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国师》大秦国师_分节阅读_39

  “胡姬呢?”徐福面上瞧着淡定,其实思绪已经有些飘忽了,嘴里不自觉地就问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嬴政垂眸,语气极为平淡地道:“胡姬乃吕不韦安插于寡人身边的细作,以后宫中再无胡姬此人。”
  徐福再度惊讶了。那个妖妖娆娆的大美人,竟然是吕不韦安插在秦始皇身边的人?那胡亥岂不是出生便要失去母亲了?秦始皇真的打算以一己之力带两个孩子?徐福看着嬴政的目光变得越发怪异了。
  嬴政察觉到徐福的怪异目光,怔了怔,“怎么?”
  徐福也不再掩藏心中疑问,“王上可要同时抚养扶苏公子与胡亥公子?”
  “寡人之子,自然如此。”嬴政顿时也反应过来了徐福在想什么,他马上接着又道:“宫中自有宫人照料,不必忧虑。”
  我有什么可忧虑的?徐福暗暗道。他又没有儿子,他又不用养孩子。
  “既然你连扶苏的老师都做了,以后胡亥便也拜你做老师,如何?”
  不如何!
  徐福面无表情:“嗯。”
  也许在成为秦朝国师之前,他会先成为第一个将扶苏和胡亥都坑害了的老师?
  “那胡亥公子,夜宿何处?”徐福顿了顿便立刻问道。若是胡亥也要住进这寝殿,那他还是回奉常寺吧,正好再支使王柳好好清扫一下他的屋子。
  王宫固然好,但他并不想半夜被婴孩的啼哭声闹醒。
  带孩子这样的伟大事业,还是交给秦始皇来完成吧。
  嬴政从善如流地应道:“寡人寝宫有一偏殿,可令胡亥与扶苏入住,正巧便让扶苏学习如何照顾幼弟,以后他方能当我秦国大任!”嬴政此番话说得实在太过流畅,想来已经在心底思考过无数遍可行性了。
  徐福突然有点心疼扶苏。
  五岁的小孩儿……要照顾刚出生的小孩儿……
  徐福心疼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
  “王上所言有理,兄弟友爱,当自小时培养。”徐福不要脸地附和道。反正现在小孩儿吵不到他,很好,他不用再回奉常寺,继续住着那个冷冷清清,还无人伺候的屋子了。
  嬴政心中暗自否决,他可没打算让扶苏同胡亥有什么兄弟友爱,不过是为了以后让扶苏学会争抢,学会如何压制幼弟罢了。心中想的是一番模样,他面上表情却又是另一番模样。
  被赶到殿外去的扶苏,和尚在襁褓的胡亥,全然不知,就这样寥寥几语间,便已定下他们的未来。
  嬴政言出必践,当夜便命人清扫出偏殿来,将扶苏与胡亥挪了进去,另外派了两名侍医轮换当职,另有几名宫人与侍从留于殿内。
  扶苏还没来得及好好与嬴政联络一下父子情,便被冷酷无情地分床了。
  等到入夜之后,徐福与嬴政又同躺在一张大床上,徐福回想了半天,总觉得有个地方怪怪的,偏偏正去想的时候,又死活想不起来了,迷迷糊糊的便也就睡着了。
  倒是嬴政半晌都不能入睡。
  或许是多年所愿终于得偿,心绪还难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平复;也或许是扶苏挪到偏殿以后,嬴政与徐福之间便又没了阻隔,嬴政心底隐隐又想到了那个梦。
  如今胡姬丢了性命,熏香已被销毁,嬴政也已调理多日。可还会有少年入梦来?
  嬴政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久久方才入睡。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嬴政稀里糊涂地便又入了梦。
  梦中的画面有了变化,从他的双眼望出去,周围一片漆黑,唯一点烛火晃动在帐中,而帐中睡着身形瘦弱的少年,身上的黑袍浅浅掩着,只需要轻轻拉扯便能裸出底下的肌肤来,一定是莹润如玉般的……
  嬴政的呼吸不自觉地变得沉重起来。
  他似乎走上前了,他也将脑子里的想象都付诸行动了。
  他伸出了手,颤巍巍的,拨开了那人的领口。
  少年睡得很熟,暗淡的烛光落在他的脸庞上,嬴政只能瞧见一个轮廓,他怔忡了一下,手掌也触到了少年的皮肤。
  那瞬间心底升起了浓厚的满足感,也许是太过浓厚了,嬴政一个不慎便醒来了,睁开双眼的时候,嬴政还有些恍惚,有些不知身在何处的错觉。
  床旁烛光摇曳,窗外月光泄底,夜才刚刚过去一半。
  嬴政动了动手掌,却意外发觉指尖触到了一块温热的皮肤,摸上去有些滑。嬴政立刻偏转过头,果然,徐福不知何时又换了个睡觉的姿势,中衣滑开,露出了半截小腹来,嬴政的手就恰好贴在上面。
  嬴政再度动了动手掌,手指从徐福小腹上滑过,徐福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小腹往里缩了缩,模样看上去有些可笑。
  与他白日里的模样全然不同……
  却是与梦里极为相像……
  嬴政怅然若失地收起了手指,顿觉自己脑子越发不清醒了,难道是侍医开的那味解毒药出了差错?
  嬴政望着帐顶,倒也不知不觉再次入睡了。
  翌日宫女前来唤徐福起身时,也不慎瞥见了徐福裸露在外的肌肤,顿时红了红脸,压低声音叫了声“徐先生”。
  徐福从熟睡中醒来,注意到宫女羞窘的模样,这才发现自己衣衫有些凌乱,徐福暗道一声,他的魅力无可阻挡,随后便表情自然地将中衣拽下来,遮住了小腹。因为动作太过迅捷,徐福压根没注意到自己的肚皮上平白多了点红痕,就跟被人掐了一样。
  因为蜡祭在即,徐福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在王宫里赖着了,他早早地去了奉常寺,刚一进门,便听人说起,吕相被罢黜一事。徐福怔了怔,竟是这么快,嫪毐和吕不韦就都被秦始皇扳倒了吗?怪不得秦始皇这么快就动手将胡姬弄死,再带着胡亥回来了。只因为胡姬背后的靠山都倒了,胡姬自然也再无用处了。
  徐福在位置上坐下,抿了一口温水后,才低声问苏邑:“那吕不韦如今在何处?”秦始皇难道将吕不韦也车裂了?
  “驱往蜀地了。”苏邑压低声音道。
  徐福点点头,他只记得吕不韦和嫪毐两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但吕不韦最后究竟下场如何,他就记不大清了。
  吕不韦和嫪毐已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啊。
  徐福突然有种见证历史进程,推动历史的荣誉感。
  不知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他又该是如何与有荣焉?希望等秦始皇踏上始皇之位时,他也能坐上国师之位。
  苏邑见徐福微微出神,抬手碰了碰他,“你的额头如何了?”
  徐福抬手摸了摸,那里早已消了肿,只是因为他的肤色较白,所以淤痕久久未能散去,顿时将他浑身的清冷姿态,生生转变成了禁欲的味道。这令徐福十分不满。不过伤口都已经存在了,又能如何?徐福只有暗自将那昌平君记在心中,若有机会,定要让那昌平君也摔个鼻青脸肿才好。
  苏邑在徐福身边并没坐上一会儿,他是太祝,极有可能在这次蜡祭之中被选中,苏邑自然还要早做准备。
  苏邑一走,王柳便来了。
  苏邑瞧不上王柳的倨傲自负,王柳同样也瞧不上苏邑的故作淡泊。
  王柳在徐福身旁跪坐下来,似是自言自语道:“王上果真雄才大略……嫪毐与吕不韦,都不能阻碍王上的脚步……”说着他突然抬头看向了徐福,徐福被他过分热烈的目光吓了一跳。
  难道王柳又要整什么幺蛾子出来了?
  徐福冷冷地看着王柳。
  王柳却坐在那里动也没动,再没有过去那样,时时对徐福嗜之以鼻的态度,更没有针锋相对的目光了。
  “之前你所算第三卦,可……是真的?”王柳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目光紧紧盯着徐福,眼底透着几分灼热。
  让徐福想到了某种x教徒。
  “自是真的。”徐福只瞥了他一眼,就迅速将目光抽回来,高冷地回了四个字。
  王柳低着头,又喃喃道:“或许是真的……或许真有那样一天……我便等着,我便等着那一天的到来……”王柳说罢才又离开,过了会儿,又命人送了点心和火盆到徐福身旁来。
  徐福憋住心头疑问。
  可能王柳真的神经错乱了吧。
  徐福心安理得地享受起来这样周全的伺候。
  直到当天当职结束,徐福从奉常寺离开,他都总隐隐觉得背后似乎有一道灼热的目光。莫非他的容貌过于出色,将奉常寺中人都变成断袖了?
  徐福上了马车。
  而那奉常寺的厅门口处,站着苏邑和王柳,他们都同时看着徐福离去的,苏邑的目光一如既往的深沉又敬服,而王柳的目光却是复杂又热烈。
  待徐福坐上的那辆马车渐渐连影子也见不着了,苏邑和王柳才冷冷地对视一眼,随后谁也不待见谁地转身朝着不同方向走开。
  王柳这人也不知道打的什么鬼主意。苏邑暗自皱眉。
  苏邑此人实在太会巴结!王柳暗自咬牙。
  被视为香饽饽的徐福,此刻还在马车之上思虑,若是他在王宫住得久了,不小心勾走了秦始皇后宫中的女人可如何是好?那时秦始皇岂不也将他的第三条腿绑起来,车裂?
  徐福这个问题没有考虑太久,因为等他一回到王宫之中,不久后嬴政便将一只竹简放到了他的面前。
  “这是什么?”徐福没有擅自去碰。
  “蜡祭之礼上,要选一名太卜,一名太史及三名太祝。这边是奉常寺递到寡人面前的人选之名。”嬴政淡淡地说完,顿了顿,“寡人从前对奉常寺知之甚少,便由你来为寡人择选。”
  徐福可完全不会想到不合礼宜之类的玩意儿。
  他完全没有推拒,直接将那竹简展开,细细看起上面的名字来。
  太史要选资历老的,太卜,他当然是选自己了,太祝……徐福在上面看见了苏邑的名字,那便选入苏邑好了,还有那日加冠礼上的太祝,剩余一人,谁的名字顺眼选谁。
  只一眼,徐福心中便已有腹稿。
  “选好了?”见徐福陡然直起腰来,嬴政就知道他应当是决定好了。
  徐福点头,将名字一一报上来,嬴政全无质疑,连命身边的内侍记下,“将名字传回奉常寺去,命他们早做准备。”
  内侍点头称喏,双手捧着竹简就出去了。
  这么快?徐福免不了心中讶异。难道秦始皇对自己已经信任到这种地步了吗?都不需再多斟酌一下?
  徐福虽然从前不太了解,但后来也从古籍中得知,秦时尚且还没有过年除夕之类的说法,这时只有一个类似春节的节日,那便是蜡祭,每年年终的祭祀活动。
  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此时民间多信奉天地鬼神,大家为了来年能有个好收成,其余人为了来年能有个好运,他们便举行祭祀之礼答谢神灵。
  蜡祭在诸国都是极受重视的,这日民间要祭祀,身为秦王的嬴政自然也要举行祭祀。
  如此规模的大典,秦始皇就不用再多斟酌一下?徐福心中疑虑,但随即想到,自古多疑皆帝王,像秦始皇这样的人物能给予他如此深厚的信任,他不应该觉得疑虑,而是应该觉得倍加欣喜才对。
  第二日,这些人的名字便被传回了奉常寺中。
  苏邑接到王令时,还愣了许久,身旁同僚自然连忙对他恭贺有加。
  能在蜡祭上露脸,得王上青睐,可比留在奉常寺中难见秦王一面要好太多!这样的运气,是他们羡慕也羡慕不来的。他们纵然有人靠着家世背景能在奉常寺中谋一官职,但毕竟无法再走上更高的位置了,要升官,还是要能入王上的眼才行。
  这边苏邑出了风头,那边王柳便遭人背地里嗤笑了。
  曾经王柳认为他不过几年便能做太卜令,也能出现在蜡祭上,享他人艳羡的目光。谁知现在连苏邑这等新人都能参与蜡祭了,他却失了王上的心,以后想要出头,可不是一点半点的难了。
  王柳沉着脸在奉常寺里走来走去,倒是憋住了没发作,而苏邑已经忙不迭地来到了徐福身边,与徐福报个喜讯了。
  徐福向来不是爱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听苏邑一说,他当即就道:“王上令我推举人选,恰好你的名字在人选之列,我便添上去了。”
  苏邑微微瞪眼,脸上的表情起了变化,“竟是……竟是如此。实在多谢。”
  “没什么好谢的,我为此次蜡祭太卜,必然还要与你多多配合,平日我们在奉常寺十分熟稔,正好防止到了蜡祭礼上出了纰漏。”
  苏邑点了点头,也不再说感谢的话,但他默默地将徐福这个名字又往心底更深的地方塞了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