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探案录》第七章 出手

  听到了这些日籍医生的议论,旁边的两名医生和护士都觉得心中很不是滋味,但又能怎么样呢?
  实事求是的来说,这些日籍医生的医疗水平确实是要比他们强出一大截,并且还有日军在后面撑腰,在医院当中他们平时已经是被欺压讥刺到了麻木,只能用期望的眼神看着林圣真,希望他能为中国人争口气!
  对于这些议论,林圣真只是当成耳旁风,他此时已经通过观察和病历掌握了这名重伤员的大部分状况。这时候上台以后,便开始翻动之前上野鸣的手术切口,仔细的观察伤口处的状况,获取第一手资料,将一切都牢牢的记在了心中。
  然后,林圣真闭眼沉思了一下,便对周围的人道:
  “准备牵开器,准备海绵钳,准备3200毫升的血浆。”
  谁知道,林圣真一开口之后,周围的几名戴着口罩的医生和护士都冷漠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走了开去,一副要袖手旁观看好戏的样子。
  走掉的其中一名戴着口罩的日本医生还冷冷的道:
  “支那人有资格让我做助手?天真!”
  林圣真环视了一下他们,知道这些人是故意在拆台了。
  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要完成这样的一台大型外科手术,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复杂得多,往往是要一个医疗小组才能完成的。
  一个成熟医疗小组的配备应该足足有七个人,比一个篮球队的上场人数都要多!分别是主刀,麻醉,第一医疗助手,第二医疗助手,第三医疗助手,电工,杂务。
  主刀就不说了,就是平时认为“做手术”那个人,其实在大手术当中,给患者开刀工作是由第一医疗助手和主刀一起完成的,主刀所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负责切除病灶,统筹规划调度一切。
  而第一医疗助手则是在切开人体的时候,负责清理掉多余的血液,夹住血管,负责协助主刀将患者的创处暴露出来,在切割的时候负责摁住,还要负责术后的缝合,清理。比如开颅手术,第一步就是拿电锯将人头骨锯开,这个工作就必须要配合非常好的主刀和一助才能完成,毫厘之差,那就从救人变成了杀人。
  第二医疗助手的工作岗位则是在手术台周围,工作主要有递送止血钳,纱布,注射器,各种消毒杀菌的措施,负责整个手术室内部的协调,甚至给患者刮体毛,比如说患者在术中心跳衰竭,那么就要通知杂务马上去对外对接,又比如说做十来个小时的手术比比皆是,主刀中途要休息吃饭,就得安排消毒事宜。
  杂务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外协调,比如手术当中患者心跳骤停,那么就要马上让人准备心内注射的药物,还有电影上面常见的电击器,又比如患者大出血,那么就要去协调调拨血袋,医生要吃饭了的话,饭菜也是他准备,甚至有的手术无法暂停中止,那么医生喝的水,穿着的尿不湿都是他要负责搞定......
  麻醉师的职责就不用说了,其实这个职业是典型的看起来很简单,学起来难度极大的,第一是麻醉的风险很大,一旦出现体质特殊的,是有一定的几率直接导致病人致死的,其次也是易学难精。
  至于电工则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常规大型手术的话,至少无影灯是需要的,这些工具都是功耗巨大用电大户,极其容易跳闸出现电路上的故障,因此电工虽然看起来无所事事,却绝对不能少,必须在隔壁后备,这家伙一缺席的话,很可能就直接导致病人死在手术台上。
  所以,这些日本助手和护士来的这一招其实十分狠辣,倘若是其余的苏黎世大学医学系毕业的学生,搞不好都要被他们的这一招下马威给难住。
  但是,对于曾经参加红十字会医疗队,辗转在欧洲多处战场上的林圣真来说,没有任何助手做外科手术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在最窘迫的时候,林圣真曾经在距离前线不到五百米的地方连续做了二十一台手术,做完以后直接就在满地血浆当中坐着睡着了,所接收伤员的情况甚至比这个人更危急,甚至就比死人多了一口气而已。
  在那种条件下,不仅仅没有助手,更是没有无影灯,没有足够的血浆,甚至连必要的消毒措施,合用的手术器械都没有,连缝合伤口的线都是从军装上拆下来的。
  更不要说随时都要提心吊胆的倾听空中的呼啸声,因为搞不好就会有一发偏离目标的炮弹在红十字会的医疗帐篷周围爆炸!在这样的环境内锻炼出来的心理素质当然是十分强大。
  所以,经历了那样的艰难环境以后,此时这些日本人玩出来的下马威在林圣真的眼中还真的不值一提。
  他嘴角露出了一抹轻蔑的笑意,检查了一下面前手术台上伤员的脉搏和心跳之后,就直接打开了自己携来的手术器械盒子。
  顿时,可以很清晰的听到了周围传来了倒吸凉气的声音。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周围的医生一看林圣真盒子里面那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的不锈钢手术器械,甚至有的器械他们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就知道他应该不是浪得虚名了。
  接下来林圣真一动手之后仅仅只有五分钟,那些说风凉话的人就都一个个闭嘴了,并且脸色难看得很。
  有道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整个外科手术的基础,便是暴露、分离、止血、结扎、切开、缝合这六大项目,万变不离其宗。
  林圣真的每一个动作在旁人的眼中看来,都只能用行云流水来形容,剪刀,直角钳,手术刀,剥离子等器械被快速的拿起来,又迅速的放在了旁边,甚至令人眼花缭乱。
  而他有的动作看起来仿佛是多余的,其实要过好几分钟之后,旁观者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先前的那个预置出来的切口竟然有这样的用处。
  可见在动刀之前,林圣真早就有了一个深思熟虑非常明确的手术方案,胸有成竹。
  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得主刀者有扎实的解剖知识,经验和洞察力,进而快速地辨认神经、血管、输尿管、胆总管等等重要结构不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