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好姐夫》第10章 论政

  童渊道:“小友的枪技果然不凡,老夫领教一番。”
  “不敢不敢敬请前辈指点”姜盛连忙躬身行礼,他看得出,童渊这是想挽回门面,因此不好拒绝。
  童渊起手用的还是百鸟朝凤枪的招式,姜盛却不敢轻待,全力应对。五十余合后,姜盛依然不露败象,童渊此时变换了招式,却是十六路飘雪梨花枪,赵云只学过三路,此时见童渊完整施展出来,这才大开眼界,这十六路枪术出招诡异,让人防不胜防,虚招实招变幻莫测,姜盛已经不能气定神闲了,勉力应对。
  童渊微微一笑,枪式大开大合,与先前的路数又大不相同,只有三招,先断姜盛的枪柄,后攻姜盛下路,姜盛仓皇回防时,童渊的枪尖已经对准了姜盛的咽喉,这是童渊的不传之招,号曰落马朝阳。
  姜盛只得拜服,“子诚受教了”
  童渊收枪回来,捋着胡须颔首道:“子诚潜力无限,乃可造之材,如你这般技艺,假以时日,天下便罕有敌手。”
  姜盛拱手道:“借童老吉言,子诚不敢懈怠。”
  童渊转身对赵云道:“子龙啊,今日观战,有何感想”
  赵云躬身一礼,道:“子龙坐井观天,盲目自大,今日受教了”
  “我传你之枪术,与子诚所修枪术大不相同,你二人可互相切磋,取长补短。须知没有必胜的枪法,只有各自的路数。天下用枪之人何止万千,枪法技艺何止万千,不可好高骛远,盲目求索,只有脚踏实地、勤学苦练,方能大成。”
  赵云道:“子龙谨记师父教诲”
  此后几日,童渊每日督促赵云练枪,并邀请姜盛进行指点,姜盛也不矫情,自然应允,并得到了童渊的指点。原本的枪术更有了深层次的进步。
  某日上午,众人练武完毕,童渊道:“好了,你们且回,子诚随我来。”
  赵云、夏侯兰把练武场清理干净后就回了院子,童琳要跟着姜盛却被童渊拦下来,“我要跟子诚单独谈一谈,琳琳你不要跟着。”
  童琳很不情愿,但她不是不知轻重的女孩,还是回了院子,恋恋不舍地看着姜盛往后山去了。
  童渊带着姜盛在山林七拐八拐进了一片更为浓密的林子,姜盛不禁心下惴惴,这童渊要干什么
  走了一刻钟以后,童渊停住了脚步,从荒草之中找到了一面与山石连在一起的石碑。
  童渊在石碑底部鼓捣了半天,石碑竟然缓缓下沉,露出了一处山洞,童渊走了进去。
  姜盛观察了周围的地形,并作出了战术判断,发现此处山洞极其隐秘,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见童渊向自己招手,于是跟了上去。
  山洞内比较干燥,竟然有不少的荧光石,看起来这个山洞是刻意挖出来的,定是战争时代储存物资的地方,就像后世的防空洞。
  洞内又分小洞,童渊带领姜盛穿过一个小洞,走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洞内,洞口侧面摆满了武器架,各式兵器已经锈迹斑斑。
  “子诚,老夫在此练功五十年,方得大成,你可看出什么端倪吗”童渊问道。
  “此洞乃浑然天成,看起来是个溶洞,侧壁的荧光石多半是产自西域,着能工巧匠镶嵌而成。洞内风清气爽,难不成与外界相通”姜盛打量了一番后说道。
  “荧光石这名字倒也贴切,不过这些发光的石头叫做夜光玉,你可知这些玉石的价值”
  “价值自然不菲,不过却是无用”姜盛淡淡地说道。
  “此话怎讲”童渊不禁有了好奇心。
  “这些玉石虽然昂贵,但只是修饰之物,镶嵌洞中徒放光华,却不知一粒玉石之价就可救数千户百姓。玉石虽贵,却是无用之物。”
  童渊点了点头,又问道:“玉石一粒可换钱粮万石,如若得一粒,兑换钱粮,岂会是无用”
  姜盛道:“天下百姓何止万千若心存大善,纵得百粒,亦是杯水车薪;若中饱私囊,一粒亦多,徒增罪孽罢了。”
  童渊道:“若此间玉石都赠予你,你可愿去救万民”
  姜盛摇了摇头,:“米粮之助,如大漠滴水,无济于事。乱局不定,纵有钱粮无数,亦救不得万民。大汉的根子上已经朽了,除了下一剂猛药外别无他法。”
  “猛药”
  “大乱”
  “治尚不能治,大乱能治”
  “只有饱经战乱,才能痛定思痛,除却沉疴。要不就是另立新朝,取而代之而今看来,前者已无实施之可能,后者短时间内又不会实现。”姜盛分析道。
  “青牛角义军肆虐黑山,欲夺天下,太平道蠢蠢欲动,那大贤良师恐怕也有问鼎之心,而朝廷官军羸弱,怕是一败涂地。后者为何会短时间内不会实现”
  姜盛道:“青牛角好勇斗狠,劫掠百姓,不得民心,必不长久;黄巾义军乃乌合之众,举大事虽声势凶猛,但如昙花一现,不值一提。”
  “黄巾义军你是说太平道的徒众叫做黄巾义军”
  “是啊,怎么了”
  “太平道为何叫做黄巾义军”童渊显然不知道黄巾起义的事,现在肯定还没有发生。
  “太平道人以黄巾裹头,意在黄天当立,现在还没有动静吗”姜盛问道。
  这下可把童渊镇住了,这姜盛好像预知未来之事。自己前些日子下山,确实见画符送药的太平道子弟头裹黄巾,“难道太平道人近期就要举事吗”
  “差不多了”姜盛道。
  “太平道徒众数十万,若果真举事,以官军之力,恐难抵挡,大汉朝廷岂不是岌岌可危”
  姜盛道:“卢植、朱隽、皇甫嵩统御有方,至少不会惨败,只要撑的一两月,天下各路诸侯必将不遗余力剿贼。黄巾很快就会土崩瓦解,而剿贼之事就尾大不掉,天下大乱之局乃成。”
  “卢中郎身在幽州,朱儁、皇甫嵩并无兵权,如何能够统御大军太平道覆灭,为何却成天下大乱之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