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搞建设》年代文里搞建设 第50节

  夏荣公司在农业与纺织业服贸业内打下了一片新天地,虽然暂时还无法同欧洲那些顶尖服贸大牌、高端奢侈品相提并论, 可夏荣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高端服贸业当做是主战场,夏荣公司选中的是中低端服贸市场,凭借棉纤维与多种化学纤维复合制造的纺织品以及花国美术学院牵头做的结合了琉球审美、丑国审美、花国元素以及欧洲审美的衣服在海外市场一炮而红,迅速抢占国际市场,占领了将近百分之八十的中低端纺织品市场。
  秋繁公司入局工业制造业,从大宗制造到精细制造,已经能与嘚国、琉球等许多国-家的巨头比肩,最先设计出了技术独立自主的私家车,然后转型进入家电制造领域,研发出品类繁多的电器产品,在资本富裕的海外圈钱无数。
  相比起另外三位兄弟,冬藏公司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好似藏入到冰雪之下,声名不显,说是默默无闻也毫不为过。
  许多人都说叶泠偏心,明明在创办万物生集团的时候建了四个公司,实则只管三个公司,另外一个公司销声匿迹这么久,想来是已经被叶泠抛入冷宫了,甚至还有不少人暗地里笑话叶泠不自量力,一开始把摊子铺得太大,最后无力收场,只能断臂求生。
  只有万物生集团内部的元老以及财务处的那些人才知道,冬藏公司才是万物生集团的太子爷,前面三个公司才像是捡来的。
  叶泠简直是偏心到了极点,春回、夏荣与秋繁也是亲儿子,可这三个好大儿赚的钱都被叶泠投入到了冬藏中去。
  夏骏是无条件的支持叶泠,可杜玉梅就不这样想了,她看叶泠就像看傻子一样。
  眼看着几年过去,夏旋和夏凯都读中学了,叶泠住的还是那院子,虽说已然很不错了,可同叶河的住宅比起来就有些普通,杜玉梅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定给叶泠来上上眼药,掏掏耳朵。
  “泠子,你觉悟高,这点妈很欣赏,为人民服务嘛!妈背了这么多年的伟人语录,这句话说梦话都能说全乎,可并没有做到,一辈子都是为了个小家,是妈觉悟不行。可你也不能觉悟太高了啊,觉悟太高就成神仙了,你是救苦救难来的?救苦救难的同时,看看你家孩子啊!”
  “旋子和凯子已经长这么大了,你不说给旋子和凯子留点儿钱?全都自己祸祸了,等旋子和凯子要娶媳妇儿的时候,你咋办?让你两个儿媳妇都娶到你这院子里来?人家小姑娘一听,是要嫁进传奇人物叶泠家的,结果进家门一看,平平无奇,普普通通,能乐意?”
  “你做了这么大的事业,结果赚得还没你弟多,说出去不怕人笑掉门牙?”
  叶泠看一眼自家俩兔崽子,这些年确实长了不少,个头都快撵上她了,可这也才十岁出头,咋就到了让杜玉梅担忧娶媳妇儿的份上了?
  还有……杜玉梅为啥会觉得她没钱?万物生集团的股份全都握在她手中,她若是到了用钱的时候,稍微减持一些投入到冬藏公司的钱,都能赚得盆钵满溢,叶河赚得那点钱在她眼里就是毛毛雨,小打小闹尔。
  杜玉梅为啥会觉得叶河赚得比她多?单单是春回公司一个月赚的钱,都能顶叶河那立华建筑公司赚三年了。
  立华建筑公司是叶河离开万物生集团之后单打独斗建起来的,在业内小有名气,同那些国-家建筑机器没法儿比,但也有他的优势,大项目敢接,小项目也不嫌弃,最近几年属于野蛮生长期。
  叶河当初离开万物生集团,一共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杜玉梅怕叶河被叶泠带到阴沟里去翻了船,想着让叶河把赚到的钱保本,就支走了叶河的不少资金去买房,赶上经济发展的高峰期,杜玉梅都不用思考,她随便买一块地皮都是血赚,靠着滚雪球的思路,杜玉梅就好似变成了女版巴菲特一样财源广进,叶河也对房地产动了心,就逐步减持了在万物生集团的投资,第二个原因则是叶泠自身的原因,她也觉得叶河与夏刚跟她学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踢出去单打独斗了,便毫不犹豫地将叶河与夏刚的股份给折线,让二人带着钱出去打拼。
  叶河一头扎进了金钱汹涌的房地产,靠着在万物生集团打拼的那几年积攒下来的人脉搞了个建筑公司,全国各地跑着承包业务,还同水木大学、建筑学院、济同大学、沪上交通学院这些土木专业与建筑专业水平顶尖的高校达成了合作,又是盖楼又是造桥,叶泠听说最近叶河折腾着想承接国内交通部新批的‘国-家级干线公路及高速公路的项目’,搞得风生水起。
  夏刚的胆子没叶河那么大,他比较保守,他跟着叶泠和夏骏往欧洲的欧娘娘集团去了一次,瞄中了欧洲那边的超市,心里就扎根下一粒名叫‘超市’的种子,被叶泠从万物生集团扫地出门后,夏刚就带着巨款建超市了,地皮是找杜玉梅买的,超市是找夏刚盖的,货是找那些与万物生集团有合作的厂子拿的,所有便宜都被他给占了个遍,超市风风火火地建了起来,他那两个现成的妹子在进万物生集团学了半年后,就被夏刚给赶鸭子上架的当起了两个超市的店长。
  可甭管叶河与夏刚怎么折腾,他们赚的钱在叶泠眼中都是小钱,甭管是春回还是夏荣,亦或者是秋繁,随便拎一个出来,盈利都可以吊打夏刚与叶河的总和。
  叶泠不是那种富养孩子的家长,夏旋与夏凯的要求里,合理的要求叶泠自然会满足,可那些无理的要求就是想都别想,说不准还会挨一顿来自老母亲的毒打关怀,倒是杜玉梅和李桂仙这么多年没少拖叶泠那一套家庭教育的后腿。
  叶泠心里知道自个儿不缺钱,但她懒得同杜玉梅讲这些,讲了杜玉梅也听不懂,索性把问题转移到了杜玉梅更关注的层面上。
  她问杜玉梅,“妈,河子是赚了不少钱,可咋河子还不结婚啊?我就比河子大这么几岁,我家俩兔崽子都快到娶媳妇儿结婚的年龄了,他舅咋就还单着呢?”
  这一招名叫祸水东引,尽显居心叵测及人心险恶。
  杜玉梅一噎,脸瞬时就黑了下来,叶泠还在那儿添油加醋,“你说河子赚了这么多钱,买了那么多房,却迟迟不结婚,买那么多房子有啥用?空空荡荡的,我看着都冷清。也难怪河子每次回到京城都来我这边蹭吃蹭喝蹭住,他那屋子太冷清了,自个儿打个喷嚏都能听到回声!你怕不怕我都抱上孙子了,你还抱不上?”叶泠还冲杜玉梅挤了挤眼。
  什么叫精准插刀?叶泠这一招就叫精准插刀!
  杜玉梅不是爱关心她么?她听着烦还不能明说,只能拿出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来拖自家亲兄弟下水,叶河结婚这事儿是杜玉梅最最最关心的,没有之一。
  果不其然,叶泠这么一开头,上一秒还火力全开怼叶泠的杜玉梅一瞬间就蔫吧了,整个人都无精打采了起来,就好似一个霜打了的茄子。
  杜玉梅长长吁出一口气,“哎……泠子啊,不瞒你说,妈现在已经想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你又不缺妈一口吃的,妈为啥非要在那个讨债鬼身上费心思?妈已经对你弟绝望了,他不想结婚就不结吧,往后孤单寂寞冷的是他,你要是心疼他,就给他一口热乎饭吃,他对旋子和凯子好,等你弟哪天没了,让他俩外甥给他送个终。”
  “这样想想,你不赚钱也没事,河子赚的钱都是咱家旋子和凯子的!”
  叶泠:“????”
  “可别,您千万不能绝望!您要越挫越勇!您一定不能放弃!您就是如来佛,河子就是那孙猴子,哪能让他逃出您的手掌心?”
  杜玉梅坚定地摇头,“不,不要提他,一提他-妈就生气,气出病来没人替!他在外面花天酒地,我在家里生啥闷气?他不结婚,等百年之后到了下面,有的是你爷爷奶奶教训他,妈的心尽到了,你弟的脑袋就是那顽石,妈改变不了的。同他一直说一直说着结婚的事儿,他烦我也烦,万一把他搞的不想回家了,那我不是坑自己?我生过儿子的,把你弟逼走了,搞的我像是没生过儿子一样,这可不行。”
  杜玉梅转眼就又抱怨道:“你婆婆当时支的那个招也不咋灵,说啥抱个荤油坛子跑一跑就能动了姻缘,可我看你那小叔子也单了这么多年。但你婆婆好命,早早就把你相中了,孙子也抱上了,你小叔子结不结婚都无所谓,反正老夏家的香火已经续上了,咱老叶家的香火还没续上了……”
  第90章 花稀
  眼看着夏旋和夏凯一年又一年地长大, 叶泠不敢再把这俩小子送给杜玉梅养着了,隔代亲总是特别能容忍,夏旋和夏凯兄弟俩身上的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少, 这要是放到她和叶河身上, 杜玉梅肯定早就管教上了,说不定棍棒教育都已经安排上了, 可放到夏旋和夏凯身上,杜玉梅就特别溺爱。
  叶泠生怕夏旋和夏凯长歪,便主动调整了生活与工作的重心,工作依然忙到飞起, 可生活也不敢再忽视了。
  万物生集团的所有事情都走上了正轨,许多事情都有专人来负责,不再需要叶泠事事都亲力亲为, 较之于之前,叶泠还是轻松了许多的。
  主要工作是在卫生部上班, 兼顾着处理万物生集团的一些大事,偶尔去京城化工学院上个课,这便是叶泠的全部。
  整个花国都欣欣向荣的发展了起来, 叶泠不只是参与者,更是站在高处旁观这蓬勃发展势头的旁观者。
  七八年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到了毕业的年限,那叫一个相当的抢手,尤其是那些名校的本科生,压根不用愁分配的事儿, 许多生产单位为了争这些名校本科生的名额, 就差在学校里打起来了。
  万物生集团自然是要争一争人才的,叶泠和夏骏亲自上阵,带着一众人事处的干事前往各大高校争名额。
  万物生集团虽然没有像之前那样一直都横向扩张, 但春回、夏荣、秋繁与冬藏都不是小厂子,对人才的需求缺口极大,而且是各个专业的人都缺……
  叶泠的名声放在那儿,万物生集团在诸多大学生心里就如同象牙塔一般,是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去处,能选择万物生集团,自然是不会选择其它厂子的,也就是国-家权力机关和事业部门能够同万物生集团稍微争上一争。
  同其它厂子站在一块儿竞争人才,这对于万物生集团来说,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别人争都争不到的人才,直接被万物生集团掐尖儿打包带走,万物生集团还想出了一个‘绝户计’,不只是打包带走那些要毕业的人才,连来年要毕业的都签过意向书了,至于那些大一大二的,未来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可能现在看着成绩很好,但指不定哪天突然就成绩一落千丈了,叶泠遍没打算把那批人签下。
  左右只要保证万物生集团一直先进,一路高歌猛进,竞争优势就一直在,等到这些人快毕业再签也不迟。
  正是这批人才的毕业,花国的各个行业才算是正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
  当初叶泠在京城化工学院上课时,她提问过一个问题——‘发酵法能干什么’,有个东山省的小伙子主动回答,虽说答案让叶泠啼笑皆非,可给叶泠留下的印象很好,后来那门课结课时,叶泠还特意留心了那个东山省小伙子的成绩,相当优异。
  万物生集团去京城化工学院招聘时,叶泠特意关照了那些东山省的小伙子,向那位小伙子抛出了橄榄枝,那位小伙子欣然接下,被叶泠安插到了春回公司的春回实验室里。
  这个小伙子叶泠打算亲自带,她连这个小伙子未来该朝哪个方向发展都想好了——在发酵法领域深耕,尽快突破玻尿酸制备技术,朝着国际一流水平迈进,尽早占领海外玻尿酸市场。
  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玻尿酸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有机组分,不同分子量大小的玻尿酸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些玻尿酸维持着人体皮肤的含水量,有些玻尿酸影响着人体内脏腑组织的正常运作,还有些玻尿酸对人的睡眠质量有极大的影响。
  国际上已经掀起了玻尿酸制备的苗头,琉球、嘚国与丑国的研究团队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只是还没实现量产,春回药化厂身为国际制药领域的巨头之一,自然不会忽略在玻尿酸市场的布局。
  叶泠对玻尿酸的制备研发十分重视,她亲自带队搞了一个月的研究,眼看着这个小团队的研究步入了正轨,距离取得成果只剩下两步之遥,她才放手让这些人继续自我折腾。
  东山省的那个小伙子说话一如既往的葱味,“哎,每多听叶老师讲点儿东西,俺就越佩服叶老师,她懂得实在太多了。俺以为已经把《发酵法》给学明白了,可是同叶老师讨论发酵的问题时,俺才知道,俺只是学会了个皮毛。”
  一堆研究人员聚在一块儿发自肺腑地给叶泠吹彩虹屁,可惜叶泠是听不到的,就算听到了,也不会给他们加奖金。
  叶泠最近还在忙着同西南交通大学、沪上交通学院联合研发高速列车的项目验收,很多技术都是叶泠从‘飞剑’中学到的,她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一些,总是悄悄发育,然后惊艳所有的合作人员,久而久之,西南交通大学与沪上交通学院的人也就见怪不怪了。
  西南交通大学的那群人甚至还编了一句话出来——聪明人总是聪明得千篇一律,笨蛋总是笨得千奇百怪。
  高速列车项目自从设计开始,就是奔着国际一流水平去的,一大群人苦心孤诣、勠力同心,总算将最核心的问题解决了,可还有诸多不那么核心但依旧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不是叶泠要参与的研究了,冬藏公司负责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去,研究工作还是由高校的那些专家学者带着研究生们一起搞。
  国际上没有示范安利,那就自己搞!没有可以摸着过河的石头,那就自己做那石头,自己造石桥,总要把河给淌过去的。
  另外一边,叶泠基于‘玄光镜’而提出的高级无线电传播技术,高级电子技术、信息加密传播技术,图像文字转化信息技术等,在国内也已经铺开,从二极管到半导体,从硬件研发到软件架构,一条完整的研发产业链在冬藏公司内部搭建了起来。
  这是最最最烧钱的项目。
  早在全世界都炮火连天的时候,丑国就扎根于这方面搞研究了,春回公司拿下资王堂海外渠道时,琉球国的松式会社就开始布局半导体产业链了,欧洲的嘚国等也早就开始了半导体布局的步伐……若真要算起来,花国的布局已经晚了其它国-家好多步。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长年累月的打仗把国-家折腾得千疮百孔,单单是重整山河就需要不短的时间,更别提老百姓也需要休养生息。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叶泠深信,只要投入的人力与财力足够多,技术是肯定能突破的。
  自打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已经富裕了起来,万物生集团在不计投入地往冬藏公司烧钱,国-家也在持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国-家一旦发力,那投入就是千亿万亿的级别,万物生集团的大手笔在国-家面前也只算是有点规模的小打小闹,而且万物生集团不可能给全国所有有能力的研究人员都提供经费,万物生集团的科研经费投入还是看收益与回报的,可国-家政策的制定会兼顾到方方面面,几乎所有领域都能享受到春风与春雨的滋润。
  就拿古生物研究来说,就算万物生集团再有钱,叶泠也不会烧钱去资助古生物的研究,因为太难看到回报了,与古生物研究类似的还有考古研究,可国-家有钱也必须烧钱来保证这一项研究的持续进行,起码不能让研究断代,不能让研究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
  叶泠家里是最先实现电器现代化的那一批家庭,黑白电视才买了不到两年,彩色电视就出来了。
  叶泠平时不怎么看电视,她有时间还是看书居多,可两个小崽子爱看电视,因为别人家的电视带颜色还闹腾了两天,反正家里也不差那么一份买电视机的钱,夏骏回头就开车拉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回来,把信号天线架好,虽然能收到的频道没几个,可鲜艳绚丽的画面还是让两个小崽子兴奋了好久。
  炒房界的女版巴菲特杜玉梅同志在薅尽首都的羊毛后,因为深感于自己的眼界不够开阔,不知道其它城市的行情,索性金盆洗手,每天在家含饴弄孙。她与亲家李桂仙一合计,二人去夏刚开的超市里把各式各样的毛线都买了好几斤,打算发挥一下余热——给全家人都织毛衣穿。
  玻尿酸实现量产的那天,叶泠在春回公司加了个班,她给那个山东小伙带的团队开了个会,连夜部署了一系列的事儿。
  “首都这边的用地政策已经收紧了,想在首都批一块地来搞玻尿酸生产,很难,尤其是我们的玻尿酸是要大规模量产的,首都内的限制太多了,员工就是很大一个问题。”
  “我给大家提两个建议,要么是去燕郊建厂,蓟州离首都特别近,在燕郊和蓟州建厂与在首都建厂没特别大的区别,多出来的那点儿运输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但招收员工的人力成本就能降下很多去。”
  “另外一个建议,就是回东山省建厂。东山省那边的领导我接触过,是很欢迎高科技人才进驻的,而且东山省是你们的老家,建设家乡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东山省那边能给到的政策优惠肯定不小,人力成本也低,而且也有港口城市,运输成本能降下去……我是建议去东山省的。”
  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谁不想建设家乡啊……花国人的家乡情节本来就比较重,东山省的那几个小伙子原本就有回东山省搞的想法,只是担心叶泠这边不批准,也就熄了心思,如今叶泠主动提出来,大家自然高高兴兴的答应下来。
  叶泠加班做的事,就是将玻尿酸团队从春回公司拆出来的事,依旧是由万物生集团控股,隶属于春回公司管理,但享有自主决策权的‘花稀生物公司’被连夜拍板确定下来,春回公司会派人同这些小伙子一起去往东山省搞公司注册与建设的事情,这些小伙子只需要继续潜心研究玻尿酸技术就好。
  现有的玻尿酸技术很好,但研究潜力依旧十足,前景依旧广泛。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9-03 21:24:14~2021-09-04 10:33: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欧皇是我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1章 改革
  花溪生物最终扎根在了东山省的兰岛, 整个厂房都是叶河带着人按照最高标准建成的,采用的是一边建设一边培训员工的方式,等员工们熟悉了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厂房也就建好了, 设备也就运来了,刚好投入使用。
  叶泠将花溪生物公司从万物生集团分出去这事儿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许, 特别是东山省的领导,他们看着花溪生物从首都出来在兰岛落地生根,就好像看到一株摇钱树种在了自家院子里一样,给予了花溪生物许多扶持政策, 为的就是彻底留住花溪生物。
  要是花溪生物能像春回药化厂那样发展,整个兰岛的经济都能被盘活,甚至是周边乃至泉城的经济都会被注入一支强有力的强心针。
  东山省固资委的人就像过年一样高兴, 首都固资委与税务局的人却有了点小情绪,花溪生物分割到了地方上, 他们的功劳簿上就要减一笔啊,只不过这些小情绪只能自我消化,没法儿对外说, 更没法儿谴责叶泠,毕竟首都吃的红利已经够多了,当年沪上国资委可没少因为这事儿闹腾。
  站在叶泠的角度来看,首都虽然好,但首都的成本也高, 地皮成本有政策扶持, 哪怕要比别的地方高一些,也不会高到太过离谱的地步,可人力成本是政策无法扶持的, 总不能让制定政策的人同老百姓说——“万物生集团愿意留在首都,这是给首都人的福报,大家不要想着拿高工资,要安贫乐道”吧!
  这话说出来多少都有点反智。
  出于人力成本的考量,再加上各地政-府给的地价补贴实在太过诱人,叶泠还因为当初初纺织厂疯狂扩张业务时给各地的纺织厂都敲过闷棍这件事而心怀愧疚……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叶泠做了决定——万物生集团在首都的所有实业工厂全部外迁,包括春回药化厂。
  从长远来看,京城作为花国的首都,是不宜建设太过工厂的,遑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不适宜在京城扎根太深,眼下的春回药化厂想要搬走已经算是伤筋动骨,若是再发展几年,估计再想搬走就能算是断臂求生了。
  春回公司集体迁往姑苏省的昆山,距离沪上只有一线之隔,加强了与沪上分厂的联系,对将来的发展更友好。
  夏荣公司深入内地,扎根于南豫省新郑市,新郑市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是顶尖的交通枢纽,恰好符合夏荣公司的定位,发达的贸易网络有助于夏荣公司的经营更上一层楼。
  秋繁公司则是迁去了同样位于内地的江城,与江城船舶厂达成紧密合作,并与江城大学、江城理工学院等达成了深度合作,一方面积极攻克卡脖子技术,一方面为国-家培育人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