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分卷阅读18

  陶然带句话,并且表示第二天要亲自把水车送过来。
  第二天是星期三,陶然干脆把带着学生们到村口迎接水车的到来,顺便上堂社会实践课。
  没让他们等多久,村口就来了一辆驴车。驴车上绑了一整车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木板,车上有两个人。一位大约二十来岁的男子在赶车,另一个则是陶然上次见过的木匠,这次随他来的应该是他的儿子。
  那木匠看到陶然,只喊了一声“陶大郎”就不再说话,但表情却很急切。跟着他来的年轻男子知道他寡言,便主动开口道:“陶大郎,不知这水车要装在何处?”
  陶然也很着急想要见识一下书里吹嘘得神乎其神的水车有多厉害,也没有寒暄,直接把人带到了选定好的位置:“就是这里。”
  闻言,章木匠父子俩二话不说就开始卸木板,陶然大手一挥让学生们也去帮忙。
  田达经过这段时间的补课,对陶然已经没有先前那么拘谨了,盯着木板的形状看了许久,忍不住问道:“老师,这是要组装一个圆的东西出来?”
  陶然闻言,心中一惊。虽然图纸是他画的,但光看这些木板,他还真没办法想象最后能弄出个什么东西出来,田达居然能一眼看穿?!这立体几何的天赋也太惊人了吧!不过惊讶归惊讶,陶然对这个得意门生还是很看重的,于是很耐心地回答了田达的问题,并且告诉他水车的作用。
  此时田里有不少村民在干活,看着那一车木板被运过来,陶然还带着一群学生在帮忙,大家现在都已经知道今天是上课日,这难道也是在上课?于是也有不少人围了过来,有村民忍不住好奇问道:“老师,这是什么啊?”
  “这是水车,是个好东西,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陶然故作神秘道。
  听他这么一说,周围的村民那心跟被猫爪子挠过一般,好奇得不得了,还有不少人跑回去呼朋唤友。
  不少村民一听陶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出现在田里,还在倒腾一个叫什么水车的玩意儿,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过去围观。
  第14章014
  陶然订做的水车组装起来有直径有三米,光靠章木匠父子俩是组装不起来的,于是陶然也终于上前帮忙,这时学生们之中也只有田达还帮得上忙,倒是围观的村民们有些性急也上前搭把手,就想快点看看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一群人从早上一直折腾到正午,水车的轮廓逐渐显露出来。当庞然大物般的水车竟然因为河流的冲劲转动起来的那一刹那,好些村民被吓得下意识倒退了半步。
  随着水车缓慢地转了一圈,大量的水呼啦啦地灌溉在地势最高的水渠中,不少老农民立即意识到了这玩意儿的作用,不由得呼吸一滞,双目瞪得大大的,生怕自己错过一点儿细节。
  在场不少人家中的田地都不是在地势低的地方,平时种个水稻,如何保证灌溉可是头等大难题。而且这还不是乐径村的单独现象,整个宁安地区多丘陵,只有一半的良田是处于地势平坦的地方。
  水车的出现,可以说是宁安农业发展史上浓墨重的一笔!当贤亲王戚博涵在宁安地区推广了水车之后,宁安的粮食年产量比以往翻了两倍!让宁安从贫瘠偏僻的小地方,摇身一变成了农民可以自给自足的美好乐园。
  当然,此时在现场的所有人都没意识到,这个水车会给以后的历史带来多大的影响。
  田大叔驼背的腰也不由得挺直了一些,眼神热切地看着在缓慢运转的水车。这水车是装在陶然家田里的,也就是说以后使用水车的人是他!有了这个水车,还有二十多亩的良田,即使要交五成租,但是养活家人绝对没问题!
  一旁的章木匠父子也是目瞪口呆,虽然已经听陶然说过水车的作用,但此时亲眼所见,还是觉得惊心动魄。
  只见原本即使人掉下去也只是溅起个水花的平静河流,此时被水车狠狠地搅动起来,反抗得越激烈,水车带起的水量就越大。晶莹的河水倒灌到岸边,发出阵阵轰隆的响声,就像是大自然的怒吼,又像是人类文明战胜自然的欢呼声。
  陶然没理会那些大人们的想法,而是趁机展开了思想教育,转头对激动又兴奋的学生们道:“你们看,我们人类不如牛有力;不如马能跑;不如野兽凶猛;但我们却能驯服牛为我们耕种、驯服马匹为我们代步、能杀死野兽保卫家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看到学生们懵懂地摇头,陶然才继续道,“因为人类有智慧,我们利用智慧去驯服牛和马,利用智慧制作武器去对抗野兽。如今我们利用智慧,制造纺织机来纺织衣物,制作水车利用水流来帮助我们耕种,日后我们还能制作出更多利国利民的工具,因为我们有智慧。只有知识,才能推动人类进步,只有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只要有知识,我们就能种出全国产量最大的稻、就能织出全国质量最好的布、就能带我们走上人生巅峰!”
  “我知道了,我们要好好学习,学更多的知识,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陶然用眼神赞许地看了一眼这个上道的学生,发现竟然是村长的孙子,娃娃很有前途嘛!说不定以后可以往政客方向培养?
  围观的村民原本还沉浸在水车带来的震撼中,但很快被陶然的话吸引了心神,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原本惊喜的心情都变成了不明觉厉。
  【叮~恭喜宿主乐径村声望达到5%~】
  噫?还有额外的声望点,陶然原本就雀跃的心情更上一层楼。请章木匠父子回家吃了午饭,又付了余下的钱后,才把人送出村。
  不过一顿饭的时间,陶然在水车旁说的话,很快就被围观的村民口口相传,这让他的声望值进入了高速增长模式。
  水车的事情告一段落后,陶然准备周末到县里一趟,去订购青砖。
  这年头青砖也半个贵重物品,通口镇这种小镇可没有做青砖的窑厂。乐径村到县里,步行的话得大半天。陶然先前已经跟章木匠说好,租他们家驴车用两天。陶然去取车的时候,就看见木匠铺门口,一个模样看起来大约十□□岁的青年叼着一根草,百无聊赖地坐在驴车上。
  青年看到陶然,立即从车上跳了下来,露出了两排大白牙,高兴道:“陶老师你来啦!我爹让我送你到县里去!”
  “你好,那就麻烦你了。”陶然不会驾驶驴车,而且也不认识路,原本他还打算再去花钱找个车夫的。现在有章木匠的儿子带着,陶然也不客气,到时候给车的时候,再给多一点就好。
  “嘻嘻,陶老师不用那么客气,以后叫我斯远就好了!”章斯远不像他老爹那么寡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