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萌娘军嫂》分卷阅读36

  倾诉,这也是一种信任,在交往中,大家需要共同经历些什么,分享些什么喜怒哀愁,甚至一些小秘密,这样才能使关系更加紧密,亲近。再有老年人,一般也挺喜欢帮助人的,尤其是在言语中,一生的智慧总是想要传承下去的。
  做完这些,苏小晚也要开始着手写作的东西了,买了好几份最新的报纸,每份报纸上面的周刊种类都有不同,有《中青年日报》《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解放军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儿童日报》......等,还有女性类的日报,这时候国家提倡,女人能顶半边天,国家还提倡和支持,女性自主自立。
  还有一些描述故乡或者风景类的等等。
  苏小晚花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把集的报纸上招稿件的都写了一遍,然后贴上邮票。
  写完一个发出去一个,现在的很多通讯都是靠信件的,发去的地方有的远有的近,但是大致上一周时间就能到了,要是稿件被征用了之后,会把汇单邮寄过来,这也大概一周的时间,算下来,往返也要半个月的样子。
  而且,每寄出一份的稿件上,里面都会写清楚寄件人地址和寄件人姓名,还有存折信息,现在用的是韩冬晨的存折,等过些天,在去办一个自己的,还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叫“沐阳”,原本是想叫沐晨来着,不过,琢磨了半天还是选择了沐阳,取义是沐浴阳光的意思,沐晨也很好,但是,晨光没有中午的阳光温暖。
  苏小晚把这些稿件寄出去,也是想先试一下水,探一探行情。
  苏小晚对现在的文学环境不是很清楚,虽然她上辈子出生在八十年代中期,但是,太小根本没印象,长大后,了解的也不多,因为工作的关系,到是对大的商业变动知道一些,所以,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文学环境,了解的很少。
  记忆中好像是这个时期刚刚恢复高考没多久,很多知青返乡,文革好像也刚结束,还有一些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人,大部分这样的人成为了当代的作家,也形成了很多学派,很多文章的主题都是与文革的历史记忆有关。
  像什么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很多都是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这一类的。
  好像这个时代是写书和出版的黄金时代,出版书好像也不花钱,只要出版社的编辑认可,就可以出。
  具体的苏小晚也不知道,只是大概的印象,不过,现在先写一些小文章,看一下环境在做下一步的计划。
  日子就这样简单的进行着,期间又到了陈大娘的回信,信中提到对苏小晚身体的关心,还有对她的宽慰,大概意思就是,不是她的错,让她不要担心,要相信部队,相信组织,相信党,最后还表达了对她的想念,邀请她有时间去家里做客。
  苏小晚到信后,觉得自己有必要去看望一下老人家了,反正,这边离城里也近,这人要长走动才会亲近,于是决定明天就去。
  正好腌制的辣白菜也好了,可以带去给老人家尝尝,哦,对了,再做个小点心吧,做酥饼好了,也方便,不过家里没有荤油了,赶紧穿衣服去小市场买块肥肉去,回来好渣油。
  穿戴整齐后,开门正好看见王红带着孩子从楼上下来,她也正好要去小市场买东西,于是两个人正好结伴。
  ☆、第三十八章做客前的准备
  两个人结伴走到一楼的时候,遇到一个人,这人苏小晚没见过,不过从穿着打扮上看,是个文化气息很浓的人。
  看上去有点古板,严肃,冷傲,带了一副眼镜,一身职业装,黑皮鞋,头发梳的很整齐,而且是苏小晚在这里见到的第一个梳短发的女子,看上去很神,知道这大概就是一直没有露面的田营长的爱人孙慧玲了。
  果然,刚想到这,王红小心翼翼的声音就到了:“孙嫂子回来啦。”
  孙慧玲漫不经心的回道:“恩,刚回来,你们这是干什么去?”
  之后不等王红回话,就看着苏小晚说道:“这是谁家的,我还没见过。”
  苏小晚笑着回答道:“孙嫂子好,我是韩冬晨的爱人,苏小晚,刚来这没多久,这阵子您没在家,所以今天才看见。”
  孙慧玲一副恍然大悟又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苏小晚说道:“哦,你就是小韩娶回来的新媳妇啊,长的到挺好,难怪小韩他这么用心。”
  苏小晚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呵呵,孙嫂子见笑了,都是别人瞎说的,不过嫂子你先忙,我和王嫂子要去小市场买些东西,我们有空再聊”。
  孙慧玲点头说道:“恩,去吧,有空来家里坐。”
  两个人辞别了孙慧玲直接就去了小市场,到那后买了块肥猪肉,又买了点牛皮纸和一个饭盒,不然辣白菜没法装啊,回来的时候又去菜地看了一眼,发现,小菜长的很好,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回家后把肥肉切片,放到锅里做成猪油,之后又把剩下的油吱啦炒了个菜,蒸了米饭。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做过这个油吱啦,和记忆中的味道一样香脆可口。
  记忆中爸爸,妈妈的样子已经很模糊了,却始终不会忘记妈妈的唠叨和关心,爸爸的宠溺和温暖,自从她们去了,生命中就在没出现过那柔情般的温暖,被捧在手心般的珍重。
  想到这儿,不想到他们是否也在这个世界上,自己能不能再见到她们?也不知道父母现在在哪里?这个时候妈妈还是个大姑娘吧,爸爸也该还在单身,等赚了钱就去寻寻看。
  想到失去她们后的自己,冷漠的看着每日在她面前带着面具说话的人们,同时也把自己武装起来,戴上面具,虚伪的活着和应酬。
  难怪那么贪恋袁凯编织的陷阱,也许,那就是她的神支柱,一个活下去的信念,那样才觉得生活有意义,她的付出有了存在的价值。
  现在想来,上辈子即使自己有出色的能力,赚钱的本事,却依然活的是那么没有自我,把自己的悲欢喜乐都依托到别人身上。
  当人家把情感和关注回了,才发现自己的心空了,迷茫了,所以才更加的怨恨那些剥夺了自己一切的人,才开始懂得捍卫自己的尊严。
  真是难得,一次新的生命,让自己学会了自我反省,可以有机会改变,能更勇敢的面对自己,同时也正一步步的努力前行,目前来看,成效还不错,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一夜好眠,第二天早早起来,吃过了早饭后,把买回来的饭盒洗干净,装满了辣白菜,密封好。
  又揉了一块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