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佛系出走中》第32节

  此时梅幼清的位置已经空了,看窗外透进来的光, 想必此时已经不早了。
  好在昨晚喝酒喝得太晚,父皇已经准许他今日不必去早朝了, 一会儿用罢早膳直接去文华阁就好。
  穿衣洗漱后, 封云澈仍没见到梅幼清的身影, 算算时辰,若是去给太后和母后请安, 这个时候也该回来了。
  莫不是又让太后留下数落了?
  封云澈想着,正打算去太后的延福宫看看, 刚好柔儿回来了, 同他说:“太子殿下,今日皇后娘娘留太子妃在正阳宫用膳,特意让奴婢回来给您说一声。”
  “嗯。”既然在母后那里,他就放心了。
  梅幼清原本没打算留在正阳宫用早膳的, 而且其实她也不必今天出来请安, 只是今天早上醒来时,总是想起昨天晚上封云澈突然的亲近……
  倘若不是自己反应快,把那本佛经挡在两人中间,封云澈怕是就要……
  不过下一瞬她也后悔了:他们二人已经结为夫妻, 若他想做一些亲近的事情,她委实不该拒绝的。
  只是待她将佛经放下,闭上了眼睛准备接受,可好一会儿过去,封云澈都没有任何动作,等她睁开眼睛,才发现他搂着佛经已经睡了。
  好……尴尬啊。
  今天早上她醒的早,为了避免封云澈醒来之后想起昨晚的事情也觉得尴尬,于是她干脆出来躲一躲。
  再说封语嫣昨天第一天去正阳宫那边,也不晓得习惯不习惯,正好她借着请安的机会过来看看她。
  封语嫣见她来正阳宫,很是欢喜,拉着她的手不想让她走,皇后便趁此将她留下一起用早膳,梅幼清也便答应了。
  这顿饭皇后瞧出梅幼清吃的有些心不在焉,想必是心里在想什么事情,于是用罢早膳后,又留她在宫里说了会儿话。
  “近来本宫瞧见太子的脾气好了许多,人也精神明朗了许多。你没嫁来之前,他可是天天阴沉着脸,一副生人不得靠近的模样,与现在简直判若两人,这可都是你的功劳……”皇后欣慰道。
  “臣妾惭愧,太子殿下本就不是个脾气坏的人,以前对人暴躁,约莫都是因为夜里睡不好白日里疲乏所致。”梅幼清如实说道,“如今太子夜里睡得安稳,白日里身体舒畅,自然不会乱发脾气。”
  “本宫一直知道太子有这样的困扰,太医们这些年也一直在找医治的法子,可总也治不好。”说到这个,皇后一脸的心疼,“有太医说,太子之所以睡不着觉,许是有心结。这孩子以前受过苦,应该是那时候留下了心病。”
  “太子以前受过什么苦?”梅幼清问道。
  皇后目光似乎躲闪了一下:“这个不提也罢……”而后又叮嘱道,“你切莫问太子这件事,免得勾起他以前的回忆,让他痛苦。”
  梅幼清听皇后这样说,心中更加好奇了些,但是既然皇后不让问,她便打消了深究的念头。
  “母后不让问,臣妾便不问了。”梅幼清恭顺道,“其实太子与臣妾也算不上十分亲近,很少与臣妾聊天,臣妾也是没有机会问这个的。”
  “哦?是太子不愿意与你亲近吗?”
  梅幼清想到昨天晚上的事情,脸颊有些发红:“倒也不是,是臣妾愚钝,不太通晓夫妻之间究竟该如何相处?”
  皇后瞧她这般青涩的样子,想到她嫁给太子时,不过也才是个刚及笄不久的小姑娘,以前又一直养在清幽的云照庵中,虽是聪慧通透,但想必对男女之事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而太子就更不必说了,性子又冷又躁,一直不曾近过女色,更加不知道该如何与女子相处。
  这两个人凑在一处,若非有人主动亲近,怕是这三两年也生不下个皇孙来……
  想到这里,皇后问梅幼清:“清儿,母后问你,你可愿意主动与太子拉近关系?”
  梅幼清点了点头:“太子殿下是臣妾的丈夫,臣妾自然愿意的。”
  皇后见她如此主动爱学,心中很是欢喜,决定点拨她些小法子:“其实男人虽然性子万千,但骨子里还是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女人要懂得抓如男人的本性,耍些小心机。比如男人在看到女人柔弱的一面时,心中总会升起保护的欲望,你可以这样……”
  皇后把自己当初撩拨陛下的那些小手段选了一些简单的教给了梅幼清,梅幼清听得一脸惊奇和认真。
  她在正阳宫足足受教了一个时辰,才带着满肚子的“小心机”将信将疑地回到了东宫。
  皇后教她要多与太子接触,并非是普通的接触,而是要在“不经意间”制造触碰的机会,其中最简单的一个法子就是摔倒,最好能直接摔到太子怀中,配以受到惊吓的眼神和楚楚可怜的表情,末了再辅佐一句“还好有你在”,几乎没有哪个男人能抵挡得住这样的攻势……
  梅幼清在东宫转了一圈又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摔倒地点。
  柔儿以为她在找什么东西,想帮着她一起找。
  梅幼清看到了院中的梅树,心中有了主意,对柔儿说:“你去帮我找个凳子来,我想折一支梅花……”
  柔儿忙去搬了凳子过来:“太子妃您看上哪一枝了?奴婢帮您折。”
  “不用,我想亲自折。”梅幼清让柔儿扶着自己踩在了凳子上,而后晃了晃脚下,凳子也跟着晃了起来。
  柔儿见状帮张开手臂在下面兜着:“太子妃您还是下来吧,若是摔着就不好了。”
  “没事,我心中有分寸。”梅幼清试了试几次,确定自己能从这凳子上摔下去,且柔儿就在旁边,就算没摔到封云澈怀中,柔儿也能及时扶住自己,于是这才从凳子上下来,“走,去找周嬷嬷,今日还得继续学打理内务。”
  “那您不折梅花了?”
  “学完再折,凳子先放在这里。”
  梅幼清让柔儿安排个宫女站在东宫院口,若远远看到太子回来便立即通知她。
  晌午时分,宫女跑来告诉柔儿,说是瞧见太子往这边来的身影了。
  柔儿便赶紧告诉了梅幼清,梅幼清放下账册,披起一件厚厚的披风,提着裙角便跑了出来,在封云澈抵达院口之前,站到了梅树下的凳子上。
  “待会儿我可能会摔倒,若太子来不及扶,你要扶住我。”梅幼清小声叮嘱了柔儿一声。
  她还特意披了一件披风,想着若是柔儿也来不及扶她,她也不至于摔得太疼。
  柔儿是个机灵的,很快便明白了梅幼清的心思,明了一笑:“奴婢懂了。”
  封云澈刚走到院中,便看到一树梅花下,梅幼清踩着凳子,正伸手去折最高处的那一枝梅花……
  枝头抖落的红梅零星落下几瓣,点缀在她乌黑的长发和月白的披风上,她转过身来,毛茸茸的狐裘上托着一张白皙素净的小脸,一枚花瓣刚好落在眉心,映得她原本清丽无双的面容愈发美得让人惊艳。
  封云澈呼吸一滞:红色的梅花忽然让他想起了昨晚“吃樱桃”的事情……
  原来他以为的“樱桃”,并非是真的樱桃。
  昨天晚上他竟……
  “太子殿下,”她素手执梅看他,浅笑嫣然,“臣妾折的这枝梅花好看吗?”
  “嗯,”他一出声,嗓音莫名喑哑,“好看。”
  她仍看着他,眸中藏了几分期待,似乎是想让他过去。
  封云澈甚至没有多想就走了过去。
  “殿下,给你梅花……”在他快要走近的时候,梅幼清假装要将手中的梅花递给她,而后不动声色地蹬了一下凳子……
  凳子没动……
  她又使了一些力,凳子还是岿然不动。
  彼时太子已经走到她的面前站住,她此时再摔,怕是刻意得叫人一眼就能看了出来。
  只是这凳子……怎么不动呢?
  梅幼清低头一瞧,却是见一个小太监不知道何时窜过来的,正跪在地上搂着凳子的四条腿,一脸邀功:“太子妃小心些,莫摔着了。”
  梅幼清:“……”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耍的一个小心机,就这么白白给浪费了。
  梅幼清心中暗暗有些懊恼,抬起眼来看到封云澈,担心他看透了自己的小心机,登时有些尴尬。
  封云澈见她似乎踟蹰着不肯下来,以为她衣服穿得累赘不好跳下,于是便一手抓住她的手臂,稍稍用力将她拽下,另一之手随即揽住她的腰身,将她从凳子上抱了下来……
  隔着厚厚的披风,依然能够感受到她楚楚纤细的腰身,旋即她整个身子落入自己的怀中,骄盈柔美中带着一股淡淡的檀木馨香,好似直接灌入心中,充实而美好……
  梅幼清因为一时的落空而本能的用那只拿着梅花的手环住了他的脖颈,伸展的枝桠勾住了封云澈的头发,又因为他的动作而缠绕了更多。
  梅幼清轻声道:“殿下别动……”
  她抽出另一只手来,去拨弄勾在梅花枝桠上的他的头发,担心会弄疼了他所以格外小心翼翼,一时忘了自己还在他的怀中没有下来……
  柔儿就站在一旁,看到自家主子腾空着身子,伏在太子肩头认真地拨弄头发,而太子则站成了一座雕像一般,动也不动,只是稳稳托着她的身子,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可眸中却溺成了一汪春水……
  第36章 036
  梅幼清弄啊弄, 终于把梅花上牵扯的头发都弄了下来, 这才松了一口气。
  “好了, 殿下。”她扭头说话, 沁凉的软唇不小心擦到他的耳边。
  梅幼清登时觉得脸上有些燥热, 小腿一晃,才想起自己身子还悬空着的。
  封云澈的身子因为她不经意的触碰而有些紧绷, 他将她放下来,瞧见她也小脸微红, 不敢直视自己, 嘴角不由弯了弯, 伸手取走了她手中的梅花:“准备用膳吧。”
  梅幼清羞得抬不起头来:天知道她刚刚真的不是故意的。
  用罢午膳,封云澈照例要小憩一会儿, 梅幼清在寝殿里陪着他。
  前几日只要她坐在身边,他都能很快睡着, 可今日思绪有些乱来, 昨晚的樱桃,今天的梅花,揽入怀中的软香温玉,软唇擦过耳边的酥栗, 这些画面在他的脑海中一遍一遍的闪过, 让他的心绪一直无法安静下来……
  而与这一切相关的人,却坐在榻上看账册看得头也不抬。
  他翻过身去不看她,闭上眼睛硬生生躺了两刻钟的时间也没睡着。
  傍晚太后在延福宫设了家宴,为镇南王夫妇送行。
  他们明日就要启程回南门关了, 这一去又不知道哪年才能再回来。
  这些日子元柒在太后的宫中一直陪着太后,哄得她老人家很是开心,如今就要随镇南王夫妇回去了,太后还真有些舍不得。
  “元柒这孩子一走,哀家的宫里又要冷清下来了。”太后神色感伤道。
  镇南王妃安慰道:“太后若是喜欢元柒,就叫她留在宫中多住些日子,留在京城陪您过个年,也让她多看看这京城的繁华和热闹,多长些见识。”
  太后叹息道:“那也得看孩子她自己想不想留在这里了?”
  镇南王妃暗暗扯了一下元柒的袖子,元柒立即甜甜道:“只要太后您不嫌元柒吵,元柒可乐意陪您了。”
  这番话语让太后席上眉梢:“哀家老了,一直想在跟前养个孩子陪着哀家。宫里的孩子少,都有各自的母妃疼爱,也不常往哀家宫中走动。如今可算好了,有元柒这孩子陪着哀家,哀家许是能多活几年……”
  皇后和镇南王妃等人立即道:“太后您这是说哪里的话?您福泽深厚,定能延绵长寿……”
  常宁长公主随即道:“太后,京城外有座碧潭镇,新挖了一眼温泉,建了一座温泉山庄。听说那温泉不仅能舒筋通络,活血美肤,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太后以后可以叫元柒陪着多去泡一泡了……”
  “哦?”太后惊奇道,“以前只听说北方有温泉,如今京郊也有了?”
  “是呢,我也是今日才听说的,若是早两日听说,也能叫着镇南王妃一起去了。”
  镇南王妃笑道:“那臣妾只好下次来的时候再陪太后去了。”
  次日镇南王妃走后,常宁长公主便开始张罗着泡温泉的事情。
  她自然还有别的想法:“太后,咱们去泡温泉,为保安全,定然要把那座温泉山庄包场。
  那山庄很大,大小水池有很多,我觉得,索性多带几个孩子过去,也不至于铺张浪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