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精分Ai谈恋爱(快穿)》分卷(30)

  墨苍在耳边豆大雨声里伸出手,拉着人上马,高声问道:谁带你过来的?
  楚尽坐稳后,把伞举低了点,不答反问:江南雨下了太久,世子来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电光火石之间,回想来时路上,松动的山坡和不断上涨的海水,墨苍险些勒绳停了马,勉强低声说:别胡说。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514 22:34:33~20210515 20:25: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丹青百歲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江南春(十)
  永今十八年,彻查舞弊案,城主府和戚府都牵涉其中,满门入狱待罪。
  十日,连日大雨涨河,水漫过村庄田野,南阳王世子困留江南。
  满城飞絮的烟雨之乡,经历战乱和舞弊,又面临滔天的洪水。燕京急信,要求世子留守原地,等待救援。
  而南阳王府始终没有动静。
  燕京,梧桐宫。太子看起来心事重重,心不在焉地查看信函,接受皇帝的考校。
  羽翎卫密报小六也在江南,皇帝道,水灾倒也通人性,把狼子野心之辈都困住了。
  太子沉默了一会儿,道:百姓如何?
  待燕京事定,再安排赈灾,皇帝说,否则你以为,等墨苍和颜风回来,你能抗衡其中哪一个?
  这一次,太子沉默得更久。
  整个梧桐宫殿一片寂静。
  一炷香后,才听到他说:
  请父皇派兵,下令让墨苍赈灾吧。
  皇帝皱眉:如此一来,他回来得更早,还有功劳加身,你糊涂了。
  江南不止六弟和墨苍,太子道,多拖延一日,就多一分危险。
  此事不必再提,皇帝说,朕自有打算。
  太子道:当初父皇为难楚府,若是让天下知道也该不齿,而今对整个江南,也要
  放肆!皇帝震怒,拿起边上茶杯掷下,谁给你的胆子这么说话!
  太子跪了下来:请父皇为百姓计。
  江南水患,民不聊生。
  风神俊秀的青年站在棚外,听着远处急风烈雨,洪水滔滔泥沙溅地,侧目对旁边人道:伤亡如何?
  侍卫道:以公子说的做了,死伤不大。但是粮食都被冲走。现在已经将随军携带的干粮分发给难民,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收缰停马的声音,墨苍没太大情绪,翻身下了马背,穿过外头人群走过去,平静说道:今日开始全体戒严,肃清流言,等待救援。
  一个将领低声道:殿下以为何时会有救援?
  墨苍转头看着他,没说话。
  刘将军怒喝:你这可是动摇军心,在战场上当
  楚家有个粮仓,原本亦是为战事应急所建,楚尽打断了争执,略微蹙眉,事急从权。刘将军,消消火气吧。
  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刘将军是不得不说。若是让这样的情绪蔓延,不等到洪水,众人的心理防线就要被绝望冲垮。
  在混乱的灾情里,楚尽和墨苍一同救灾,被破坏的秩序逐渐恢复,洪水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幸亏这一次舞弊案,墨苍带来的兵足够多,在乱象里很快就控制住了情况,楚尽提供了三处粮仓地址,和一些抗洪的方法。
  五日,夕阳笼罩着烟雨朦胧的江南。这时候它没有了前些日子暴雨的凌厉,显得温柔娴静。楚尽坐在石阶上,墨苍站在旁边,远远眺望。
  他们来这里既是为了观察水灾情况,也是急于看到燕京的驰援。
  燕京一日不下令,周边就一日不提供帮助,独善其身。这对还在灾情中的百姓是致命的。
  听说燕京在铺垫太子掌权,楚尽道,等到尘埃落定,大概燕京的旨意也就来了。
  墨苍眼底一片深色:鼠目寸光。
  谁让世子殿下和六殿下不好好待燕京,都往江南跑呢?楚尽说。
  楚尽。墨苍看着他,喊了他一声。
  楚尽似有所觉,点了点头:你想就去做吧。
  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墨苍扬眉凝视他,如果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大逆不道的事呢?
  楚尽说:敢为天下先,有何不可呢?
  墨苍笑了笑,蹲下身平视他,而后靠近亲吻了一下他的眼睫,说话的热气也拂过他耳畔,好。
  之后,他们没有再说话。
  在草木清屑里,相拥而卧,直到黑暗涂满苍穹,星辰光亮地照耀着他们夜幕之下的眉目。夏天的热气和虫鸣掩盖里的喘息,紫薇香浓。
  *
  民怨四起,南阳王世子一呼百应。始终不动声色的南阳王府终于有了动作,以清君侧的名义围住了京城。
  但是在东宫,没人找到太子。
  皇帝和南阳王在梧桐宫殿相见。
  世子带着部分兵马前脚刚走,蛮夷趁着江南水灾,再次挥师南下,撕毁了盟约烧杀抢掠。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使人们再恨蛮夷恬不知耻趁人之危,也只得面对迎面而来的危机。只要燕京清君侧顺利,大军不日就会掉头,驱逐蛮夷。
  怀着这样的期盼,剩下的士兵们冲在前面,为江南大好山河抛洒热血。有余钱的文人墨客大部分走陆路逃往其他城市,唱衰的诗歌在蛮夷人的暗中推动下,传遍了大街小巷。
  在江南亘古的城门之上,护城河边,新的歌谣忽而如同夏日晚风一般,在士兵们百姓们口中哼唱。那是江南文人最后的风骨,在战火厮杀里写出来的词,再放下春风词笔,拾起刀枪护佑身后河山。
  一日夜里,楚尽把火炬塞进城门口的柱子上,听到远处一个声音高声说:别关城门。
  楚尽抬头。
  遥遥带着府兵和粮食赶来的太子,尚不知道京城的变故,还以为南阳王世子和颜风依旧被困在水灾里,毕竟换做以前,这样的灾害不花几个月是治不好的。
  他催促府兵动作快些,将粮食送进城,顺着城门一瞥,瞥见火光下一个眉黑乌发的青年。
  他跳下马,走了过去,笑着问道:你是看守城门的吗?我们没有恶意。我是
  走近之后,橘黄色火焰下的眉目轮廓更显得清俊,懒洋洋倚着江南碧墙,乌黑的长发顺着披落,只有几缕垂在脸侧。也许是因为炬火映着,那人的眼睛明亮,太子想到星辰溅碎在湖泊,很快又收回思绪。
  孤是
  太子殿下,那人声音淡淡的,但是很好听,世子和六殿下已经不在江南。你还是不要暴露身份的好。
  太子愣了一下,旋即反应了过来,失声后道:不在江南?他们去了哪里?
  殿下猜得到。
  太子审视着眼前的青年,他眉宇秋水澄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份亦不卑不亢,实在不像是看守城门的人会有的气度。
  你是城主府哪位公子?太子在脑海中搜寻了一番江南的名门望族,谨慎开口。在江南会熟悉他身份的,很可能是他嫡系的城主府。
  楚尽笑了笑:不重要。
  太子以为他是默认了,神色温和下来:三公子不幸身亡,大公子牵涉舞弊,想来你是二公子,看起来倒很年轻。你父亲
  来的时候,太子已经知道城主府的妇孺和无辜者都放了出来,但城主肯定投了狱,兴许已经人头落地了。太子皱眉:他太放肆,竟敢插手江南舞弊,这一次让墨苍在江南抓了现行,回京禀报
  抓了现行?楚尽察觉到不对。
  不错,墨苍在江南逗留,就是在调查城主府私下交易科举考卷和答案的事,太子说,尘埃落定,告诉你也无妨。今后,切不可步你父亲后尘。
  楚尽心道城主府二公子也还在牢里关着呢,含笑提醒道:殿下如果不是时间充裕,就处理完事情,尽早回京吧。
  太子神色一暗,点了点头,回头让人卸下粮食,说道:江南灾情我不知道控制得如何,只带了粮食过来。带进去吧,我就不多留了。
  楚尽喊来看守,让他们清点粮食,照看贵人,又等了一会儿,才转身离开。
  太子在夜风里看着他们登记粮食,无意抬眸,刚好看到那袭白袍消失在夜色里。
  他的亲兵道:殿下,为何不与二公子多说几句?
  丧亲之痛,孤何必再添一笔。让他独处吧。
  舞弊罪有应得,殿下不必介怀。
  孤不是因为他父亲介怀,只是看他面善,清风朗月君子端方,可惜了。太子说完,收回目光。
  他原本就不算什么好人,没有替自己属下伤心的心思,也只是随口感叹一句罢了。
  谁知到了深夜,江南竟又下起了暴雨。
  太子眼看雨势愈来愈大,无奈之下只好在江南逗留一夜。
  城门看守窃窃私语,最后同意了放行。
  太子依稀听到了蛮夷公子之类的字眼,不由得问道:你们在说什么?
  近日蛮夷猖獗,常常想在夜里劫掠江南,看守解释道,原本不应该放你们这样陌生的一行人,但是毕竟你们带了粮食过来,又是公子亲自带过来的,所以破例一次。
  太子亲兵们面面相觑,神色严峻起来。如果说江南又有蛮夷之祸,留在这里未必比冒雨赶路安全,殿少爷,还是尽早回
  进城吧,太子不以为意,挡雨坐上马车,笑着道,区区蛮夷如何与江南强兵相抗。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天夜里,蛮夷竟真的夜袭。
  太子披着披风大步流星想追出去,被亲兵们拦住,他皱眉往远处调度兵马处看过去。
  下着暴雨的街道上,先前看到的那位二公子眼缠雪白长带,扬首坐在马背上,手执金鞭,在雨中向士兵们作着决策。任何人看到都不得不神往他的风采。
  太子心中微动,看着那条金鞭,觉得有些眼熟,但是想不起来为何。跟了他十几年的亲兵低声道:那不是殿下许多年前送给楚家那位的吗?
  太子挑眉,再看过去半晌,倏地一笑:原来是他。
  *
  暂时抵挡住了敌军,楚尽走进夜里为士兵们开张暖身的茶馆,刚要买杯茶,听到一人喊他。
  楚尽。
  他侧过头,又听到一声笑,便认了出来,蹙眉问:殿下怎么还没走?
  暴雨堵路怎么走?太子没想到他上来就是这句,又说,还没治你欺瞒之罪,楚尽。
  我没说过我是二公子,楚尽接过店主给的热茶,坦然,是殿下自己猜测的。
  前些年孤待你不好?太子仍旧不满,即使未曾谋面,也比旁人好得多。为何如此冷淡?
  冷淡还是说轻了,太子之尊,即使是墨苍之前也不能无礼,楚尽先是隐瞒身份,现在又漫不经心,称得上造次。
  楚尽喝完了热茶,回过头对着太子出声处笑了下:好。殿下还是早些回京吧。
  太子怔忪,看他依旧光风霁月,犹胜当年,心中的不快消散了个干净,又隐秘变成了多年来的不忍:是因为我父皇?
  与殿下无关。楚尽坐在角落的桌椅边,扯了眼睛上的带子。
  蛮夷自从发现他虽然目不能视,却奇异地可以洞悉周围后,就开始玩阴的,骤火逼他睁眼,其他将领给他出了一计,只要挡住眼睛,就不必担心无意中睁开眼睛刺伤。
  六年前靠你逼退蛮夷,六年后还是你,太子依旧不远不近地坐着,看属下斟酒,江南这些年
  无数文人魂牵梦萦的江南,落魄的才子名动天下的剑客,都曾在它的街角巷尾宿醉一场。在前任城主的治理下,衰败潦倒,没有再出二个天纵英才。
  楚尽没说话。前任城主府再藏污纳垢,也曾经是太子的旧部。他还没放肆到在太子面前指责的地步。
  太子看了他少顷,喝掉了酒,说:墨苍不经上奏就带兵去燕京,意欲何为?
  楚尽:我不知道。
  当真?太子面色淡了下来。
  也许是阻止六殿下,也许是,楚尽又喝了杯热茶,谋反吧。
  太子身边亲卫都大惊失色,拔剑出鞘警惕地看着他,太子却忽然大笑起来。
  茶馆里一片安静,无人敢出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