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抱错文好运女配》第28节

  可惜,阮林絮的算计注定白费。在她说话的空当,程栩已慢慢走到角落,拉开麻袋的口子,周成辉刚一透气便破口大骂,“贱人!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没你那套装病的工夫,老子如何把你姐姐支开,这会儿腥的臭的尽往老子身上泼,有本事松开麻袋,咱们一同去阮侯爷跟前对质,让你爹瞧瞧,他养了个多么脏心烂肺的好女儿!”
  原来他方才听了半天,早就憋了满肚子火,故而程栩将那块塞嘴布一揭开,他便忙不迭地嚷嚷起来——开玩笑,他周成辉这辈子只有让别人吃亏的,哪有替别人背锅的,这小妇养的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虽然周成辉的言语有些不堪入耳,但这种头脑简单的人说的话还真叫人不能不信。
  崔氏已对养女彻底失望,微微阖目,“絮儿,你为何如此?”
  她怎么也想不到一个诗礼人家会发生这种事,就算因自己对春儿的疼爱,以致絮儿有所不满,但,也不至于要坏人名节这样可怕!况且,这样做对她又有什么好处?一家子同气连枝,倘春儿受辱,底下姊妹们的婚事亦会受到影响,纵使阮林絮得皇子垂青,这赌注不会太大了么?
  崔氏牙关战栗,不敢相信现实,却又不得不认为这正是现实。
  阮林絮犹在痛哭流涕,说自己都是被周成辉威逼所致,她自己没想对姊妹不利。
  阮林春实在懒得理会她的虚情假意,只漫步到崔氏跟前,轻声道:“这很简单,她不止恨我,更加恨您。”
  崔氏愕然。
  阮林春回头望了身后一眼,语气平淡地说出真相,“她也不是什么捡来的女儿,就是老爷亲生的,她的生母,正是老爷豢养在外边的那个白氏。”
  此刻并没有狂风骤雨,阮林絮脑中却有如奔雷交加,轰然作响,她只觉得脸色惨白,嘴唇簌簌发抖,仿佛这具身子都不是自己的了——阮林春把什么都说出来了,她居然说了……从此以后,自己再也不可能得到崔氏的爱,不,不止这些,她是什么都没了。
  第37章 . 除族  你生的?你跟谁生的?
  虽然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但绝非在此刻这样的场合,她还没嫁进大皇子府,不能在这个时候承认白锦儿的身份——否则, 一个外室之女哪里配得上皇子正妃?
  阮林絮手脚发软,却还是挣扎着爬到崔氏跟前, 哆嗦道:“娘,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我不可能……不可能是爹的孩子。”
  虽然她做梦都想成为阮家的嫡女, 但,那可是嫡女,与其当个没名没分的外室所出, 还不如像现在这样记在崔氏名下。至于娘亲,她现在所受的屈辱, 自己迟早会帮她讨回,只是,仍需隐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看着阮林絮泪盈于睫, 想起昔日承欢膝下的情状, 崔氏终难免迟疑,“春儿,你会不会弄错了,老爷他并非重色之人, 况且,我也不是那等嫉妒偏狭不能容人的,何必把人留在外头,又不肯叫我知道呢?”
  这正是伪君子的高明之处呀,不如此,阮行止哪能有现在的好名声, 人人贪花好色,独他家中一个贤妻两个老妾,无怪乎连当朝丞相都对他另眼相看,认为是个可造之材。
  何况白锦儿的身份摆在那里,收留一个罪奴的女儿算不得大事,可若让她登堂入室,成为载入案牒的良妾,让她生的女儿列入族谱,阮行止还没那么短视——不然,他也无须非要崔氏抚养阮林絮了。
  如今血淋淋的真相一朝解开,阮林春生怕崔氏禁受不住,且还有个竖起耳朵偷听的周成辉,便姑且略去白氏的身份,只道:“孩儿幼时曾见爹爹来过几次,门扇半阖,心中甚是疑惑,后来长大了略懂人事,方才有所知觉……”
  这话半吐半露,却着实意味无穷。一旁的周成辉听得津津有味,觉得阮二小姐的口才着实了得,短短几句话平淡而又香艳,引人遐思。
  想不到阮家还有这样一段秘辛,或者可以用这个作为要挟,让他们放了自己……念头闪过,周成辉忽看到程栩冰冷地盯着自己,如同一条毒蛇嘶嘶吐着信子,他立刻住了口,与其招惹这个阎王,还不如去衙门蹲几天牢房呢。
  犹记得程栩适才对付他的那几招,当真是又狠又准,虽然力道稍逊,却极有章法……阮二姑娘怎会觉得她这位夫婿手无缚鸡之力的,真是罕事。
  周成辉这边胡思乱想着,那边阮林春已将所见所闻都说得差不多了,最后她也没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留待崔氏决议。
  崔氏只觉心乱如麻,哪怕她现在对阮行止已不怎么热切,可昔日的温存历历在目,让她怎么相信自己被骗了整整二十年?但,春儿也是绝不会说谎的,光她看见的就有几次,没被看到的次数当然更多,难不成夫君跟白氏当真……
  阮林絮从崔氏的犹疑中看到一线生机,哀哀上前哭道:“娘,这辈子我就只认您一个娘,就算爹爹跟白氏有……有什么牵扯,我也不可能是他们的女儿,您试想,天底下哪个母亲会不爱自己的骨肉,若真如此,白氏会不接我回去么?”
  这样说虽有违孝道,可阮林絮只能硬着头皮撇开生母——白锦儿就算知道,想必也能原谅她的,毕竟,这些不过是权宜之计。
  眼看崔氏正在迷惑,程栩适时地添一把火,“其实,要证明此事也不难,滴血验亲即可。”
  阮林春略一思忖就明白其意,立刻夫唱妇随,“没错,这法子挺简单,若真有什么误会,只要一试便可迎刃而解。”
  她当然知道,滴血认亲其实没什么科学依据,但这里的人信这个——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心理战。
  阮林絮果然面露惧色,恼恨地瞪着二人,偏偏她还不能拒绝,否则岂不显得心虚?
  唯有睁着那双大大的眼睛,眶中蕴满泪水,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指望崔氏能够心软。
  崔氏面上疲惫不已,半晌,方艰难的道:“我累了,春儿,你扶娘回去吧。”
  阮林春深知母亲此刻已心力交瘁,不敢再逼她,只顺从地扶着崔氏起身,“好。”
  程栩虽有些依依不舍,可想到阮家这几天正值多事之秋,只好恋恋地目送阮林春离去,同时拍了拍身旁的麻袋,表示他会好好处置这个不安好心的鼠辈。
  周成辉:……合着他现在就是一件任人宰割的货物了?
  不会这么倒霉吧……
  *
  回到府中,阮林絮仍有些惴惴,但想到阮林春默许程栩处置周成辉,心里便重新安定下来——谅他们也不敢去报官,这件事拆开了,对谁都没有好处。不管周成辉得没得手,可只要他露出类似的企图,阮林春的名声就难免受到影响,好比美玉上一块污斑,即使不是她自己染上的,在旁人看来这块玉也没那么值钱了。
  世人的心理往往如此玄妙。
  所以,这件事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崔氏不追究,那自己失了嫡母的欢心也没什么要紧——阮林絮现在想想,倒觉得自己先前小题大做,太过于顾忌崔氏的反应,其实,她除了拿捏自己的婚事还能做什么?而有大皇子在,这项权力也约等于无。
  所以,她根本无须害怕这对母女,恐怕,阮林春手上也根本没有什么证据,有的只是周成辉一面之词,见官都是说不清的。
  阮林絮得意地回房洗了个澡,好除去身上一天沾染的晦气,然而,当她出来时,便惊闻一个噩耗——崔氏将她告了。
  不是告到府衙,而是告到老太太跟前。
  阮行止回来时,便直奔老太太院中。
  阮林絮见到父亲,正高兴来了救兵,谁知阮行止却劈手给了她一巴掌,“糊涂东西,做出这等下三滥的事来,白白让人看咱们阮家的笑话!”
  阮林絮都被扇蒙了,正要解释自己是被崔氏母女冤枉,谁成想阮行止牙关格格作响,恨不得生吃了她——她哪晓得,阮行止刚下府衙就收到平国公府送来的书信,对此事清楚得不能再清楚。
  亏得程府乃自家姻亲,程世子也是个明理人,没将此事外扬,否则,连他的官声都会受到影响——姊妹阋墙,用的还是毁人清白这样的手段,传出去多难听!
  幸好此事未成,不然,他恐怕只有辞官以谢罪了。
  阮行止按捺住沸腾的心绪,沉声道:“即日起,絮儿往祠堂跪足三天三夜,没有我的允许,不许她出来,也不许送食水!”
  这已是相当严厉的惩罚,为了保住家里的名声,也为了宽慰崔氏跟春儿,他只能如此。
  阮林絮本想抗议,可瞧见父亲额上青筋,知晓此事重大,便还是乖乖住了口。
  然而,崔氏却依旧不满意,她淡然忘了阮行止一眼,“这便是老爷所谓的处罚?未免太潦草了些。”
  阮行止有欠于人,只能赔笑,“依夫人的意思,该当如何?”
  “除族。”崔氏吐出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是掷地有声。
  一时间,院内众人面面相觑,想不到崔氏竟这样有决断,除族可不是轻易能动用的处罚,除非那人罪大恶极,经合族决议后才从族谱里除名——若是男子,则断送了仕途,从此也得不到宗族一分一毫的帮助:若是女子,不但婚嫁会受影响,等同于连娘家也没了,从此孤家寡人一个,她又能找谁依靠去?
  饶是老太太都觉得此举过于苛刻,正想婉转劝告,谁知崔氏决心已定,只冷淡地睨着身侧,“老爷,您觉得呢?”
  阮行止只觉额上的青筋突突跳动,没想到崔氏竟这样得寸进尺,到底什么给了她这般底气?
  就算这回絮儿有错在先,可春儿实际上并没受到伤害,为何崔氏就不能各让一步呢,非要咄咄逼人?
  阮行止当然不想让族里来搅合,语气不由得冷淡下来,“不可。”
  崔氏轻笑道:“为何,絮儿本就不是老爷您的孩子,老爷抚养她十几年,已经仁至义尽了,如今说是除族,不过各归其位,老爷您为什么不肯答应?”
  为什么,当然是因为血缘,斩断骨头连着筋,崔氏这等蒙昧妇人怎能体会?
  他怎能将自己的亲生骨肉除族?
  阮行止盛怒之下,居然冲口而出,“她就是我的女儿,我生的,谁也休想将她从这个家赶出去!”
  话一出口,才发现周遭人讶异的目光,阮行止心知不妙,怎么一急就什么都说了?天晓得,这个秘密他瞒了十来年……如今功亏一篑。
  老太太看着儿子的目光不禁多了一丝探询之意,“你生的?你跟谁生的?”
  第38章 . 白氏  想必是为了阮林絮的及笄礼,白锦……
  谁生的……电光火石之间, 阮行止发现自己着了崔氏的道,她看他的眼神一点都不吃惊,有的只是印证真相后的释然以及……发觉自己真心错付后的悲凉。
  她什么时候知道的?从谁口中得知?
  阮行止只觉脑中纷乱, 许多的思绪如同杂草一般堆积起来,让他茫然无措。他不敢去看崔氏的眼睛, 心里知道这事对不住她,但,他又何尝不怨怼崔氏的糊涂?
  她本可以装作不知, 让这个家继续维持和睦的表象,他也依然会扮演好一个忠贞体贴的丈夫,为什么要撕破真相, 让所有人都看到三房的笑话,这对他们难道更好吗?
  阮行止微微阖目, 一瞬间恨不得跟崔氏撕破脸,然而,理智告诉他不应如此, 崔氏是他的嫡妻, 为他生儿育女,他不止在仕途上需要崔氏的帮助,而且……他对她未尝无情。
  于情于理,他都该维持这个家的稳固。
  阮行止趋步上前, 面对老太太的诘问,面露惭色,“儿子糊涂,昔年外放滁州时曾结识一女,感其照顾,方有数日温存, 以致暗结珠胎,然,那女子产下絮儿之后便不治身亡,儿只能匆匆将其掩埋,返回任上,因兹事不雅,儿才未对崔氏透露,不想酿成今日之祸,是儿子的过失。”
  阮林絮听见这番避轻就重的言语,不禁咬唇,虽然知道爹爹有他的考量,但,难道他不打算认娘亲了么?娘亲可是等了他整整数十载……
  老太太不知内情,听着面色倒是缓和许多,“原来如此,只是你也太小看你媳妇了,不过露水姻缘一场,你媳妇不是那等不分轻重之人,焉会怪罪?”
  一面说着,一面看了眼崔氏——自然是为了安崔氏的心,无论那女子身份若何,只要阮行止不认她,崔氏始终是这府中的嫡母,谁也撼动不了她的地位。
  崔氏面色却是沉沉如水,分辨不出有何情绪。
  阮行止松口气,又陪笑道:“娘若是开恩,儿子愿请人将那女子的尸骸带回,葬在阮家坟茔中,也不枉我与她相识一场。”
  阮林春瞧他情真意切的模样,若非早就看完全书,还真信了阮林絮不过是个意外。
  这是想用一具假骸骨来冒充么?还真以为崔氏那么好骗?
  眼看场面趋于平和,阮林春索性再加把猛料,故作天真地问道:“爹,那赵家屯的白氏又是你什么人?先前我在她家中暂住时,常见她望着一把木梳垂泪,跟你卧房中的一模一样,又说什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阮林春刚念完,那父女俩就齐齐射来噬人的目光,阮行止是警告,阮林絮则是惊慌——白锦儿如今是有夫之妇,若被人得知两人仍暗地往来,岂不坐实了淫奔无德之流?月贵妃再怎么开明,也不会让这种亲家败坏她的声誉。
  阮林絮原本的计划是待白家平反之后,给赵喜平一笔银子,让他赐白氏休书,到时候再公开爹爹与娘亲的关系,这样,还能成就一出破镜重圆的佳话,然后,由于阮林春的无心之语,一切全乱套了,都乱套了!
  阮行止搜肠刮肚也想不出自己是否曾遗了一把木梳在白氏那里——其实都是阮林春编造的,故意诈他一诈。
  但,那么久远的事,谁又记得清呢?面对老太太重又变得凝重的脸色,阮行止自个儿心虚,只能唯唯诺诺的道:“仿佛确有其事,但,儿子昔年仰慕者众多,或者真有一段,我也记不大清了。”
  这个倒是不错,阮行止能坐稳侯府爵位,靠的可不单是嫡子名分,他还是那一届的会元和解元,若非相貌太过出挑,御笔钦点为探花,没准连状元都是囊中之物。
  这样的风姿,这样的丰仪,难怪崔氏和白锦儿都对其倾心相爱,历经廿年仍不改初衷。
  可惜,再帅的男人都免不了中年发福的下场。阮林春望着老爹微微隆起的脾气肚,深感岁月不留情面,更糟糕的是,连阮行止最引以为傲的清名也没有了,沦为一个玩弄无知少女的花心败类——虽然这都是他自找的。
  阮行止先编了一个谎话,之后又用另一个谎来圆它,自然漏洞百出,要么,他承认阮林絮的生母依然在世,要么,他默许自己欺骗了包括崔氏在内三个女人的感情——哪一种都对他的名声不利。
  阮行止还想分辩,老太太却已断然呵斥道:“出去!还不快离了我这里!”
  被老娘训斥,阮行止脸红得像煮熟的虾米,只能灰溜溜地离开,连仍在罚跪的阮林絮也不顾了。
  这厢老太太却朝着崔氏招手叹道:“儿媳妇,你过来,咱娘俩许久都没说过体己话了。”
  崔氏迟疑刹那,还是上前,无论如何,婆母这些年待她不错,给她应有的体面,又许以管家之权——她不能不念这个恩。
  哪怕明知婆母要为丈夫说情,崔氏也只能听她一番肺腑之言,至于之后的去处……她心里乱的很。
  阮林春知道没有自己说话的余地,虽仍有点不甘心,却只能屈身告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