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炮灰败家子(穿书)》第3节

  瞧瞧,都是崔家女儿,却是两种人生。
  崔小云有父母真心对待,费尽心思给崔小云寻得好生活,可她呢?在爹这里借个银钱都还得画押,亲娘又只顾着一旁磕着瓜子吃着花生,完全不管不顾。
  但凡她有崔小云那样的爹娘,会岂会费尽心思给自己谋划这一切。
  一场闹剧,最后还是以银子来收场。
  离开之时,朱大英就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以往费劲嘴皮子都说不过崔大一家,没想到这次还没说几句呢,居然就赢了?
  笑得是满脸堆着皱纹,朱大英更加喜欢自家闺女了,自己都斗不过的人,瞧瞧她家闺女就嚎了那么几句就赢了,真不愧是她生的!
  朱大英高兴,崔贞儿却是绷紧着一张脸,闷着气就朝家里去,结果刚走了两步,就被身后人叫住,看着笑脸满盈的人,她气不过道:“崔小云你可真会装。”
  崔小云笑脸不变,“来不及姐姐会装。”
  说着,将手伸了出来。
  崔贞人气恼,“答应你的银钱,我会给你。”
  崔小云摇头:“把我的银元宝还给我。”
  崔贞人咬着牙不语。
  崔小云笑道:“别人不信我给了你银元宝,你这个当事人不会不信吧?其他衣裳小物什的我就不予你计较,银元宝你必须给我还回来。”
  唯一的银首饰,崔贞儿舍得还吗?自然是不舍得,可不舍得又能如何,只要咬牙答应愤恨的离开。
  看着远去人的背景,崔小云有些好笑。
  其实在小说中,崔贞儿也没嫁给贺家儿郎,前者遇到了男主,使计入了男主的房当了妾氏,和文中女主斗来斗去,下场惨得不得了,而贺家郎儿在成亲之前又勾搭上了镇上的姑娘,再次悔婚改娶,结果娶了个母老虎,一辈子被压榨。
  反正,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崔大两父女被气得回去,朱大英两母女却高兴的不行。
  回到家也不顾旁人来问,去屋里扒拉出十来文,叫大儿去买点肉回来吃上一顿。
  崔小云却拦了下来,初来乍到,她还想在村子里转悠转悠。
  山沛县是个大村,村口人数不少,也是个多姓村。
  一路走来,乡亲遇到不少,看过得房屋也不少,对比下她还真觉得自己的院落够大够好,难怪在原身的记忆里,旁人都十分的羡慕。
  他们家位于村子偏南,村子里有一家屠夫在北边点,路上正好要经过一片田地,田里黄黍正熟,让崔小云大概摸清现在的季节。
  黄黍秋正熟,现在正是秋日。
  望着遍地的田地,崔小云突然有些恐慌。
  粮食成熟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就要迎来秋收。
  她上辈子也是从乡下考出来的,最清楚秋收时有多累,那个时候还有工具能代替,在这个时代却全是靠人工。
  崔小云叹气,也不知道她是什么运气,刚穿来就马上得干农活,真是个特殊的体验。
  果然。
  将猪肉买回去,到了晚饭时,崔里就开始安排干活的事。
  而这时,崔小云有些分心,她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
  崔贞儿并不是文中的女主,却是一个戏份蛮多的女配,她家中的情况在小说中描绘的不多,所以崔小云现在才发现,崔老爷子给儿子们取名挺有趣的。
  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其中四子以‘行万里路’为名,示意着他年轻时当货郎走过的路,还真别说,听搭配的。
  “小云,这几日家里的饭菜衣物就由你来安排,活多了些辛苦你了。”
  大家长崔里开口,如果不是秋收他真不想累着自家闺女。
  崔小云咂舌,总算知道这家人是多疼爱原身了。
  做饭洗衣算什么重活?连两个嫂嫂都得下地忙,她却被安排这么便利的活。
  “衣物放着我来洗吧,我早上起早点,半个时辰就能搞定。”余氏开口。
  刘氏接着话:“我与弟妹一道,也能快些。”
  “那成,菜咱们也能先备好,吃得时候小妹就热下。”余氏点着头。
  两妯娌快言快语,就将这事给定了下来。
  崔小云赶紧着摆手:“不用不用,洗衣做饭而已轻松得很。”
  “就一会儿功夫的事,我们来就好。”大嫂刘氏笑眯眯。
  二嫂余氏跟着道:“小妹你就多睡会儿,要是觉得无趣就带着芽丫头玩玩。”
  正埋头吃肉的崔芽抬起头,给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脆生生的道:“小姑,我也能替你热饭哦。”
  “……”
  崔小云抿嘴,这就是小说中极品到人神共愤、恨不得上前踩两脚的一家人??
  明明就是神仙家人好吧!
  第4章
  人家客气,崔小云可不会真当一回事,看着家里人下田干重活她躺着享受,她可没这个脸,更别说洗衣真的算很轻松了。
  “嫂嫂们还得下地干重活,这些我来就好。”
  两妯娌还待要说,朱大英用筷子敲了敲,“行了行了都别说,这几日干活的事就由你们爹做主,洗衣而已,又能累到哪去。”
  这话一说,都是连连应下,也没在继续说些什么,都将心思放在了饭菜上。
  余氏夹了筷肉递到小妹的碗中,并给了个笑脸。
  其实她们两妯娌都不是傻子,不管是累活还是轻活,谁都不想多做些,可她们看得清明,一个嫁到崔家才生了个闺女一个嫁过来没多久,家里管事的又是婆婆,婆婆摆明了就是喜欢闺女些,小姑子又不是难相处的人,她们当然得讨好。
  更别说了,公婆宠爱闺女但是也没伤了家里的根基。
  之前花了两三两银子搭桥找亲事,虽然银钱花了,可找到的亲事好呀,光聘礼都有十来两,娘可是亲口说过,之前花了多少银子都从里面扣,绝对不会亏。
  现在亲事没了,本以为之前的银子打了水漂,结果娘在祖屋去了一趟,又找大伯家将损失的银子给要了回来。
  这一来一去也没损失,何尝不是娘厉害?有娘当家她们也吃不了亏,无非就是多做些活而已,她们也乐意。
  所以啊,只要不是蠢人,都该知道在这个家里想要讨好娘就先好好对待小姑子。
  不过初来乍到的崔小云还没看出这里面的道道,此时正沉浸神仙家庭中。
  ……
  农忙事多,农家都以田地为生,也分不出心思去搭理其他事。
  崔小云上辈子经历过秋收,却没经历过纯人工的秋收,短短两天就感觉其中的不容易,她也没拖后腿,尽力得将家里收拾的妥妥当当。
  大清早赶着家人醒来之前做好早膳,等家里人下了地,她便带着芽丫头割猪草,割完回来喂猪,随后又去溪边洗衣……
  事虽然没下地来得累,可一天也被她安排的很充实,崔小云真觉得自己适应力强悍,这才来几天,居然很快就适应了现在的生活。
  端着木盆,站在溪边的碎石边,崔小云叮嘱着旁边的小丫头:“乖乖待在那等小姑,不准到溪边来。”
  崔芽重重的点头,一屁股坐在地上,示意自己会很乖的等着。
  崔小云这才弯身洗衣,时不时和身边的人聊几句。
  村里人口多,山沛县就东南方有条从上而来的小溪,来往洗衣跳水的人不少,连着两三天来这里,时不时还能和乡亲们聊聊。
  “你们听说了吗?章老太要将她小儿分家分出去,章家小儿不乐意,被他娘和兄弟打得头破血流。”
  “真是造孽,章老头生前最疼这个小儿子,要被他知道,多心疼。”
  一旁脸上堆满皱纹的老婆子道:“章家那混混放在你家,你会不想分出去?现在还可惜上了?这要落在你身上,准得哭爹喊娘。”
  这话落音,旁边窃窃私语的几人都没了声。
  还真别说,这里就没一人会不乐意。
  章家小儿可怜是不假,章老太和他兄弟不喜作践也不假,可谁让章家小儿是个混混呀,前几年仗着章老头宠着尽干蠢事,银钱花了不少祸事闯了不少,气得家里天天大吵。
  可谁让这是别人家的事,她们也就说说呗。
  老婆子啐了一声:“都是些长舌妇,看你们以后能有什么好日子。”
  说完,拎着木盆离开了。
  几个妇人看着离开的老婆子尤为的生气,“我就不是说了两句吗?也没说什么,这老婆子干嘛咒我们。”
  “算了算了,一个孤老寡人,和她计较什么。”
  而这时,有人对着崔小云道:“说起来还是你家好,崔老爷子年轻时有本事,老了也不糊涂,就说家里分田地的事,也是村子里独一份呢。”
  突然被提起的崔小云只是笑而不语。
  那人没收到回应有些无趣,又转头找其他人聊去了。
  崔小云其实有聊天的心思,但是绝对没有和外人讨论自家人的意思。
  不过话起来,对于家中耳聋的阿爷她也确实很佩服。
  这两日旁得事没搞清,倒是摸清了家中干农活的事。
  她阿爷确实值得乡亲们经常的提起,早年当货郎到处走走往往,算是村里头走得最远、见识最广的人,再说现在,那媳妇嘴中分田的事,也是她最近才知晓,不由对老爷子敬佩不已。
  崔家上上下下加在一起有二十多口人,如果细分的话就是五家。
  老爷子两口、剩下的四子。
  家中有良田十二亩,崔老爷子也不偏心,每人分得三亩,谁的田谁种,想要其他兄弟帮忙,那就掏钱。
  收来的粮食除了交税之外,便上缴一些在两老手中,其他的银钱全让四子自个拿着。
  这种和分家的家族来说没两样,可偏偏他们崔家分房分田却未分家,这样一来,也无人会埋怨自个做多旁人做少。
  别得不说,对于他们三房是特别的公正。
  不然就崔大那一家子好吃懒做的人,干活得事只能靠她爹和两个兄长了。
  ‘行万里路’四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