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道》001-读书郎暮夜归家

  p1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世,童生院试由春雨时节推延至秋分,于今日刚刚结束放榜。
  位于大名府曲阳县外的官道上,有一少年郎在这暮色里独自急行。
  少年姓余,名南客,曲阳县百里之外的灵石镇人,自幼父母双亡,不过幸得一独居的单身老汉收养,倒也免了孤苦伶仃的罪,至于老汉平白得了一孩子,也算不上吃亏,至少落得个有人相依为命。
  两人日子过的清贫,但也有股子向上的心气,腿脚不便的老汉,就凭借着祖传的一手精雕技术,供养着余南客读书。
  这少年郎是这次院试的考生之一,这次从家来到县城参加考试再加上等这几日放榜,早已把身上为数不多的铜板消耗一空,这还是凭着穷人家的天赋技能尽可能的把铜板掰成两瓣使用,方才撑到今日放榜。
  少年郎也争气,第一次参加院试便一举考得第五,以后逢人也能被称呼句小秀才了。
  可出乎余南客意料,放榜后他还需跟着一同考中的童生走些考后流程,一来二去,就耽误了归期,本来按照他的心意,今夜就随意找个地方对付一晚,街头破庙总能睡人,哪怕这几日天气凉的快,但他也胜在身子骨强健。
  可不知道为何,余南客还是在这微沉的黄昏下,鬼使神差的就走出了城。
  余南客有些想念与他相依为命的藤老汉。
  他想,他考中的消息,总能让常年不见笑意的藤老汉乐呵两晚吧。
  余南客脚程不快,但百里路途半日时光也能走完,可曲阳县到灵石镇多山石草木,官道弯弯曲曲平白多了几十里路出来,这样下来最快也要到后半夜才能到家。
  天色还有亮光时还好,可随着时间推移,考中的兴奋劲头下去,一丝害怕的情绪慢慢爬上了余南客的心头,余南客愈发的后悔不该一时鬼迷心窍的夜晚赶路,更不幸的是今日月亮还不敞亮,前两日还满月皎洁,今日偏只透出个小角,让这夜色更加显得阴森几分。
  官道又年久失修,两边杂草遍布,这些杂草虽说有些泛黄待枯,可也经过了盛夏时节,正是枝粗叶茂的时候,而这草草相连,一叶与一叶之间的缝隙里,肆意的散发着夜晚的幽暗,让月光挤不进去。..
  仿佛里面藏着什么东西,在这寂静的官道上制造着什么细碎的声音。
  踏踏踏。
  余南客脚步加快,而不自觉脚步加重,让他的脚步声在这万籁无声的夜晚里,突兀的响起,传出去很远。
  砰砰砰,余南客心跳的飞快,赶紧轻舒一口气,安抚了一下因为被自己脚步声吓到而剧烈跳动的心。
  可下一刻,心再次砰砰砰剧烈的跳动起来。
  在这恐惧的心理下,余南客突然很想仔细看一眼官道两旁的杂草,一起这个念头,这个念头竟然就像一个疯狂生长的藤蔓一样无法抑制,他慢慢的扭头,聚起精神眼睛死死的盯向叶子缝隙。
  他看着那幽黑的看不清任何东西的地方。
  仿佛深渊,又仿佛藏着什么大恐怖。
  余南客害怕叶子缝隙里突然出现一张血腥苍白的鬼脸,可又有点期待,期待出现一张血腥苍白的鬼脸,来让他证明,他不怕。
  官道上空无一人,寂静无声,月色下背着书箱的秀才余南客和自己的恐惧作斗争。
  一秒钟。
  两秒钟
  ……
  半分钟。
  余南客终于被巨大的恐惧压力压的没有耐心,他一咬牙,抬步向着官道一旁的杂草迈了一步,他打算一脚踩碎这些东西。
  也不管里面有些什么东西。
  可下一刻。
  余南客额头霎时间布满了细汗。
  在这一瞬间余南客甚至感觉到自己心脏停止了跳动。
  粗大的杂草在这夜色下影影绰绰的像条鬼影,突然向着他张牙舞爪了起来。
  继而沙沙声不断响起。
  余南客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可马上余南客后知后觉过来,刚刚只是一阵风吹拂而过。
  可这一阵风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余南客在恐惧面前败了下来,再也不敢去探究那些未知幽暗的地方。
  他低下头,眼睛只死死盯着脚下,不敢再让自己的视线看到更多范围,而脚下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没一会,官道上传来了壮胆的朗朗背书声。
  ……
  于此同时,官道一处树林深处,阴风阵阵,几团鬼火明灭不定,一把桃木剑追着几团鬼火飞舞急刺。
  一位仙风鹤骨的老道士一手捏剑诀,嘴上念念有词,一手探入包里两指夹出一沓黄符直接扔向鬼火。
  黄符仿佛具有灵性,张张相连如同一条灵蛇腾空而起直冲鬼火。
  几团鬼火被一把桃木剑缠住竟也无法脱身,其中一团被黄符直接砸的湮灭,继而黄符刹那间散开重新组排成古钟模样,钟口向下直接罩住了那剩下的几团鬼火。
  鬼火被黄符上的红光所刺激,砰的一声显出白衣女鬼原型。
  女鬼刚刚被打出原型,古钟模样的黄符骤然收紧,贴在了女鬼的全身各处,牢牢的压制着她不得动弹。
  白衣女鬼身形有些透明,显然已经元气大伤,此刻她一双恐怖的凸出脸庞的眼睛恶狠狠的盯着老道士。
  “追了我这么久,非要赶尽杀绝吗!”女鬼双唇未动,可凄厉的声音响彻在这片树林里。
  老道士见大局已定,慢悠悠把桃木剑插进背后的布鞘中,解下腰间酒壶喝了一口,方才冲着女鬼笑道:“怎么不演了前几日不还可怜兮兮的小女子模样吗”
  女鬼气急,白衣身上尽显黑气升腾。
  老道士也不在乎女鬼反应,接着道:“再说,你这等残害生灵的恶鬼,凡我术家门人,习奇门遁甲之术者,谁不是见之则除之你多亏遇到的是我,若是别的术家人早就一剑过去打的你魂飞魄散消散于这世间之中,还会和我一样和你说些废话……”
  老道士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太行一派有一术平怨咒,我会帮你消怨解誓。”
  白衣女鬼还以为有转机,可直接被老道士之后的话气笑了。
  阴森的笑声倍感凄厉。
  “何必多此一举,我本就怨气所生,怨消灵散与魂飞魄散有何区别。”
  老道士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解释道:“不一样的,如果真有地狱往生,总叫你下一世不受今世怨念作恶的因果。”
  女鬼的笑声再次响起,笑声中藏着浓浓的情绪,似不屑,又似嘲笑
  天庭地狱的说法传了几千年,又有谁真的得见
  轮回转世自欺欺人罢了。
  老道士猜得到女鬼的想法,一双深邃的眼睛里,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阅之不尽,他最后解释了一句,又仿佛是说给世间听。
  “我祈上天有一轮回之所,能让世间所有善良命苦之人有再修人身之机。”
  说罢,老道士盘腿,静神,八千余字的平怨咒在他脑海徐徐展开,随后一字一字从他嘴里跳出,飘向被困住的女鬼身上,最后融为一体。
  仿佛滚烫的油锅里扔进了东西。
  女鬼身上黑气一下全部爆发出来,平怨咒与黑气相互抵消,让女鬼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使她本就恐怖的脸庞更加显得狰狞。
  黄符身上红光急速闪烁,尽力困着竭力挣扎的女鬼。
  不出意外的话,一刻钟后女鬼便会消散于世间。
  可就在这个时候,朗朗读书声带着一股浩然正气若隐若现的传了过来,而且越来越清晰。
  是谁
  老道士顿时大感不妙,真正的读书人,向来知行合一,以自立不强为息,身上自带一股浩然正气神鬼莫近。
  这股浩然正气虽然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最克鬼道以及奇门异术,所以此刻不仅排斥着被困在黄符之中的女鬼,就连正在施法当中的老道士都感到浓浓的排斥力,让他施法愈发的困难。
  老道士一咬舌尖,强行聚神,八千余字的平怨咒已经过半,他不想半途而废,可平怨咒越到后面,越难以施展。
  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清晰,如同实质一样炸响在两者耳边,而那股浩然正气也不再似有似无,反而庞大的直接扑面而来,老道士终于坚持不住。
  不仅如此,老道士反受功法反噬,胸口难平,一口血直接吐在了墨绿的道袍上,而被他心神所控的黄符与此同时红光一灭,一个个飘散下来,不再具备法力。
  白衣女鬼知晓机不可失,虽然已经半灭状态,但还是强行化作鬼火,几个闪烁之间飞速逃离了此地。
  老道士本想起身去追,可还是小瞧了功法反噬,刚一运转功法,噗的一声,再次被一口血涌上喉咙打断了。
  见状,老道士只好大叹可惜,可随后生起一股怒气。
  是谁
  听声音最起码也要有二十米,这么浩浩荡荡的浩然正气,到底是哪位儒家大能
  须知普通读书人能修出一身正气就不易,厉害的读书人浩然之气也只是可保家宅不受妖魔鬼怪神的侵扰,然而像现在这般浩荡的浩然之气,世上可不常见。
  而这时候官道上的余南客,已经开始背诵第二遍论语了,在这午夜时分,就连转凉的天气,余南客都觉得是那阴森的鬼气。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朗朗背书声越来越大。
  仿佛间,余南客好像听到了身后有人在“小书生,小书生”的叫他。
  余南客更怕了。
  直接在这官道上狂奔起来,随着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嘴里读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仓皇的仿佛是一条丧家之犬。
  可他嘴里的论语依旧带着一丝韵味,规律且好听。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之道,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一秒记住 海岸线小说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