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主角他妈之后我每天拉人穿越》北斗离离在寒碧

  宁邱的刀并不平常。
  就像他本人,也绝对不是一个平常的人一样。
  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在人间界这个特殊的环境下,他一直以来的坚持和磨砺,已经让他有了道心这种东西。
  修心者,是可以自悟的。
  宁邱那柄短刀放在桌上,黯淡的刀身被抽出一半,银亮的刀刃像是一条又细又窄的光路。
  宁邱坐在一旁,看方才自我介绍叫做顾真的得道高人,伸出一指,指尖发出淡淡的金光,带着金光的指尖像敲击某种乐器一般在无光的刀脊上一击!
  “铿、铿!”
  短刀忽然发出绝非这一指能够弹出的异响,像是自己在用鸣声为自己明志,而此时的宁邱也感到心中一动,这声清脆如昆山之玉的响声,就像是在他心里响起,并逐渐越来越大、越来越响,直到后来,他已然分不清,这是刀在响,还是他自己的心在响。
  “枝月喉,櫂霜脊,北斗离离在寒碧。”
  宁邱闭目冥思,顾真击节而歌,她击中的节拍不被宁邱听见,宁邱心中的响动也不为外人所知,但若是有人能同时听见两者,便会知道,这“笃、笃、笃”的声音,每一拍,都恰好和宁邱心中的铿然之音同时响起。
  “龙魂清,虎尾白,秋照海心同一色。”
  “舂牍残,君且止!狄胡有胆大如山,怖亦死!”
  “笃”声忽然而停,而宁邱也在顾真的这声大喝之中猛然醒来!
  他大口喘气,张大眼睛四处张望,像是头一次真正看清眼前这个世界一样。
  “啪”地一声,徐远遥遥掷出手中的杯子,顾真和松鹤子身边的窗户应声而开,汹涌的灵气忽然从窗外涌入,又自动在宁邱身边聚集。
  而对于在这里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只能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大风,突然从未关好的窗户外穿堂而过。
  又因为他们会故意忽视顾真他们这边的异状,此时更加只是议论几句这风来得邪性,但也挺清爽的,也就不在意这件事了。
  这阵大风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是当灵气散去,宁邱的身形重新暴露出来之后,即便是一个普通人都能感觉到,他已经和方才截然不同了。
  这时,无论是顾真还是松鹤子,就连刚才扔了杯子的徐远都一道站起身来,再加上一直站着的虞意闲,他们不约而同,拱手对宁邱道:“恭喜道友明悟道心,从此亦是我辈中人。”
  浑浑噩噩之间,宁邱拱手回礼,回礼已毕,大家都重新坐下之后,他才如恍然大悟一般从椅子上“噌”地弹起来,嘴唇嗫喏半晌,终于结结巴巴地道:“……这、这,这是怎么一回事?”
  已经露了身份,顾真就大大方方在空中潦草画了一个篆字,于是故技重施之下,一套胖乎乎的茶杯茶壶就从她的袖子里凭空挪移了出来,一边对自己的主人行礼,一边给在场所有人倒上刚泡好的华阳派自产灵茶。
  顾真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又让宁邱和松鹤子都不必拘束,解释道:“没什么,就是宁道友刚才走上了修心之路而已。”
  但是顾真这个回答,对于刚才知道这里还有修行一事的宁邱来说,也着实是太简略了一些。
  于是,在谢过顾前辈的灵茶之后,深感自己今日的运气真是绝佳的松鹤子,在顾真点头赞许之后,便详细地向宁邱讲解起他现在的情况,以及在修真界中,他这样自悟产生道心的修心者,是多么的难得起来。
  先前已经说过,在人间界的正道修士之中,不需要太多精纯灵气的修心者,才是他们的主流。而和法修或者说灵修,以及体修不同的是,在修士的“灵、体、魂”中,修心者是从最难的“魂”入手,而非灵修通过积累灵力来跨越境界,也非体修通过打磨道体,来跨越境界。
  当然,这种分别也只是体现这三条道路之间的侧重,并不是说灵修就彻底放弃了修心、修体,也不是说修心者就完全不掌握灵力运转方面的道法神通了。尤其是这几条道路到了高深之处,其实是不能偏废的,就像是顾真这样的“伪·第四境阳神高人”,她要达到这个境界,其实要同时跨越“灵、体、魂”三个方面的屏障。
  又以及,对于走灵修路子来到第四境的大能来说,有时候他们会干脆放弃法体,只跨越“灵”和“魂”两方面的屏障,这样修炼出来的,就是直接以元神的形象出现的阳神,也就是所谓的兵解升仙。这也是为何,五大宗门对顾真以一个光秃秃的灵体形象出现,一点也不感到意外的原因。
  不过再说回修心者,在这条道路上,人间界的修心者往往也会同时侧重修体,也就是说他们往往会从习武开始走上修行之路,就比如极意岛的那群剑客——通过经历绝境来锻炼自己,是他们常见的修心之法。
  和灵修类似,修心者的几大境界,分别被称为第一境神意、第二境问心、第三境辟心和第四境菩提。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对于修心者来说,这其实是一个找到我执,然后突破我执的过程。
  踏上第一步的修心者,他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开灵台、打道基,而是纯粹自己的意志,达到所谓“神贵凝”,所谓“安静虚无,内照形躯”的境界。第一境大圆满的修心者,能够以意志洞察自己的念头,收束自己的念头,以凝实、以安静、以内照万端,可为下一步真正的问心做准备。
  至于这一步要如何达到,接下来又要怎么问心,那就根据各家功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点了。
  不过,即便对于这些修行要诀一无所知,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也可能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达到这个境界,甚至更进一步,直接跨越了这个境界,达到已经确立道心,明了道心,并践行不疑的第二境。
  但是,道心之所以称之为道心,就是和人心有别,并不是发愿今生要锦衣玉食,就算是确立了道心。而所谓的践行不疑,也不是按照一个严格的时间表去做某事,坚持了多少年的意思。
  这种顿悟和践行,无一不要求有大毅力、大智慧,是在理解了世界如何运转的一面之后,在此方天地中找到自己该在的位置,同时只做自己该做的,只做自己想做的,并不多做一分,也不少做一分,更不会犹疑退缩,同时发自真心地享受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认为除此之外,自己还有别的活法的意思。
  到了这种境界,大抵就可以称之为问心大圆满,真正找到了自己的道心。
  一旦在灵魂的修行中达到这个层面,即便原本只是一个从未修行过的凡人,但灵魂的质变也会引发天道的感应,在灵力和道体上自动有所加持,有时只差一重点醒,从此就是仙人两别,从此立地飞升了!
  “……但是红尘纷扰,此中自悟何其难也!若是没有功法戒律、师长同辈,杂念一起,该不该控制?该如何控制?这条路上,功亏一篑之处甚多,老朽入无相宫五十年,如今也不过是问心中阶,只好转研灵力术法,在这叶山城,做一城供奉而已。”
  “我虽看出宁道友是可造之材,也动过要向师门举荐的意思,但是说来惭愧,”松鹤子摇头叹息,但还是接着说道:“竟没有看出,宁道友却已然顿悟升仙了!”
  说到这里,松鹤子的情绪俨然十分复杂。
  “顿悟升仙”,正是有师承的修心者对宁邱这种自悟的修心者的称呼,换句话说,修心者虽然是可以自悟的,但是要在凡尘之中,自发生出坚定的道心,是件几乎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的事。
  ※※※※※※※※※※※※※※※※※※※※
  ——————
  “枝月喉,櫂霜脊……怖亦死!”——《吴俞儿舞歌·剑俞》 唐陆龟蒙,有改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