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在1972》第13节

  从这两人的聊天中,苏慧兰知道那天奶奶大闹一场后,苏大旺提副组长的事果然黄了,苏婶婶在食堂也被一起做事的人疏远,大伙儿当着他们两口子的面不说什么,可背后说的那些就难听多了!
  两口子处处不如意,才短短几天就瘦了一大圈!
  然而这还不算,苏大旺遇事不顺就开始借酒消愁,每天喝的醉醺醺的,还在家里耍酒疯,把苏婶婶气得成天哭!
  这俩人就开始吵架,听说苏大旺有一回还动了手,打了苏婶婶不说,还把正好从学校回来的苏妞妞给打肿了脸!
  结果苏妞妞气得哭嚎着要跳楼,苏婶婶差点没拦住,愣是把一整栋楼的人都给惊动了……
  那两个妇女完全没认出苏慧兰来,毕竟如今的她穿着簇新齐整的棉衣,头上戴着高档时髦的绒线帽子和羊毛围巾,与从前判若两人,所以两人除了最开始时羡慕的看了眼她那一身穿戴,之后便没再多关注。
  而苏慧兰无意中听到苏大旺两口子的后续,只是微微笑了笑,很快又回头继续挑选给奶奶的收音机。
  她的人生很长,但不代表愿意浪费时间在那种人身上。
  当天下午,苏慧兰到火车站买了回凌远的火车票,可能是现在的时间不早不晚,居然非常幸运的买到了两张卧铺票,一天一夜的车程顿时便轻松不少,让苏慧兰格外惊喜。
  从火车站回来,苏慧兰又特意去看望了生前对她格外照顾的钱伯伯。
  钱伯伯四年前被借调到煤炭二厂担任办公室主任,本来前途大好,谁知才半年多就被查出患了肺癌,没多久就撒手人寰,实在叫人扼腕。
  当初钱伯伯的家属也随着他搬到了煤炭二厂的家属区,煤炭二厂是新建厂,与钢厂正好一个城东、一个城西,相距很远,苏慧兰很是费了番工夫才找对地方。
  钱伯伯的妻子身体不大好,一直没出去工作。家里三个儿女,大儿子在钱伯伯去世后接了班;一个女儿比苏慧兰小了两个月,今年正好初中毕业;最小的儿子今年才七岁,刚刚上小学。
  家里的顶梁柱走了,对这个家庭的打击不可谓不小,尤其唯一能挣钱的长子因为刚参加工作不久,拿到的工资只有钱伯伯的一半,而弟弟妹妹却在一天天长大,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这个家的经济状况肉眼可见的拮据起来。
  看着这几年明显苍老了许多的钱伯母,苏慧兰便撒了个谎,说自己当年念书的钱都是钱伯伯私下借给她的,如今奶奶来接她回老家,便该过来把钱还清。
  他们这儿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和高中各三年。小学每学期的学费三块钱,初中每学期六块,高中十块;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如果一学期不落的念下来,学费这一项要126块。
  除此外还有书本费加杂费,小学每学期大约要两三毛钱,初中和高中差不多一块。
  其实她也不算完全说谎,当初苏大旺两口子碍于形势只肯给她出学费,其余的费用一概不管,都是钱伯伯私下贴补给她。
  所以苏慧兰临走前,直接拿出一百四十块钱交给钱伯母,说是自己该还的钱。
  钱伯母却坚决不肯收,只说从来没听丈夫提起过借钱给苏慧兰读书的事。
  苏慧兰没法儿,只得作势先把钱收起来,然后临走前偷偷塞到了椅垫子下面。
  没想到等她从钱家出来,刚登上公交车,就看见钱伯母拿着钱从胡同里追了出来!
  幸亏这个时候车正好开了,很快就跟钱伯母拉开了距离。
  苏慧兰顺着车窗往后看,只见身形单薄的钱伯母一直站在风中,望着汽车离开的方向,许久都不肯离去,一如当年每每望着钱伯伯离开时的自己。
  从钱家回来,苏慧兰完成了在这个城市里最后一件想做的事,再没什么牵挂。
  这一晚,她和奶奶两个人睡了个踏踏实实的好觉。
  第二天早上,祖孙俩精神百倍的起床,准备踏上回乡的路途。
  第20章 归程  早上七点钟,祖孙俩退了在招待所……
  早上七点钟, 祖孙俩退了在招待所的房间,在国营饭店吃了早饭,又把每样吃食都打包了一份儿放在空间里。
  空间有保鲜功能,东西热腾腾的放进去, 拿出来时热气还一丝不少, 正好可以在车上吃。
  吃过饭, 祖孙俩坐公共汽车到了火车站, 九点二十的火车, 结果她们到时才八点刚过, 时间还早。
  苏慧兰把奶奶先送到候车室, 记得来时在马路对面一家副食店门口看见了个茶叶蛋摊子, 奶奶和她都爱吃这口, 她就打算过去买几个茶叶蛋回来。
  就在苏慧兰买茶叶蛋时, 两辆气派的吉普车刚好一前一后从她身后的马路经过。
  如今这个自行车就能当传家宝的年代,连着两辆锃光发亮的吉普车绝对够吸引眼球, 再加上车里的人可能考虑到火车站前的街道上往来行人太多,车开的很慢, 不少人索性停下脚步, 兴致勃勃的把这一幕当热闹看起来!
  连负责给苏慧兰装茶叶蛋的售货员都顾不上冷了,拔着脖子直勾勾的盯着两辆车的背影,满脸艳羡。
  苏慧兰也饶有兴趣的回头看了一眼,不过她本身也不大爱凑热闹,所以很快就收回目光,将买好的茶叶蛋放在后背专门打幌子用的背筐里,准备穿过看热闹的人群,回火车站。
  结果才走几步,忽然眼尖的发现离副食店斜对面的路口处居然有家书店!
  苏慧兰一下就被吸引了脚步, 看时间还充裕,便果断的脚步一转,一头钻进了那家书店里。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刚进书店不久,先头那已经开走的一辆吉普车竟然又倒了回来!
  因为这会儿街上的人多了不少,给倒回来的吉普车添了不少难度,司机很是费了番功夫才将车平安停在那家副食店门口。
  车上很快下来两个穿着军装的男人,其中为首的中年人的先是四处张望了一番,之后大步走到茶叶蛋摊子前,向那负责卖茶叶蛋的售货员打听道:“同志,刚刚有个背着筐的女孩在你这儿买茶叶蛋,请问你看见她往哪个方向走了吗?”
  售货员被对方通身不怒自威的气势震住,紧张的咽了口口水,结结巴巴道:“好、好像往对面火车站去了!”
  那中年人向售货员道了声谢,二话不说就往对面火车站走去,跟他一块儿下车的年轻人立刻训练有素的跟了上去。
  两个人动作很快,让原本犹豫着用不用开车跟过去的司机稍一迟疑就被落了下来。
  正巧,先头第一辆过去的吉普车终于发现不对,也跟着倒了回来,车停后,一行四人从车上下来,打头一个穿着中山装、干部模样的胖男人见着那司机,劈头就问:“怎么回事?怎么就你自己在这儿?林师长他们呢?”
  司机忐忑道:“去、去火车站了……”
  胖男人狐疑道:“去火车站?不说要找人吗,那他们去火车站做什么?究竟怎么回事,你给我说清楚!”
  司机见领导明显不耐烦了,忙竹筒倒豆子似的,把林师长方才在他车上不知看到了什么,然后就催他回来,下车后又找人找去了火车站云云,飞快学了一通。
  胖男人闻言与旁边的心腹对视一眼,皱着眉头道:“这林师长不是说要找一对乡下夫妻吗?怎么又打听起什么小姑娘了?他到底想干什么?”
  那心腹倒是比自己顶头上司想得开,闻言推了下眼镜,劝道:“您管他要做什么?总归是与咱们不相干!您只要拿出一副全程配合的积极态度,那不管他们想干什么,都得记着您的人情不是!”
  胖男人想想是这个理儿,便果断带着人追去了火车站。
  一行人一路小跑赶到火车站,刚进候车室,就与林师长两个人碰了个正着。
  胖男人见林师长的目光一直在人堆里,且遇到年轻的姑娘还会格外多停留一瞬,明白先头那司机所言不虚,便主动讨好道:“林师长,听说您要找一个姑娘,要不要我把这儿的站长叫来,让他用广播帮您找吧!”
  林师长闻言目光一顿,看向来人,凤眼微微眯了眯,随后露出一抹淡笑:“不必麻烦了,兴许是我看错了。”
  见对方还要说什么,他又不慌不忙的截住对方话头,淡淡道:“我们已经准备回去了,没想到还麻烦李主任亲自过来一趟,真是抱歉。”
  李主任有些失望,随即摇头道:“林师长太客气了,您难得来滨河一趟,李某一直想帮忙、却都没帮上,实在惭愧!”
  两人说了番官面上的话,便一同离开了火车站。
  临出门之际,林师长又回头看了眼身后形形色色的乘客,鹰隼般锐利坚毅的目光再次在这些人脸上睃巡了一遍,却始终没能找到那张让他震惊的年轻面孔,最终只能无奈的离去。
  这一行人来去匆匆,却引起了不少人注意,大伙儿都在私下议论说这些人肯定都是大官,搞不好是来视察工作的!
  唯有坐在人堆里的苏奶奶面色苍白,不自觉的攥紧了衣角。
  这是咋回事,她的兰兰为啥和那个最先进来的中年军人长得这么像!
  真的太像了!怎么会这么像?
  兰兰她会不会……会不会是……
  一想到这个可能,苏奶奶忽然觉得心口好像被谁狠扎了一刀,瞬间疼得她喘不过气来,额头上也很快沁出了一层汗水!
  旁边的人很快发现老太太不对劲儿,连忙围了过来关切道:“大娘你这脸色怎么这么差啊?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你是就自己一个人吗?有没有家属啊?”
  等苏慧兰买好了书,喜滋滋的赶回火车站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奶奶煞白着脸坐在那儿,神情惶然,脸上不知是泪水还是汗水,不少人正围在奶奶身边,商量着去找警察帮忙。
  苏慧兰看见苏奶奶这幅样子,登时心里一慌,连忙冲上前,焦急道:“奶奶,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哪里疼?我这就带您上医院!”
  苏奶奶看见苏慧兰,就像心头的伤口被抹了最好的止疼药,终于不再觉得喘不过气儿了!
  老太太反手紧紧握住苏慧兰的手,有些急切道:“兰兰,你上哪儿去了?怎么才回来?”
  苏慧兰又是心疼、又是自责,后悔自己不该临时起意非要去买书,不由红着眼眶道:“对不起,奶奶,我刚刚去买书了……奶奶,都是我不好,让您着急了!奶奶,咱儿今天不走了,我这就送您去医院!”
  苏奶奶却是一听“不走”两个字,心里一紧,连忙拽住苏慧兰、不让她起身!
  “别!兰兰,奶没事,不用去医院!咱今天就走,一定要走……奶奶想你爸了……”
  苏志强的骨灰当年被苏奶奶带回了老家,就安葬在了老家的青山秀林中,苏奶奶三不五时就会去看看。
  苏慧兰不同意,她不想拿奶奶的身体冒险,还是想先送她去医院。
  苏奶奶只好又说,她只是刚才久不见苏慧兰回来,心里着急,再加上这火车站里人太多、气味儿不好,所以一时气闷,等上车躺一会儿就好了!
  苏慧兰拗不过奶奶,又见她脸色的确比之前好了不少,最终只得点头答应。
  旁边的人见没什么事了便各回各位,临走时还嘱咐苏慧兰,老太太年纪大了,别把老人家单独留下。
  苏慧兰忙面带惭愧的一一谢过众人。
  苏奶奶在旁边看大伙儿都在说苏慧兰,心里顿时愧疚起来,只有她自己清楚方才为什么会突然那副样子,可她又无法把原因说出口,实在是愧对孩子……
  九点二十,两个人顺利上了火车。卧铺车厢的条件明显比普通车厢好了不少,而且很暖和,一点儿都不冷,再加上乘客很少,环境简直比候车室强太多了。
  苏慧兰先是在卧铺上铺了一层毯子,又从行礼里找出一件棉袄给奶奶做枕头,等奶奶躺下再盖上小被子,再征得对床唯一一位乘客的同意后,还把窗子开了条缝儿透气。
  苏奶奶躺在床上看着孙女为她忙前忙后,心里格外熨帖。
  她细细端详着孙女那双形状优美的凤眼,高挺的鼻梁,小小的鼻尖,真是越看越好看,也越看越舍不得!
  她忍不住攥紧了手心,告诉自己也许那只是巧合,这个世上相像的人本来就很多!
  对,本来就很多!肯定是这样……
  汽笛鸣起,火车缓缓开动,然后渐渐提速,没多久就将整个滨河市远远抛在了身后。
  苏奶奶也很快睡着了,苏慧兰小心的替她掖了掖被角,看着奶奶睡着的面容明显红润了不少,至此,才终于松了口气。
  她的票是中铺,但因为不放心,就一直坐在奶奶脚边。
  她望向窗外,这是她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
  看着那些不断退后的熟悉景色,离开这座生活了十五年的城市,内心的滋味有一点复杂,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有对未来的诸多期待……也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遗憾。
  不过,就这样吧。
  她对自己说,离开这里,回到有奶奶和爸爸的地方,好好看看爸爸出生和长大的故乡,让奶奶颐养天年,这才是于她来说最重要的事。
  有些人可能天生没有缘分,所以即便知道了真相又能如何?过去的就是过去了,时光无法追回,而她苏慧兰的人生,有更重要的人去守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