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哥中举之后》第三十二章 愁思

    高书生轻“哼”一声,倨傲道:“我家小公子为感谢你帮了忙,特地命我拿百两银子,作为谢礼。”
    他说着,便从桌底捞出一个小箱子,翻开了盖,里边赫然是白花花的银两。
    二柱矜持的稍一推托便收下了。
    他伸手的同时,望着高书生奇道:“你刚才说‘你家公子’——这么说你是高县令家的仆人?”
    高书生面色一僵,转头看了眼高志远,略有些吞吐道:“是……是啊!”
    高志远目光一黯:“高叔乃是我父亲的书僮,祖父死后,父亲也难逃厄运,高家众多奴仆皆于那场大难中毙命,高叔是为数不多能逃出来的人。”
    高书生表情讪讪地,似有些无颜面对。
    高家遇难那一夜,他没有顾着小主人,反而在搜找自己的卖身契,后来才成了自由身,可以考功名。
    “你那时候多大?”二柱抱着箱子,似是想起了什么,忽然问道。
    高志远抿了抿嘴,看着他说道:“十二岁!”
    “十几年前你就已经十二岁,那现在你……”二柱微有些惊愕,“那你现在应该二十多了,为什么——”
    他的笑容僵住,看着面色阴沉的高志远,再说不出下边的话。
    高志远沉默了一会儿,却忽的惨笑了一声:“从那过后,我便一直是这样,相貌停留在十二岁。”
    他的事太过于惨烈,也与自己无关,二柱并不想知道的太详细。
    沉默了一会儿,方才道:“你刚才说与我有事相商,是什么事?”
    “我听闻你——”高志远说到一半。
    却见高书生已是站了起来,提醒着说道:“有人来了。”
    荷花村的幼童,已渐渐往学堂来了。
    二柱和高志远转过头去,正好看见有一幼童向着学堂这边过来。
    “稍后再说!”高志远皱眉道。
    二柱点了点头,心中却是疑惑。
    高志远和自己说了这么多,又不曾威胁或是嘱咐,难道就不怕自己去与他的仇家通风报信?
    到了这会儿,他已经弄清楚,高志远来这儿并非是为了帮李玉麒消灭王家。
    反而,是他在利用李家。
    十二岁的外表极具欺骗性,李家不知怎么就被他骗取了信任,竟安排他去与太尖山的人接头。
    而高志远,当年高家被灭,躲了这么多年,如今不知何故要来翻查旧案。
    他一个人是不够的,面对永安县的掌舵人,他必定需要帮手。
    除了那位藏于太尖山帮他截取了书信的人以外,他还需要更多的帮手。光一个高书生是远远不够的。
    更别说,高书生还曾经背叛过高家。
    当时死了那样多的人,却偏偏只高书生一个文弱书生逃出来了。高书生还有个儿子,叫高图。
    若当时他已经出世,那么就是说,高书生一家都成功逃走了。
    高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能自己趁乱逃走已是万幸,还拖儿带口,岂不是笑话。
    高志远不可能真的完全信任高书生,以他的心性。要查十几年前的大案子,不会只使这样的小计谋。
    说什么通过他的嘴巴,让王逸轩知道李玉麒与太尖山要洗劫王家的事,再借此传到仇家耳中——都是假的,就算是真的,那也是另有目的。
    如若高志远与自己所言非虚,那他就一定还有别的手段。
    二柱抱着小箱子,陷入沉思。
    ……
    清河镇是永安县最为繁华的地段,便是衙门也坐落在这地方。
    醉仙楼,永安县才子们吟诗作对的好地方。
    苏如是轻拨琴弦,弹出空灵静心的琴音。
    这两日总有客人强要她陪酒,原因便是她曾与王逸轩陪过酒,不再是往日的清倌人。
    而如今,王逸轩忙着操办他与许家千金的婚事,自是好长一段时间没来了。
    许久不见情郎,令她心头有些淡淡的哀愁。
    “愁中愁,姑娘可是对那王举人念念不忘?”
    有人饮酒半醉,壮着胆子又挑起了她琴台的珠帘,欲要和她亲近。
    又一个登徒子!
    苏如是暗叹一声,眼中略有些不耐烦的神色,正要起身打发他走。
    却听倚在二楼栏杆上酗酒的白衣公子半撒着酒疯与那登徒子吼道:“滚开,不要打扰如是姑娘奏乐!”
    那醉客似有些忌惮他,被这一吼顿时清醒,灰溜溜的将珠帘放下。
    这些天幸好有他在这儿,苏如是才不至于被那些个贵客所扰。
    她略带感激的同时,却也惋叹:“往日的玉麒麟,如今竟成了个醉鬼!”
    许知县家的千金,竟是那样招人疼爱吗?
    拨着琴,水眸轻荡起微波。
    遥想当年,自己也是高官之女,如今却也不过是个绮楼卖笑的商女。
    又哪儿来的能耐去替他人惋惜。
    李玉麒犹在饮酒买醉。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她念往日情郎所作的诗,劝着李玉麒。
    李玉麒却不知是否喝了太多酒,有些神志不清的大笑道:“哈哈——再过几天,王逸轩定要臭名远扬。如是,你现在觉得他翩若君子,到那一日定会对他失望至极。”
    苏如是,许静娴,这两个人以往都是他的红颜知己,如今却全被王逸轩抢走。
    好在父亲见李玉树无用过后,又百般打探出王家隐秘,如今设下计谋,不日便能成事。
    听他提起王逸轩的名字,又笑得如此张狂,苏如是不由揪心,担心起了情郎的安危。
    略一琢磨,她便侧耳倾听,只望能从李玉麒醉酒胡言中听出些许重要信息,好能够提前告知王逸轩,让这冤家躲过一劫。
    便是王逸轩这些时日,已久不来她这儿。
    “静娴,你可还记得我们二人小时候的约定——”
    李玉麒喃喃道。
    他不再提及父亲的计策,转而说起与许小姐的往事。
    只盼王郎能够吉人自有天相!苏如是叹了一声。
    王家。
    王逸轩忙得焦头烂额。
    许知县不知为何改了主意,要他近些时日尽快与许家小姐完婚。
    王老汉觉得这种大喜之事,应当在荷花村的祖屋里办。
    可许小姐千金之躯,又岂能长待在这种破落地方。
    他便只能荷花村和永安县两头都要操办,这会儿也顾不得那么多,连买了好多个下人来操持。
    “娘!这种窗花就用不着贴了吧!”
    看着母亲剪出来的扭扭捏捏的丑陋红纸,他不由苦笑着道。
    遭儿子这一说,王寡妇拿着剪子的手不由抖了一下。
    终是没让儿子看出来,哽咽着强笑道:“就当是娘剪着玩的。”
    地方风俗,小户人家,娶亲之时会在婚房贴上由红纸裁剪出的鸡鸭猪牛,贴于窗上床脚,带些好兆头。
    可知县家那是何等的大户人家啊,这些尚不得台面的东西,又怎拿得出手去污了人的眼。
    儿子长大要娶亲了,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只盼着将来那贵门儿媳不要糟践了自己便好。
    她想着想着免不了落泪。
    王逸轩又得花功夫劝慰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