少,有一匣子,多是珠花、小花簪、花钿,最珍贵的是一串黑珍珠的手串,不仅颗颗莲子米大小,而且浑圆一致莹润有光。
  按苏苏的想法自然是将所有的东西都换成银票,但这个想法根本不现实。
  最后苏苏只能让翠锦以看她姑姑的名义出门,将大部分的金银锭子和锞子换成银票。
  虽说翠锦不知道姑娘为什么这么做,但是姑娘难得主意这么正,翠锦也就同意了,按姑娘的吩咐换成的全部是小额银票共一千两。
  之后苏苏就开始研究自己的肚兜,腰带,还有袖袋和可以绑在大腿上的暗袋,反正古代人裙子里头还有中裤亵裤好几层。
  阮苏苏一咬牙将五张一千两的银票包进油纸包里,缝进给哥哥做的腰带里,又做了个袖袋,放进共五百两的小额银票和几颗散碎银子。
  之后才将剩下的银票缝进自己的肚兜的肚兜里。
  大件的首饰带不走,苏苏只挑了几副轻巧的耳坠子珍珠手串和那副羊脂玉镯子放在大腿的暗兜里,又将一些个没有镶嵌的宝石珍珠缝进腰带里,袖袋里装了一袋子花生米大小的金银锞子。
  苏苏发现自己有种要钱不要命的潜质,好在东西又不重,并不妨碍走路,外表也一点看不出来,弄完了这些,就用了五天时间。
  赶上休沐日,好哥哥阮六郎先去了给嫡母请安后,就马上过来看望妹妹。
  苏苏将哥哥带到姨娘的屋子,看着一如姨娘在时的布局摆设,却是物是人非,两人皆红了眼,不过是强撑着没有落下泪来。
  阮苏苏一想到这个不过十二岁的少年就要被流放西北更是伤心。“今日叫哥哥来是给哥哥做了条腰带和一个袖袋,哥哥大了,总有用钱的时候,腰带里的夹层有些银票,袖袋里也有一些,哥哥随身带着,千万不要舍不得。”
  阮六郎原本想不要,但是阮苏苏却只红着眼睛挂着泪道:“这话合该是姨娘惦记你的,姨娘不在了,就轮到妹妹惦记着你,出门在外万事小心。”
  这句话是苏姨娘长对儿子说的。阮六郎接过腰带和袖袋道:“这两样东西哥哥会和那腰链一样时时带在身上的,妹妹也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都派人告诉哥哥,哥哥有空就会来看你。”
  兄妹两个却不知再相见已是许多年后。而当在西北的阮六郎在走投无路拆开妹妹缝制的腰带后看到那五千两银票时,瞬间失声痛哭,妹妹这是将姨娘的私房钱都给了他啊。
  也正是靠着这些银子,阮六郎才有机会上下打点,保住了阮家仅剩的几个儿郎,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越临近抄家的日子,苏苏反而越发冷静淡定了,也感觉到其实国公府的氛围最近也很紧张。
  成年的爷们几乎不怎么回家,女眷们也都不怎么出门了,连重阳节也是五房人家吃了一顿饭就草草结束了。
  阮苏苏拾了些不是很致却很够份量的金首饰和卖身契一起给了翠锦,“赶明个先送回红枝姑姑家,姐姐再陪我一年,就让红枝姑姑接你回去,给你找个好婆家。”
  翠锦这么大的人让个七岁的孩子说的脸红通通的,“姑娘才多大,就知道好婆家了,肯定是那起子小丫鬟又和姑娘瞎说,看我撕不撕她们的嘴。”苏苏赶紧告饶,哄了半天才将这事揭过。
  之后苏苏又张罗着想吃牛肉干,这个年代牛是不能随便杀的,但是国公府有哪里会在乎这些个,不过说了一声,大厨房就做了好些,不仅苏苏这有,各处都送了些,苏苏用油纸装了两荷包,藏在身上。
  抄家来的猝不及防却也在意料之中,天还没有亮,苏苏就在惊叫中醒来。
  翠锦早就在昨天下午就被她打发着回姑姑家歇一天假,苏苏自己洗脸穿衣服,太华丽的不用,只捡了素净的穿上,等丫鬟婆子们慌慌张张进来时,苏苏早就拾的妥妥当当了。
  “姑娘,外面全是禁卫军,每个院子都有人把守,不许进出。”翠缕虽不如翠锦得用,却也是一等丫鬟,虽慌乱到底不是没见过世面的。
  苏苏只说了一个字:“等”。
  第四章发卖
  这其实是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大皇子梁王谋反杀了太子,逼迫老皇帝写退位诏书。没想到一直不显山不漏水的二皇子荣王先是掏了梁王老窝梁王府杀了梁王妃和梁王子嗣,然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杀进皇宫砍了梁王。
  老皇帝本就身体不好,这一折腾直接上了西天,临终前指着荣王“你......”了半天,随身的大太监直接道:“皇帝遗命,荣王继位。”
  实际上也没有别人可说,因为老皇帝四十年三十年如一日的宠爱珍贵妃,后宫佳丽三千也不过生下三个儿子两个公主,这一下子就死了两个儿子,就剩下这么一个独苗了,不得不说荣王心机过人。
  成王败寇,所以天亮后,新皇还没有登基,第一份圣旨就已经到了理国公府。
  阮家嫡支十五岁以上的儿郎全部砍头示众,十五岁以下的男儿则流放西北;女眷除签了和离书的前理国公夫人秦氏外,皆充作官奴,而秦氏用自己大笔的嫁妆换回了自己亲生女儿的自由身。
  理国公府老夫人愧对先祖自缢而亡,一时间整个府邸哭声震天。
  所有女眷在禁卫军的监视下摘了簪环荷包,只余一身衣裳被关进了女牢,等待她们的只有发卖一条路,作为官奴除非有重大功劳,否则根本不可能脱去奴籍。
  每一个官奴在官府都有备案,一旦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