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穿越)》分卷(11)

  小女孩布满血丝的眼睛定定的望了宋佩瑜一会,终于松开了抓着宋佩瑜袍子的手,改成紧紧握住巴掌大的玉蝴蝶,在地上滚了一圈,让开了挡着的路,呆呆的望着妇人的方向。
  小女孩乖巧的样子让宋佩瑜更觉得心酸,打定主意无论妇人能否活下去,都要给小女孩找个依靠。不然就将小女孩带回宋氏,哪怕做个婢女,起码能活下去。
  宋佩瑜弯腰摸了摸小女孩脏乱到不成样子的头发,说了句真乖才转身朝宋瑾瑜的方向走去。
  就在宋佩瑜迈动脚步的瞬间,变故突生。
  宋佩瑜从未听过他大哥那么失态的嘶吼,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一阵疾风已经擦着他的脸侧划过,温热又血腥的气味从后背扑来,落在他手上的那粒水珠,颜色格外鲜艳欲滴。
  狗贼拿命来!
  穿黑衣服的是建威大将军,就是他让我们成了流民!
  将建威大将军的头颅献给陛下能得万金!
  宋佩瑜无暇去看正喊打喊杀冲上来的人究竟是不是三皇子之前提起的那些人,他呆滞的转身,先看到碎成几块的玉蝴蝶,然后才是胸口插着匕首安静躺在红色泥土上的小女孩。
  小女孩恬静的表情和匕首上鲜红得仿佛是在吸血的朱雀纹路,深深印刻在宋佩瑜眼底。
  剑刃上皆是血迹的宋瑾瑜将宋佩瑜拽入怀中,伸手捂住对方的眼睛,温声道,狸奴不怕,大哥在这。
  那天后面还发生了什么,宋佩瑜的记忆一度十分模糊。
  回到城内他就发起了高热,没到危险的程度,却辗转几日都不曾好转。
  等他意识彻底清醒,已经是十天后。永和帝的圣驾早就离开了阳县,本该随驾的宋瑾瑜却因为担心宋佩瑜的情况留了下来。
  等宋佩瑜身体大好,宋氏车架直奔咸阳,到达咸阳的日子竟然比永和帝还要早一些。
  永和帝本人非大家族出身,还在世的亲人唯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因此给近臣赐宅时格外大方。
  除了熙华长公主的公主府和肃王的王府,离皇宫最近的就是宋氏和骆氏的宅子,都是原本好几个宅子打通重建,气派非同寻常。
  云阳伯夫人和世子早就收到了宋氏车架要进城的消息,早早的等在门房处翘首以盼,下人们更是将最新的衣服穿在身上,个个精神抖擞,生怕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惹得主子们不快。
  就连熙华长公主和肃王府上也早早就送来了贺礼和请帖。
  宋佩瑜本来已经得到了准许能骑马进城,奈何头天晚上过于兴奋睡的晚了,第二天吃早饭时难免带出来些,被正紧张他的宋老夫人和柳姨娘拘在了身边,亲自看着他不许他骑马。
  若不是临近咸阳都是官路,宋佩瑜的晕车症状多少能轻点,差点又是躺着进城。
  站在新府邸前,宋佩瑜抬头看向崭新的牌匾。
  据说是永和帝亲自题字,一撇一捺皆是扑面而来的凌厉,显然这才是永和帝骨子里的性格。
  不然也不会从连地都没有的村汉,成为一国之君。
  怎么不是云阳伯府?宋佩瑜随口问道。
  从前宋氏在燕国虽然也世代为官,却没个爵位,牌匾上是宋府也说得过去,如今再写宋府,相比邻居们未免输了气势。
  没看隔壁的骆府牌匾上都写着承恩侯府。
  原本陛下是提了云阳伯府,但父亲拒绝了。穿着天青色广袖锦袍的宋景明从宋佩瑜身侧绕过来,抬头和宋佩瑜一同望向黑底金字的牌匾,父亲说若是云阳伯府,将来有人出息比他大,换了牌匾是不尊家主,不换牌匾是不敬陛下,唯有搬出去才行,他舍不得。
  第17章
  每当这个时候,宋佩瑜都很庆幸自己年纪小辈分大又是嫡枝的小爷,给宋老夫人磕了头后,美滋滋的站在宋瑾瑜身后,看着宋景明和宋景珏继续磕头。
  景字辈的其他男丁都跟在两个哥哥身后,头昏脑涨的跟着认人,宋佩瑜眼尖的找到了第二排和宋景明小时候格外相似的小孩,正是三年前才四岁的宋景泽。
  热闹到宵禁前,分家的人才如流水般离开。
  叶氏未出嫁时也是燕国老牌世家的嫡长女,不然也不会从小就定给了宋氏的嫡长子,无论是人情往来还是内宅庶务皆料理的井井有条。
  虽然如今的宋府和曾经在燕国的宋府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别,但她给每个人安排的住处却都能找到几分当初的影子。
  柳姨娘是老家主的妾室,还是与宋老夫人作伴,住在老夫人隔壁,说是小院子,却五脏俱全,有能直通前院的小门和自己的小厨房。
  宋景珏跟着父母回了二房的院子,除了在宋府内和其他房相通,随时都能从自己的院子直接出府,行动非常方便。
  最后只剩下宋佩瑜,嬉皮笑脸的赖在宋瑾瑜身边,准备在大房落脚。
  叶氏自然不会忘了他,却没将他安排到大房的前院,而是安排在大房和二房中间的二进院里。
  宋佩瑜听了后却没觉得高兴,茫然的看向叶氏,没明白他怎么就被赶出去了。
  叶氏作势拿着手帕去点宋佩瑜的鼻子,对宋瑾瑜道,看看,这还委屈上了,要不是在外面有长进,恐怕就要掉猫泪了。
  宋佩瑜被叶氏说的不好意思,他到底是弟弟不是儿子,眼看着及冠就在这几年,便是嫂子再亲也要避嫌,自己住个院子当家也是应该,不然外面又要有闲话说大哥大嫂对幼弟不好,始终不让他当家做主。
  我什么时候哭过宋佩瑜毫无说服力的为自己辩解,连连将一路上带回来给叶氏解闷的小东西都交代了,只求叶氏能放过他。
  宋景明也跟着在旁边凑趣,两个人哄得叶氏心花怒放,吩咐丫鬟去拿宋瑾瑜的私库账单,给宋景明和宋佩瑜选了好些外面见不到的珍品。
  宋瑾瑜揽着小儿子坐在一旁看热闹,也不明白这把火怎么就烧到了自己身上,低头看向正好奇望着那边跟着傻乐的宋景泽,提醒他,你还在这做什么,没看你小叔和大哥都要抢疯了。
  宋景泽却没马上动作,低着头想了会,才抬头天真又信任的望着宋瑾瑜道,父亲会补给我。
  不会宋瑾瑜毫不犹豫的戳破宋景泽的期待,这是你小叔和大哥凭本事拿的东西,你又没出力。
  宋景泽长长的眼睫颤抖了下,似乎是没想明白宋瑾瑜怎么能如此无情,沮丧的耷拉下肩膀,弱弱的道,那我去找大哥讨,只给我一件就好。母亲说小叔最喜欢我,也会给我一件。说到这里,宋景泽脸上的笑容突然灿烂起来,伸出两个手指,这样我就能有两件了。
  宋瑾瑜放下手中的茶盏,突然觉得头疼极了。
  那边两个为了将他的私库掏空,恨不得能当场翻跟头耍猴戏给夫人看。
  小的这个却如此不思进取,只想等那两个猴子露个指缝给他。
  两个就够了?宋瑾瑜单手支着头问道。
  宋景泽脸上仍挂着笑,用力点头,脆生生的道,够了,我又没出力。
  宋瑾瑜哼笑,你倒是有自知之明。心情却再次好了起来,还吩咐丫鬟去小厨房拿叶氏不许宋景泽多吃的糕点来,惹得宋景泽比宋景明和宋佩瑜还要高兴。
  直到月上中天,宋瑾瑜终于忍无可忍,将三个捣蛋鬼全都撵出门。
  收获颇丰的宋佩瑜心虚的摸了摸鼻子,和同样不敢正眼看宋瑾瑜的宋景明相视而笑,架着茫然的宋景泽火速撤退。
  宋景泽极不认生,他四岁的时候就和宋佩瑜分开,几乎不记得生命里还出现过这个人,但他身边的人都说宋佩瑜宠他,他和宋佩瑜极为亲近。
  如今才过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他就能抱着宋佩瑜的手臂撒娇。
  宋佩瑜正愁着怎么能让宋景泽和他重新熟悉起来,听到宋景泽想从他今晚得到的东西中拿一件,马上就应了,让宋景泽明天去他的住处挑,打定主意就算宋景泽全要他也没有二话。
  宋佩瑜和宋景明看着宋景泽在丫鬟的伺候下洗漱好,换了寝衣躺在床上才离开。
  宋佩瑜正想说要将宋景明也送回住处,就被揽着脖子带向了二房的方向,今晚我们抵足而眠,我有好些话想与你说。
  宋佩瑜闭上嘴,眼角的笑意又深了些。
  他突然想起来,当初在燕国时,他刚从内院搬到外院就生了场大病。之后整年都几乎没再自己住过,不是被宋瑾瑜召去书房同住,就是和宋景明睡在一张床上,弄得他们两个的院子里全都是对方的衣服配饰,连丫鬟都总是分辨错。
  叶氏给宋佩瑜准备的院子仍旧是宋瑾瑜题字,还是叫那个让宋佩瑜抬不起头的名字天虎居。
  宋佩瑜小时候总是病恹恹养不大的模样,宋瑾瑜和叶氏几乎用遍了各种方法。法华寺的高僧说他本不应该存活在世,想要养大,十岁之前称呼上都要以动物替代,还亲自提了几个字揉成团让他选。
  宋佩瑜选中了猫,便有了狸奴这个小名。
  当年从后院搬走时,新住处的名字险些叫虎舅居。宋佩瑜连番耍赖才勉强让宋瑾瑜改了主意,取天子妃和虎舅两个猫别称,为宋佩瑜的住处提了这个格外有气势的名字。
  天虎居内叶氏安排的丫鬟们从早上盼到晚上,总算是盼回了主子,还没等露脸,就被同样等候多时的金宝和银宝抢了先。
  宋佩瑜习惯了让金宝伺候洗漱,根本就没注意到下人们的争锋。
  宋景明则是不好用宋佩瑜的贴身丫鬟,便点了银宝伺候。
  金宝不愧是宋氏的老人,短短一天时间,就让他打听到了不少消息,刚好在洗漱的时候说给宋佩瑜解闷,七爷的院子原本是没有的,大夫人搬进来后才让人在正房左右盖了两间二进院子,连后面的花园都圈了进来,说是三进院也不过分。
  嗯?宋佩瑜睁开眼睛,好奇道,另一边的院子是谁在住?
  是大少爷的天星阁,我听管家说,大夫人是考虑到七爷和大少爷年纪渐长马上就要有自己的交际,拘在大房内难免会觉得憋屈,天星阁和天虎居都有大门能直接出府。大夫人还特意交代了要在大房和天星阁、天虎居之间留下月亮门,让七爷和大少爷能随时回家。
  宋佩瑜闻言心中熨帖的很,连最后一点遗憾都彻底消散,精神抖擞的和宋景明私语到天蒙蒙亮才睡下。
  回到咸阳宋府的宋佩瑜就像是鱼回到了水中,除了去给女眷们请安,大多时间都用在让他的天虎居看上去更顺眼一些。
  闲暇时候不是和宋景明、宋景珏在咸阳闲逛,就是盘点库房数钱,偶尔还会陪宋景泽读书习字。
  梨花村的生活仿佛是上辈子发生的事般,好像宋佩瑜出生的宋氏就是咸阳宋氏而不是洛阳宋氏。
  这样悠闲的日子过了小半个月,永和帝的圣驾终于到了咸阳城外。
  宋瑾瑜和宋景明都要出城迎接,带回来的不仅有永和帝的赏赐,还有三日后宫宴的请帖。
  宋佩瑜和宋景明的名字在同一张请贴上,落款正是三皇子的名讳,重弈。
  偏生不巧,宫宴当天宋佩瑜身体不适,只能遗憾缺席。
  第18章
  宋氏从洛阳搬到了咸阳用了将近四年,主家的奴仆换了一茬又一茬,几代信任的老人基本都用在了门房、书房这等要紧的地方,其次是厨房和外面的铺子,最缺的反而是伺候日常的婢女和小厮。
  前日宋瑾瑜给了准话,不仅金宝和银宝留在了天虎居,老孟也留了下来。天虎居的前院马上被这三个人霸占下来,其他人既没有这三个人的本事,也比不上他们手狠心黑,还没来得及在主子那里留下印象就被使唤的团团转。
  后院的丫鬟们暂时是两个叶氏安排的大丫鬟吉祥和玲珑拔得头筹。
  原因无他,谁让她们一大家子都在宋府当差,爹娘都是宋瑾瑜和叶氏身边正得力的人手,本就是叶氏给宋佩瑜精挑细选准备的管事丫鬟。
  吉祥亲自去小厨房熬了碗细细稠稠的梗米粥,回房间却发现有小丫鬟正坐在床边脚踏上给宋佩瑜讲乡间趣事,屋子里时不时响起小丫鬟清脆的笑声。
  吉祥端着碗走近,居高临下的望着还没发现她进门的小丫鬟,冷声道,主子病着的时候还如此扰人,教你规矩的是哪个嬷嬷,竟然准了你进屋伺候。
  神情正欢快的小丫鬟顿时僵住,屋子里两个大丫鬟,玲珑负责打理宋佩瑜的衣服配饰,吉祥负责管教下面的小丫鬟,威严非同一般。
  只是她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和主子说上话,还没说几句就被吉祥劈头盖脸的训斥,怎么能不委屈。
  吉祥见这小丫鬟竟像被吓傻似的原地不动,眼中不耐更甚,低声呵斥道,还出去站着,没到一个时辰不许再进来。
  新竹闻言抿起嘴,不死心的望向宋佩瑜,见到宋佩瑜神情间似乎也有不赞同,快语如珠道,吉祥姐姐何必见我与主子说话便如此气恼,主子正听得高兴就被你打断了。
  吉祥本是想让新竹长个记性就够了,却没想到会被顶撞回来,这才动了真气,抬手就去揪新竹的耳朵,咬牙道,主子高兴重要还是身体重要?谁不知道主子自小病气就大,为了这病连宫宴都没去赴,你还在这扰主子的心神,是不是存了心不想让主子安心养病。
  正准备开口让吉祥不必如此苛刻的宋佩瑜闻言咳了下,轻声道,小事而已,是我贪听,怪不得她。让她出去反省一个时辰,犯不上让你动气。
  吉祥也不愿意当着宋佩瑜的面管教小丫鬟,从善如流的松了手让新竹出去罚站。
  有了之前那番动静,宋佩瑜也不好再让吉祥去给他找下饭的小菜,只能喝了半碗浓粥就捂着还半空的胃躺回床上。
  正当昏昏欲睡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嘈杂的声音,本应该在宫宴上的宋景明大步从门外进来。
  原来是永和帝还记得宋佩瑜,见宋佩瑜未赴宴就问了句,赏赐了大量的药材,三皇子也跟着赏赐了两根成型的老参。
  宋景明本就放心不下宋佩瑜,这下也有了借口,就带着这些药材先回来了。
  宋景明见宋佩瑜精神尚好才松了口气,与宋佩瑜说了几句宴上的闲话,又敲打丫鬟要小心伺候。直到宫中又派人送来其他赏赐,宋景明才一步三回头的随着来送赏赐的大太监再次赴宴。
  被嘱咐好生休息的宋佩瑜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变换姿势也没再生起睡意,掀起床帐对正在做针线活的玲珑道,去把我从梨花村带回来,装着写满字迹宣纸的小箱子拿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