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零年代点外卖》第31节

  得知来得越来越频繁的冯老太太是在帮别人换东西,她顺手还会送上点东西,不多,也就两颗糖或一个鸡蛋之类的。
  对她来说,也就是几毛钱的事,并不放在心上,冯老太太收到她额外送的东西,却是高兴坏了,后面还主动找人问要不要帮忙换东西。
  听说她有路子换粮,甚至连肉都能换到,哪有人会不心动。
  这天,冯老太太又过来帮人换东西,除了钱和票,还带了一个金项链,是一户手里没票的人给她的。
  许青青现在手里已经不缺钱和票,看到她带了金子来,脸上才露出笑容,把她要的东西给她后,随手送了她两根腊肠。
  冯老太太接过腊肠,笑得整张脸都皱在一起,随即才想起来问:“小兄弟,你这有油吗?供销社一直没油供应,大家都想换点油。”
  油许青青自然是有的,超市里几十块钱一大桶,遇到搞活动还会买大送小,不过……
  “有是有,但油不好带。”许青青道。
  现在塑料还没那么普及,大家买油都是拿着罐子之类的容器去供销社打油,她总不可能直接拿着透明塑料桶的油出来卖。
  “也是个问题。”冯老太太觉得她说的也对,于是转了话题,“今天有空吗?要不去我家吃个饭?”
  倒不是老太太白收她那么多东西不好意思了,而是觉得有这条路子实在太好了,不光家里不用愁买不到粮,在亲戚朋友间更是越来越有面子,所以想和兄弟俩关系更亲近些。
  许青青听到她的邀请有点诧异,不过随即还是拒绝了。
  她在镇里并不缺吃饭的地方,不说可以下馆子,另外还有胡老太太家可以去,实在没必要为了顿饭去陌生人家,吃也吃不舒服。
  许青青是个不爱占便宜的,胡老太太同样如此,二人一个送粮,一个就送金子,一个送粮,一个又要送金子,一来一回,搞得许青青都纠结起来。
  虽然她确实需要赚金子,但真没准备逮着一个人褥羊毛,送粮送肉一方面是老太太送的金子远高于那个价,另一方面也是老太太对他们两好。
  收了几次金子后,许青青是坚持不肯收了,胡老太太却拉着她的手道:“我无儿无女的,留着这些死东西也没用,再说你又不是白拿的,不是还给我送了那么多粮……”
  见老太太并不在乎那点金子,坚持要给她,许青青联想到未来那十年,想到万一真有那天,那金子放在她手上还真没用,反而可能还会害了她,最终没再拒绝,不过给老太太带的东西却也更好更丰富。
  两家走动越来越频繁后,在胡老太太的提议下,中午,兄妹俩干脆在胡家搭伙吃饭。
  当然,即便不在教室里吃饭,她也没少找“可能快放坏”的理由,送些榨菜、洋姜、菌菇酱给春妮那几个孩子。
  ***
  “青青、康平来了,快过来吃饭!”胡老太太站在院子里,看到两个孩子过来后,伸手就准备接沈康平身上的书包。
  沈康平却是不要她帮忙,喊了声“胡奶奶”后直接躲开她,自己跑进去将书包放在椅子上。
  “好香啊,胡奶奶你今天又做什么好吃的了?”许青青望着沈康平的背影,跟着老太太一起进屋。
  “今天买到了点新鲜辣椒,用辣椒煎了半条鱼,还炒了个鸡蛋,另外在饭上蒸了点腊肠。”胡老太太笑着道。
  比起以前没滋没味的日子,她觉得现在这日子,美得跟梦一样。不单是伙食好了,更因为身边多了两个孩子,日子都变得热闹起来,每天想着给两孩子做什么好吃的,日子就过得有盼头了。
  “好香,妹妹、胡奶奶快来吃饭!”沈康平看到桌上的饭菜,转头喊在后面磨磨蹭蹭的两个人。
  刚和胡老太太认识时,沈康平几乎不说话,现在熟了,人就变得活泼起来。
  “好。”
  胡老太太不光喜欢许青青这个聪明漂亮的小姑娘,同样怜惜沈康平这个好孩子,听到他的声音,应了一声就加快脚步。
  “他上午满操场疯跑着玩,现在肯定是饿了。”许青青笑着道。
  胡老太太的手艺确实很好,普通的家常菜做出来都好吃得不行。
  许青青夹起一筷子鱼吃了一口,鱼表面煎得酥酥的,内里的鱼肉鲜嫩入味,咸鲜微辣的口感好极了。
  她就着鱼吃了口带着腊肠香味的米饭后,忍不住夸道:“这鱼真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儿,小心鱼刺。”胡老太太说完,挑了鱼刺少的那块鱼肉给她,自己却是夹起一筷子辣椒吃起来。
  带着鱼味的辣椒同样很好吃,但又怎么能比过鱼。
  许青青发现以后,也夹了块鱼给她:“您也多吃点。”
  “妹妹我也要。”沈康平见她给胡老太太夹菜,一边咀嚼着嘴里香喷喷的腊肠,一边端起自己的碗。
  “鱼不是就在你面前吗?”
  话是这么说,许青青却还是挑了块没刺的鱼肉给他,顺便交代他吃慢点。
  “妹妹真好。”沈康平夹起鱼肉一边吃一边说,嘴甜得不行,可见平日里的糖没白吃。
  许青青弯起唇,又夹了些青椒炒蛋给他。
  有沈康平在,等他吃完后,桌上的盘子干净得都不用洗了,连汤都被他倒进碗里拌饭解决掉。
  吃饱饭后,许青青拉着他一起把碗给洗了才出来坐着休息。
  “来,喝点糖水。”胡老太太看两个孩子忙完,笑着拿过来两杯糖水。
  刚吃饱饭,也就沈康平这爱吃甜的还喝得下糖水。
  许青青接过杯子后,趁着胡老太太转身去拿什么东西时,倒了一大半进沈康平手里的杯子中,自己只留一个杯底。
  “妹……”
  “嘘——”
  许青青见他要说话,抬手放到唇边。
  沈康平见此,眨了下眼睛后,凑到她耳边把话说完:“妹妹真好。”
  “行了,把糖水喝完再嘴甜。”许青青笑着将人推开。
  沈康平于是咕噜咕噜喝起来,一会就喝了半茶缸。
  等胡老太太转身回来时,许青青也抬手抿了口糖水,放下手时就见老太太把一张票递过来。
  嗯?
  她带着点疑惑接过来,发现原来是一张自行车票。
  没等她张口问,胡老太太已经说起来:“那天听人说手里有张用不着的自行车票,想着你们天天来回走那么远就替你们换过来了。”
  也就是她手里没那么多现钱,存的那点家底除了摸点小东西给她,也不敢随便往外拿,所以只能换张票让她自己去买。
  实际上,想买自行车,票比钱可重要多了,钱你还可以努力努力攒够,但票的话,要么靠关系,要么靠运气,一般人是轻易弄不到的。
  胡老太太也是运气不错,这才从以前认识,但现在没什么来往的人手里换来一张。
  两家不是亲戚,但随着这些日子的走动,比亲戚也不差什么,许青青看了眼手里的票,最终还是接受她的好意:“谢谢胡奶奶。”
  “客气什么,钱凑手不?不够的话我这里还有一点。”胡老太太道。
  “够的。”
  这段时间下来,许青青手里别的不多,就是钱多。
  票都是有期限的,过期后就不能用。虽然手里那张自行车票离过期还有些日子,许青青还是没耽搁,趁着周末放假的时候,带着沈康平去了趟县里。
  没办法,镇上地方还是小了,想买自行车没戏,只能去县里。
  镇上到县里有公共汽车坐,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车程。
  车上人不少,许青青上车后抢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后就挨着窗户透气,坐在她旁边的沈康平则新奇地左右打量着。
  许青青本来是不晕车的,但不知是不是车上人多味大,还是路不平太颠簸,开出去没一会就有点晕。
  “给我靠一会。”靠着窗户震得头疼,她于是拽着沈康平的手靠在他胳膊上。
  原本还一会看看车里一会看看车外的沈康平立刻低头看向她,见妹妹靠着自己闭上眼,还以为是她困了,顿时一动不动的任她靠着,时不时还用眼神瞪向车里说话大声的人。
  半个多小时后,车在县车站停下来,许青青立刻睁开眼拉着沈康平下车,整个人顿时舒服不少。
  从车站出来后,许青青开始打量起县里的环境。
  别看镇上离县城也就隔了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县城就是县城,不光街道更整洁,热闹程度也不是镇上能比的。
  许青青带着沈康平在街上晃了一圈后,最终带他来到县百货大楼。
  进来后,许青青倒也不急着去买自行车,而是在里面逛起来。
  说实话,这里的东西,也就让她看个新鲜,特别想买的还真没有。
  倒是沈康平,走着走着,突然看着一套绿军装移不开眼。
  “喜欢吗?”许青青发现后问他。
  其实也不奇怪,这年头,不论男女老少都有一股崇军热,年轻人要么想当兵,要么想嫁给军人,小孩子们玩游戏也都抢着扮演解放军。
  沈康平点点头:“喜欢。”
  票留着过期就没用了,见他说喜欢,许青青直接带他过去要买下那套衣服。
  卖衣服的柜员看到这个最多不超过十岁的小姑娘当家做主给身旁的少年买衣服,不由诧异地看她一眼。
  不过见她能拿出票和钱,便也没说什么废话。
  最终,许青青不光给沈康平买了那套绿军装,还给他买了双解放鞋。
  “正好现在就可以穿。”买完后,许青青笑着道。
  又逛了一圈,买了点镇上没有的蛋卷和一种酥饼,最后再买上自行车,他们就准备离开了。
  这一辆自行车,除了自行车票外,还花了大几百块,这个价格,放到现代也能买一辆自行车了,许青青看着沈康平推出来的自行车,即便买得起,还是忍不住咋了下舌。
  该买的都买了,许青青想到回去又要坐那颠死人的汽车,心里有些排斥,不由看向新买的自行车。
  自行车她自然是会骑的,以前在学校读书时,没少骑着共享单车到处跑。
  不过这种老式自行车,做得实在太高了,许青青感觉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站着骑都有点够呛。
  “康平,我教你骑自行车,你学会了咱们就骑车回去好不好?”许青青觉得自己骑估计没戏,于是看向真一脸新奇推着自行车,时不时还用脚碰一下脚蹬的少年。
  沈康平推着手里的自行车,就像拿到一个大玩具似的,别提有多感兴趣,听到她的话,想都不想地点头。
  见他同意,许青青带着他找了个空旷无人的地方开始教他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没什么特殊的技巧,只要胆子大不怕摔,学起来还是很快的。
  沈康平恰好具备这两点,加上他平衡性还不错,摔了两次后就学会了怎么骑自行车,把自行车骑得飞快。
  许青青看着骑自行车绕场好几圈,越骑越快越骑越稳的少年,觉得他运动天分是真不错,放到现代,即便学不来文化,去读体育生肯定没问题。
  确定他学会后,许青青试着坐上后座让他带自己。
  沈康平之前摔过两次,多少有点疼,他怕把妹妹也摔着,等她坐上来后,收回了左顾右盼的眼神,脚下也踩得更稳一些。
  确定他带人没问题,许青青夸了他一句,然后才把买的点心放到车篮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