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良缘(重生)》第48节

  她坐得离谢迎书很近,从谢迎书的背后看起来,就像他在抱着她,两人的脸对在一起小声的说着什么似的。
  太子撩了帘子进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么一副光景。
  他瞬间背过身去,嘴里叨叨着,“非非非非非礼勿视……”
  “非个屁。”江若茵嘴上没个把门的,瞬间就离得远了些,脸上却飞红。
  太子并没有因为她的不敬而动气,反而是对她说:“是我叫谢兄将你请过来的。”
  “请我干嘛?”
  “请你帮忙,把咱们这场地,绕上一圈儿,看一看有没有什么——”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敬天台哪儿塌了!”
  第69章 密道
  太子跟谢迎书都没有多言, 直接就随着那位通信儿的去看看究竟是怎么个塌方法儿。
  本来江若茵是不想去的,但是谢迎书拉着她的手一周都不曾放开。
  江若茵轻轻的摇了两下,“我去合适么?”
  她是个外人, 不属于朝堂上的官员,也不是什么来做小工的,这朝会上出了事儿, 让她一个外人去看,总归是不合规矩的。
  “没什么不合适的,太子都肯首了, 你怕什么?”谢迎书轻轻摇了摇江若茵的手, 对她笑了笑,“别怕。”
  “我不是怕我怎么样, 我是怕你们两个会因此招来非议。”
  他们二人在朝中根基都不算稳, 虽说盛元帝还是更看好太子,谢迎书辅助太子, 也算是像盛元帝表忠心,他会扶持下一位储君。太子有远见, 有谋略, 也算是这几个皇子里面矬子里拔大个中的大个儿了, 二皇子那边虽然不老实,但到底未得到盛元帝的信任。
  从表面上来看,确实如此。
  可人最怕的就是骄纵太过, 若是太子太过恃宠而骄,仗着自己的恩宠就变得太过招摇, 反而会惹来盛元帝的猜忌。
  盛元帝的多疑,从来不只在他们这些臣子身上,若是他太过的话, 那么盛元帝也依然怀疑他的儿子。
  他可能不会选择二皇子,但也未必不会不去辅佐肃王。让兄弟二人相残,是帝王家最惯用的把戏了。
  江若茵越想越偏,都没注意到谢迎书凑到她耳边来,轻轻的吐了一口气。她吓得一个机灵,“做什么?”
  “跟你说话你都不听,那就只能过来提醒你了。”
  “你说什么了?”
  “说你暂时不用担心我们会不会惹来非议,这个不着急的。倒不如说,就现在这个档口,以我们的年纪,越是激进一点越好,越能让盛元帝觉得我们年轻气盛。你就是想的太多了才会活得这么累,别想这么多,就做个快乐的大家闺秀不好么?”谢迎书伸手掐了一把她的脸,江若茵一巴掌打了下去。
  “那你以后便什么都别来问我。”
  她又何尝不想不去想那么多呢。
  可是齐王不倒,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会有多舒坦,周珩从来都不是他们命运中最关键的一环。
  虽然谢迎书成功的从那场战争中活着回来了,也并没有被安上谋反的罪名,可齐王扔在,周珩的死只会让他的动作变得更加的迅速。
  他的手中不知道究竟藏着多少筹码,活了几十年的老狐狸,到底不是他们这些小辈能猜得到苗头的,他们也就只能见招拆招,就像这塌方的地基一样。
  江若茵到底被他们拉着到了这地基的跟前儿,周围的人都在看她。
  她大概的扫了一圈儿,打量着她的人,除了那些看起来以调侃味儿居多的那都是谢迎书的亲兵,剩下的便都是工部的人了。
  他们的装扮不一样,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谁是谁的人。那些工部的人的目光并不友善,甚至就快把“我看你不爽”这几个字儿给安在脸上了。
  工部虽然是齐王的人,但也不会每一个都跟着齐王做事儿,大部分能说的上的话都是有官儿的,要说这些人这样看着她,倒是有些让她奇怪。
  他们不该用这样的表情看着她,齐王的人总归都不是傻子,这么□□裸的用这样的目光看着她,那也太傻了……
  江若茵走过去,随便挑了一个人问,“你看我做什么?”
  那人见他过去了,先是一惊,但又后退了两步,躲闪着她的视线,可他的眼睛里的东西却没有变,“没……没什么。”
  这话可就说的一点都没有可信度了。
  江若茵“嘶”了一声,“你这样可就不好玩了我跟你说,做人呢,就是要坦诚……”
  “坦诚什么?坦诚,昔日旧情人就被你给弄死在了北疆了,你还好意思说坦诚?”那工匠终于说漏了嘴儿,连江若茵的表情都不敢看就跑了。
  江若茵愣在原地,一开始她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听他这么一说才知道,随即便只好苦笑了一声,“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这齐王还真是雨露均沾,不知把周珩的锅推给了谢迎书,还顺带着给了她一份儿,这一碗水端平的技术还真的挺厉害的。
  江若茵讪讪的回到了那大坑前,谢迎书问她做什么去了,她没说实话,“没什么,闲聊了两句,这坑是怎么回事儿?”
  “地下被人挖空了,我们在上面动工,挖地基,挖着挖着便挖到了这儿来,感觉是要做密室的,但是似乎却是很久之前动的工了,并不是近期所为。”
  江若茵蹲下去看了看,上面动工的痕迹确实已经很久了,甚至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顺着坑道的方向走过去,下面是个密道,但是却不深,走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早已被人填平,叫人挖了挖,后面都是死胡同并挖不开。
  “以前用过的密道,如今被封了,这地儿曾经出过什么事儿么?”在场的都是小辈,除了这些年的事情,对于先帝时代的事情都不太算的上了解。
  甚至这样看起来并不干净的事情,估计也不会被写在史书读物上让他们来看。
  “不知道,我打算去问问老太傅,问问先帝时期,是不是出过什么事情。”太子走过来,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江若茵一想到太傅两个字儿就浑身打了个机灵,“找太傅我就不跟你们去了啊,我跟他,老死不相往来。”
  谢迎书轻轻的用手指顶了一下她的头,“虽说我就喜欢你这股劲儿,但你的性子是不是也该收敛一点?”
  “收敛了也改变不了我把他家小孙女打得头破血流的事实,他老人家记着我的账呢,得记我一辈子不可。”
  太子听闻轻笑了一声,手握成拳头抵在唇边,可声音还是溢了出来,“江姑娘过虑了,我要问的老太傅,肯定是愿意要你一起去的。是宋岚,宋老先生。”
  听及宋岚这个名字,江若茵才想来,她已经许久没有去烦过那个小老头了,上次去还是之前江之年失意的时候,她横拉硬拽着江之年去宋岚哪儿挨骂。后来江若兰嫁人,北疆又出了事儿,破烂事儿一件接着一件,已经没有心情让她能去临风水榭烦烦老头儿,谈谈诗书里的风花雪月。
  他们去的时候,江若茵还特意从春风阁带了一份糕点过去,就为了解宋岚的嘴馋。
  其实去的人只有她一个,等她去了她才发现自己着了太子的道儿,为何要找宋岚,自然是因为她去得,剩下那俩人都得在大殿那边儿继续监工,哪里敢脱身。
  江若茵在去的路上打着哈欠骂了一道儿,也不知道谢迎书成天跟太子混在一起都跟他说了些什么,怎么搞得连太子都开始使唤上她了,感情她就一送信的。
  就这么一路踢着石子儿叫骂,一路到了临风水榭,把食盒“咣”地一声放在了宋岚的面前,把小老头都吓了一跳。
  “这是谁惹我们大小姐这么生气了?”
  “还能有谁?这世上最是会花言巧语的,自是那些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的男人。”
  宋岚抬手在她的额头上轻轻的弹了一下,“你这小丫头,把我都给骂进去了。怎么了,觉着谢迎书不好了?他那种武将,心眼又多,本来就没比周珩好到哪儿去,他更聪明,还不如周珩能受你的使唤呢。”
  “我可不敢使唤周珩,我现在京中的形象,已经成了不要的人,别人也别想要,搅和黄了人家跟魏国公的亲事不说,还要把人害死在北疆上,让谁也得不到。”
  宋岚一惊,他久不外出,虽然对朝政上的事情还能知道一些,但是对这些坊间八卦却是充耳不闻,他这儿的丫鬟也鲜少会用这种事儿来烦他的,“还有这种事儿?”
  “唉,嘴在长在人家身上,自是人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咯,我不是一辈子都在吃这种亏?吃去吧,我今儿也不是为了这件事儿来烦您的,我是来给太子跑腿儿的。”
  宋岚一听得太子这两个字儿就皱眉头,“我不管,我早已致仕,让他有什么事儿自己去研究去,少拿这些事儿来烦我。”
  江若茵本就知道,要想宋岚掺和进来,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太子也就是看准了她跟宋岚关系还不错,才哄骗了她来当这个说客,她都在想要是没有这么一个大坑,估计还有别的事儿得让她来找宋岚。
  “倒也不是让您出山,我自是知道您是不打算掺和这些的,只是有些事儿要来问问您。我们出生得晚,很多事情都不了解。今日春节朝会要用的祭司天祖的地方,叫什么——”
  “敬天台。”
  “对对对,他们在挖地基的时候,挖空了,下面有一处密道,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太子便叫我来问问您,可否知道,那下面发生过什么事情?”
  可听了那下面空了的时候,宋岚的表情瞬间就变了,“这件事儿,你回去直接告诉太子,让他赶紧把那个坑填上,剩下的就不要再问了。”
  作者有话要说: 爱你们,啾咪!
  第70章 先帝
  眼瞅着宋岚就要把她给打发走了, 江若茵急中生智扒着门框不走,用尽了全身所有的招数赔了一个月的春风阁的糕点,才逼得宋岚说了实话。
  宋岚给她讲了一个很久远的故事, 久远到那个时候的盛元帝也不过只是个十五六的孩子,那时候先帝甚至还尚未登基,同另一位皇子正在争夺储君之位。
  后一年的春节朝会, 依然是敬天祭祖的时候,却在那时出了意外。从祭祖的台子下面窜出了一伙贼人,便要对当时的皇帝行刺, 幸亏是当时的永宁侯身手矫捷, 救了皇上一命,可后来先帝却因此颇受猜忌, 春节朝会的事情一直都是献帝负责的, 既然出了事情,就一定跟先帝离不开干系, 是他做的不够周全才会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若只是讲到这里,就会让人觉得这是先帝的失误, 所以才成为了史书中不会存在的事情。
  但是宋岚的语气到这里却是一转。
  “如果是你, 你觉得贼人, 是从哪儿来的?”
  江若茵歪着脑袋想了一下,“总不会是先帝带来的,可是若是史书中没写, 我倒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可又觉得先帝不是那样的人。”
  宋岚点点头,“确实, 先帝确实不像是那样的人。比起现在的那位,先帝其实更为仁厚,就是对永宁侯, 也未在言语中真的透露过什么,现在的那位跟先帝比起来,还是有的是东西要学呢。”
  大抵也就只有宋岚才会这么直白的评价当今圣上,盛元帝是他一手教出来的,他也最是理解盛元帝的一个人。
  “那宋爷爷的意思是,这伙儿贼人确实是因为什么人才来的,但是却没有被写在史书上。此等谋逆之事断不会姑息,这个人……是先帝不愿承认的人?”
  宋岚捋着胡子点了点头,“没错,最后被推出来的人,是先帝的同胞弟弟,乾王。”
  乾王这个人,在史书上并未有什么名字,看似平庸无奇,也没什么风流韵事,属于生在王族,却活得并不像王族的一个人。
  江若茵虽然一看史书就好困,但也多多少少看过一些奇闻异事,并不觉那位乾王殿下有这般的胆量,但是若是真是那位,倒也能理解为什么先帝不愿意把这件事儿拿出来讲。
  乾王虽然没什么出众的地方,也不像是肃王那般在武艺领兵上有一定的简述,但在先帝的描述中,他跟乾王算是关系极好的,乾王虽然帮不了他什么,却一直是他最大的支柱,若是乾王做出这样背叛的事情,想来最伤心的还是先帝,也是先帝不愿将这一切揭露出来,倒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但宋岚却说:“你想错了。”
  “错了?”江若茵不解。
  “你觉得事情如果这么简单,被伤及深处的先帝,怎么会对自己最亲的人捅自己一刀,这般的能放下呢?”宋岚摇摇头,江若茵到底还是心太软了,才会这么想先帝。
  江若茵问宋岚,“那还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
  宋岚把茶壶放在她的面前,让她去给自己倒杯茶。
  小姑娘坐在原地酝酿了半天的心情,最后还是认了命去给宋岚备茶,她沏茶的水准并不好,宋岚也并不爱喝,撑死了也就只是想折腾她一番罢了。
  等小姑娘倒了茶回来,宋岚才缓缓地将剩下的事情给她讲了,“你可知道齐王与当今圣上,谁大一点?”
  “是齐王要大几年。”
  “那年出事情的时候,当今圣上只有十七岁,可齐王却有二十几岁了,他那时候懂得事情,可要比当今圣上太多了。”
  生在帝王之家,外界所能给予的东西都是平等的,大周向来是皇子们一同上课一同听课,从不厚此薄彼,于是剩下的能影响一个人的认知,便是人生阅历。人活得年纪不同,于是人生阅历也就会有所差别,齐王是贵妃所出,贵妃所交给他的,也与皇后不同。
  “那贼人的事情……是齐王做的?”江若茵试探的问了一句,她也不是很确定这个答案,毕竟若是齐王做的这件事儿似乎又有些说不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